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学科教育论文-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之初探.doc

    • 资源ID:185137       资源大小:13.1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科教育论文-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之初探.doc

    学科教育论文-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之初探内容摘要:我国师范音乐教育早期的发展,几件标志性事件奠定了我国师范音乐教育的基础。而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早期发展,又有两种新的教育潮流深刻影响了它。这两种教育新潮是:学堂乐歌与音乐新知识。本文即从此考察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发展,以展示其基本状况。关键词:师范音乐教育新潮众所周知,我国师范音乐教育早期的发展,有几件标志性事件:1897年盛宣怀创办上海南洋公学师范院,拉开中国近代师范教育序幕,音乐教育亦迎来一次发展机会;1904年两级师范学堂章程出台,标志着师范教育正式纳入制度化轨道;1907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师范音乐教育身份合法化;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从制度、实施、师资到教材、设备全面变革,由此奠定了我国师范音乐教育的基础。而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早期发展,又有两种新的教育潮流深刻影响了它。这两种教育新潮是:学堂乐歌与音乐新知识。本文即从此考察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以展示其基本状况。一、学堂乐歌与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我国近代音乐教育发展有一个现象,即师范音乐教育与普通学校学堂乐歌相伴发展。这种现象反映了二者存在某些一致性:如起步与发展的同步性、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和相互促进与制约的互补性等。分析上述关系,可以加深对师范音乐教育的认识与理解。从起步上看,学校“教歌乐”与“设师范”相互关联。1898年,康有为上请开学校折,提倡新学。他在呼吁“广开学校,以养人才”,学堂设“歌乐”课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设师范、分科学、撰课本、定章程”,即师资培养问题。而后,清政府颁布学校法令,兴办学堂与开设师范亦联系在一起。1902年钦定高等学堂章程规定:“高等学堂应附设师范学堂一所,以造就各处中学堂教员。”1同样,钦定中学堂章程亦规定:“中学堂内应附设师范学堂,得以造成小学教习之才。”21904年的“癸卯学制”有17个系统文件,其中的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同样是与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优级师范学堂章程一并制定并颁布的。其共同特点是,二者皆无“音乐”一科。1907年,学部颁布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堂章程,音乐被正式列入课程。从两部文件看,师范学校和普通学堂的音乐教育也是同步的,只不过前者定为正式课程,后者则为“随意科”而已。从教育规律讲,教师教育超前于普通教育,是好理解的。到民国初期,师范学校规程与中学校令施行规则也同在1912年出台,师范音乐教育与普通音乐教育也是被一并考虑的。新学的创办,一切皆新,师资更是当务之急。所以,奏定学务纲要要求急办师范学堂:“学堂必须有师。”3出于当时师资缺乏的考虑,该纲要进一步指出:“此时大学堂、高等学堂、省城之普通学堂,犹可聘东西各国教员为师。若各州县小学堂及外府中学堂,安能聘许多之外国教员乎?此时惟有急设各师范学堂,初级师范以教初等小学及高等小学之学生;优级师范以教中学堂之学生及初级学堂之师范生。”4可见,各级师范学堂开设的原因明确,培养的目标清楚,师范生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中小学教员了。既然师范教育服务于中小学,那么当学校音乐教育的主体是“乐歌”课时,师范学堂教习“乐歌”也是必然的了。1907年女子师范学堂章程“立学总义”中培养目标是,“养成女子小学堂教习”,“学科要旨”中乐歌要旨是,“感发其心志,涵养其德性,凡选用或编制歌词,必择其有裨风教者。”而女子小学堂章程之“学科要旨”亦是,“使学习平易雅正之乐歌,凡选用或编制歌词,必择其切于伦常日用有裨风教者,俾足感发其性情,涵养其德性。”在这里,二者音乐教育的“学科旨要”如出一辙,都是“择其有裨风教者”,“感发其性情,涵养其德性”,虽然师范音乐教育没有明确提“乐歌”,但就当时情况看,也就是“乐歌”了(师范教学内容当然会更宽泛些)。