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_第1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_第2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_第3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_第4页
2019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目的】 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实验用品】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 mL)、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 粗盐。,【实验步骤】 (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5.0 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 mL 水的烧杯中,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 mL水中约溶解粗盐的质量。 (2)过滤:按过滤操作的要求,把上步所得的食盐水过滤,观察滤纸上的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3)蒸发: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并

2、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 (4)计算产率:用玻璃棒将固体转移到滤纸上,称量后,记录质量,回收到指定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进行比较,计算精盐的产率。 【实验现象】 (1)过滤后,滤纸上的剩余物主要是泥沙,滤液是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 (2)水分蒸干后,蒸发皿中食盐是白色晶体。 (3)提纯后的氯化钠比粗盐洁净。 【实验结论】过滤能除去粗盐中不溶性的固体杂质。,【问题与交流】 1.制取粗盐时,晒盐和煮盐的目的都是通过蒸发盐溶液中的水分使之浓缩。想一想: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 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

3、度的影响很小,相同条件下,降低温度析出的晶体较少,所以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不能达到同一目的。,2.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根据粗盐的提纯步骤可知实验过程利用了氯化钠能溶于水,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性质;粗盐主要来自海水,海水中除溶解有氯化钠外,还溶解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其他物质,利用过滤法不能除去。可以把提纯后的盐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如果出现白色沉淀,则证明提纯后的盐为混合物。,例(2018辽宁鞍山模拟)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100 g 20%的氯

4、化钠溶液。 实验一:图11-3-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图11-3-1 (1)操作用托盘天平称量粗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左盘,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2)操作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操作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 (4)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过滤操作要注意的问题是(写一点即可)。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11-3-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20%。 图11-3-2,解析(1)操作用托盘天平称

5、量粗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左盘,说明粗盐的质量大于砝码和游码的质量和,应减少粗盐,直至天平平衡。(2)操作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3)操作是蒸发,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待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4)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过滤操作的装置由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漏斗四种仪器组成,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烧杯、玻璃棒、漏斗。过滤液体时,要注意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5)采用如图11-3-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即仰视读数,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答案(1

6、)减少粗盐,直至天平平衡(2)搅拌,加快粗盐的溶解速率(3)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4)漏斗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等(合理即可)(5),复分解反应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素养呈现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典型的思维方式,能从“宏微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素养解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变化的宏观现象,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本单元在学习了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明确了酸、

7、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般都是复分解反应,同时我们也发现,并不是任意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进而从微观上认识和分析,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离子之间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性的碱或盐、不稳定的酸(分解出气体)或水的过程。近几年各地中考题把不能共存的离子引入考点,要求我们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复分解反应,有利于从宏观层面强化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正确理解,能更好地衔接高中化学从复分解反应角度认识离子之间的反应。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

8、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的选择或解答即可。,例1(2018湖南娄底中考)分析、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同学们根据下面微观粒子反应(在水式溶液中进行反应,水分子已省略)示意图,分析解决下列问题。 图11-3-3HCl与NaOH的反应 图11-3-4BaCl2与Na2SO4的反应,图11-3-5Na2CO3与H2SO4的反应,(1)请根据图11-3-3、图11-3-4、图11-3-5任写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任选一个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 (3)请你认真分析图11-3-3、图11-3-4、图11-3-5,从微观角度说明该反

9、应类型发生反应的实质:。,解析(1)图11-3-3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2)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图11-3-3中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3)题给图示中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发生此类型反应的实质是离子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答案(1)NaOH+HClNaCl+H2O(答案合理即可)复分解(2)在图 11-3-3中,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答案合理即可)(3)离子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例2(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根据大量的实验总结得出酸

10、、碱、盐之间相互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依据该条件,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推断稀硫酸和氯化镁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为了进一步确认该推断的可靠性,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稀硫酸和一定量氯化镁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甲同学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以下两个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如下。请依据实验现象填写实验结论:,(2)乙同学看到甲同学的实验报告后,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为了进一步确认两者没发生反应,还需检验烧杯内的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镁。于是,乙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溶液,证明了混合液中含有Mg2+。整个实验过程中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乙同学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通过实验成功地检验出混合液中含有Cl-。他设计的方案为(写出操作和现象)。,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离子的检验,可以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1)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2)通过甲同学的实验,只能证明溶液中含有硫酸,可能是硫酸的量多,反应后有剩余,故甲的结论是不正确的。要证明含有氯化镁,可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检验镁离子,若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沉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