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网络对青少年有何利弊.doc

    • 资源ID:17452120       资源大小:73.3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3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网络对青少年有何利弊.doc

    窗体顶端网络对青少年有何利弊 最佳答案 中学生与网络疏导还是封堵网络为我们提共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如果不懂得利用网络这个资源宝库,那对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无疑都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同任何事物一样,网络也具有两面性。对于涉世未深、鉴别能力差、易受诱惑的中学生来说,包罗万象、鱼龙混杂的网络无疑又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世界。那么我们是否因为这些而放弃网络这个社会与科技进步的产物呢?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信息技术被快速的应用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业已成为拓展人类创造能力的重要工具。现在许多农村中小学都已经配置了电脑,有的家长也为孩子购买了电脑。并且让孩子参加各类网络学习班,让孩子到网络上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信息。而另一方面,有的学校和家长却又怕学生上网痴迷,接受不良信息,所以千方百计不让学生上网。出现了上网吧一次给予警告处分的校规等一些问题。社会各界也舆论纷纷,有的认为中学生在网上可以方便的学习,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支持他们上网;而有的则认为网上不健康东西太多,学生自制能力差,不应该让学生上网;有的不了解网络,听之任之。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听谁的声音呢?怎样才能顺应社会前进的步伐,把网络变为我们学习的工具而不让它成为社会的毒瘤呢? 下面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认识因特网 因特网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 internet,他产生于70年代的美国军事领域。主要用于美国国防部搞军事指挥。90年代初,一些企业开始逐步参于,并于1991年组成了"商业 internet协会"。以它在通讯、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多方面的巨大潜力,迅速的发展壮大起来。那么我们可以用它做什么呢?我们可以:1、用来收发信件的电子邮件服务2、进行用户交流的网络新闻服务3、信息查询服务4、远程可视会议服务和多人讲座的实时上网交流5、网上购物以及信息发布 二、学校管理者及部分家长对网络说“不”的原因 现在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生活圈子也比较小,网络的出现无疑是扩大了学生的交际圈,但学生的交际能力也会因沉迷网上聊天而降低。他们渴望成功、渴望实现自我价值,对新生事物敏感而热情,对与时代同步或者超时代的网络产品有着极强的接受能力和认同感。同时,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学生的道德约束力及自我管理能力会受到严重的考验。很多学生在网络中为所欲为,无所顾忌。养成了玩世不恭的社会态度。而当今社会一些黑心网吧业主更是为了挣钱什么也不管,以不健康的网络内容及暴力游戏来吸引那些对什么都充满好奇且爱玩的中学生。为了拴住孩子们,他们让学生们玩在网吧、吃在网吧、睡在网吧。很多学生的伙食费都拿去上了网。某中学一女学生由于迷恋上网聊天,而放弃学业和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的网友见面,结果是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了。像这样的事情已是屡见不鲜,惨案频频发生。 正是由于网络具有高度开放性、跨地域性等特征,加上社会对网络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传播信息,包括许多危害中学生身心健康在内的不良信息。如一些迷信、色情、暴力信息,还有许多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宣扬错误价值观,"#"邪教组织更是利用网络宣扬歪理学说。这些都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给中学生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由于以上原因,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学校管理者为了学校的发展与生存而对网络说不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学生们上网都做什么 就这个问题我问了经常上网的几个学生。最后结论是:一是看新闻,或者是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当然是比较积极的一种人,能够比较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为自己服务;二是玩游戏,游戏对智力以及反应能力的培养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如今游戏的逼真与刺激,非常容易让人沉迷而欲罢不能,且有些暴力游戏对学生的思想发展是非常有害的,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三是网上聊天,现在的聊天软件有很多,QQ是最为流行的聊天工具。而为什么同学们会对聊天情有独钟呢?当问及这个问题时,大部分同学回答是"交网友",有的同学是和朋友联系。最后一种,同学们没有说,我从网吧业主那里了解到,有些学生一上网就收集不健康的信息,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对学生身心的影响就更大了。 网络对于这些涉世未深而又向往着外面世界的学生们的诱惑力实在是太大了。有的学生只要有时间就上网,有时上课都情不自禁地想着上网。在我的学生中,为上网,废寝忘食者,甚至逃课上网者大有人在。 当然,并不是所有学生上网都以聊天或玩游戏为目的,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进行网上写作的学生上网族也不乏其人,但是这样的学生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多。当笔者问学生们上网都做些什么时,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搜集资料、浏览信息",可是当我问他们访问的网站及搜集的信息的是什么时。