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大学生毕业论文大全

    • 资源ID:1344175       资源大小:46.5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5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大学生毕业论文大全

    1 / 31 大学生毕业论文大全 大学生毕业之前都需要向学校提交一份毕业论文,那么这个毕业论文应该怎么写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毕业论文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影响我国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关键因素的分析和和策略 【论文摘要】: 目前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国家都会遇到,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建立这样的管理机构,相信这将成为一种有效管理和协调电子商务运作的机制。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并不成熟,网上贸易规模也比较小,与传统商务相比较,尚无竞争的实力,对这一新生事物采取 适当的优惠政策,是扶持它成长壮大的有效措施,不能视为是对其他事物的政策歧视。话又说回来,绝对平等的事物也是没有的。 最惠国待遇原则在处理经济实力相等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平等有效的,但对于经济实力不相等国家之间的贸易,最惠国待遇只能达到形式上的平等,对弱国来说实际上是不平等,这是否也是一种歧视,否则就不会有后来的 “ 普遍优惠制方案 ” ,即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制定 “ 普惠制方案 ” 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提供比最惠国关税还要优惠的关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对经济特区和如今对西部地区实行的各种2 / 31 优惠政策也并非是对其他地区的政 策歧视,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些优惠政策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电子商务 消费者 企业 市场 信息 、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的影响 在长期短缺经济环境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消费者依附于企业的供求关系和消费习性。改革开放的成果使我国开始走出短缺经济,加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已逐步形成以消费者为主导的新的市场供求关系,企业和消费者的地位也正在发生着悄然的相互转变。与传统市场相比,在以网络为环境的电子商务市场中,消费者与企业的交流、 沟通更加频繁,使消费者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同时,企业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成为时尚,这又将进一步诱发消费者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互联网似乎为加速这种转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比较一下网上虚拟市场和网下现实市场,人们发现,消费者似乎更愿意在传统的现实市场环境中进行交易。原因其实很简单:传统市场是 “ 有序 ” 的。为什么消费者放弃网络这种自由交易的环境,而更愿意接受传统市场的约束呢 ?原因同样很简单:交易活动需要秩序。消费者心目中的这种 “ 秩序 ” 实际上由多种 因素构成,它首先来自交易各方对自己在交易活动中所承担的责任,其次3 / 31 来自一种有形和无形的法律规范与制约,第三来自人与人面对面交易以及交易工具、交易对象的亲身体验。所有这些形成了一种诚信度可感知的市场氛围和环境,它有助于交易活动的进行。 网络这种虚拟的市场环境缺乏让消费者可体验诚信度的有机氛围,众多习惯于传统市场交易方式的消费者,在缺乏生机的电脑面前,很难体验和适应由机器带给他的诚信。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努力营造在网络中实现人类诚信度的环境,但是即使它在不久的将来得以实现,要让大多数消费者适应这种虚拟 环境下的市场氛围也是需要相当长过渡期的。 所有这些并非是说我们只有等待,现实市场环境下,缺乏诚信的行为也时有发生,但是人们并不因此对市场丧失信心。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因噎废食,认识到目前电子商务市场的这种弊端,才能对症下药,尽快制定有助于建立网上市场诚信机制的方案,开发相关实现技术,以缩短消费者适应虚拟市场环境下交易方式的过渡期,才能真正加快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 二、我国传统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中应注重的因素 (一 )企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战略应着眼于创新 盈利是企业经营的 不变原则,但盈利的基本方式在创新。网络时代是 “ 重新思考和再造一切 ” 的时代,互联网构4 / 31 筑了全球经济的 “ 神经系统 ” ,它与企业的内部网、外部网相结合,必然给企业带来许多新的商机,同时也构成一些新威胁。 创新是电子商务与生俱来的特质。电子商务对世界各国都是全新的,企业将面临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经营环境,许多经营方式、技术手段都在探索之中,未来不是过去的简单延续,不能用过去的经验去解决未来的问题。 创新还包括不能照搬国外的电子商务模式。不可否认国外一些经营模式获得了成功,有些确有借鉴价值,但是一个成功的经营 手段或模式是需要时间检验的,与其照搬人家正在试验的模式,还不如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经营模式。 (二 )遵循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市场规律,注意调整和完善经营战略 企业的经营战略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经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是一个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在不断地纠正错误中学习调整的过程。从长远来看,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清晰认识,并适时调整其战略目标和经营模式。 电子商务企业要生存和发展,电子商务要发展只能是顺应市场的需求,因势利导, 而不应当去做一些超越现实的事情。曾被誉为欧洲电子5 / 31 商务旗帜的网上服装零售商留下的教训是深刻的。创立之初,资金雄厚的 果不去搞那技术复杂最后无法实现的3D 影像技术的网上 “ 试衣 ” 系统,不去搞那技术同样也无法实现的 “ 用 7 种语言接受顾客网上订货的多国语言自由转换数据中心 ” ,也许不会败得那样惨。