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

    • 资源ID:112067       资源大小:315.50KB        全文页数:7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和会认本组课文中的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4、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材料的兴趣和习惯。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指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顺序和典型的写作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享受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收获,提炼、总结出好的读书方法。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单元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语言。2、引导学生用要素串连、问题概括、标题追溯、内容借助等方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单元课时安排:1少年旅行队2课时2跟祖父学诗2课时3夏夜2课时诗词诵读舟过安仁1课时语文乐园(一)3课时1少年旅行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2、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4、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过程与方法: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教学准备1、课前指导不知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柯蓝的资料。2、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1、同学们,你外出旅行过吗?你觉得旅行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有一支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分享。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点评:结合生活经验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读-发现与探究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3、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师激情引读。诗人从哪几方面写了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闻、所做?指名读课文。(点评:教师的激情引读,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4、朗读这组散文诗。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三)品读-理解与感悟1、指导学习方法,学习出发(1)少年旅行队出发了!我们赶快跟上他们的步伐!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读出发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识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永远”、“长久”有说明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谁能美美地读,读出旅行队员们出发前的期待与渴望?(4)出示课件“我们不停的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这里“”表示什么?试着补充一下。在这之前还有哪里有省略号?试着说一说。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这个省略号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5)总结学习方法。细读文章,了解大体内容,标出不懂的问题。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由课文留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有感情朗读。(点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尤为重要。)2、请同学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从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味。(点评: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运用学法迁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少年旅行队队员在旅途中的心情。理解重点:老师:“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最重要的实现让我们看到许多困难,然后才看到成功。”你体会到什么?小纸船:“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更何况怎样?听广播:“这种联系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血液里”这种“联系”指的是什么?标本:“不要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去了地方”什么是“无用的东西”?应该记住哪些?(点评:设计全班交流的目的是相同诗段的交流为深化认识,不同诗段的交流为交互学习。)5、少年旅行队队员们一路唱着欢乐的歌走来齐读旅行者之歌。结合课文说一说你对“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6、背诵旅行者之歌。(四、总结-拓展与延伸)诗中说:“大山它使我坚强、镇静,让我长得像一片茂盛的树林。大海它使我心胸开阔,热情汹涌。所有的河流,使我灵巧活泼,永远前进”“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这么大的神力吗?你有没有这一类体验?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点评:再次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第二课时(一)回顾原文1、有感情朗读课文。2、背诵旅行者之歌。3、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二)巩固生字1、区分形近字。簿薄幢撞2、区分字形。“溪”右半部分的写法;“茂”下半部分的写法。3、听写生字。(点评:及时复习,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积累。)板书设计:出发走遍世界老师生活处处皆学问在生活的海洋里探索少年旅行队小纸船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标本采集、研究、保存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旅行者之歌忠实于生活教学反思:2跟祖父学诗教学目标:1、学会8个生字。积累文中出现的古诗。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4、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教学准备: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阅读呼兰河传以及萧红有关的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有什么收获?预设学生活动:(1)交流生字读音。(2)谈文中出现的诗句意思和诗的题目、作者等相关知识。(3)知道作者是萧红,提到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2、师: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大量的文字提到祖父,尽力捕捉她和祖父在一起的细节。为什么萧红对祖父念念不忘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跟祖父学诗,看看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情景,去体会她与祖父在一起的感受。(二)听一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1、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过渡:你们喜欢吗?自由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2、自由读文。3、检查初读情况。(三)细读体会,感悟情感1、自主学习,批画思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围绕问题,边读边思,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的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体会。2、相互交流,感悟情感。(1)读完全文,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预设:快乐、无忧无虑、自由、幸福(2)同学们用了一组美好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快乐”呢?(3)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引导。预设:A、早晚念。抓住“早晨晚上半夜醒了”进行交流。B、大声喊。抓住“跟着喊”、“比祖父声音更大”、“房盖被你抬走了”、“照样地喊”、“瞎念”、“满口的大叫”等进行交流。C、喜欢听。抓住“很好听”、“真好听”、“多好听”、“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等进行交流。D、心情好。抓住“很高兴地跟着喊”、“笑了一会儿”、“我很喜欢”、“我更喜欢”、“高兴起来了”、“得意极了”等进行交流。(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普通,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洒脱,很灵动,很孩子气,字里行间洋溢着两个字快乐!(5)指导学生读文。第二课时(一)回顾原文1、有感情朗读课文。2、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3、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体验角色,深化情感1、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人物的特点。2、从你们用心的朗读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和一个怎样的祖父?3、预设学生用“童真”、“童趣”、“顽皮”、“活泼”、“可爱”、“天真”等词语来描摹“我”童年的形象。用“慈爱”、“宽容”、“幽默”等词语来勾画祖父的形象。4、出示:“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念了几十首以后,祖父开讲了。”“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指导学生朗读,从祖父教诗的变化中,你还可以读到什么?(引导、启蒙)5、童年是美好的,孩子是快乐的,祖父是宽容的。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滋味来。