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问题探析.doc

    • 资源ID:195625       资源大小:14.52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问题探析.doc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问题探析摘要:文章针对知识型员工存在着大量的工作倦怠现象及其对员工个人和组织所产生的危害,重点从工作与个人两方面解析了知识型员工产生工作倦怠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缓冲策略。关键词: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缓冲策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焦点在于怎样获取智力资本,作为智力资本载体的知识型员工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而知识型员工由于受到个体因素和工作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大量的工作倦怠现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职业发展以及组织的效率和竞争力。目前,理论界对工作倦怠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Maslach和Jackson于1982年提出的多维概念,即“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惫不堪,精力丧失;去人性化是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度疏远的态度;个人成就感降低则是指个体的工作胜任感和工作成就感的下降。一、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的表现(一)生理症状主要是生理能量耗竭,包括耗竭感、缺乏精力、持续疲乏、身体虚弱、对疾病抵抗力薄弱、常感冒、肠胃不适、失眠等。由于知识型员工工作的复杂性和不断学习的需要,当产生工作倦怠时,在生理方面的某些症状比非知识型员工更为显著。(二)认知症状指心智耗竭,包括自我概念低落、对服务对象采取非人性化态度、失去理想、动机、热诚、以及采取悲观、否定、愤世嫉俗的态度等。(三)情绪症状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产生后,会感到沮丧、无助、无望、失去控制感、抑郁;会觉得工作空虚、无聊、易怒、神经质、缺乏耐性、冷漠、悲观等。(四)行为症状知识型员工产生工作倦怠后,往往与周围人群疏远,易怒或脾气暴躁,常导致高离职意愿、高离职率和高缺席率,甚至还有滥用药物、过度饮酒或吸烟、饮食过度或食欲不振、情感暴发等行为表现。二、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一)工作因素1、职业特点。Maslach等在2001年研究中比较了美国和荷兰的五种工作类型(教师、社会服务、医药、心理健康及司法执行)的工作倦怠状况,研究结果揭示了工作倦怠与职业类型相关的一些特征。研究发现,工作倦怠多发生在脑力劳动者身上,表明工作倦怠与职业特点关系密切。综合学者对于知识型员工的内涵的界定,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工作者,他们拥有知识并且运用其掌握的知识能够为企业做出创新型的贡献,是企业知识资本的所有者,脑力劳动远多于体力劳动。知识型员工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工作倦怠的高危人群。2、工作负荷。工作负荷体现了工作任务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共同要求。研究表明,工作负荷与工作倦怠存在高度相关,尤其与情绪衰竭相关度最强。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的核心员工,需要应对急剧变化的环境、复杂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学习,使得知识型员工相对于非知识型员工而言工作量更大,工作的长期过载导致长期的工作应激,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整,必然产生情感衰竭。3、人际支持。知识型员工的人际支持主要来自于与上级领导、同事、下级的交往。在工作中支持和资源的缺乏会导致工作压力。研究表明,人际支持的缺乏与工作倦怠有密切的关系。Payne和Fletcher在1983年提出的“需要-支持-限制”认为,在支持和资源上对个人进行限制会导致应激;Brissie在1998年发现,感受到更多支持的教师更不易产生工作倦怠。Maslach的研究表明,来自上级的支持比来自同事的支持更为重要。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对工作满意程度很重要,工作上的社会支持可以减少应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知识型员工的心理、行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知识型员工工作负荷加重,人际交往时间缩短,这些都使得人际交往的阻碍不断增多,有效沟通减少,导致人际支持缺乏。4、公平感。Maslach等曾经指出,公平感的缺乏应该是导致工作倦怠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Gabris等在2001年研究发现,程序公平性和分配公平性与工作倦怠有中等程度的相关。公平感取决于员工所获得的奖励和他做出的贡献之比与某一标准相比是高还是低。在组织中,员工的满足感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每个员工都认为自己所得到的报酬应该是公平的。在组织中,员工个人拥有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完成复杂工作的需要,因此,一项工作更多是由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知识型员工组成团队来完成,工作成果多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知识型员工工作的结果往往是无形的,而其所创造的价值实现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一定的时间以及市场的验证。以上因素使得衡量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成果难度较大。管理者若认识不到这一点,不能公平对待每个员工,必然导致员工工作倦怠。5、组织结构。中国人力资源网调查发现,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各类要求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组织结构呆板、不健全、缺乏监督机制,知识型员工不能参与决策,包括个人创新不受支持等都会降低工作满意感,导致工作倦怠。(二)个体因素1、人口学变量。人口学变量中的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都对工作倦怠程度产生不同影响。在性别方面,女性在情绪衰竭上高于男性,而在个人工作投入上却低于男性;男性在去人格化上得分高于女性。在年龄和工龄方面,知识型员工愈年轻,工作倦怠的倾向愈高;工龄较长的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程度较低。这是因为年龄小的知识型员工,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弱,适应能力差,情绪更加不稳定,更容易产生情绪倦怠现象。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学历越高,去人格化倾向越高,情感衰竭感越强。2004年中国人力资源网调查发现,硕士以上学历的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的比例达35.76%。可想而知,现代社会知识型员工的高学历使得其工作倦怠的可能性较大。涉及婚姻状况的研究表明,未婚或离婚的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程度高于已婚的员工。2、人格特征。在人格特征与工作倦怠之间的关系方面,学者主要从个体的自我控制感、A/B型人格、自尊感和自我概念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外控型、A型人格、神经质、低自尊的人表现出较高的工作倦怠。三、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的缓冲策略基于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的影响因素,对工作倦怠的应对措施和缓冲策略可以从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着手。(一)针对个体的缓冲策略1、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大多是因为工作压力造成的,必须以正确的方法释放压力,学会接纳自己、宽容自己和善待自己,并适当地进行自我梳理,了解自身现实条件与理想状态的差距。学会情绪管理,多谢生活情趣,培养幽默、宽容、乐观的心态。2、锻炼和放松。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将闲暇和各种娱乐活动作为知识型员工工作的必要补充,达到放松身心,恢复精力和体力的目的。进行适度的、有节奏的锻炼,长期坚持下去,能够有效地降低焦虑和抑郁感。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工作不仅可以满足个体的生存需要和成就需要,而且也可以满足社交需要。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共同创造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的集体,可以使知识型员工的社交需求更好地得到满足。在这种环境中工作,知识型员工可以承认错误,交流经验,分享成功,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也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二)针对组织的缓冲策略Leiter和Maslach(2001)在对工作倦怠产生原因的研究中提出“匹配不匹配模型”,他们指出,个人和组织在以下六个因素上的不匹配可能引起工作倦怠:工作量、控制感、报酬、一致性、公平性、价值。所以,组织不能简单地将

    注意事项

    本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倦怠问题探析.doc)为本站会员(2****)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