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_第1页
先秦散文: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_第2页
先秦散文: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_第3页
先秦散文: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_第4页
先秦散文:历史散文与诸子散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先 秦 散 文,历史散文: 尚书春秋左传国语 战国策 先秦散文 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庄子 孟子荀子韩非子,历史散文 以叙事纪实为主,但常穿插说理内容,如游说论辩之辞、书信等。 诸子散文 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历史散文的基本问题,先秦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尚书、春秋 左传、国语 战国策,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历史散文发展概况,甲骨卜辞,1、甲骨卜辞 散文的最早源头 把占卜日期、占卜人,占卜的事情,甚至日后应验的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这就是甲骨卜辞。 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占卜的时间叙辞 占卜的内

2、容命辞 占卜的结果占辞 占卜的验证验辞 特征: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2、铜器铭文 商代铜器铭文,反应了我们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大多有着一定程式,往往使用习惯套语。商代铭文记事比较简单,形式一律。 “丁巳,王省夔京,王易小臣俞夔贝,惟王来征夷方,唯王十祀有五,肜日。”,毛公鼎铭文,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尚书的特点: 1、不再是片段,而是长篇大论; 2、采用了一些文学手段和修辞手法; 3、题目已经显示文体的区别; 4、常用词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有所不同。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大多单独成篇,有完整结构,对先秦散文

3、的成熟有直接影响。,尚书和春秋,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哀公十四年(前481)。,尚书和春秋,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者,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孟子滕文公下 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春秋的主要思想倾向。,春秋三传 左传:亦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太史官左丘明所作。是第一部大规模叙事作品,为后代叙事文典范。 公羊传:相传为战国时齐国人公羊高所著。侧重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 谷梁传:相传为战国时鲁国人谷梁赤所著。但后两传今人多认为

4、系汉代作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断代史 。 左传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比春秋增多二十七年。,左传,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书中分别记载了周、鲁、齐、郑、楚、吴、越八国的史实,因以记言为主,故名国语。 记事上起周穆王,下迄鲁悼公,包括的时代大体是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1000前440),前后共五百多年。,国语,战国策是一部记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按战国时期秦、齐、楚、魏等十二国次序编订,记录了战国初年到秦并六国近二百四十多年的历史。 春秋、左传、国语反应儒家思想,战国策反映纵横家的思想和他们的人生观

5、。 先秦别名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到西汉末年时,刘向将此书进行整理,才把它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一、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塑造; 对各个阶层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 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描写人物 二、语言铺张扬厉,富于文采; 三、善用寓言说理 鹬蚌相争、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惊弓之鸟等。,战国策,成为史传文学之祖。 成为散文创作的楷模。 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六、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二、先秦诸子散文,春秋战国时期各派学者的著述。 关于诸子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亦可指师长。 诸子:即春秋战国时

6、期的各派学者,有时亦代指他们的著作子书。,(一)百家争鸣与诸子散文的时代,关于百家争鸣 指春秋末至战国时期中国学术界形成的一种自由辩争与论战的风气,它是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社会变革和等级冲突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条件 1、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产生。 2、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的战乱局面中不同利益集团对人才的争夺“养士”之风。 3、社会发展对变革的要求,大量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理论问题。学者们“思以其道易天下”。 4、由于没有统一的政权和权威的统治思想,学术上未受到某家某派的控制,可以畅所欲言。,这是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发达的时代,在中国学术史里是稀有的。 朱自清,(二

7、)诸子散文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春秋末至战国初 代表作品老子、论语、墨子 特点:篇幅短小,片段式,语录体,词约义丰,富于哲理,并包含部分记事内容。 第二阶段:战国中期 代表作品庄子、孟子 结构完整,形象鲜明,富有文采,融入哲理。 第三阶段:战国末期 代表作品荀子、韩非子 文体更加成熟,议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透彻,逻辑周密,常寓理于物,比喻生动。,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农业、军事、天文历法等各类领域,讨论的命题包括王道与霸道、守旧与改良、礼治与法治、天与人、名与实以及宇宙、人性、道德、教育等等。 其中没有专门的文学作品,但文化内涵丰富,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

