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doc
-
资源ID:101852
资源大小:7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 扫描成功!重扫
- 请在手机上确认支付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doc
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1目录1日本跨国公司发展历程及其成就.21.1日本跨国公司发展历程.21.2日本跨国公司的成就.32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分析.42.1资源战略分析.42.2全球经营战略分析.52.3市场战略分析.63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3.1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现状.83.2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84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10参考文献.14致谢.15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2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对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启示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结果,一个国家跨国公司的数量和实力,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象征。日本是资源贫乏、面积狭小的国家,但其跨国公司数量众多,拥有像丰田、本田、索尼、松下等极具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独特的经营战略,这些经营战略适应了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环境,使日本跨国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当今我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是关系我国国家利益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虽然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道路还很漫长。本文力图通过对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分析,从中找出对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有利的启示,以使我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能有所裨益。1日本跨国公司发展历程及其成就1.1日本跨国公司发展历程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日本跨国公司伴随着外部经营条件的改善与内部经营能力的提高,其跨国经营活动稳步推进,从而带动了整个日本经济的国际化进程。总括来讲,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包括如下几个时期:(1)起步期20世纪50-60年代这一时期日本处于经济恢复阶段,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一些大企业开始到国外投资设厂,其对外投资一般表现出规模小,数量少的特点。同时,从事跨国经营的经验不足,经营水平较低,进入的主要地区是当时收入水平低的东南亚各国和战后投资环境较为有利的部分拉丁美洲国家。对外投资的产业以纺织、造纸、食品和木材加工等传统产业的对外投资为主。(2)扩展期20世纪70年代该时期日本开始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企业普遍实行减量经营,过剩资本数量增加,并将低层次、能耗型产业向外转移。这一时期企业跨国经营的扩展,不仅表现为投资数量的增长,还表现为投资质量的提高。投资的地区结构趋于合理,企业的跨国经营在地域上开始全面展开。即从以东南亚和拉美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3等发展中国家为主要投资地点,开始向包括欧美在内的世界各地投资。对外投资的主导产业以化工、机械、电子和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对外投资为主,且有较大增长。(3)成熟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该时期为日本的加速增长与全面发展时期,其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产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微电子工业等高技术产业,80年代后半期,日元大幅度升值,使其巨额的过剩资本空前膨胀,投资规模的急剧增长,大大缩短了日本与欧美国家的对外投资的差距,对外投资形式日趋多样化,与此同时,其企业对外投资的形式从以往的出资新建企业为主,发展为以并购为主,包括合资、合营及合作等在内的多种形式。日本企业的跨国经营开始走向全方位化,企业对外投资的重点已完全转向欧美发达国家,尤其以美国为主。其投资的部门也相应向高度化方向发展,以电子工业的对外投资为主,其次为冶金、汽车和化学工业。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跨国公司处于进一步调整深化时期。1.2日本跨国公司的成就70年代以来,日本一大批企业发展成为强大的跨国公司,进入了著名跨国公司的行列。1971年,在世界10大半导体企业中,NEC、日立制作所和三菱电机分列第6、7、9位。1989年,在世界10大半导体企业中有6家是日本企业,其中NEC、东芝电气和日立制作所连列前三,富士通、三菱电气和松下电器分别列第5、7、9位。1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中,亚洲50强排名是排行榜的一部分。2004年,在该项排名中,日本公司牢牢占据了前13位的所有位置,直到第14位,这种日本公司雄居亚洲天下的格局才被韩国的三星公司打破,其中日本丰田公司(ToyotaMotorCorp.)位居首位。2日本跨国公司的发展为日本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日本人均GDP居发达国家之首,在1999年,美国的人均GDP为34047美元,而日本高1陈建,2002:2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城市出版社,第56页。2赵放,2005:论日本企业经营制度的转换,现代日本经济第5期,第72页。江西财经大学普通本科毕业论文4达35567美元,比美国高出将近4.5%。1日本主要工业部门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已赶上甚至超过了美国。在微电子、半导体、计算机、工业机器人、超导应用、光纤通信等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在碳纤维、精密陶瓷、纳米技术等新材料领域业已具有相当的优势。即使是传统产业,日本在某些方面也具有绝对优势,例如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建造,日本几乎100%地占领着世界市场。为确保技术优势这项资源,日本对此进行了巨额投资,其投资额已占GDP总值的3.1%,而美国也只占2.7%,中国则只有不到1%的水平。22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分析综观日本跨国公司的演进历程,可以发现,其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如下几大战略的成功实施:2.1资源战略分析日本跨国公司到海外兴办公司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就是获取海外廉价、丰富和优质的原燃料。因此,资源战略是日本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资源确保战略,即为确保日本国内生产所需资源的稳定供应而开展国际化经营。采取这种战略的大部分是钢铁、煤炭、石油部门的跨国公司,一旦国内能源供应紧张,这些大企业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兴办子公司,以保证资源的稳定供应。(2)资源利用战略,即直接到资源拥有国投资设厂,就地生产。采取这种战略,不但把国内某些“夕阳产业”或“公害产业”转移出去,而且能利用当地资源,节约生产成本,又能缓解日本国内资源紧张问题,利用海外资源确保跨国公司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日本的石油冶炼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重化学工业部门的跨国公司也都是采取这种战略。(3)资源国际结合战略,即把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工业生产转移到国外,利用东道国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发挥跨国公司自身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实现企业经营资源的国际结合。日本跨国公司出于这种目的,把大量的资本投向发展中国家,设立此类子公司,特别是一些劳动力丰富而技术熟练程度又较高的发展中国家成为日本跨国公司这一资源战略的试验场所。1康荣平,2001:日本跨国公司的战略及其变革,世界经济第8期,第76页。2王忻,2004:日本模式与日本经济复苏,兰州商学院学报第1期,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