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学科教育论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doc

    • 资源ID:185679       资源大小:26.12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科教育论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doc

    学科教育论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摘要: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建国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经过数次修改,由比较单一的政治目标到现在多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反映了我国地理教学中德育的发展方向。21世纪的地理课程标准中将德育目标进一步丰富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其归为地理课程的“终极目标”,显然,德育在地理新课程中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关键词: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德育目标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德育目标是地理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地理课程标准(又名地理教学大纲)先后进行了多次修改,其中的德育目标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试把其分为五个阶段做一探讨。一、起步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颁布了第一部新中国的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这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成为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发展的基础。以这部大纲为起点,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德育发展步入“起步阶段”。1956年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是:“帮助他们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使他们受到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能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奠定了新中国地理教育中德育的基础,但是,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表现出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的特点。“1953年到1957年是我国地理教育的兴旺时期”。1但同时也是比较教条地全面学习苏联的阶段,由于受政治背景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地理课程的德育目标也变成了纯粹的政治目标,所要达到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一时期由于“中学教育对全面发展的教育认识不足”,2致使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也较为单一。如,在“外国经济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的课程目标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尊重各大小民族,保卫本民族政治、经济独立的精神,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中国经济地理的教学,还应该在高级中学一年级外国经济地理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等等。在朝鲜战争刚刚结束的社会背景下,我国中小学课程仍然保留着战争过后的痕迹,保卫世界和平也是地理教育的德育目标之一。例如,这部大纲提出“以无限忠诚献身于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二、初步发展阶段19631985年,我国共颁布了三部地理教学大纲:1963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和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1980年教学大纲是在1978年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修订的,这里着重介绍前两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初步发展阶段”。(一)1963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规定:“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战胜自然、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雄心。”经历了1958年的教育大革命(实际上是“一种教育大跃进”)后,31961年开始教育调整。在此背景下,1963年制订的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有如下特点。1.要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部教学大纲中,改变了原来用纯粹“政治”目标替代德育目标的倾向,强调了“地理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统一的。”“在地理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用正确的观点统率材料,把地理知识讲清楚。正确的观点要贯串在地理材料之中,而不是附加于地理材料之外。一般不要把地理课讲成政治课。”这次修订纠正了1958年教育改革所走的弯路,即本着“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把地理课变成了“时事课”“劳动技术课”,同时也纠正了严重的“教条主义”等错误做法。2.突出“人类中心论”的观点地理教育和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受当时前苏联“修正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内部日趋明显的“路线斗争”背景影响,显出较强的意识形态色彩。在这部教学大纲中,删去了1956年大纲中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一时期,十分突出“人类中心论”的观点,突出强调人的智慧、力量、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强调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成果,将人类的中心地位和重大作用过分、不当地夸大,这个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被定位为“可以战胜自然、改造自然”,很少甚至回避由于人类不合理地改造自然所产生的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所以在地理课程中的德育目标就提出了“战胜自然”的要求,这与当时社会的“亩产万斤粮”的浮夸之风相关联。(二)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地理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的德育目标规定:“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1978年的教学大纲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订的首部地理教学大纲,其德育目标体现了如下特点。1.纠正了“文革”时期地理教育德育目标混乱的现象在1978年的教学大纲中提出:“讲述地理环境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选择教材、组织教材、阐述教材,不能陷入资产阶级的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泥坑。”“世界地理教学应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精神,使学生对全球有个战略概念。”这里仍然强调了“不要脱离地理知识,把地理课讲成时事或生产技术课。”1978年“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这部教学大纲对纠正“文革”时期在地理教学中的混乱现象起了重大作用,这一次修订的德育目标继承了“培养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建设社会主义的雄心壮志”等目标,再一次提出了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其德育目标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2.体现出浓重的时代色彩这部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总体来说仍然比较笼统、概括,另外由于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也难免留下时代烙印,体现出较浓重的时代色彩。例如,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仍然没有摆脱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特征,提出“从全国地理的角度,阐明利用、改造自然的一些问题,讲述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征服自然的美好远景,以激励学生向自然开战的雄心壮志。”三、发展阶段19861991年,我国共颁布了三部地理教学大纲: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1988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初审稿)、1990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修订本),三者的德育目标差异不大,这里以1986年教学大纲为例,介绍这一时期德育目标的特点。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发展阶段”。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中学地理教学应使学生进一步受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有关的政策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此外,还应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使他们树立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雄心壮志。”20世纪80年代后期,地理课程中的德育目标一改过去空洞、笼统、拔高、脱离实际的现象。体现了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原则,德育目标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为德育目标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1986年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明显地体现出新思想,与之前相比,它的德育目标变化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明确提出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在这部教学大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正确阐明人际关系”,提出了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的教育,提出“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正确阐明地理各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人类发展与环境对立统一的关系。”并使学生了解“人类应如何利用环境和保护环境,趋利避害,使地理环境向着更有利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方向发展。”以上这些思

    注意事项

    本文(学科教育论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的变迁.doc)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