正如行政总裁马温斯顿自己的总结:无论有何种理由,企业在电子商务领域也不能违背任何基本的经营规则。 两年前,迪斯尼公司曾吹嘘其旗下的网站是公司面向 21世纪的财经门户网站,随着网络泡沫的破裂,迪斯尼及时调整了该网站的经 营目标。如今,已是面貌一新,成为一家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内容服务的信息门户网站,主要营收来源是网络广告,其次是用户的服务费及内容外包收益,此外还可从诸如网上拍卖之类的多种电子商务活动中获得利润。 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管理学院明兹伯格 ()教授指出:战略是塑造出来的,而不是制定出来的。市场无定式,经营无常规,如果企业能制定出一个切合实际的经营战略,再按照上述原则贯彻实施,成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三 )发展电子商务要与企业的传统业务和传统经营方式相整合 许多企业把发展电子商务看作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无可非议,问题在于用什么方式实现新的经济增长。前几年,一些企业看好网络世界诱人的商机,抛开自己的传统业务,6 / 31 另起炉灶,投入大量资金,搞起了自己并不熟悉的网上业务,其理论支撑是 “ 多元化经营 ” 以规避市场风险,殊不知掉进了 “ 互联网陷阱 ” 。对一个传统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一般体现在其传统业务上,因此发展电子商务的出发点和目的应当是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发展自己的传统业务,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在电子商务和传统经营方式的整合方面,需考虑这样的局面:在某些时候,两种模式之间可能会出现一些矛盾甚至是冲突,如在市场营销活动中 可能会发生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的渠道冲突,相互争夺市场。企业必须考虑如何解决这类新矛盾和冲突,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将两类优势变为更强的综合优势。 (四 )专业化应当成为目前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的基本经营策略 价值性和传递性都是信息的基本属性。而信息的价值只有通过传播与交流才能得到体现,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信息经过加工、分析和处理可以变成更具价值的信息,这便是信息的自我累积增值。上述过程将导致更多的信息产生,人们从这些增加的信息中所获得的边际效用也越多,这就是信息的边际效用递增特性。网络经济的核心是以 代表的信息网络,因此信息便成为网络经济的核心资源,网络经济下的消费也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增规律,它与传统经济学遵循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完全不同的。 7 / 31 三、推动 展政策的几点建议 中国走过的电子商务发展道路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政府主导型的。从 1999 年的政府上网到 2002 年的电子政务,都是各级政府参与和组织实施的,它对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有力的推动作用。从其他国家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主导型的电子商务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 美国目前实行的是鼓励企业 自由化地发展电子商务的企业主导型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因为国情的不同,经济和技术基础不同,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经营理念不同,我们不可能照搬美国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在今后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中,各级政府应当继续实行积极引导、大力推进的政策。纵观几年来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市场环境与制度建设。技术可以跨越,而制度则是无法超越的。传统商务活动 难以适应的市场环境,电子商务就更难适应,传统商务活动缺乏的制度安排,电子商务就更加缺乏了。我认为:政府推动电子商 务发展的着眼点或切入点,应该是促进市场环境与制度建设,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应当放在建立有序的电子商务运作环境上。除加快涉及网络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网上经营、交易与支付等方面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8 / 31 外,尤其应该加强对电子商务运作环境的监管。 这里提 3 条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一 )、建立监督和协调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机构 自由开放的媒体,作为信息传播和资源共享的工具,其运作的机理为全球用户所接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 能够放任和容忍危害人类正常生活、工作的种 种违法行为,这也是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基本认识,因此各国依据本国的法律对本国公民和企业在 的行为进行监管是无可非议的。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电子商务市场监管体制势在必行。中央政府是否可考虑成立类似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样的监管执行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对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运作进行统一宏观管理,这不仅有助于实现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经营活动的规范运作,更有助于该环境中各级诚信机制的建立。 (二 )、国家对电子商务在税收上给予适度的倾斜保护 电子商务发展至今并不成熟,网上贸 易规模也比较小,与传统商务相比较,尚无竞争的实力,对这一新生事物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是扶持它成长壮大的有效措施,不能视为是对其他事物的政策歧视。话又说回来,绝对平等的事物也是没有的。 