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标下我们怎么教作文 .doc

    • 资源ID:185778       资源大小:10.8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标下我们怎么教作文 .doc

    学科教育论文-新课标下我们怎么教作文【摘要】作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生活,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发展。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课堂上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用好课文范文,积累写作方法;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积累作文素材;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用“我手写我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关键词】新课标;作文教学;立足课本;观察积累;感受生活【Abstract】Thethesisteachingmusttakethestudentasamainbody,respectsthestudentthelife,paysattentiontostudentsemotionandthedevelopment.Teachersprimaryinteresthasthestepintheclassroom,tohavetheplantoguidethestudenttousethetextmodelessay,theaccumulationwritingmethod;Guidesthestudenttopayattentiontheviewthing,theaccumulationthesissourcematerial;Guidesthestudenttofeelthelifeattentively,“writesbyhandmyheartwithme”.Stimulatesthestudenttoparticipateinpositivelyinitiativethethesisteaching,raisestheclassroominstructionefficiency,enhancesthestudenttowritethelevel.【Keywords】Newclasssign;Thesisteaching;Footholdtextbook;Observationaccumulation;Feelinglife作文教学历来是我们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也是学生讨厌的一道题目。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写作都成为了考查的重中之重,这不得不让我们对作文教学重新慎重思考:新课标下我们到底该怎么教作文,才能让学生喜欢作文,愿意写作?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贯穿整个语文课程的是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作文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出发,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尊重学生的生活,时时关注学生的需要、情感和发展。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课堂上有步骤、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用好课文范文,积累作文素材,用心感受生活,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产生写作的兴趣,从而达到“我手写我心”,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体说来,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1给学生心理松绑,消除其厌写作的念头教师要在一开始教作文时就告诉学生:学习写作是为了交流交际,为了自己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当学生认识到要在社会中安身立命,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学习写作,学生主体就会留心生活,主动学习用书面语表达,这时写作教学效率就有望提高了。2引导学生学好课文范文,积累写作方法新课程教科书编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经典之作,无论是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还是写作技巧、组织语言都值得好好学习借鉴。教师在课堂上应抓住契机,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是初中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记叙文,我先引导学生对比回顾他们以前写一件事的过程,然后告诉学生课文值得学习之处在于运用了卒章显志的方法,先叙后议,通过一件小事感悟到怎样战胜人生道路上的大困难,很有哲理。接着,我就课文后的练习三让学生口头交流自己曾经遇到的困难及经验教训,引导他们总结人生经验。最后,让学生写出来,没有字数规定,要求先叙后议,短小有哲理就行。这样说写结合,学生很快就完成了习作任务。此后,随着所学范文的增多,我不断的引导学生学习文本的写作方法,比如学春、济南的冬天的比喻、拟人修辞准确形象地描绘自然之美;学三峡、观潮、湖心亭看雪用白描与渲染相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学音乐巨人贝多芬、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列夫·托尔斯泰对人物形象的细腻描写;学海燕的象征手法的运用经过三年的不间断训练,学生掌握了诸多的写作方法,作文练笔自然会熟练。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作文素材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积累作文素材是中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不等于就能写出好作文,实际上很多学生作文时有材料缺少的情况,原因是学生不会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语文教师应教给学生用语文的眼光观察生活。调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看人、看物,要看特征;看事,不仅要看事件的过程,还要看它的影响和蕴含的深意。因为人们只有去认识自然界、掌握生活,并用思想去钻研其中的各种因果关系的时候,生活才能成为创作的巨大源泉。只有经过细致观察,透彻了解要写的事物,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切、生动。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文本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留心观察对写作的重要性。如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描写了雪地捕鸟的过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充满了生活情趣。如果作者不进行细致观察,不熟悉雪地捕鸟的过程,是绝对写不出这样优美的文字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观察所得及时记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字也要及时记录。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积累记诵课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段,千古诗词名句名篇,课内外名人名言,人民群众中的鲜活语言等等,久而久之,学生积累的写作素材越来越多,写起文章自然会得心应手。4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目标中明确提出“力求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观察生活是写好文章的基础,但文章往往是从感受开始的。有些人对生活进行了不少的观察,但却写不出好的文章来。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在对客观事物(包括人、事、物、景等)的观察中,缺乏强烈而深刻的感受。因此,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语文的心灵思考社会、自然、人生,正所谓“一草一木总关情”,一棵小草、一只小虫、一处小景、一件小事放飞思维,总能获得独特的感受。用心感受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另一个关键。如朱自清的背影中车站送别的场面:“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段文字通过对父亲外貌、动作的描写,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情。这种感情,不是别人用语言表达的,而是作者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的。因此,“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如果作者不是深深地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是绝不会因父亲去给自己买几个橘子而流泪的。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直接以教材为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如改写、扩写、缩写、续写,就课文的思想意义或写作特点写一段评论等等。通过形式多样的写作训练既增添了作文教学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总之,语文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努力实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写作目标,孜孜不倦追求写作教学的新境界,既要教给学生怎样看待社会、自然、人生,又要培养学生写一手文质兼美、具有独特个性的好文章。相信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11、17页2中学语文教学参,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3年第12期第三页3新课标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5页,八年级下册第63页

    注意事项

    本文(学科教育论文-新课标下我们怎么教作文 .doc)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