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略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四个“点”.doc
学科教育论文略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四个“点”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语文教学中一些关键点教学重点、学习难点、学生疑点和教材特点。并把课本、教师和学生紧密联系起来进行讨论,探讨了如何综合运用、把握教学技巧的正确方法。关键词语文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特点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已彻底否定了50年代从苏联传到中国的流行半个世纪的老一套教学方式,即解题、作者简介、时代背景、分段分层、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新课标下的教学强化知识与能力的整合,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展现,同时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诚然,这种新型教育目标已被许多语文教学工作者所接受,然而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同仁为追求这一目标,盲目地变花样,把以前繁琐的、填鸭式的、旷日持久的讲解变成了过于简单的、放任自流式的、问答式的对话,没有从教改的深度和宗旨出发,因而缺乏科学性,更谈不上效率。所以笔者认为不论采用什么教学策略,都必须切实解决好语文教学中的“四个点”。即教学重点、学习难点、学生疑点和教材特点。一、教学重点文章的重点,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而教学重点,是把“作者”、“学者”、“教者”三者统一起来,以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每篇文章都是集作者思想之精华,教师首先要明确作者的思想大意是什么编者要求学生从中学什么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以此为突破口,揭开文章的“谜团”。教学重点不仅指课文本身的重点,还包括教学策略的侧重点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最佳点。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的目标纲要,从而确定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习有明确的指向。教学重点多在文章的精彩处,因为文章炼字炼句的特别巧妙处,往往都是语法修辞使用的最恰之处。抓住这点学习,既能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又能得到文学艺术的滋养,审美的熏陶。这正好启发了学生揣摩、推敲、体会文章精要的心智,激发了深入探究的情趣,使学生对课文获得深刻的印象。对于教学重点,师生都要明确。教师要避免费时费力的引导,力争直击重点,让学生在重点明确的情况下完成任务。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重点,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与学思想的“亮”点,才是解决教学难点、完成教学任务的“突破点”。二、学习难点对于学习难点,学生自己不易弄懂,这是大多数学生存在的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因此,教师要在把握学生学习重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思维发展的现状,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所能承受的能力,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