最惠国待遇原则在处理经济实力相等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是平等有效的,但对于经济实力不相等国家9 / 31 之间的贸易,最惠国待遇只能达到形式上的平等,对弱国来说实际上是不平等,这是否也是一种歧视,否则就不会有后来的 “ 普遍优惠制方案 ” ,即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制定 “ 普惠制方案 ” 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产品提供比最惠国关税还要优惠的关税。我国在改革开放初 期对经济特区和如今对西部地区实行的各种优惠政策也并非是对其他地区的政策歧视,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些优惠政策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 )、从建立单行法规入手逐步建立适应电子商务环境的法律体系 电子商务可以采取先分别立法再综合立法的立法途径。先针对电子商务中实际涉及的领域和存在的问题分别制订单行法规,待时机成熟后,再进行综合立法,这也符合我国一贯实行的立法原则。单行法规的建立不应要求一步到位,成熟一个制订一个。 电子商务涉及的领域很多,尤其是支撑其运作的技术环境和手段发展 日新月异,这就决定了各单行法规在执行过程中也将会不断进行修订和调整。但是单行法规的修订并不影响综合法律的稳定和连续,这也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做法。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人类社会将会从过去的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电子商务时代。一个致力于提高顾客满意率并实现对客户个性化需求快速响应的企业,才是这个时10 / 31 代最有活力的企业,未来企业的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应该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发展电子商务的各种因素,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屈云波: > 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9 2、章 剑林 >浙江大学出版社 3、罗振华 >浙江大学出版社 4、黄敏学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6 5、孙宝文 >高等教育出版社 6、康晓东 >南开大学出版社 7、何枫 >西南交大出版社 2016 8、邓仲华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6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摘要:在中国 ,由于长期存在的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 ,非物流企业对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要发展第三方物流 ,非物流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经营模式 ,从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物流 ,使物流管理面向市场 ;同时 ,物流企业也应积极适应时 代提出的要求 ,把转变经营观念与企业转制紧密结合起来 ,完善服务的功能 ,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推出新的服务项目 ,提高服务水平。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 ;物流现状 ;问题分析 ;对策建议 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第11 / 31 三方物流概念应运而生。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企业改革的深入,我国企业对物流重要性的认识逐渐深化,视其为 “ 第三利润泉 ” 。第三方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企业和用户间的接口,起着联系和协调的作用,更好更快地发展好第三方物流,必会为我国物流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 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在起步后的几年内,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总体效果尚不明显。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 )我国第三方物流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较大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才开始传到我国,表面上看,中国的运力、仓储能力都过剩,供大于求,但这种供给能力是 相对过剩,停滞在低端单纯供给的层面上 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潜力巨大。总体上讲,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服务仍然是社 会物流的主要形式,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同时,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已经有了大约十年的探讨过程和发展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根据有关分析,预计 2016 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将达到 5312 / 31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27%。与此同时,社会物流外包比例不断上升, 2016 年我国销售物流外包以 5%速度增长,运输与仓储外包以 10%速度增长,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的占企业运输业务的 67%,这些都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 件。 (二 )第三方物流的需求不平衡性较强 不同企业间的物流理念以及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很大,先进的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一方面中国日趋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产生高端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这些企业物流理念先进、物流外包水平高、供应链管理要求严格且自主性较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要求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制造业为例,根据有关机构调查,我国内资企业平均使用仓储 面积大约是万平方米,平均自有仓储面积万平方米,租用的仓储面积是万平方米,分别是外资企业的倍、倍和倍,也就是说我们的外包明 显不足。