8、步有推动作用,而且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奠基作用。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可以说诸子散文是我们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一把钥匙。,先秦诸子散文论语论语 儒家,记载孔子(前551前479)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录而成。编辑成书在战国初年。 论语每篇标题取自首章句中的两个字,各篇之间没有时间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兼爱 非攻,墨子的主要思想,墨子,墨子墨家学派,先秦诸子散文墨子,墨子中反映墨子的主要思想和代表其说理风格的是尚贤、尚同、兼爱、非攻等10论。这些篇目的标题都概括了论述的中心思想。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楚

9、,不再是三言两语的独白或对话。 尚未摆脱语录体的影响,大量的“子墨子曰”,表明这些仍是墨子后学对墨子讲学之辞的记录。只是这些语录,段与段之间有密切的联系,是在围绕同一个论题加以论述,因而就再不是语录的简单联缀,而是有内在逻辑的论文。,老子,姓李,名耳,又名老聃,生活在春秋末期,是楚国苦县人。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老子 道家,先秦诸子散文老子,以韵文为主,韵散结合的形式,是先秦说理文的另一形态 (区别于论语言近旨远、词约义丰的说理,形象隽永的语言 ) 共81章,上篇称为道经,下篇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集中反映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探讨的是玄妙的形而上学问题。更具抽象思维特质,它的文学性,主要源于哲

10、学表述中反映的情感和具有诗意的语言。 老子哲学的理论基础是“道”,在探索宇宙原始,追寻万物本源时,并未忘怀现实人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愤世嫉俗的情感。其文章犹如一组辞意洗练的哲理诗,采用大量的韵语,排比、对偶句式,行文参差错落,常以比喻来表现深刻的哲理。,庄子,名周,字子休,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庄子,庄子 道家,主张清静无为 万物齐同 崇尚顺应自然 崇尚精神超脱,庄子的主要思想,庄子,“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

11、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齐物论,庄周梦蝶,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山东邹县)人。幼年家境贫寒。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成为孔子之后又一儒学大师,后世尊之为“亚圣”。,孟子,孟子 儒家,孟子,民本思想:民贵君亲 仁政思想:仁者无敌 人性善论:人性向善,孟子的主要思想,“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孟子,荀子,荀子,荀子(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时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

12、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况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荀子 儒家,荀子名句,(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韩非子,韩非子 法家,先秦诸子散文韩非子,韩非子生平。不仅是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也是战国末期集诸子学说之达成的思想家。 韩非子:针对现实问题而发,对战国时期的社会现实有冷峻的观察,主张君主以法术威势制人,严刑峻法治国,其文峻峭犀利,锋芒毕露,咄咄逼人所向披靡。以论辩的透彻、

13、逻辑的严密,成为先秦诸子散文论辩艺术的集大成者。,(三)诸子散文的主要经典作品,老子 道家 老子,是道家学说的奠基之作,因被后学分为“道篇”、“德篇”并尊为经,故又名道德经。唐玄宗天宝年间号老子为“真人”,故又名道德真经。其文玄妙深奥,语颇隽永,耐人寻味,其哲学思想对后代的影响极为深远;而且多用韵语,宛若富有哲理的散文诗。,论语 儒家 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主要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阐发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 语录体散文。主要通过孔子与其弟子之间及弟子相互间交流问答的情景和内容的记述,以及直接转述的片段语录,记录孔子的思想学说,其中包含大量富有文采又具哲理性的格言。 论语全书共20章,每章又包含若

14、干片断。编排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非记于一时,也非出自一人之手。编撰者可能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儒家思想要义,强烈的道德理想主义,以德育代替宗教。 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何必曰利。(孟子)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构成“仁”学思想模式和“仁”学结构的因素 一、血缘基础,二、心理原则,三、人道主义、四、个体人格 整体特征:实用理性 理性精神以冷静、现实的态度解说和对待事物。不迷信非理性的权威。 实用:着眼于解决社会人生的实际问题,较少进行纯思辩的抽象思考。,孔子的主要思想,(1)以“仁”学为核心。 “仁”作为政治

15、学说,是一种伦理本位的政治哲学。主张实行礼治与德治。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礼运大同,(2)

16、主张以道德的自我修炼和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作为政治的起点,然后通过由己及人的推恩达到治理天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3)以“仁”来作为伦理道德规范,即将“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以及个体人格修养的标准。 仁者爱人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

17、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刚、毅、木、讷近仁。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庄子与庄子,庄子 :战国中期宋国人,著名思想家和散文家,老子之后道家的重要代表。生平不详。布衣一生,过着近乎隐士的生活。有独立不羁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情趣。 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庄子 天下,庄子,道家的经典著作。作者应是庄子及其后学。作品主要通过大量的寓言故事阐发其哲学。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所以庄

