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联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doc
学科教育论文联想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联想是指一种心理过程而引起与之相联的另一种心理过程的现象。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能运用好“联想”这一心理现象去诱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联想到与之有关的新的知识,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探索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一、用于引出新知。用联想引出新知就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旧知)去联想与之相关的要学习的知识(新知)。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旧知,然后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联想,从联想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要学习的内容。如六年制第九册第68页,复习“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3分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远”学生自己解答后,教师先引导学生从“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距离”这一数量关系展开联想,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另外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即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两地距离相遇时间=速度和)。再引导学生从复习题展开联想你们已经会解“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的应用题,接下来你们还想学习已知什么,求什么的应用题这时,学生将会水到渠成地说出“已知路程和速度,求时间”或“已知路程和时间,求速度”。从而达到引出新知的目的。二、用于探索新知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已有的知识常常成为某一新知识的原型和依据。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联想与之相关的新知识,学生就能轻松而又系统地获取新的知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引导学生联想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1类似联想。类似联想是由于具有相似特征的事物之间形成联系而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事物的过程。教学时,教师可促进学生引发类似联想,向新知实行逻辑推进,让学生展开连锁的类似联想,自行获取新知。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师设计以下的教学程序。①填空后说说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3∶9=()9=3/()②填空后说说商不变性质。(4□)(2□)=2(4□)(2□)=2③填空后说说分数的基本性质。1/2=1□/2□3/9=3□/9□④填空后说说比的基本性质。3∶9=(3□)∶(9□)3∶9=(3□)∶(9□)⑤概括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复习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引导学生从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联想得到比的基本性质,使学生的类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