内资企业的货运车辆平均拥有量为 66 台,装载设备 38 台,分别是同期外资企业的倍和倍,明显反映出国内外企业在物流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方面的理念和实际运作差距。这种先进与落后物流形态并存的现象造成我国物流13 / 31 需求的多元化和社会物流结构的不均衡性。 (三 ) 我国物流行业集中度较低。 根据咨询机构的分析, 2016 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 18000 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 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 13%(这可能是很粗略的估计 ),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 2%,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在竞争模式上主要体现在成本与价格竞争,而对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家在行业中可能都感觉到这种竞争压力。根据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目前利润率为 3%右,行业利润空间尚未完全挖掘 出来,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四 )国际态势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 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个仅有 20 多 年历史的行业。据 球物流公司的调查资料显示,欧洲 24%和美国33%的非物流服务用户都有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考虑。由于政策的限制,外企的投资还主要限于物流基础设施,通过独资、合资或合作,涉足驳船、内陆集卡甚至航空货运等。另外,外资进入我国物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商品提供分销运输服务,以便保证外商在中国 市场流通的效率,从而确保和提高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各国在 “ 商业存14 / 31 在 ” 方面应秉持机遇平等的原则,我国与美国、欧盟所签订的具体协议,外国公司将享有产品 分销权,现有的法规限制将取消。另外在物流服务业方面,我国承诺所有的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 ;在此期间,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建立百分之百的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或经营机构。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中,国内物流企业将会面临十分严峻的竞争形势,无论哪家企业,只要能够掌握了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不断更新改造物流网络,致力于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并进而在融资市场上获得成功,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都是有可能的。 总之,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 展,既有量的增加 ;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问题分析 (一 )物流需求不足,观念落后 物流需求不足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历程较短,企业仍然保留着 “ 大而全 ” 、 “ 小而全 ” 的经营组织方式,从而使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市场占有率不高 ;另一方面,我国的物流由15 / 31 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领导和职工习惯于 传统物资营销方式,与物流企业要求的创新发展能力差距 较大,再加上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专业化程度低。据中国仓储协会 2001年对 2000 家企业的调查,第三方物流业务在生产和商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 21%和 13%4;况且以往的物流主要强调通过内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赚取利润,而第三方物流更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强调与供应链中其它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委托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两者间的利益是一致的。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管理策略,在 认识上还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应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二 )改制改组未到位,企业机制不适应 一是省市、地市级物资部门虽然成建制改,但大多是换个牌子的 “ 翻牌公司 ” ,产权模糊、权责不清,现代企业制度远未建成。二是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够深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物资企业虽然普遍地开展了以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物资企业的机制转换还是初步的,在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资金管理上还很薄弱,经济效益低。三是企业约束机制乏力。有的企业领导盲目 决策,出现不少“ 三拍 (” 即拍脑袋决策、拍胸膛保证、拍屁股走人 )工程项16 / 31 目,资金有投无回 ;有的用企业流动资金炒股票、搞期货,造成巨额资金损失 ;有的企业领导以权谋私、挥霍浪费,对企业业务骨干管理乏力, “ 体外循环 ” 现象时有发生,使企业雪上加霜。 (三 )物流人才匮乏,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尚未跟上,人才缺乏,素质不高。主要在第三方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目前我 国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要求,提供综合物流业务 ;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还缺乏有关实施 略的业务素质。