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学科教育论文-论外语教学中的错误分析.doc

    • 资源ID:188885       资源大小:11.58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科教育论文-论外语教学中的错误分析.doc

    学科教育论文-论外语教学中的错误分析摘要:在外语习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老师应该如何对待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错误分析理论为我们进行外语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帮助。本文讨论了外语学习中错误发生的成因及错误分析原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行纠错的必要性及原则。关键词:外语教学;错误分析;纠错原则一、引言在外语教学实践中,学生犯错误是一个不可避免且又无法回避的事实。错误伴随着他们走过了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是"锱铢必较"还是"放任自流"?认识的不同,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方法与手段的不同。因此,外语教师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是:重新认识外语学习规律,探索犯错误的心理机制。二、错误与导致错误的原因Corder(1973)称错误为编码的缺口(BreachesofCode)。错误即偏离常模。Corder(1967和1971)对错误的三种形式定义为:error-不正当的语法形式。mistake-不符合社会习惯的语言形式。lapse-笔误和口误。Peter(1983)指出:"Error是由于对目的语知识缺乏,或是对目的语不正确的假设。Mistake是暂时的遗忘、混淆、口误等。"Corder(1974)指出,产生错误的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迁移错误(transfererrors)、类比错误(analogicalerrors)和教学诱导错误(teaching-inducederrors)。Peter(1983)赋于以上错误三个不同的名称,即母语干扰(mother-tongueinterference)、过分泛化(overgeneralization)和教学材料及方法造成的错误(errorencouragedbyteachingmaterialmethod)。迁移错误又称母语干扰,主要表现在母语对目的语语音、语法及词汇方面的干扰。比如,人们可以从外语学习者的语音中判断出他是哪国人。中国学生的英语经常带有中国人的母语(汉语)的特点。类比错误亦称过度泛化,像小孩子学习一样,包括错误的类推(falseanalogies)。精神论理论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他们反映出学习者语言发展的各个阶段。学习者在头脑中使新的语言数据程序化,数据不准确,证据不完整,就很容易产生错误。教学诱导错误指由于语言材料或教学方法不当造成的错误。Corder认为:"很难确认这类错误,除非对学习者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方法做细致的研究。这也是我们对此知之甚少的原因。"Peter(1983)指出:"教师本人的过度泛化也是导致错误的原因。"三、错误分析与分析步骤错误分析的心理学理论是"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AcquisitionDevice,LAD)。在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对于外语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是用语言对比分析的方法加以预测、解释和分析的。对比分析的方法认为,只要知道了母语和目的语的异同,就可以预测出目的语学习中会出现什么错误,而且一旦错误出现了,也可以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作出解释和分析。然而,到了60年代末期,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通过实验发现,学习者所犯的错误中只有30左右可以归结为来自母语的干扰。而引起错误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Corder(1967和1971)指出:学习者的语言是"个人化的语言"(idiosyncraticdialect),或者说是一种"过渡性的能力"(transitionalcompetence)。美国学者L.Selinker于1972年首先提出"过渡语"一词。"过渡语"将学习者的外语描绘成还没有达到本族语者的语言程度。它介于学习者的母语(即第一语言)和学习者正在努力学习着的外语(即第二语言)之间。这种过渡性质的语言属于"语际"语言,它是一个自身具有其客观规律性的现实体系。WilliamNemser(1971)提出"近似性体系"(approximativesystem),即它不同于母语和第二语言。以上三位学者的观点是相似的,他们认为学习者运用的第二语言是受到一般客观规律的控制而正在向前发展着的一个系统。这个系统中的一切活动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的。Bell在应用语言学引论(AnIntroductiontoAppliedLinguistics)一书中提出了分析错误的四个步骤:第一,辨认错误(recognition);第二,描述错误(description);第三,解释错误(explanation);第四,纠正错误(correction)。根据Bell的错误分析步骤,我们很容易辨别"error"和"mistake"。如果进行分析,我们不妨从以下步骤开始:第一步,搜集资料。包括口语中的错误,作文中的错误,听力中的错误等等。第二步,观察分析搜集来的错误。第三步,归类错误。包括受母语干扰,过分泛化,教科书或教师的不恰当解释等。第四步,分析致错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四、错误分析的必要性及纠错原则收集、整理、分析错误并不是要求教师抓住错误不放,而是彻底解决教师对错误的认识,重立"正确"的标准,增加对错误的容忍度。Corder(1967)指出:学习者的错误来源于多方面的原因,错误对于教师来说意义重大,人们可以透过学习者所犯的误差来了解、分析其内心深处的心理活动。这样就可以发现学习者应用的学习策略、语言习得的过程以及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并为以后的教学作指导。错误分析的宗旨在于诊断和预测错误。Lengo(1995)认为,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全方位地认识错误,指导今后的教学。然而在多大范围内和纠正哪些错误又是对教师的巨大挑战。过多的纠错会挫伤学习者的自尊。Hubbard(1983)指出:"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作出一系列有辱人格的评论会比任何什么更加挫伤他的自信。"但是,过少的纠错对于学习者同样也是挫伤,他会认为教师对自己缺乏兴趣。教师时常处于这样一种窘境:即如何对待流利与准确?流利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失误。讲话准确、不流利令人厌烦;流利、错误连篇同样倒人胃口。由此看来,我们迫切需要在流利与准确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锱铢必较"和"放任自流"都是不可取的。既然纠错是不可避免的,对学习者学习又是十分必要的,正确适度的纠正就显得极为重要。不少同仁就纠错方法发表了看法,笔者认为以下几方面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区别学习任务,因"错"制宜任务的不同,学习者语言应用的变化也不同。学习者即兴的讲话比事先准备好的更易出错;作文比造句更易出错。对于作文和口语中的错误,采取不同的方针。作文以自我修正为第一前提,教师可划出"问题",学生在改正了"错误"以后有一种自我满足感。口语采取总结性纠错原则,而不是有错必纠。(二)区别学习者的差异,因"情"制宜学习好与学习差的学生对待错误的反应也不同,学习差的人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任务。因此对于他们应采取更为慎重的态度,以鼓励、肯定为主。课堂中,教师或同学中表现出的任何一种不屑的手势、眼神或言语对他们都是严重的伤害。只有教师端正了认识,才能帮助学生领悟"没有差错,就不可能有学习"的道理。(三)区别"error"和"mistake",赋予学生自我完善的空间错误分析理论帮助我们认识了"error"和"mistake"的区别。如果教师仍确定不了学生犯的是"error"还是"mistake",我们不妨测试一下,如果学生能够改正,就是"mistake"(Hubbardl983)。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自我完善的机会。五、结语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在我国愈来愈多的教师投入到了研究、探讨错误的领域当中。它标志着我们已突破了传统的认识误区。只要深入探讨"预测"功能,系统地、

    注意事项

    本文(学科教育论文-论外语教学中的错误分析.doc)为本站会员(l****)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