(三)聚焦诗句,比较拓展1、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千家诗中的诗句讲究韵脚平仄,诵读起来声之朗朗,抑扬有致。让我们把课文中涉及到的诗句完整地读读吧!它一定如作者所说的“越念越好听”。2、学生朗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浩然的春晓、苏轼的花影、杜甫的绝句、崔护的题都城南庄。3、联系实际,说说你们是怎么学诗的?有什么体会?4、通过学生与“我”学诗经历的比较,谈自己的体会。5、多好啊!古老美妙的诗句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我们的童年在诗情画意中熏陶,我们的童年又充满着诗情画意。课外多读一些诗句,不仅让我们的童年更丰富、更快乐,而且会让我们受益终身。板书设计:早晚念大声喊2跟祖父学诗快乐喜爱听心情好教学反思:3夏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9个生字。积累好词佳句。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想像作者在夏日中午逃避午睡的情景,感受作者对生命世界的热爱。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意境美。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世界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夏天的中午,你们在干什么?(让学生自由说)2、师:每个人的心里,都珍藏着许许多多的往事。在作者罗兰的心里,夏天的中午会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呢?3、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二)听一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1、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过渡:你们喜欢吗?自由读一读吧!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2、自由读文。3、检查初读情况。(三)整体感知,摄取画面。1、罗兰的文字行云流水,优美流畅;罗兰的童年如美丽的画卷,赏来心情舒畅。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印象最深的画面做上批注或拟出小标题。2、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或交流拟定的画面小标题。3、简单地说说这些文字(或“画面“)带给你的感受。第二课时(一)回顾原文。1、有感情朗读课文。2、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3、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二)抓住情趣,赏析画面。“野花图“片断精读:“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你简直树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1、指明读句子,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引导: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去看如果用我们的鼻子去闻如果用我们的耳朵去听)2、你们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能够将优美的文字还原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这读书的能力又上了一层。请大家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预设:学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和拟人的句子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3、如果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用自己有滋有味的朗读表现出来,读书的能力更上了一层。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戏蚁图”片断精读:“我并不欣赏它们那细瘦的模样,但我欣赏它们的动作,沉着、迅速而有规律。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轻轻地拨回来。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扰乱了它的工作,耽误了它完成任务。”1)、读这段话,思考:这段话写了什么?(“我”观看地上的蚂蚁。)2)、根据上个片断的学习方法,想像地上一群蚂蚁的忙碌和“我”与之亲近的情景。3)、读出作者看蚂蚁时的那种专注和逗蚂蚁的乐趣。(三)重点朗读,体会情感。出示句子:“小时候的夏日中午,总是这样过去,我从不厌倦那充满生命快乐的花园。”1、联系上文理解“充满着生命快乐的花园”。2、用相近的词语来替换“总是”、“从不厌倦”,说说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联系前文“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4、读句子,读出童年的“我”对快乐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出示句子:“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1、读句子,说说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醒”字重复了四次,它们在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包含有什么共同的意思?3、在夏午。“我”逃避午睡,醒着,是想做什么?(享受花的美丽、草木的芬芳、风的凉爽。)4、课文的语言优美,一个个看似乎平淡乏味的文字,在作者的笔下竟可以排列组合得这么神奇,富有魅力,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如此真切。来,让我们来读读这充满夏日诗意的句子。(四)总结。板书设计:3夏午小时候逃避午睡享受充满生命快乐的后花园成年以后逃避午睡牵挂着窗外的自然享受生命教学反思:古诗诵读舟过安仁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古诗。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教学难点:以读解意,以画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牧童)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和牧童这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使风:借助风的力量。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5汇报展示: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诵读古诗。(五)拓展活动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舟过安仁赏析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可能是诗人闲来一瞥发现的情景,当然,两个小孩很快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虽坐在船上,却没有划船,竹篙收起来了,船桨也停在那里,这不是很奇怪吗?由此可见,此时作者的心情是闲适的,也是比较愉快的,所以才注意到两个孩童的所作所为。(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这里省略了诗人看到的两个孩子撑伞的事,省略了作者心中由此产生的疑问,而直接把疑窦顿解的愉悦写了出来。怎么解开的呢?可能是诗人看到孩童异常的行为,就开始更认真地观察、思考,结果当然是恍然大悟: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也可能是直接就问两个孩子,孩子把原因讲给他听的。不管怎样,知道了原因,作者一定是哑然失笑,为小童子的聪明,也为他们的童真和稚气,于是欣然提笔,记录下这充满童趣的一幕。板书设计:收篙停棹舟过安仁怪无雨张伞赞赏喜爱因使风教学反思:语文乐园(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表示“借代”的修辞形式并积累词义相同、表达相异的这类词语。2、让学生认识由祈使句和感叹句组成的句子的结构特点,体会感叹号所表达出的强烈情感。3、引导学生读懂短文的主要意思,感悟读书的重要作用。(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积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教育学生形成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留心观察,运用在书本中学到的写人方法,练习写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课前准备:搜集相关的典故教学课时:5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一读,理解下列每组词语的意思。1、让学生讲搜集到的“桃李满天下“的典故。听完故事后学生畅谈感受。2、让学生结合刚刚听过的故事,理解“桃李”与“学生”的关系。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后面几组。4、全班交流故事,交流感受,小结关系.。5、你还知道哪些词义相同、表达相异的这类词语?(巾帼女子、须眉男子)二、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1、自由读句子2、说说这两组句子的特点?3、出示意思相同的两个句子:“你看一只小纸船能漂得又久又远。”“你看,后花园有丰富的色彩。”4、让学生对比朗读,体会书中的两组句子表达的效果。5、学生模仿着写一两句,教师相机加以引导。三、读一读,记一记1、自由读古诗文名句。2、指名读古诗文名句。3、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4、练习背诵。第二课时读一读1、自由读短文,思考读书的作用是什么?自己是不是属于会读书的人?2、把文中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小组交流。3、鼓励学生质疑,组织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弄懂词意,。4、引导学生再读,讨论交流: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对题目的理解是怎样的?5、默读思考:读了本文后受到什么启发?谈谈自己读书的收获?6、全班交流。第三课时口语交际:我们给他出主意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促进学生形成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3、引导学生养成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的习惯。教学过程:1、了解口语交际的话题,板书:我们给他出主意。2、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1)在交流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要诚恳。(2)表达的时候要吐词清楚,语速、声调要适当,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注意事项

    本文(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doc)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