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_第1页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_第2页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_第3页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作者:郝钦海来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30期摘要 本文从我国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通过对国外跨文化研究和二语习得研究成果的讨论,借鉴“文化适应”模式,指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语言的“再语境化”,并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关键词 商务英语 文化适应 跨文化意识一、引言当前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基本都依照“英语+商务”的模式进行。这种单一教学模式培养出的人才,虽然会说英语,懂得基本的商务知识, 但是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难以胜任顺利进行商务活动的职责。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能力欠缺。在具体的商务交际实践中,他们会不自觉地借助母语的语言规

2、则, 交际习惯, 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来表达思想,与不同的文化因素发生交叉与碰撞,于是产生误解和冲突,有时甚至直接影响商务谈判的成功。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各国正逐步融入一个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国际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与日俱增。面对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和对外贸易额的激增,我国要参与国际竞争, 就必须加强对跨文化沟通现象的关注,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人才,认识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利益意识、法律意识与关系意识,以克服国家、民族之间交际时在语言、文化习惯、政策法规等方面存在的文化差异障碍,进行得体有效的商务沟通。二、文献综述过去几

3、十年中,不少专家学者对外语教学展开研究,外语教学目标已经从“语言能力”扩展到“交际能力”(Hymes, 1972),扩展到“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传统的语言学理论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只是语言本身,因而在外语教学中注重培养“语言能力”。到六十年代,有些语言学家提出了语言的交际功能的概念。D.H.Hymes(1972)认为仅仅学习语言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使用那种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成功的外 语教学法还必须是学生具备语言的社会运用规则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它们。只有将语言的合乎语法性和语言的得体性相结合,才能进行成功的交际。

4、然而,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理解及其培养途径可谓仁者见仁。跨文化培训(Kim,1997)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Schumann,1978)都区别了文化适应和文化移入两种不同的文化学习目的。Schumann根据学习者为了与其他社团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差异,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文化适应模式”(The Acculturation Model),从社会环境因素和学习者个人因素的视角对二语习得动力机制和学习者语言现象做了独到的分析,认为外语学习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文化的适应程度会制约他的外语水平(Schumann, 1978)。根据Schumann 的理论,人因移入目的语文化(e

5、nculturation)而学会该语言社会群体的文化。语言形式服务于语言意义,语言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的内容显然是人类文化产品。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交际信息必然是思想、文化和情感等。人作用于客观世界的认识结果是使用语言进行表述,这种表述是从认知主体出发,以此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体现出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力和主体与客体的互动。随着“跨文化交际”这门学科的兴起和发展,“文化适应”在理论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Young Yun Kim(1997, 339)系统地介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如下图所示,文化适应是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后者决定了每个人都要与社

6、会发生联系。事实上,从我们一出世就开始进入了漫长的社会化过程(socialization process)。在此过程中,我们习得并学会“与他人共同和谐生活的所有因素”。“社会化”包括解码形式(感觉和认知)和编码形式(语言和非语言)。训练的形式依赖于特定的文化并内蕴于“对所处社会文化形式的适应”(enculturation)过程中。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的文化环境并与之接触时,我们开始觉察到两种文化的差异,熟悉并采纳参照集团的一些行为准则和社会价值,这时“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就发生了。与此同时,我们放弃了原有文化的一些模式和习惯,这被称为“文化疏离”(deculturati

7、on)。“文化适应”和“文化疏离”两者相互作用,最终达到两种文化的融合,即“同化”(assimilation)。在次过程中,最需要的乃是交际行为,包括个人交际(personal communication)和社会交际(social communication)。个人交际涉及认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和行为(operational / behavioral)能力;社会交际包括人际交往(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和大众传媒(mass communication)两种。但是,文化适应主要是针对在外国旅居者,或在国际化场所工作和学习的人,他们学

