湖南省2016届豫北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_第1页
湖南省2016届豫北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_第2页
湖南省2016届豫北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_第3页
湖南省2016届豫北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_第4页
湖南省2016届豫北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打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真题试卷 可打印版湖南省2016届豫北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湖南省2016届豫北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模拟测试卷命题人:江文清刘雪莹审核人:赵先彬一、语言文字应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通往梦想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过去的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经济下行的压力,有改革深水区的攻坚,有反腐败斗争的进取以的紧迫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蹄疾步稳的节奏全面深化改革,以抓铁有痕的力度全面依法治国,以的勇气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着人们战胜困难的信心。A只争朝夕壮士断腕坚定B时不我待刮骨疗毒树立C只争朝夕壮士断腕树立D.时不我待刮骨疗毒

2、坚定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9科9份)是(3分)A今年以来,交通运输部驻部纪检组坚决贯彻中央从严治党要求,积极配合中央巡视组开展工作,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强化对干部的日常监督。B专家们认为,在世界经济形势依然存在不确定性的严峻情况下,中国经济不管增长有所放缓,并面临下行压力,但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C昨pBCD4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3分)A王明肯定李昊的写作水平:“您的文章写得真好,本世纪散文百家,您必能忝列其中。”B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C刘娟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

3、问您芳龄。”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5对该漫画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漫画中人物戴的帽子表明了人物身份,且对他个人品性有暗讽。B漫画中人物的眼睛比例严重失调,这点小失误可以说是白璧微瑕。C漫画的标题“跑题”指的是研究“科研标本”变成了研究“科研经费”。D“怎样发财?”揭示了人物心理,但与画面传达出的含义有重复之嫌。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6-9题。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后入翰林为学士。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

4、“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大营宫

5、观,蒐讲坠典,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遂谓之“圣相”。景德元年七月,沆疾作而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趣驾而往,临哭之恸。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沆性直谅,内行修谨,言无枝叶,识大体。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家人劝治居第,未尝答。弟维因语次及之,沆曰:“身食厚禄,时有横赐,计囊装亦可以治第,但念内典以此世界为缺陷,安得圆满如意,自求称足?今市新宅,须一年缮完,人生朝暮不可保,又岂能久居?巢林一枝,聊自足耳,安事丰屋哉?”(选自宋史,有删节)【注】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蒐:同“搜”。坠典:指已废亡的典章制度。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

6、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议遂寝寝:停止,搁置B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旰食:晚食,事务繁忙不能按时吃饭C趣驾而往趣:趋向,奔赴D身食厚禄,时有横赐横:出乎意料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沆从不上呈秘密奏章,他认为既然办公事,有想法有看法就应该公开地表达,没有必要呈现密奏。B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不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难,就会纵情声色犬马,或者劳民伤财。C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预言之事后来大都应验。他担任宰相时,同僚对他赞叹不已,称其为“圣相”。D李沆认同佛教关于世界本来就不完美的理念,认为人也不可能求得圆满如意,还是应该知足常乐。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

7、子。(8分)(1)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4分)答:(2)居位慎密,不求声誉,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4分)答:9请简要概括李沆得到宋真宗信任、同僚赞誉的原因。(4分)答:三、古诗词鉴赏(11分)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钱惟演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尊,今日芳尊惟恐浅。【注】钱惟演,北宋临安人。一生仕宦显达,晚年被贬外放,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作。鸾镜:背后饰有鸾鸟的镜子。(1)“城上风光莺语乱”一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请找出,并加以分析。(3分)答:(2)简析上阕写景

8、、抒情的主要艺术特色。(6分)答:(3)说说你对结句“今日芳尊惟恐浅”的理解。(4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2)淇则有岸,。(诗经氓)(3),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4)可堪回首,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清荣峻茂,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7)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8)渡尽劫波兄弟在,。(鲁迅题三义塔)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浮生拾慧柳黄廷法文“院再小也要栽

9、柳,柳必垂,晨起如见仙人曳裙而立。”这是贾平凹先生生活一种里的开篇之言。想必贾先生同五柳先生一样,也是个爱柳之人。木本之中,柳是最易成活的树种。有“有心栽花花不成,”一句为证。不经意间,是谁随手插下了一枝嫩条,不料它竟成活了,发出了青青的新芽。但是俗语里讲,柳也不是乱插的。“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子里不栽那鬼拍手(杨树,小风一吹,即哗哗作响)。”大概都是谐其音意而言,没有科学的根据,今人不必顾及,大可随兴而栽。若求实用,可插直柳,需待若干年后,成木坚实柔腻,能做砧板,刀砍斧剁,绝无裂纹。若作观赏,可植垂柳。早春二月,它最先告诉人春的消息,让人在恍惚之中,尤未卸下沉重的冬装之际,它已“碧玉妆成一