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企业管理自身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有在复杂情况下 (兼顾多方需求 )的管理和协调能力 ;而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 ;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我 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体现在企业规模不大 ,服务水平不高 ,第三方物流还只停留在某一个层面或某一个环节上 31 没有实现从原材料供给到商品销售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服务 ,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体现在物流观念落后 ,自办物流现象突出 ;条块分割严重 ,企业规模偏小 ;物流渠道不畅 ;服务功能不全 ,物流人才匮乏 ,设施落后 ,管理水平较低等几方面 激发企业活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 ,加强网点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集团 ,实行集约化经营、强化增值服务 ,发展战略同盟 关系、重视物流人才培养 几个方面入手 ,来制定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 (一 )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 物流企业转型首要的是转变观念,提高物流企业职工的物流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的物流意识。目前应着力抓好“ 三转变 ” :一是由计划经济观念向市场经济观念转变。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物流企业,只有从计划经济的传统观念束缚中解脱出来,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才能向物流企业转型,与市场经济接轨 ;二是由市场垄断分割观念向市场一体化观念转变。物流企业要解放思想,树立变市场条块分割 为全国市场一体化,变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分割为商品市场一体化,变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割为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新观念 ;三是在企业管理观念上,要在企业的思想观念、经营战略、内部管理、服务水平、企业文化等方面进18 / 31 行根本改变,使现代物流理念深入人心。 (二 )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 按照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国有资本从物资流通行业退出是必然趋势。因此,物资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都应按照符合市场规律的产权形式规范,走先改制、后转型的路子。但从现状看,要物资企业全部退出市场也不现实 5。由于企业领 导和职工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相关政策也未完全到位,因而为平稳过渡,避免震荡,保持社会安定,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改制方式包括资产置换、重组再生、兼并联合、整体或部分买断等,使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职工参股、控股或全部职工股的多元产权主体, 国有资本实现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经营上实行承包、租赁、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等多种方式。同时,结合转换企业机制,并在围绕和抓住企业主要优势的基础上,向相关领域延伸,发展现代物流。 (三 )要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企业的竞争归根 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与物流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和知识上的差距。只有物流从业人员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学习与应用先进技术、方法,才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业。要解决目前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的问题,较好19 / 31 的办法是加强物流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使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加快物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物流企业在重视少数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所有员工的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从第三方物流发展趋势上看,第三方物流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物流企业自身具有创新意识,能积极开拓市场、提供个性服务、强强联盟、重视物流人才培养,还应当继续加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及网点建设,另外,企业应积极利用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扩大物流企业融资比例,通过以上多种手段达到促使企业快速成长的目的提高自身竞争力。而作为外部指导性因素的国家及各政府职能部门要为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的政策及法律性环境,也至关重要。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必 会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朝着 快速、健康的、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天亮,马永光 2002, (10). 2郭晓帆 M 31 社, 2016. 3李彦萍,管政 中国仓储物流设备网, 20164祁怀锦,阎正国 J2016, (5). 5郭玉林 J参考, 2002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摘 要 :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 ,尤其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通过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并从次贷危机中吸取经验与教训来完善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具有重要启示。