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学科教育论文-浅谈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doc

    • 资源ID:186711       资源大小:12.28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科教育论文-浅谈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doc

    学科教育论文-浅谈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摘要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论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准备一盆肥沃的土是指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写作内容上准备一片自己喜欢并熟悉的写作领域;拥有一颗真诚的心是指培养学生用真诚的心去展示自己个性化的内心世界;掌握一把锋利的刀是指培养学生采用各种方法使平淡无味的语言变得优美更有韵味;展现一张漂亮的脸指保持作文文面的整洁,字迹清晰工整,不随意涂改。关键词写作能力真诚内心世界修辞文面整洁中学阶段,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堪称“半壁江山”,作文的情感表达、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等是语文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优秀的作文要求内容充实新颖、感情真诚深刻、语言生动优美、书写干净整洁等。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平淡无奇,甚至味同嚼蜡,真正堪称优秀的作文实属凤毛麟角。实际作文教学中的“教师难,学生怕”的现象依然十分突出。因此培养中学生写作能力致关重要。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点入手。一、准备一盆肥沃的土准备一盆肥沃的土是指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写作内容上为自己准备一片喜欢并熟悉的写作领域。这片写作领域就是优秀作文生长发芽不可缺少的沃土。可选择的写作领域很多,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又如曹操、诸葛亮、宋江、林黛玉、屈原、李白、苏轼等古代人物材料;或高亚斌、黄国雄、罗映珍、陆永康等“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还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希腊神话、外国名人逸事、自己或他人的成长故事等。为什么要为写作准备一盆肥沃的土呢?因为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中学生畏惧写作是因为无从下笔,没材料。要想作文内容充实,关键在积累。如果积累是全方位的、没有方向性的,那么也就是繁杂无章、难以记忆的。因此,我们强调准备一盆土,也就是一片熟悉的写作领域而不是很多个。这一片写作领域要是学生喜欢的领域。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产生学习积极性的内部动因。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从兴趣着手,才能事半功倍。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写作领域就要不断熟悉材料。一旦真正熟悉材料,常常能从材料的不同侧面挖掘到不同主题,从而应对不同的写作要求。有人说苏轼材料是高考作文的“万能药”;也有人说苏轼材料能通“吃”2007年高考十省市作文。也许这论断有些片面,但至少说明了同一材料是有不同侧面,是可以挖掘出不同主题,适应不同写作要求的。例如苏轼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情境就可以挖掘不同主题,适应不同写作要求。这首词的上阕借自然界骤来风雨象征现实的政治生活,通过“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和“一蓑烟雨任平生”三组形象来表现他履险如夷、不为外界侵扰的胸襟与修养。这里的“烟雨”与“平生”已经在词人身心深处得到了统一,是一种平和宁静的心态。词的下阕转而写对人生的深刻体会。只要自己对一切逍遥自得,安之若素,就没有什么雨则忧晴则喜可言,是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多年多省市的不同高考作文都可以选用此材料。2006全国高考甲卷作文话题是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一名考生就以情理之中定风波为题,写了一篇优秀作文,取材就是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的情境。同样是这个材料,2005年高考作文江西卷脸也可以用。可以重点描述风雨中苏轼的脸以及他的所思所想。2005年高考全国乙卷位置和价值也可以采用这则材料。苏轼在风雨中的领悟正是他对自己人生位置和价值的思考。2005年浙江卷作文的话题是一枝一叶一世界同样可用此材料。