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学科教育论文-建设高校网络,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oc

    • 资源ID:184827       资源大小:13.8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科教育论文-建设高校网络,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oc

    学科教育论文-建设高校网络,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摘要】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着空前的变革,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高校网络文化,大禹治水、因势利导,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关键词】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化科学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到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着空前的变革,也对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重新确立以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为核心理念的新的教育价值观。面对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将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创建与信息网络相适应的工作机制,充分利用网络的特点,大力教育创新,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完善大学生思想修养和个性品质。一、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9年1月发布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其中,在校大学生占6.4%,平均每周上网时间约18.6小时,大学生是最为活跃的网民群体。快速膨胀的网络信息资源,对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青年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手指轻轻一点,世界便尽现眼前”。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遨游于网络信息的海洋,畅享科技发展带来的全新体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且利弊共存,应予以辩证、客观地加以分析。(一)网络的积极因素1.网络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大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创造了条件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新载体,“网络无国界”,大学生可以跨学校、跨区域、甚至跨国界交流沟通,共享文化、学术信息与成果。网络不受时空限制,大学生可以开展自由、互动学习和广泛交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了他们的知识创新与交际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了解世界、融入社会。2.网络的虚拟性满足了大学生“自我展现”的心理需要网络的虚拟性迎合了青年学生的心理,为他们寻求“自我展现”开辟了空间。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展示个人才能、宣泄情感、传递信息、社交娱乐等,体味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需要。特别是实际生活中性格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沟通的学生,可以释放压力、表现自我、彰显个性。(二)网络的负面影响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在带来文明与便捷同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1.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冲击着高校思想教育价值标准虚拟网络、良莠并存,多元化的价值形态汇聚交融,人们在虚拟的世界里无法准确分辨真假、美丑与善恶,容易在这个没有确定的价值标准和效信准则的“信息海洋”里迷失方向,从而导致价值观混乱。一些非主流的,甚至是消极、不健康的思想在网上泛滥,无时无处不在动摇着青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网络所构建的平等的、交互式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工作方式提出挑战网络拓宽了大学生受教育的途径,学生有了更加自主的选择空间和选择机会,民主、平等、互动的交流方式给了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很多学生不再轻易接受教育者的灌输,传统的思政教育的权威性在逐渐削弱。3.虚拟网络、匿名交流,造成大学生道德缺失,缺乏社会责任感网络文化的消费性、娱乐性和虚拟性导致了人们的文化品位下降、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虚拟世界里人们的行为、言论不受其真实的身份约束,犹如人人带上面具,不知道“我是谁”,言论随意、无所顾忌。在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道德感缺失、法律观念薄弱,以及自由观念泛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显得虚伪而又不负责任,这对大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形成和培养形成极大的障碍。面对新兴网络,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4.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效率高、覆盖面广,在大学生中易产生群体性效应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枪手团体”、“网络传销”等非法组织会趁虚而入,形成一股巨大的逆流。网络也能把高校学生对社会问题反应快、易偏激的特点高度凝聚化,任何敏感信息和舆论都会在网络中“一石激起千层浪”,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尤其是会被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利用,在某种错误思想或舆论的导向下,易滋生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5.大学生沉溺网络,隐藏心理疾患随着互联网应用广度和深度的加大,大学生沉迷网络,导致社会隔离、家庭关系疏远、时间管理的下降、娱乐化因素过高等负面影响。许多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网络上,甚至对网络产生依赖感,渐渐沉溺其中、迷失自我。这一特殊群体无暇顾及学业,成绩一落千丈;生活中往往和同学、老师及家长缺少沟通和信任,渐渐与同学、社会疏远,人际关系淡漠,产生孤独、自闭、消沉情绪,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大为不利。二、大禹治水、因势利导,科学发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网络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者急需更新教育理念,站在更高的层次重新规划和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主动探索的精神去开拓创新,积极汲取网络文化中不断创新求变的活力因素,借助网络平台,开拓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新途。(一)建设魅力网络文化,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许多高校开设了思想政治教育专栏,但反响并不热烈。如果仅将政治说教和宣教的材料挂到网页上,留于形式,只能是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做了一件意义不大的事情。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满足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合理需求。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高校网络内容和形式,形成网络互动模式,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组织制作一批思想性高、教育性强、趣味性强、适用于网络运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网上轻松愉快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开设时政窗口,关注社会文化经济动态,设立专题论题、留言板、BBS等交互性强的栏目为师生提供发表意见的场所;建立双向交流机制,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对话,针对热点问题及时答疑,做好疏导,形成学生思想动态的有效反馈机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将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向网络延伸和拓展,以信息服务和趣味娱乐吸引大学生,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和亮色。建设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使网络真正为大学生所喜爱的、所关注的重要媒体。充分利用网络超时空的特点,构建一种互动性好、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和新模式。(二)发挥网络特色服务,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心理通过网络全面、优质、高效地为大学生提供从入学开始到毕业乃至进入社会的学习、生活、就业、心理咨询等一系列的服务管理工作,最终,完善大学生的个性心理。1.利用网络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将传统的活动形式利用网络来进行,还可以利用网络创新性地开展活动,比如网络班会、心理测试、动画制作大赛、网络讲座等,寓教于乐,丰富学生文化生活。2.给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信息,开拓学生的就业机会与社会接轨,密切联系某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给大学生社会实践提供信息,开拓学生的就业机会。和相关企业单位建立互动平台、和校友生建立母校联谊栏目等,有助于向社会推介学生,让学生拥有了解社会的机会,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3.加强心理援助,关爱每位青年学生当今学生因青春期在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高校和社会的极大关注。许多大学生被经济贫困、自信不足、考试焦虑、恋爱交友、职业选择等问题困扰,开展人性化的网络心理咨询和“群体心理互助”,在相对宽松和隐秘的网络环境中完成大学生心理释疑和情感宣泄,

    注意事项

    本文(学科教育论文-建设高校网络,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doc)为本站会员(奋***)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