同时,我国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加强市场化监管 ,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 ;加强监管成本意识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关键词 :次贷危机 原因 金融风险 防范 监管 一、前言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契机的世界金融危机无疑为中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引起人们对中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中国会不会重蹈美国次贷危机之覆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次21 / 31 贷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具有重要启示。美国次贷危机是在金融市场日益全球化、金融衍生品市场获得巨大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是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金融市场首次出现的银行系统与资本市场一起发生的危机,波及面很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明显。次贷危机的爆发和在全球的蔓延警示人 们,尽管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有助于分散金融体系风险,但良好的信用体系仍是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础之一。次贷危机也让人们看到,在全球经济、金融体系联动性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风险在金融市场各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效应已经大大增强。就次贷危机目前的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有助于完善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要启示。通过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加强市场化监管 ,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谨防国际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等措施,相信能够更 好地防范和化解我国的金融风险。 二、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次贷也称次级按揭贷款,是向曾经有违约记录的人士或“ 三无 ” 即无工作、无固定收入和无资产人员提供的住房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发展于本世纪初,在安然事件之后,为了激经济复苏,恢复公众对市场的信心,美联储采取了连续的减息政策,低利率政策使即便定价较高的次级按揭贷款22 / 31 成本也相当低,大批信用级别不高的购房者利用次级按揭贷款购买住房。贷款机构发放的按揭贷款,包括这些次级按揭贷款,不必持有到期就可以出售给一些机构进行资产证券化,打包成不同等级的按揭抵 押证券出售给特殊投资人。银行采用证券化模式不仅可以分散信用风险,而且员工能够通过手续费等收入的增加兑现高额报酬。衍生产品的定价已经实质性脱离了原有按揭产品的风险,而仅取决于投资银行、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等级。 而权威评级机构对次贷证券的评级并没有体现其真正的内在风险。房贷衍生证券在经过贷款分解和重新打包后,复杂程度大大的提高,评级机构对其正确评级的难度较大。而评级机构的客户希望获得尽量高的评级,作为商业机构的评级机构,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在保险公司进行担保的环境下,通常愿意给出此类证券较高的评级。投资 者由于对于此类衍生证券的本来面目无从知晓,并且信赖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从而使得次贷证券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这也就注定了市场环境变化情况下的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灭也是次贷危机长生的重要原因,随着 2016 年房价升值速度放缓,次级借款人利用房屋升值再贷款的资金链条出现问题,一些次级按揭贷款开始迅速恶化,购房者只好卖掉房屋偿还贷款。随着利率水平出现逆转,许多处于还款中后期的次级借款人无法承受利率大23 / 31 幅提高后的偿还义务,只能选择违约,不良贷款迅速积累,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次贷 危机爆发了。 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一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 次贷危机表面上是美国房价走低、利率走高所致 ,根本原因是资金供应方降低信贷门槛、忽视风险管理 ,需求方过度借贷、反复抵押融资。尽管这种风险基本上通过证券化的方式已经分散了 ,但是这些风险并没有消失 ,一旦条件具备 ,风险就会暴露出来 ,而且风险通过证券化的渠道影响更为广泛。着名金融学者易宪容认为 ,中国按揭贷款实际上比美国次级债券的风险要高。如果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逆转 ,其潜在风险必然会暴露出 来 ,国内银行所面临的危机肯定会比美国次级债券出现的危机要严重。可以说 ,完善房地产信贷及其证券化风险防范的法律制度是中国避免重蹈覆辙的当务之急。 首先 ,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 ,提高住房按揭贷款的信用门槛。 2016 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规定 , 90 平方米以下的首套自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 20%; 90 平方米以上的不得低于 30%;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 (含 )以上住房的 ,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 40% ,贷款利率不得低于中国人民银行公 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 1. 24 / 31 1 倍 ,而且贷款首付款比例和利率水平应随套数增加而大幅度提高 ,且借款人偿还住房贷款的月支出不得高于其月收入的 50%。在紧接着的补充通知中明确 “ 以借款人家庭 (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 )为单位认定房贷次数 ” 。在次贷危机阴云密布的背景下出台上述严格住房消费信贷管理的措施 ,表明我国监管层已经意识到了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的高风险 ,显示了监管层切实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决心。 