苏轼在风雨茂林中所感的一枝一叶也是他对世界的感悟。其实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词中的情境只是苏轼材料的一个部分,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被贬黄州、徐州防汛、杭州筑堤、兴修水利、架桥凿井、赈灾施药、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等都属于苏轼题材领域。准备的土越肥沃,写作领域内的材料越丰富详细,可选择的写作内容就越多越充实。写作就会变的得心应手。二、拥有一颗真诚的心拥有一颗真诚的心是指培养学生用真诚的心去展示自己个性化的内心世界。在中学写作教学中,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一篇优秀作文不是材料的堆积和拼凑,是真挚感情的流露。“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中的这两句话是说万物盛衰而引起文思,文以情生。刘勰在文心雕龙?原道中也说:“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可见,写作的根源是因为人为情所动,用文表达。因此,拥有一颗真诚的心也是符合写作规律的。真诚的情感是朴素的,不是喊口号,不是读报告,不是吆喝,它不需要卖弄,不需要化妆,清水出芙蓉,素面朝天,最让人怦然心动。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心”的写作宗旨,怀着一颗真诚的心,把每一次写作过程当作一种自我情感宣泄、整理、反思的过程,当成一次思想碰撞的过程。让学生在抒写真挚感情的过程中领悟到真情实感,写作不难。三、掌握一把锋利的刀掌握一把锋利的刀是指培养学生采用各种方法使平淡无味的语言变的优美,更有韵味,就像用一把锋利的刀雕刻过。很多学生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自己的作文怎么总是平淡呆板?特别渴望自己的作文有朝一日也能拥有像菜根谭里讲的“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一般的恬适和美感。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原因是语言表达比较平庸。改变这种语言平淡呆板状况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使用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的使用会使文章增色很多。例如,简单的表述“我们要诚实,不能说谎”显得苍白无力。修改为:谎言是一只心灵的蛀虫,将人的心蛀得面目全非;谎言是一个深深的泥潭,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谎言是一个无尽的黑洞,让人坠入罪恶的深渊万劫不复。使用比喻修辞把抽象的谎言比喻成身边具体可感的实物实景,语言就变的生动形象有说服力。比喻尤其适用于描写抽象的事物,它能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可感化。例如“爱心”是抽象的,怎么表达“爱心”的内涵和作用呢?使用比喻修辞后的效果就很好。例如,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一首飘荡在午夜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三个比喻在一起形成排比,气势连贯。拟人修辞也会使文章语言变的优美而富有生气。例如,季节的描写如果使用拟人就会变的活泼起来。刘欢在南鄂晚报春天的味道一文中描述到:“冷漠的冬婆婆刚刚移动着蹒跚的步子走了,俏皮的春姑娘就蹦蹦跳跳地走来了,伴着轻柔的和风吹来一阵淡淡的芳香这就是春的味道。”两个拟人的使用把冬的慢慢消退和春的扑面而来写的活灵活现。引用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名句也会让人美不胜收,浮想联翩,诗意飘扬。使用修辞后的句子像耀眼的星星,闪闪发光,璀璨夺目,会让阅卷的老师口齿生香心旷神怡。此外,精心选用动词、叠音词、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成语和四字短语等,都能使平淡苍白的语言变的生动活泼。掌握这些方法就像拥有一把锋利的剪刀,我们就能用它裁剪出优美的诗篇。四、展现一张漂亮的脸展现一张漂亮的脸是指学生要保持作文文面的整洁美,做到字迹清晰工整、不随意涂改。干净整洁优美的文面就像一张漂亮的脸,让人赏心悦目。我曾亲耳听到一位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谈论阅卷的过程。他说一篇作文从翻到这页到给出分数所用的时间平均不超过一分钟,甚至更少。这就意味着阅卷老师不可能一个字一个字的揣摩文章,因此总体印象分占不小比例。试想一篇美文如果字迹东倒西歪,潦草难于辨认,左一词涂抹,右一句删除,让人一看就心乱如麻,怎能不让人心里暗想这马马虎虎的学生能写出什么好文章,看一眼就知道是个不认真学习的!如果作文文面给人这样的心理暗示,在一分钟的短短时间里,阅卷老师能充分发现作文的价值吗?因此,教师要反复向学生强调文面干净整洁的作用,字迹要清晰让人一目了然,书写要尽量工整让人赏心悦目。其次,作文应想好了再写,不要随写随改。

    注意事项

    本文(学科教育论文-浅谈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doc)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