十分清楚,师范音乐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联,更多是因教学内容的相关所致,这是二者相互促进和制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实际上,在1907年乐歌正式进入课堂后,有些乐歌教材为师范和中小学所共用。叶中冷女子新唱歌·三集(1907年出版)即“浅者适于幼稚、小学,深者适于师范、中学”,蒋维乔新撰唱歌集·初编(1909年出版)亦是“凡小学校、师范学校、中学校皆适用焉”。可见,普通音乐教育“乐歌”课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即决定了师范音乐教学的内容。二、西方音乐理论的输入与师范学校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必然涉及其音乐的理论基础。近代,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涉及选择系统的音乐知识。我们知道,清初康熙时期,葡萄牙人徐日升用汉文写就律吕纂要,系统介绍西方乐理,康熙钦定律吕正义·续编亦有西方乐理介绍,但这些西方乐理并没有对中国音乐产生实质性影响。西方音乐理论真正为国人所广泛认识和接纳,还是在清末,还是与新式学堂的乐歌活动有关。尽管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的知识和学术已陆续输入我国,但西方音乐知识的普及性输入则要后推到20世纪初。出于对西方学术了解的增加,当时不少国人对自己的音乐传统深感失望,对其当代意义失去信心,甚至还加以猛烈抨击。学界领袖梁启超认为:“中国乐学,发达尚早,自明以前,虽进步稍慢,而其统犹绵绵不绝”;乐理的衰靡在清朝:“本朝以来,则音律之学,士大夫无复过问,而先王乐教,乃全委诸教坊优伎之手矣。”曾志的看法略有不同,认为我国音乐的衰亡从汉代开始,“汉以来,雅乐沦亡,俗乐淫陋,降至近世,几以音乐为非学者所当闻问。”匪石的批评更是尖锐、一针见血。他认为国乐“无学理”,有两大问题,一是“乐谱”,二是“乐理”。乐谱方面:我国古代,乐谱“未尚不特别发达”,但“奈沿流昧源,谱曲尽佚”;而今乐之谱,“深奥难喻,习者盖寡”。乐理方面:“班志乐律二书,足称是矣”,但“理与器违,非适于用”,于是便造成“旧乐日益消灭,而新作亦复绝响”的局面。关于我国音乐的重建,匪石提出“必以学理为基础”,而且必须改弦更张。其革新之路,如他所呼吁的那样:“西乐哉!西乐哉!”事实上,近代音乐教育是在传统音乐处于所谓“流于卑靡”和“无学理”的双重困境下,接受西方音乐理论的。学堂乐歌的性质,目前研究已十分清楚,是以日本学校歌曲或欧美曲调添以新词而成,学堂乐歌的理论基础就是西方音乐理论。1904年,我国最早的学校唱歌教材沈心工学校唱歌集出版,其中就附有乐理摘要。据中国音乐书谱志,从1904至1909的6年间,西方音乐理论专著就有:叶肇昌方言西乐问答(1903年)、英爱爱拜尔乐典教科书(日铃木米次郎校订,1904)、日铃木米次郎讲授音乐学(陈邦镇译,1905)、日铃木米次郎乐典大意(辛汉译,1906)、伍达(最新)最新乐典问答(1907)、沈彭年乐理概论(1908)、李燮羲乐典(1909)7种,其后又有高寿田和声学(1914)、徐传霖、孙乐典教科书(1917)、徐保仁乐典(1919)、王黄石普通乐典(1919再版)等。此外,西方音乐理论的知识还发表在期刊、杂志上,如1904年曾志在醒狮第1、第3期上连续发表和声略意。1905陈邦镇译音乐学作为湖北师范生教材,则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一本师范音乐教科书,而伍达、沈彭年和李燮羲等人的教材也为师范教育所用。音乐理论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曾志在乐典教科书自序中指出:“音乐之入门曰乐理,或曰乐典,非此不足言音乐。”“音乐者不知其理或典,不可以作曲,不可以用器。”“故欲言音乐,当先读音乐理论或乐典。”甚至认为中国音乐衰亡亦与音乐理论有关:“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实行而不知其理论,亡吾中国者其在此乎。”“知音乐之为物,乃可言改革音乐,为中国造一新音乐。有了西方音乐理论,还必须推广。1904年曾志在教授音乐之初步序中谈到乐典大意的意义:”欲发达吾国学校唱歌一科目所刻不待缓者,幼稚园(闻北京、上海、湖北均有是举)及小学唱歌也。既不能缓,又不能速,是非假用欧洲通用乐谱,而和以本国歌词权以应用,势不能也。既用西谱矣,而不知乐典(MusicalGrammar),不知教授法则,教授者无从下手。”高寿田在和声学编辑大意中指出,“征异国之乐理”,是“应时势之需求”。可见,学习和推介西方音乐理论大势所趋。该和声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后,教育部审定并加以推介,其评语为:“是书体例明晰,文笔简达,准作为师范学校、中

    注意事项

    本文(学科教育论文-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之初探.doc)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