其次 ,要完善住房按揭贷款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金融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我国金融改革与理论研究的热点。经济学界 广泛探讨了资产证券化的风险 ,如交易结构风险、信用风险、提前偿还风险和利率风险。法学界则重点研究了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所面临的主要法律障碍 ,如资产支持证券性质界定的模糊性、 特殊目的公司 )运作模式所存在的法律问题、 “ 破产隔离 ” 与 “ 真实出售 ” 以及实质性风险转让的法律依据等。目前规范资产证券化的主要法律是 2016年央行颁布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和中国银监会颁布的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监督管理办法。以上法律对信贷资产业务的市场准入和风险 管理做出了专门规定 ,专门设立了 “ 业务规则与风险 管理 ” 一章 ,对资产证券化的各个参与主体提出了统一的风险管理要求 ,强调了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隔离和风险揭示问题 ,要求参与证券化交易的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内部风险隔离25 / 31 机制。以上法律属于部门规章 ,法律层次较低 ,难以解决现存的一些法律问题。应当借鉴国外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的经验教训 ,尽快制定专门的金融资产证券化法 ,处理好外部监管和内控制度之间的关系 ,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风险监管。 (二 )加强市场化监管 ,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 次贷危机表明 ,要减少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必须构建完善的市场纪律约束机制 ,加强市场 化监管。以存款保险为核心的金融安全网在强调金融安全的同时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道德风险。也许激励结构的最重要的部分是 :使所有方都明白 ,即是管理良好 ,银行也可能倒闭 ,因为银行业务涉及风险承担的问题。而监管当局将允许那些偿付能力不足的银行倒闭。不幸的是 ,监管当局不可能做出一个完全可信的、不救助破产银行的事前承诺 ,但是 ,可以建立一个增加承诺难度的体制。新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银行监管核心原则也强调监管不能够代替市场约束。 加强市场化监管要求构建完善的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金融市场行为监管机制和金融市场退出 机制。必须根除金融领域 “ 不破产、无风险 ” 的传统观念 ,并充分认识到金融破产制度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第一 ,可以有效抑制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第二 ,存款人的破产观念转变必然带来风险意识的提高 ,进而自觉对银行通过 “ 用脚投票 ” 等方式来监督银行的监督管理 ,从而加强市场约束的力量。尽管我国的商业26 / 31 银行法、保险法和证券法等法律已经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是自我经营、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企业法人 ,但是我国的金融市场退出机制尚不完善。 2016 年制定的企业破产法第 134 条规定 :“ 金融机构实施破 产的 ,国务院可以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 目前 ,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已进入立法进程。它对于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 ,提供银行经营风险的激励具有重要意义。一旦危机发生 ,它能够为政府干预危机措施的效果提供威慑力 ,同时也有利于确定政府干预的合理界限 ,防止政府过度干预破坏市场约束机制。 (三 )加强监管成本意识 , 加强监管成本意识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美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一种典型的分权型多头监管模式 ,被称为伞式监管 +功能监管的体制 ,实际上是功能监管与机构监管的混合体 ,监管机构形 成横向和纵向交叉的网状监管格局。这种监管体系存在的明显不足是容易造成重复监管或监管真空 ,从而导致金融体系的风险。因此 ,必须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 1999 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规定由美联储作为综合监管的上级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总体监管 ,其它监管机构负责功能性监管 ,C 等监管机构负责对银行进行监管 ,州保险监管机构分别对证券公司和保险27 / 31 公司进行监管 ,即美国在原有分业监管的框架下加强了各金融机构的协调和综合。 次贷危机发生以后 ,美联储以及美国财政部联邦住房局等监管机构采取了干 预措施 ,但收效甚微。这引发了人们对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反思 ,最终引发了美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革命。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 2016 年 3 月 31 日宣布 ,美国政府将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全面改革 :第一 ,扩大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监管权限 ,除监管商业银行外 ,还将有权监管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其他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风险的商业机构。第二 ,新建 “ 金融审慎管理局 ”, 整合银行监管权。把目前由 5 个 联邦机构负责的日常银行监管事务收归 “ 金融审慎管理局 ” 统一负责。第三 ,新建 “ 商业行为监管局 ”, 负责规范商业活动和保护消费者利益。主要行使目前证券 交易委员会和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职能。此外 ,还新建了 “ 抵押贷款创设委员会 ” 和 “ 全国保险管理局 ”, 将抵押贷款经纪人和保险业监管权从各州政府分管逐步收归联邦政府统一管理。美国媒体称 ,这将是美国自上世纪经济 “ 大萧条 ” 以来最大的一次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次级按揭贷款债券涉及到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各个金融行业 ,如保险公司、投资公司甚至养老基金都是次级债的重要投资者。