10、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了。古人咏柳之作甚多,除写春之外,多喻离愁。汉代都城长安东门外的灞陵桥边绿柳堆烟,人们多于此送别亲友上路,遂折柳为赠。此后,折柳赠别成为古代一种民俗。南北朝范云有诗云:“春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桥。”李义山也有咏柳诗说:“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张先的江南柳中说:“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生愁。”写的都是那种离别的场景。古人感念离愁之苦、行路之艰难,便赋予那细柔绵长的柳丝一种深沉的别意,似乎想用柳丝来系牢离人的情感。那种洒泪而别的场景想来也一定是无比动人的。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则是另一种意思。是说临行忘

11、了带马鞭,送者遂折柳枝赠送替代。至于后来是否由此演变成了折柳送别的习俗,也不可考。唐代白居易杨柳枝中的“柳袅轻风似舞腰”,和温庭筠南歌子的“娉婷似舞腰”,是以柳喻美人腰肢的。除此之外,唐宋词人还惯用柳叶喻人秀眉,如欧阳修的长相思:“玉如肌,柳如眉。”白居易的“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都是取柳丝的轻柔婀娜之状,喻美人的细腰美眉最为恰切之故。较之细柳能牵扯起人的无限别意,是状其形而言,“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则是绘其色了。又如晏几道之“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关情”。大约那轻柔的柳丝、碧绿的柳叶、纷飞的柳絮、堆积的柳烟,都会惹人心生离愁别恨吧!也许那柳,是最易牵动古人愁情的事物

12、,可惜今人已难以体验。原本夕发朝至的速度已经远远地模糊了人们的距离感,蜀道不再艰难,万山已经无阻。那轻柔绵软的柳丝,只能拂出吹面不寒的春意,再也缭绕不起人的别离之苦了。文章摘自:青岛财经日报12结合段中上句意思,填入划线部分对应诗句内容:。13文中提出“咏柳”之作主要能被古文人用作表现三方面的思想感情,分别是:;。14段中,作者间接引用了唐代和宋代两个诗人的诗句内容,诗的题目分别是:;。15结合段的意思,思考作者为什么说那轻柔绵软的柳丝,再也缭绕不起人的别离之苦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美从何处寻(节选)宗白华苏东坡论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

13、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日: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转载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考2016届高三12月调研考试试题(9科9份)衣。此摩诘之诗也。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假使刻舟求剑似的画出一个人穿了一件湿衣服,即使不难看,也不能把这种意味和感觉像这两句诗那样完全传达出来。好画家可以设法暗示这种意味和感觉,却不能直接画出来;诗人也正是从这幅画里体会到这

14、种意味和感觉,所以用“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两句诗来补足它。这幅画上可能并不曾画有人物,那会更好地暗示这感觉和意味。而另一位诗人可能体会不同而写出别的诗句来。画和诗毕竟是两回事。诗中可以有画,像头两句里所写的,但诗不全是画。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更不是大诗画家王维的画了。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宋朝文人晁以道有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这也是论诗画的离合异同。画外意

15、,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至于太抽象。但是王安石明妃曲诗云:“意态由来画不成。”美人的意态确是难画出的,那画不出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古代诗人随手拈来的这两句诗,却使孔子以前的中国美人如同在我们眼面前。达芬奇用了四年工夫画出蒙娜丽莎的美目巧笑,现在我却觉得我们古人这两句诗仍是千古如新,而油画受了时间的侵蚀,后人的补修,已只能令人在想像里追寻旧影了。达芬奇在这画像里突破了画和诗的界限,使画成了诗。谜样的微笑勾引起后来无数诗人心魂震荡,感觉这双妙目巧笑,深远如海,味之不尽,天才真是无所不可。但是画和诗的分界仍是不能泯灭的,也是不应该泯灭的,各有各的特殊表

16、现力和表现领域。诗里所咏的光是可以先后活跃的,但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来,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而诗像初日里虽然境界华美。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上那样光彩耀目,直射眼帘。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16联系全文,分析开篇引述王维的诗的作用。(6分)答:。17怎样理解“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所谓艺术意境”?(6分)答:。18请分析全文的行文思路。(6分)答:。七、作文(70分)1

17、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1)古今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2)尽吾志也,而犹有不至者,可以无悔矣。(王安石)请就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2016届高三南京市六校联考调研测试语文(附加题)一、阅读材料,完成2022题。(10分)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载矣。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

18、。子史诸集皆一遍。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余卷。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节选自梁书&王筠传)20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6分,限6处)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21.请在王筠所读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中书目选择。(2分)(1)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2)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22.语段之中,王筠是怎样学习的?请简要概括。(2分)答:。二、名著阅读题(15分)2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葛朗台重视金钱和利益,相信能在天国享福。临终时他对女儿说:“把一切照顾

