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浅谈数学学习中情感态度与自信心的培养.doc
学科教育论文浅谈数学学习中情感态度与自信心的培养论文关键词情感态度自信心和谐兴趣论文摘要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通常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使学生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学生往往感到学习数学的枯燥无味。新课程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信心作为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就以如何培养学生对数学良好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进行简要论述。学校教育的首要职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学科内容,更要培养学生对于学科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与自信心,以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或终身学习的能力。新的数学课程的构建要求我们必须跳出只关注学科内容体系和结构的束缚,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首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积极的情感和持久的自信心,以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数学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是由学生对数学所采取的立场、看法,并引起的对数学的喜爱、憎恶的心理状态。只有良好的数学态度与积极的数学情感才能引起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由此可见,这三者形成一个以态度为核心,情感为纽带,自信心为动力的有机整体,缺一不可。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数学态度、情感与自信心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以快乐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快乐逐渐减少,焦虑骤增。在教学方面,这种现象尤其明显。但无论从教师自身来看,还是对教育的要求来看,学生的成长都需要教师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情感态度。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影响其学生的情绪,而一个情绪稳定的教师也会使其学生趋于稳定。马卡连柯说过“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教师不会成为一个好教师。”一个人的消极情绪若不能及时得到控制,很容易波及他人而造成恶性循环。例如,一位教师因早上失起床较迟,怕上班迟到,心里很急,赶忙骑上自行车,中途不慎被图钉扎破轮胎,心情很坏,只能推着车来到学校,又碰见校长在值班室,说了他两句,他更是憋着一肚子的火。到办公室取了教学用具赶忙去上课,开始提问某个学生,该生一时回答不上来,他正憋着火没处撒气,此时过去就是一巴掌,打得那位学生泪水直流,接着又提问了好几位学生,只要回答吱吱晤晤,他过去都会收拾一番。结果在这一节课上,虽然教室里鸦雀无声,但主动发言的人少了,教师让全班学生一起回答问题时,竟然没有一人出声。这位教师的做法不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