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探析.doc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探析【摘要】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当务之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能力的缺失。而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只有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就业人才。【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目前,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项关键而迫切的任务。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每年的就业率却仅保持在70左右。受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成僵硬局势,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下滑。09年610万新增大学生加上历年积累的未就业大学生,共有700万以上大学生要求就业。可见,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当前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大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来自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还有来自社会指导方面的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与不足。1就业能力的内涵20世纪90年代,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已作为欧美劳动力市场政策分析的重要研究工具,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然而就业能力并不是一个新兴的词汇,根据DEGRIPETAL2004的研究,早在1909年BEVERIDGE1909就已经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但不同的背景下有不同的解释1。BEVERIDGE1909提出就业能力在于判别人们是否具有劳动能力,用以分辨失业人士是否具有就业能力。目前,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没有统一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对就业能力有着不同的解释和看法。在国外,HILLAGE和POLLARD1998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人具备的获得岗位、维持就业和重新就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异绩效的各种素质。加拿大会议委员会CBC,THECONFERENCEBOARDOFCANADA将就业能力定义为个体为实现自己在劳动市场的抱负和潜能而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COVERTOON1998认为就业能力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而是在横切面上与所有行业相关,在纵向上与所有职位相关的能力。在国内,就业能力又被一些学者称为可雇佣性。国内学者郑晓明2002比较早地倡导就业能力理念。他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