19、的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幸福只有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B.哈姆雷特第一幕中出现了国王的鬼魂。鬼魂有超自然的力量,它让哈姆雷特获知真相决意复仇。这一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C.三国演义常会为重大事件的发生安排一些预兆,如董卓被诛杀当日听到了“十日卜,不得生”的童谣;孙坚中伏被害前遇风斩旗杆;曹操咏短歌行预示征讨东吴失败;诸葛亮死时有将星陨落。D为了使茶馆保持联系性和整体感,老舍在人物安排上这样处理:王利发、秦仲义、常四爷三个主要人物由壮到老,贯穿全剧;几个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如刘麻子和小刘麻子、唐铁嘴和小唐铁嘴、丁宝和小丁宝。E鸭的喜剧中的主人公爱罗先珂对世界充满爱心,爱一

20、切生物,爱充满活力的生命,爱欢乐的世界。但世界并非尽如人意,“无所不爱”就必定会“不得所爱”。“鸭的喜剧”实是爱氏的悲剧。24简答题(10分)(1)填人物并探讨性格形象(5分)刘姥姥被凤姐和鸳鸯戏弄所引发众人发笑百态: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是,性格是;是,形象特点是;是

21、。(2)边城中用很多植物象征情爱。多次出现在翠翠梦中和现实中的植物是什么?反映出翠翠的什么样情感和心理?(5分)答: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527题。文化自信方能文化自强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实践表明,文化强国建立在自信自觉的思想基础上,有文化自信方能成就文化自强。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千百年来的思想积淀,是其生产生活方式的精神升华,是一个民族或国家有别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基因身份证”。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精神家园。文化能担当起这一使命的法宝在于其独特性,即每一种文化与其他文化均不尽相同,这一不同让一个民族、国家立身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从现实情况看,丧失文

22、化自信、丢弃“自家宝”,就容易使我们面临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和唾弃。现在社会上一些错谬观念的流行,说到底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讲文化自信不是想当然,更不是一厢情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与时俱进,让我们有资格自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璨若星辰,不仅哺育着中华民族,也滋养着世界。当世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时,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可为人类修复自己的家园送上一剂良方;当世界因各种利益纠纷与冲突而可能擦枪走火时,中华文化”协和万邦”的世界观恐怕是实现各得其所的最佳选择;当西方社会越来越沉湎于社会发展方式“唯一解”的时候,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观表明世界还有别样的可能性、别样的精彩。

23、中华文化五千余年的演进是一部“有容乃大”的发展史。我们应秉持这样的视域和胸襟来树立和增强文化自信,进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选自2015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25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基因身份证”?(3分)答:26试分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及其效果。(6分)答:27试举两例说明“中华文化五千余年的演进是一部有容乃大的发展史”。(6分)答:湖南省2016届豫北六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1D(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时不我待:我待:“待我”的倒装,等待我。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珍惜并充分利用时间。刮

24、骨疗毒,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特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比喻意志坚强。壮士断腕:指勇士手腕被蝮蛇咬伤,就立即截断,以免毒性扩散全身。比喻作事要当机立断,不可迟疑、姑息。坚定:使坚强不动摇。树立:建立。)2.A(B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不管”改为“尽管”;C句式杂糅,应为“根据”或“显示”;D指代不明,“这个问题”指哪个问题。)3D(以上诗句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淮上遇洛阳李主簿。按照律诗写作规则,偶数句需押韵,本诗韵脚依次为“流”“秋”“舟”“游”,故二四六八句必须对应序号,故排除B、C;又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故中间两联必然是、的组合,排除A

25、。)4.D(“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5.B6.D匆忙、催促。7.C不是他担任宰相时,而是死后。8.(4分)心中稍微为国事而忧虑劳苦,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将来某一天天下安宁了,朝廷未必不会发生事情。(少,稍微;忧勤,忧愁劳苦;足为警戒,起到警戒的作用。宁谧,安定、安宁。每点1分)(4分)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求他办理私事。(居位,任职时;慎密,谨慎细致;条制,规章制度;干以私,求他办私事。每点1分)9.(4分)有治理才能,为人正直,富有远见,生活简朴。(每点1分)参考译文: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今河北邯郸肥乡县)人。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五年,李

26、沆考中甲科进士。后来担任翰林学士。适逢契丹人侵犯边境,宋真宗到北部巡幸,命李沆留守京城,京城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一天晚上,宋真宗派使者拿着手谕打算册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用蜡烛烧掉了诏书,并告诉使者说:“就说我李沆认为这样做不可。”宋真宗的这个决定就取消了。宋真宗认为李沆从不打秘密的报告,对他说:“别人都有密奏,只有你没有,为什么呢?”李沆回答说:“我身为宰相,公事公办,何必用密奏?那些有密奏的大臣,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的小人,我非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他们?”李沆担任宰相,王旦参知政事,因为西北地区打仗,有时李沆半夜才吃饭。王旦感叹说:“我们怎么能坐享太平,天天没事干呢?”李沆说:“心