8、习目的文化,参与跨文化培训是为了适应新的文化环境,积累跨文化交际的经验,以求更好地在旅居国家生活、工作和学习,与当地居民友好相处。他们学习目的文化的同时,仍然保持自己本族文化的身份。文化移入主要是指移民来到接受国家后,通过学习、培训或各种社会活动,学习、吸收该文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依照他们的规范和习俗进行交际、生活和工作,力求融入主流社会、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本族文化身份。这两种文化学习基本上都是在目的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学习者本身就处于外国文化环境之中,一般会经历强烈的文化冲撞,感受文化差异带来的痛苦和迷惘,因此学习动力一般很强,学习环境和条件优于在本国学习外国文化的情况,学习效果比较明显。三、

9、商务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外语教学而言,文化学习目的更倾向于文化适应,即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在了解目的文化特点的基础上与目的语文化群体进行恰当、有效的交际。Byram和Risager(1999:146)将外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归纳为3种:语用和语义中的文化;语言使用的宏观环境-文化环境;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篇章的主题内容。语用和语义中的文化说明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外语教学是跨文化交际。外语学习中的语言知识获得、言语技能发展、语言的社会使用都是在文化交融、文化渗透、文化冲突中进行的。语言使用的宏观环境-文化环境大体分为母语和非母语环境(native and non-n

10、ative context)。在母语环境中,语言与文化之间是一种固有的、自然的、亲密的关系,本族语文化环境影响语言的使用,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同时也是习得本族语文化的过程。随着全球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语言使用越来越多地脱离本族语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在非母语文化中被再语境化(recontextualized),此时的语言与一种不同于本族文化的文化发生关系,相互作用,构成一种新的交际模式。使用该语言进行交际的人们有意无意地采用自己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和交际方式,使得交际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此,语言一经再语境化,就与本族语文化举荐脱离,而与地方文化产生联系,语言与文化之间这种密不

11、可分,但又灵活多变的关系为在外语教学中开展跨文化教学提供了条件和机会。文化作为外语教学篇章的主题内容,同样为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我们可以利用外语学习和外语交际的机会,将文化作为主题,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的,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交际教学必须得到重视,我们应认真研究如何在外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培养的文化教学。文化深深根植于语言,语言蕴涵丰富的文化因素。有效地开展文化教学, 是外语素质教育的任务。这种任务主要在于消除文化隔阂,促进跨文化理解。外语教学中通过双语文化比较,达到消除文化隔阂,是行之有效的。其内容为:(1)通过教学,让学

12、生了解各文化并无优劣之分,进行双语文化对比可达到文化互补; (2)通过跨文化比较,可以增强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3)通过词语学习,可以加深文化认同;(4)通过文化分析,可以增强文化差异的辨别能力;(5)通过语篇阅读,了解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及其走向。此外,不同民族对于不同价值观念有不同取向,在商务文化中,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礼仪习惯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商务传统风俗、商务礼仪习惯等存在差异。在英汉语言文化中,某些商务英语词语与汉语所指表面上一致,而涵义却不同。这就是语言文化差异。再则,某些习惯和习俗的差异,也必须在教学中引起我们的重视。例如我们中国公司的商务人员见到外商时常会递上支烟

13、。在中国,向客人敬烟是表示礼貌和友好,而在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有不少人反对吸烟,向客人敬烟反而是不礼貌的表现。四、结语在日益频繁的商务交际活动中, 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的同时会产生交叉和碰撞。如果不具备跨文化差异和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的知识, 就可能会产生误解和冲突, 甚至会直接导致商务活动的成败。商务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出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语言进行涉外商务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中国加入WTO之后商务环境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参考文献:1Hymes, 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 In Pride,

14、J.B. & Holmes, J. eds. Sociolinguis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2.2Byram,M.& Risager, K. Language Teachers, Politics and cultures. Clevedon, U.K: Mutilingual Matters,19993Schumann, J.H. The Acculturation Model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Gingras, R.C. ed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VA: Centre for Appl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