却什么也不知道,这充分说明大多数上网的学生把大多数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聊天交友和游戏娱乐等"旁枝末节"上了,他们没有很好地、充分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开阔视野,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四、正确认识 正确疏导 面对以上现实,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毕竟网络对社会的进步、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学习还是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的。这一点从它的诞生以及这几年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就是很好的见证。而封堵学生们上网的行为显然是逆社会和科学的潮流而动,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一面,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这就告诉我们,对待中学生上网问题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 就上网本身而言,当然并没有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在某些方面,网络对人的影响与鸦片相似,适量的鸦片可以治疗疾病带来的痛苦。过量则让人产生依赖。不过网络依赖是精神上的。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中学生上网的利益,肯定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积极作用。因特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在网上查找到他所要的信息。现在网上有很多的网校和知识性的网站,这大大方便了中学生的学习,许多在课堂上没有学到的东西可以在网上找到;许多在课堂上不感兴趣的问题如果在网上找到,也许会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2003年SARS期间,网络学习就发挥了他任何媒体都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有条件的学校更是在网上上起了课。许多同学从学校的网站上听课、交作业。试想,如果学生们不会运用网络,又如何去听课、如何找到老师留的作业、上交作业呢。除此之外,在网络这个大知识库里,中学生们还会以其探索的目光找到属于自己的、对自己发展有益的知识;对开阔学生视野、增大学生的知识量、发展学生的特长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在物质和能量这些社会元素消耗贻尽时,人们对信息的依赖性将大大增强,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获取信息的能力将是一个人能否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由此可见,培养中学生运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他们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在了解了网络对于中学生的利弊之后,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学生们正确地理解网络、充分地利用网络。 1、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正确引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 社会要给学生创造宽容的成长环境。大部分的父母考虑孩子前途时最为关心的问题是“学到知识”,认为好孩子的主要标准是“学习成绩好”,而忽略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可见,“重知”已成为很多家庭教育孩子的共识,这也给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增加了压力。社会给孩子加压,有的孩子可能会以此为动力而努力提高学习成绩,也有些孩子会因此而选择逃避现实,而沉迷于没有压力的网络世界。为了不让孩子迷网,笔者认为社会应开辟一个伸展个性的空间,创造一个宽容的成才环境。 学校在引导学生正确动用网络中起着重要作用,要综合地做好学生网络知识教育工作。为了使学生正确地等待网络,摆脱“网瘾”,学校可设立多个兴趣小组,吸纳学生到这里来发挥才智,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学校应开设专门的网络知识课堂,告诉学生怎样在网络世界里获取有益的知识,如何扬弃地对待网络;学校应开设生理课程,使学生正确地对待男女生理现象,消除他们对黄色网站的热衷;应该正确引导学生人际关系,促进其心理的健康。 家庭要致力于建立密切的亲子关系。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老师,首先自己应率先垂范,致力于建立和谐、文明、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对孩子负责,积极疏导、沟通父子或者母子关系,建立畅通的亲子通道,以预防和戒除学生沉迷网络的现象。对于已经沉迷于网络的学生,家庭应积极取得与社会、学校的支持和配合,学校、家庭、社会要三管齐下,耐心与网迷们交谈和沟通,找出他们沉迷于网络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2、要为青少年运用网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并不只是学校和家庭的责任,需要政府各部门合作来完成。政府法律部门要建立和健全网络法制化管理,注入网络伦理导向机制,规范网络内容;文化部门要坚绝贯彻执行中央、省市网吧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严厉查处非法营运的网吧及用各种方法利诱未成年人上网的业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公安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知识的过滤和监控,弘扬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绿色的网络空间;宣传部门要传播时代主旋律文化,以迷恋网络和网络犯罪作反面教材,提醒青少年适可而止. 以上,就是我对中学生与网络的一些粗浅看法。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不应该是快乐的天堂,网络也不应该是痛苦的地狱。利用好网络,关键在于中学生自己,提高中学生自身素质,增强其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从网络这个大资源库中去汲取自己生长的营养,使中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窗体底端

    注意事项

    本文(网络对青少年有何利弊.doc)为本站会员(B****s)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