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学科教育论文-计算机辅助生物学教学.doc

    • 资源ID:188601       资源大小:12.3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科教育论文-计算机辅助生物学教学.doc

    学科教育论文-计算机辅助生物学教学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也称CAI,是以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媒介,通过多种媒体和学生之间的交互作用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性、知识的大容量性、实物投影的真实性、录像的灵活性、不受时空限制等,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教学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课程软件来进行控制,由各种媒体实现教学功能。教学软件是教学内容与教学逻辑的结合体,各种媒体通过具体的课件完成对学习者的指导。计算机装配了教学软件后就可以用于生物学的教学活动,其对教学内容几乎没有限制,从授课、练习、模拟训练到趣味性的教学游戏等活动,计算机都可以胜任。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计算机及其相关技术在生物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代替任课教师完成全部或部分教学工作而模拟教师的教学行为,向学生传授知识、解答问题、指导作业练习、能帮助完成教学演示、进行数据处理、信息收集等活动,为教与学和课题研究提供帮助。1授课模式的改变1.1传统授课模式传统教学过程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为了组织教学,在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和课外辅导资料,即搜集信息;认真备课编写纸质教案,即信息加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具如:黑板、粉笔、模型、标本、挂图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即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向教师反馈信息,即学生输出信息;教师通过学生反馈的信息,再向学生传递评价信息。课堂教学中利用剧本(教案)上演“课本剧”,教师是演员兼导演,学生是观众和“道具”。师生活动以短、平、快的问答为主,一切顺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推进,教学环节衔接得天衣无缝。课毕,学生满载标准答案走出教室。教学活动是教师主导的主要是完成知识传授的独角戏。采用传统方式授课,一节课中教授的知识容量少,学生获得的信息量小,学习的知识难以及时巩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强,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以至容易疲劳,尤其,在班级授课制集中教育方式中,一个教师面对着一个班级情况各异的学生,难以更好做到因材施教的问题等缺点。图1所示是传统教学过程的流程示意图。由图1可知,传统教学是一个循环过程,它是由确定教育目的的总的课程目标开始,最后以评价结束。1.2计算机授课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构建整个课件科学合理的框架结构,这就相当于编写剧本的脚本一样,是课件制作的关键,然后设计出知识信息序列,制作CAI课件。这个序列主要包括引入新的概念,讲述原理、插入启发性的问题,并要求学生作出回答,逐步推进。在这里所储存的教学内容可以是文字资料、图画、动画或控制幻灯、录像等传递教学信息。使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软件组织教学,图、文、声、像并茂,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为生动地表现出来,学生可以边听边看、边做边学、教与学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因此,运用计算机辅助生物学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其优势非常明显。执行速度快,能准确地工作,信息采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多样性,人机交互智能化学习能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其能力,重复执行某项任务而不会厌烦,能较好地实现个别化教学,做到因材施教,网络技术与多媒体的结合会使生物信息资源更为可观等等。图2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过程。由图2可知,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通讯的过程。教师、学生和计算机一起构成教学系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2高效的练习模式为使学生全面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把大量的习题和标准答案按照一定的程序输入计算机建立习题库。设计的一整套强化练习,既能反映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又能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以便纠正错误理解或片面认识,在使用时计算机按照设计的程序从中选取,要求学生作出回答,计算机给予评价和反馈。通过人机交互式练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以巩固,使学生的学习及时得到反馈,获得对学生学习结果比较准确的评价。把获得的抽象化的概念、原理应用到新的情景中去,用概念、原理解释新的现象。如:学习分子与细胞中“光合作用”一节时,利用课件给学生提供一组强化练习。2.1填空题(1)研磨过程中加少许SiO2与CaCO3的作用_。(2)叶绿体的结构组成_。(3)滤纸条剪去两角的目的_,画滤液细线的要求_。(4)光合作用的过程分为_和_阶段,写出光合作用总反应式_。2.2选择题(1)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粘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在外圈的色素呈()A.橙黄色B.黄色C.蓝绿色D.黄绿色(2)绿色植物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B.核糖体和高尔基体C.中心体和内质网D.高尔基体和叶绿体(3)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光合作用的某植物,当改变某条件后,即发现叶肉细胞中的五碳化合物突然上升,则改变的条件是()A.停止光照B.停止光照并降低二氧化碳浓度C.升高二氧化碳浓度D.降低二氧化碳浓度(4)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参与()A.CO2和C5的结合B.C3的还原C.由CO2合成葡萄糖D.由C5合成葡萄糖2.3分析说明题(1)光合作用意义?(2)简述光合作用能量变化过程。以上问题中,填空题主要考察学习对基础知识、概念的巩固。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分析说明题主要考察学生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的能力。3创新的模拟环境模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那些一般条件下较为困难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及难理解的抽象知识等内容,可以通过计算机硬、软件及外部设备模拟、仿真试验环境或物理现象来创造实践条件,为教与学创建模拟环境。教学模拟适用于自然科学的许多学科,在生物学教学中运用教学模拟其优点,第一,这种模拟有利于学生在近似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开展发现式学习,并且由于结果是自己总结和发现而理解牢固、记忆深刻。第二,引发学生兴趣、发展其主动创新精神和决策应变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各种事物应有的正确情感和态度。第三,避免一些现实中非常危险的情况,突破真实情况的某些限制实现学习过程,比如一些危险、复杂的操作,药品毒性大,周期时间较长的实验等。如:在中学生物学课程中,遗传学部分的内容较为抽象、不易被学生理解,加之中学实验条件的限制,这部分内容几乎不能安排更多的实验机会,这样,理解一些抽象概念就更加困难,比如DNA分子结构、基因和染色体的概念、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等等。教师可以设计、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遗传实验组织教学。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实验室”中的“果蝇”、“小鼠”等实验材料完成不同的实验。学生通过菜单选择亲本的性状,然后进行交配实验、观察、记录子代的特征,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课堂讨论、阅读教材和生物教师的讲解,这样学生对显(隐)性性状、性(常)染色体、伴性遗传等概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通过计算机教学模拟、不但可以帮助生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改变学生对生物课的看法,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

    注意事项

    本文(学科教育论文-计算机辅助生物学教学.doc)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