次贷危机的发生表明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缺28 / 31 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对投机风险产生了监管真空 ,最终引发了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爆发。此次金融大改革中美联储的监管权力 进一步扩大 ,作为 “ 市场稳定监管者 ” 不仅可以监管银行、金融控股公司 ,还可以有权监管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其他可能给金融体系造成风险的商业机构。这表明其加大了金融监管协调的力度。另外 ,减少多头监管者 ,整合金融监管机构 ,为协调金融监管清除了障碍。 美国的经验教训警示中国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本国国情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2016 年中国银监会的成立标志着 “ 一行三会 ” 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的形成。在混业经营趋势下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也成为我国近年来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在立法上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 35 条规定 :“ 中国人民银行应当和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 6 条规定 :“ 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 ” 在实践中 , 2016 年 6 月 28 日 ,中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正式公布三大金融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 ,以制度形式赋予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 :积极协调配合 ,避免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的使命。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的实践效果不尽人意 ,而且作为重要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主体的中国人民 银行被排除在外。财29 / 31 政部副部长李勇在国际金融论坛第三届年会上透露 ,我国正在尝试建立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趋势的需要。 另外 ,我们必须要加强金融监管的成本意识。不仅要考虑到新增监管机构增加的直接费用以及采取金融监管措施的必要费用 ,还应当考虑这些措施可能导致的市场损失 ,这是政府监管替代市场调节的一种机会成本。这是我们过去往往容易忽略的。例如我国是否真的需要建立一个凌驾于 “ 一行三会 ” 之上的机构 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 ? 还是通过扩大中央银行的权 力赋予其履行金融监管协调的最终职责 ? 这取决于不同监管方式之间的成本比较以及边际监管成本与边际监管收益之间的比较。一般而言 ,金融监管协调的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这是进行金融监管协调的经济学基础。增设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的成本大于通过扩大中央银行权力增加的成本 ,就成本最小化而言 ,应赋予中央银行以协调金融监管的最终职责。 (四 )谨防国际金融风险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自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的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受损失的不仅是美国的金融机构 ,欧洲与亚太地区的金融机构 也损失惨重。实际上从遭受冲击和损失的程度看 ,欧洲的金融机构远甚于美国的金融机30 / 31 构 ,甚至有市场人士认为这一次次按风波实际上主要是由欧洲的金融机构为美国的金融风险埋单。难怪欧洲央行会率先对金融系统注资以增加市场流动性。中国亦 有不少金融机构购买了部分涉及次贷的金融产品 ,如共汇出 109 亿美元资金的银行系 I、基金系 I,近期纷纷遭遇净值缩水。金融全球化也是金融风险的全球化 ,国际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会影响人们对国内金融市场的预期 ,增加国内金融市场的风险。中国金融机构及监管层应当谨慎防范国际金融风险 ,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 ,稳步有序地推进金融开放。 为了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机制主要包括信息交换、政策的相互融合、危机管理、确定合作的中介目标以及联合行动。如为了控制次贷危机的蔓延 ,美联储与全球主要国家央行联手行动 ,向金融系统注资 ,以增强市场的流动性 ,引发了全球股市的积极调整。中国已经加入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证监会国际组织、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等国际金融组织 ,并且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签订了金融谅解备忘录 ,为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 的基础。我们应当善于利用金融监管合作机制 ,获取信息 ,了解政策甚至要求就某些具体目标采取联合行动以更好地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31 / 31 参考文献: 1 易宪容 .“ 次贷危机 ” 对中国房市的启示 J . 人民论坛 ,2016. 2 付敏 . 我国资产证券化问题讨论综述 J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2016 3 芬兰 大卫 ·G· 梅斯等着 . 方文等译 . 改进银行监管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2016. 4 徐孟洲 ,徐阳光 . 论金融机构破产 之理念更新与制度设计 J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 2016, (1) : 26 - 32. 5 祁敬宇 . 金融监管学 M .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 6 巴曙松 . 美国 “ 次贷危机 ” 的三大悬念 J . 人民论坛 ,2016, (17) : 28 - 30

    注意事项

    本文(大学生毕业论文大全)为本站会员(上***)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