18、子又名南华真经。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讽刺辛辣,机智幽默,妙趣横生,辞藻瑰丽,风格独特,是先秦时期最富有文学色彩的散文作品。,庄子的思想,核心:顺应自然 1、回归自然的社会理想 2、反对文明对人的异化,追求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 3、无为安命的处世哲学 4、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庄子的作品,汉代文献称有52篇,现存33篇。其中内篇(7)公认为庄子所作,外篇(15)、杂篇(11)的作者有争议。但各篇的思想脉络和风格大体一致。 作品的艺术形式有鲜明的特征。 自称:“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 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以庄语。以巵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天下,墨子,是墨

19、家的经典著作,主要记载墨翟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其弟子及后学编纂而成。其文以达意为主,语言质朴,较少文采,但结构严谨,条理井然,逻辑性强,而且善用比喻、排比,富有说服力。 孟子,主要记载孟子的言行,也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南宋时被官方列为经书,并与论语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合为四书,从此成了科举时代士人必读的教科书,影响极大。其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长于辩论,善设机巧;妙用比喻,生动贴切;欲擒先纵,令人折服;一向以犀利雄辩著称。,荀子,属儒家著作。在战国晚期,儒家分为八派,荀子虽然继承了孔子的礼乐学说,成为当时儒家学派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吸取了其他各派的学说,宣扬性恶论,主张礼法兼治,与孟子

20、之儒已多所不同。其文长于说理,分析透辟,多用排偶,整练严密,以浑厚著称。其中劝学是古代论述学习的精彩篇章;成相和赋是采用民歌形式写的韵文,开创了后代说唱文学与辞赋的先河。,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命门客编写的,包括十二纪、八览、六论,故又名吕览。它以儒、道为主,杂采墨、名、法、兵、农、阴阳各派学说,所以一向被认为是杂家的代表作。其文篇幅简短,结构严谨,援事说理,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献资料。 韩非子,是古代的政治学巨著,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集中宣扬了法、术、势兼治的君主专制论,故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代表作有五蠹、孤愤、说难等。韩文立论新颖,气势雄伟,严刻峻峭,锋芒犀利,论证周密,析理透辟,善于

21、设喻用事,形象生动,是先秦时期最为出色的议论文。 先秦较重要的诸子著作还有列子、商君书、管子、晏子春秋、孙子兵法等。,选讲老子 曲则全,姓李,名耳,字聃,号伯阳,春秋后期楚国人,曾任“周守藏之史”,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作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图,老子讲道图,道家与道教,太上老君对老子的神化 老子的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道教则奉他为教主,称为 “太上老君”。老子其人在民间被神化了,关于他的神话传说也很多。混元皇帝圣纪中说:“老子者,老君也,此即道之化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也。”于是,老子在道教中便被神化为众

22、生信奉的神灵,老子是 “混沌之祖宗,天地之父母,阴阳之主宰,万种之帝君”。 道家与道教并不是一回事,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想流派,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道教是中国本土形成的一种多神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一、以“道”为核心。,老子的哲学思想,“道 ”在 老子 中出现了七十多次。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普遍原则和根本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章二十五),一、以“道”为核心。,老子的哲学思想,二、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23、其无以易之。(章七十八),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章五十八),一、以“道”为核心。 二、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老子的哲学思想,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章二) 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 (章四下八),小国 寡 民。使有什伯之器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一、以“道”为核心。 二、以辩证法思想为其思想的精髓。 三、“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和“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老子的哲学思想,四、独特的美学观。,真正的美只能是自然本身,要通过”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办法体现。,一、韵散

24、结合的特殊文体。,老子的艺术特色,文句大体整齐,随文成韵,规则不一,与论语的纯散文体不同。 谷神不死,是谓玄门。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章六),一、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老子的艺术特色,二、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比喻蕴涵深刻哲理,不同于一般的简单比喻。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章七十七)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古代风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章五),一、韵散结合的特殊文体。 二、善于运用具体形象表现抽象哲理。,老子的艺术特色,三、语言凝练精妙,多用格言、警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章六十四),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

25、新。少则得,多则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而归之。,曲 则 全,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 本段所论,乃贯彻其以柔克刚,以退为进的人生原则;认为只有自处于曲、枉、洼、敝,乃能全、直、盈、新;所求须少,而后乃得,若求之过多,则必迷乱。,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

