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高职“双师型” 教师的内涵发展综述.doc

    • 资源ID:112843       资源大小:37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职“双师型” 教师的内涵发展综述.doc

    高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发展综述付云(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7)【摘要】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势下,“双师型”这个名称开始进入高职以外学术领域的视野,本科类院校以一种怀疑的眼光来对待这个陌生的称谓。而对于高职教师而言,“双师型”教师则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本文以政策为线索,来梳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发展阶段,以明确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方向。【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发展阶段【收稿日期】2010-3-5【作者简介】付云(1980-),女,四川乐山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干事,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研究。【中图分类号】G710【文章标识码】AOverviewontheContentDevelopmentofDoubleQualifiedTeacherofHigherVocationalCollegeFuYun(LiuzhouRailway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LiuzhouGuangxi545007)Abstract:undernewsituationofsteppinginvocationaleducation,doublequalifiedteacherthenamehasbeguntoentertheacademicfieldoutsidevocationaleducation,undergraduateuniversitytowardthisstrangetitlewithaskepticaleye.But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teacherseyes,doublequalifiedteacheristheiraim.Paperssortoutthecontentdevelopmentstageswithpolicyclues,andclarifythedirectionofthecurrentdoublequalifiedteachersconstructionKeywords:highervocationalcollege;doublequalifiedteacher;content;developmentstages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双师型”是一个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名词,在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频繁提及,因而,对“双师型”概念的发展进行梳理就成为必然。职业教育中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最早出现于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中。20世纪90年代初,“双师型”教师这个概念开始进入高职领域,其内涵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概念的提出1995年,国家教委在关于推动职业大学改革与建设的几点意见(教职199512号)中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要鼓励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钻研专业技术,对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可逐步实行评定教师职称与专业技术职称的双职称制度。在评聘教师职务时,应将教师的教学实绩和专业实践能力与贡献作为重要的业务条件。”1995年,国家教委关于开展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职199515号)第一次在政策上明确提出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在“示范性职业大学建设的标准要求”中指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水平较高。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基本达到双师型要求。”此文件的印发标志着“双师型”教师这一概念在中国教育政策上的正式提出,也表明了职业教育领域对“双师型”教师及其队伍建设的研究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在这个阶段,对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提出“双师型”的要求,虽然还没有明确“双师型”教师的定义,但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对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强调,双职称是“双师型”教师的一个表现形式。二、内涵的初步发展这期间出台的一系列有关高职的文件,都提及“双师型”教师。比如:1997年9月25日,国家教委关于高等职业学校设置问题的几点意见(教计199795号);1998年12月,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2000年1月17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指出:“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2000年教育部颁布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暂行)的通知(教发200041号)等。其中2000年1月17日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还特别指出:“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从国家教委到教育部对高职设置标准的相关表述,都注重了对“双师型”专任教师的数量要求,且多次强调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并重,并为如何成为“双师型”教师提供了发展路径:组织教师参加工程设计和社会实践,鼓励教师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以双证作为具有“双师”资格的一个条件。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前提,是组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等,其目的是通过社会实践以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高职教学。取得职业资格证只是起导向作用的手段,引导教师往“双师型”方向努力才是目的。这一阶段还侧重于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强调,提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并提出建设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是通过教学实践、专业实践等措施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其二是聘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作兼职教师;其三是吸收企业优秀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三、评价标准的明确这期间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2000年3月23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开展高职高专教育师资队伍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高教司函200036号),对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开展了一次调查研究工作,其中第一次使用“双师”素质教师的概念;2000年9月14日教育部关于启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的通知(教发2000168号);2000年10月9日,关于印发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体系(征求意见稿)和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工作合格学校评价体系(征求意见稿)的通知(教高司200049号),其中指出“双师素质”教师的三点标准;2002年5月15日,在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教高厅20025号)中,进一步强调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出要“建设一支理论基础轧实、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一阶段,对“双师型”教师有了明确、可操作的标准。