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学科教育论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doc

    • 资源ID:187814       资源大小:11.14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科教育论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doc

    学科教育论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历史教学中,相信很多教师都遇到了以下问题:一方面,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在初中一直被认为是“副科”,家长学生都不重视,导致学习时间保证不了。特别是一些家长认为历史课就是记记背背,没有什么智力含量,只要努力记一定能学好,所以课余时间不鼓励学生学历史,甚至认为学生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籍是在看闲书,浪费时间,应把时间用在学习“主科”上;另一方面,历史学习中确实需要记忆一些知识,要涉及到很多的年代、事件、人物、地点,纷繁复杂,记忆起来容易混淆,导致很多学生的畏难情绪。而且由于评价手段是单一的考试,评价依据是考试成绩,学生为了取得好成绩往往不讲究学习方法,对考试知识点死记硬背,成为背诵教材和应对考试的机器,历史课在他们眼里也成了枯燥乏味的记忆课,学生对历史课提不起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率不高。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想办法,增强历史课堂魅力,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热情的去学习,真正的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尝试。一、丰富教师自身知识,化榜样为力量。历史学科本身包含了整个人类的所有文明,它是一个涵盖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所以,历史教师仅仅掌握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讲课要想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就必须掌握丰富的历史及其它方面知识。“知识渊博,见解独到”是对一名优秀历史教师特点的精要概括。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对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当你的学生每次从你这里都能满意而归时,在学生的眼中,你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全才,敬佩和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他们会觉得原来学好历史会使人如此睿智、知识如此渊博。你可能就会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激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反之当学生屡次从你那里失望而归时,你的个人魅力就会大打折扣,学生也就体会不到学好历史的成就感,对学习历史也就没什么兴趣可言了。二、适当补充历史资料,变枯燥为生动。历史知识浩若烟海,而编入初中历史教材的只是一些历史线索和梗概,作为初中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上的文字和插图就能掌握一部分内容,但是课本上提供的插图和材料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会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和学生需要,适当补充一些时代背景、名人轶事、历史传说、历史故事等,再使用多媒体形象、生动的展示出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理解记忆,有时还能起到很好的思想教育的作用。如在讲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时,我补充了退避三舍的故事,既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一次诚信教育。在讲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一课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南京大屠杀的影像资料,使学生在悲愤中认清了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丑恶嘴脸,同时激起了学生团结一心,打倒一切侵略者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三、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疑问时,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认真钻研教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在探索中体会发现的快乐。疑问可以设在导入这一环节中,一开始就激起学生的兴趣,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明治维新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大家都知道日本曾经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但日本曾经也和中国一样是一个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国家,也曾受到外国的侵略,但为什么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日本却摆脱了这一命运,逐渐强大起来,走上了侵略别国的军国主义道路呢?这样以来学生就产生了一种渴求答案的强烈愿望,从而产生了自觉主动学习要求。疑问也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避免了被动接受知识,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变“观众”为“演员”。在当前的课程改革环境下,学生应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应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可以让学生讲在课外了解到的与所学内容有关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阐述不同的见解或者展开辩论,可以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再现历史事件,可以开展历史知识小组竞赛,甚至可以让学生讲课或出一份模拟题,体会一下当老师的滋味这些方法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不断取得的成就感的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历史课堂也因为学生的活跃而变得丰富多彩,不再枯燥沉闷。五、把历史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化历史为现实。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很多学生认为离自己很遥远,学起来没有兴趣,但大部分学生对时事政治比较感兴趣,往往在课堂上老师一讲时政热点问题就听得特别认真。教师如果能恰当的把历史与时事相结合,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的共鸣。比如把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与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相结合,把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当选与美国南北战争、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相结合,把台独势力破坏祖国统一和历史上台湾与大陆关系的史实相结合等等。这样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联系性和客观必然性,学生就会更加重视历史,关注现实。六、加强学法指导,变死学为巧学。前面已经说过,由于历史学科知识涵盖量大,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确实成为许多学生头疼的问题,死记硬背成为主要方式,这也是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学法指导,教给学生灵活记忆的方法,打开学生的记忆之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学得快乐、学的轻松。比如可以用歌谣记忆法、比较记忆法、归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图表记忆法等等,这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钻研、不断积累、灵活运用。只有让学生用灵活的方法记忆知识,学生才不会感到枯燥乏味,才能记得牢固,学习效率才能提高。七、布置有趣味性的作业,化知识为能力。课外是课内的延伸与补充,要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也要充分利用好课外这块阵地。课下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有趣味性的作业,如让学生就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为主题进行一次社会调查;搜集反映抗日战争的革命歌曲并学会其中一首,就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查找资料,与同学交流;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进行评比;自定主题办一份历史手抄报等等。学生在完成这些作业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对课堂上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只有对历史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所以历史教师应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多想办法,为学生创设乐学的氛围,把历史课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参考资料:1、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陈良惠激活初中历史素材,创设学生乐学氛围政史地教研2009、83、崔素敏增强初中历史课堂魅力的途径教育战线

    注意事项

    本文(学科教育论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doc)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