26、下莫能与之争。,不固执已见,反能明智;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显现功绩;不自高自大,方能有所长进。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本段旨在说明,只有不自以为是,不自以为明,才能认识清楚,判断正确,有所长进。,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也哉?诚全而归之。,古人所传的“曲则全”者,并非虚言。确实能以此行之,就可以使天下归附。进一步强调了“曲则全”的实践意义。,曲则全 的主要思想,主旨在宣扬老子谦退不争反而有益的处世哲学,实是一种委曲求全、以退为进的政治策略。,1、文字简约而义蕴深厚,警句迭出。,2、文句骈散交错,委婉有致。,行文特征,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细

27、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了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260年间周王朝及各国诸候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与西汉初年写定的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简介,关于作者身份说法不一。司马迁、班固都说是左丘明,班固并说左丘明为鲁太史。唐以后学者多有异议。然作者为战国初年或稍后之人,且为一个充分掌握春秋时代各国史料的学者则无疑问。,关于左传的作者,左传的思想倾向,1、民本思想。记述根据人民利益发表的政见。,2、爱国思想。记载表现爱国主义的事例。,左传 的艺术特色,1、叙事富于故事性、戏剧性。 2、善于写战事。 3、行人辞令之美。,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

28、,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子产论政宽猛,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

29、爱也。”,子产论政宽猛,大叔为政,孔子论宽猛,文章结构,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尽杀之,盗少止。,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子产论政宽猛的主要思想,本文旨在总结历史教训,以为后人借鉴。以子产论政及子大叔的举措说明宽松之政是理想 ,却 无实效,只有威猛之治才有成效。又进一步提出孔子宽猛相济的中庸之道,以防后人误入取猛舍宽的歧路。,二、全文围绕“宽”、“猛”二字,主干突出而无枝蔓、中心明确 而无赘冗之笔。,一、别具匠心的以孔子的言论为结,通过客观的叙述表露作者的政治倾向。,行文特色,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文偏重记言。全书二十一卷记载了西周穆王十二年至

30、战国初年这一历史时期内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等七国的重要史实。与左传相为表里,故后来又名春秋外传。,司马迁认为此书是左丘明所作;现代学者认为它是战国初期之人整理的史料集,具体的作者已不可考见。,国语的思想倾向,反映了儒家崇礼重民等观念。由注重天命转而对人事重视,以民心的向背为施政的依据。,国语的艺术特色,一、以记言为主,同时注意描述人物的精神面貌。,二、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三、非出一人之手,文章风格并不统一。,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从二三子,吾是以忧,子贺我,何故?”对曰:“昔栾 武子无一卒之田,其宫不备其宗器,宣其德行,顺其宪

31、则,使越于诸侯,诸侯亲之,戎狄怀之,以正晋国。行刑不疚,以免于难。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略则行志,假货居贿,宜及于难,而赖武之德,以没其身。及怀子,改桓之行,而修武之德,可以免于难,而离桓之罪,以亡于楚。,叔 向 贺 贫,夫卻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于朝,其宗灭于绛。不然,夫八卻五大夫三卿,其宠大矣,一朝而灭,莫之哀也,唯无德也。今吾子有栾武子之贫,吾以为能其德矣,是以贺。若不忧德之不建,而患货之不足,将吊不暇,何贺之有?” 宣子拜,稽首焉,曰:“起也将亡,赖子存之。非起也敢专承之,其自桓叔以下,嘉吾子之赐。”,宣子忧贫,叔向贺贫。造成一种“不愤不启”的教

32、育环境。,叔向引用前两朝史实,对比表明了“富而无德者亡,贫而有德者存”的主旨。,宣子稽首,体现叔向语言艺术的高明。,文章层次,叔向贺贫的主要思想,旨在说明值得庆贺的不在贫,而在德,宣子不应该“忧贫”,而应该“忧德之不建”。表明其“富而无德者亡,贫而有德者存”的主旨。,借助求异思维引导出似乎有违常理实则合乎情理的人生道理,语言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同时能博采论据运用对比手法反复论证主旨。,行文特色,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二百四五十年间谋臣策士的言论和活动。作者不可考,大概是战国时各国史官或策士所辑录。西汉刘向重加整理,按国别整理为十二策,定名为战国策。,1、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 2、宣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