概念上由“双师型”向“双师”素质转变,体现出对教师个体标准的下移。从目前高职教育的现状而言,“双师型”教师还是一个很难达到的标准,一方面是高职起点低底子薄,另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素质的限制,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而要让“双师型”体现出高职的特色,成为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于是提出了“双师”素质的概念,并明确其条件。对以上有关“双师”素质教师标准两份文件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双师”素质教师的条件由“2年实践经验(能指导教学)科研(项目研究、论文发表)”(高教司函200036号)发展到“2年实践经验(能指导教学,讲师以上)双职称被企业采用的应用性研究”(教高司200049号),符合其中条件之一的便可认定为“双师”素质教师。在这两个标准的对比中可见,前一标准第一项主要是针对实践课教师而言的,来自企事业单位的教师,只要能指导本专业的实践教学就可以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第二项主要是针对偏理论型的专业课教师而言的,类同于本科,是以科研作为理论型教师的评价标准。于是在后一标准中对这些进行了修订,对实践课教师的要求中增加了讲师职称。从两种评价标准的对比中看出,这里强调的不是讲师职称本身,实质上是对实践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能指导实践教学,而且要适应教师的角色,提高其教学水平。并在后一项中把科研要求具体化为,其研究成果被企业采用并取得效益,这就体现了对应用性的强调(产学研结合)。后者增加了一项评价标准:同时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拓宽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范围。同时,这一阶段的文件在概念上开始出现分化的趋势,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多提“双师”素质,对于教师队伍而言多提“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在下一阶段的文件中同样如此。这种概念上的分化,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重要作用,表现在它强调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两方面:一方面是从培养培训出发,提高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人才作为兼职教师等手段,来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双师型”。四、趋于成熟期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明确提出双师素质教师的五点标准;2004年4月2日,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2005年10月28日,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2006年11月3日,教育部、财政部提出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其中第七条提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这一阶段逐渐确立量化的指标。在“双师”素质的概念上更加完善,对“双师”素质教师首先提出了具有讲师以上的职称,其条件为“双职称实际工作经历或技能培训证书被企业采用的应有性研究校内教学设施建设或设计工作”(教高厅200416号)。对照前一阶段的两种标准而言,这一标准拓宽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条件,在评价上更侧重教师的专业实践及应用性研究方面。这期间出台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相关文件,而且还发挥了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的作用,对专任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合格者方可获得“双师”素质证书。在之后的文件中也一直强调专业教师可申请第二专业技术资格、可取得证书。在第二阶段就开始了对证书的强调,这一方面反映出目前“双师”素质教师急需显性的评价标准;但另一方面会由于过于强调这方面条件,会引导教师在选择成为“双师型”的途径时较少考虑其他标准。如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期间,持有“双证”的教师成为“双师型”教师的主要来源。这一时期开始侧重于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保障措施,比如,单独制定适合“双师型”,教师发展的评聘制度,职务晋升、提高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双师”素质教师倾斜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教高司200049号中,与2004年的评估方案中,对“双师”素质教师所占的比例上有细微区别,前者指出的是“双师素质”教师占全校专任教师(“两课”、公共课教师及助教除外)的比例(优秀学校50%,合格学校20%)。即是把“双师”素质放在这样一个范围中的:专职教师中讲师及以上职称的专业课教师和实践课教师。后者指出专任教师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优秀学校70%,合格学校50%。在后者中仅提出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教师的“双师型”要求,而没有把实践课教师纳入,这会造成一种误解,认为实践课教师的“双师型”并不重要。而通过对文件的仔细解读则可澄清这一误解。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指标等级中,“专任教师结构”作为主要观测点,与之并列的还有“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即反映出对于大多数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任教师而言,双师素质是其主要目标;目前,从教育部文件来看,“双师型”教师还只限于在专任教师中评定,没有把兼职教师纳入其中。而对于兼职教师而言,对其数量作了要求,在评估的优秀等级标准中提出,“兼职教师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之比达20%以上”,尤其强调了实践课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这里假设了这样一个前提,实践课大多由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兼职教师来承担,于是在后者中才没有提及实践课教师的“双师型”,着重强调了教师队伍的专兼职结构。综上,通过以上阶段的梳理分析,“双师型”教师的评定标准经历了多次修改,每一阶段都有新的改进,从一开始的双职称、双证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转向现在的多元评价标准,拓宽了“双师型”教师的认定途径。具体而言,“双师型”教师是指在高职教育中,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应用科研能力,并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的专任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在综合了教师与技师两类人才的特征上提出来的,表达了对高职教师一专多能的期待,尤其是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而且,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中正逐渐形成这样一种趋向:提升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双师,这两方面是同等强调的。一方面,通过让教师参加各类长短期培训、到企事业单位实践、通过教学改革等活动提升教师个体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通过吸收企业优秀技术、管理人才到学院作兼职教师或专任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的双师。因此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要树立整体发展观,要由侧重个体的视角转向整体视角,要遵循整体双师个体双师这样一个路径,从整体双师着手,二者同时展开,以此方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参考文献:1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2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http:/www.tech.net.cn/3王旭善等著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周群)

    注意事项

    本文(高职“双师型” 教师的内涵发展综述.doc)为本站会员(ab****e)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