27、中稍微忧虑国事,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将来某一天天下安宁了,朝廷也未必不会发生事情。”后来契丹要求和亲,王旦问怎么办,李沆说:“好倒是好,但是如果边境上的隐患消除了,就怕皇上渐渐的产生奢侈的做法。”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又每天把各地的水旱灾害、盗贼叛乱的事情上奏,王旦认为小事不足以麻烦皇帝知道。李沆说:“皇上还年轻,应当让他知道治理国家的艰难。否则,他血气方刚,就算不关心声色犬马,土木、战争、祭祀的事情也会不断兴起。”李沆死后,宋真宗认为已经和契丹议和了,西夏也向宋朝进贡,于是封禅泰山、祭祀汾水,大力营造宫殿,搜寻一些已废亡的典章制度,没有一天空闲过。王旦才觉得李沆预见的长远,感叹说:“李文靖真是圣

28、人啊。”就称李沆为“圣相”。景德(宋真宗年号)元年七月,李沆突然疾病发作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皇上听到后非常震惊,催促御驾前往,对着遗体痛哭,停朝五天,追赠李沆为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李沆任职时谨慎细致,不追求名声荣誉。行动遵守规章制度,没有人能求他办理私事。家人劝他好好修缮住宅,他未曾回答。他弟弟李维于是说起该事,李沆说:“我们身食朝廷厚禄,不时还有意外的赏赐,用得来的俸禄也可用以修理住宅,只要想着佛家内典认为这个世界是有缺陷的,怎么有圆满如意,各自都求得称心满足呢?现在买新的住宅,须一年修缮好,人一生早晚都没法保全,又怎么能长久居住呢?鸟在林中树枝上做个窝,姑且可满足,干嘛建造这些华丽的

29、房屋呢?”10(1)(3分)“乱“字(1分)。“乱”字写出了黄莺鸟叫声繁杂的热闹春景(1分),暗寓了词人不宁的心绪(1分)。(2)(6分)视觉、听觉相结合,烟波柳岸、绿杨芳草是视觉描写,黄莺乱语是听觉描写(3分);以乐景衬哀情。作者以明丽的景色反衬自己凄怆的心情(3分)。(3)(4分)昔日多病厌酒,如今只能借酒浇愁,唯恐美酒不够(2分);表达了诗人宦海沉浮的惆怅,仕途失意的绝望(2分)。11(8分)奈何取之尽锱铢隰则有泮扈江离与辟芷兮飞漱其间陟罚臧否赢得生前身后名相逢一笑泯恩仇(每句1分,错、漏、多字均不得分)12(4分)无心插柳柳成荫;万条垂下绿丝绦(各2分)13(6分)咏春;喻离愁别恨;歌

30、咏女人形貌;细腰柳眉(各2分)14(4分)李白;志南和尚;蜀道难;绝句(各1分)15(4分)突出围绕“现代文明和科技的发展,已经使人们在心里层面上没有了古人的那种距离之感,羁旅之痛来写”。(4分)16(6分)引述王维的诗,指明其“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2分);举例论证,证明“诗中可以有画”,“但诗不全是画”(2分);引出下文对诗画关系的探讨(2分)。17.(6分)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形象、具体;画有画外意,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诗句;诗和画各自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情和景圆满结合,所以“就是所谓艺术意境”。(每点2分)18(6分)用苏轼评价王维的诗引出“诗中有画,但诗不全是画”(1分);

31、接着引用宋朝文人晁以道证明诗画有离合同异的辩证关系(2分);再用王安石的诗和达芬奇蒙娜丽莎画为例,引出画和诗的分界是不能泯灭的(2分);最后强调诗和画的圆满结合方是“艺术意境”(1分)。19.关于立意:可从每句话立意:(1)句出自北宋&苏轼晁错论,立意为“成功需要出众的才能和坚强的意志(毅力)”,视为基本切题(建议46分切入);立意为“做大事(实现远大理想)需要出众的才能和坚强的意志(毅力)”,视为切题(建议50分切入)。(2)句出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立意为“尽力就无悔了”,视为基本切题(建议46分切入);立意为“为实现志向(远大理想)尽最大努力,就无怨无悔了”,视为切题(建议50分切入)。(1)句和(2)句看似矛盾,实应辩证看待,最佳立意则为:实现远大理想、志向(做大事),需要出众的才能和坚强的意志(毅力),如此尽最大努力,就无怨无悔了(建议5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