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把握时机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doc
-
资源ID:185193
资源大小:9.1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 扫描成功!重扫
- 请在手机上确认支付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学科教育论文-把握时机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doc
学科教育论文-把握时机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班级授课背景下的一种教学形式,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小组合作,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关键词:数学教学;小组合作;时机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数学的组织活动形式而言,指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个体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逐步成为小学小班化数学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与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优越性,在融洽师生和生生问的相互关系,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全面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组织策划的散乱性、学生参与的不均性、关系处理的失衡性等问题,致使小组探究浮在表层或偏离正题,造成小组合作活动流于形式,看似热热闹闹,实为摆架子、走过场。那么,怎样才能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使小组合作学习得以优化,从而提高小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小组合作学习是班级授课背景的一种教学形式,其关键是在教学中学生是否有这样的需要,是否有这样的可能。作为教师,不能为了小组合作学习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应根据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作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以下5方面切入点值得把握:1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的时机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有意识的创设障碍,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培养学生间团结协作的精神。例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知识”时,当学生学会了初步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后,我让学生独立统计1min内从校门口经过的各种车辆的数量,学生纷纷动手认真地记录着,结果学生反馈时主动提出一个人记录比较困难,要求小组合作。于是学生自发结成小组,明确分工,有的数小汽车、有的数货车、有的数自行车。分组后再一次统计数据胜利完成任务。由此可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有意设置一定的障碍,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增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合作的效率。2学生个人探索困难时的时机把握由于学生掌握的知识能力有限,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时。往往会遇到困难。如在教学“9加几”这一课,通过小礼物泡泡糖吸引学生的兴趣,提出你能根据图片提出一个问题吗?怎样列算式?你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学生兴致高涨,纷纷动脑筋,想办法。独立思考了几分钟后,有的同学眉头紧锁,教师就说: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大家一起动动手,想办法。学生们一听,立刻又活跃起来,在组里交流着各自的看法,用实物操作。通过小组的讨论得出了4+9=13可以4分成1和3,9+1=10,10+3=13;可以用数数法,也可以用接数法等各种方法。可见,选择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定能取得预期的效果。3学生意见不一时的时机把握现在的学生不善于有理有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一旦出现不同意见,浮于表面的争论较多,说服力不够,存在随风倒的现象。此时教师如果对有争论价值的疑点适时下放到小组中,让持有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合作,与对方争辩,在辩论中明晰正误。例如:在教学“左右位置”这一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左右的相对性,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把花环戴在和老师同样的这只手上。老师面对学生把花环戴在右手。看一看你们戴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带在左手,有的带在右手。老师问:“你们谁带的是正确的?”话音刚落,全班同学已经分成两个阵营,老师没有直接裁决,而是让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合作商量后再发表意见。正反两方同学各自聚在一起,讨论过后,各队推选出代表,小小辩论会开始了。反方代表说:“我们看到的是老师戴在左手上。”正方代表说:“老师是面对我们,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左边其实是老师的右边,因此应该戴在右手上。”通过组织小组合作辩论,得出左右手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我们的方向不同,左右两边的位置就不同。可见,意见不一时,采用合作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增强竞争意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地基础。4解答开放性问题时的时机把握“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的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出示8个1角、4个2角、1个5角,要求学生从中拿出8角钱,可以怎么拿?这时有的学生说可以拿8个1角,有的学生说可以拿4个2角等等,学生给出许多答案,我就问:“你们答案完整了吗?怎样才能把所有的答案都找到。”这时让学生小组合作,在组里把所有的答案都展示出来,让学生在组里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有序的寻找。这样,合作时机的恰当把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主动性,活跃了思维,学生不仅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5教学内容重难点时的时机把握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对学生来说是重点、难点处设计合作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二年级证明长方形对边的长度相等,正方形的4条边长度相等,难度较大,老师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在小组里学生经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用尺子量,折一折等方法顺利解决这一难点。通过在教学内容的知识的关键处,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进行分析、比较,真正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