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坚持以人为本 关爱新生代农民工.doc

    • 资源ID:197535       资源大小:13.8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坚持以人为本 关爱新生代农民工.doc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坚持以人为本关爱新生代农民工摘要80年代后农民工,也称新生代农民工正大量地流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文章主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和父辈农民工相比较而具有的新特征,同时指出他们在城市发展中正面临的问题。最后,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从制度、法律、教育、资金等各方面给予其关爱。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新特征;培训教育2007年中共十七大的最重要命题之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问题”。而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农民工问题依然是民生问题中应给予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80年代后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大量地流入城市。他们年龄普遍较小(多在25岁以下),却逐渐对农民工市场格局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他们既有着父辈农民工所不具有的特征,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在各个方面给予关爱。一、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随着第一代农民工的退出,新生代农民工悄然登上城市的舞台,并逐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成长的社会环境与其父辈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之间的不同具体表现在文化程度、生活方式、工作期望、与农村家庭的经济联系等方面。(一)比较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于80年代的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并且他们的家庭多数响应了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号召,因此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尽管户口本上他们仍然是农民身份,但其中相当多的人从来没有接触过农业生产劳动,缺少艰苦锻炼的机会,属于“从校门到校门”的一代。同时,标榜“80后”青年人的特征“自我”、“物质化”、“无责任感”、“生存能力弱”等都同样适用于他们。因此,新生代农民工常被认为缺乏父辈农民工吃苦耐劳的精神。于是他们在城镇寻求职业时往往高不成低不就,在某些方面缺乏新产业工人阶层的志气。(二)无务农经验。对家乡的乡土认同在减弱据统计,89.4的新生代农民工基本不会农活或只会一点点。他们中虽然绝大多数人都是出生在农民之家,户籍在农村,但却很少接触农业生产活动,甚至有的随同父母在城镇长大。属于一批没有务农常识和经验的中国农民不务农的农民(我国户籍制度意义上的农民)。同时与父辈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对家乡的乡土认同也逐渐在减弱。即使在自身农民身份的认同中,也觉得自己外出务工经商,已经脱离了农民身份。他们对家乡的乡土认同更多的是包含着对亲人的感情,对农业活动则缺乏感情和兴趣。对农村的一些习惯和传统也开始出现不认可,甚至持批评的态度。(三)平均受教育程度较高。维权意识较强生于80年代,正好是中国九年义务教育和法制建设步入正轨的年代,新生代农民工绝大多数都具有至少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甚至有些接受过中专或高技类课程训练。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新生代农民工的求学热情仍未减退。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状况及代际对比研究报告(以下称报告)称“在调查中发现有97的农民工表示愿意继续学习,其中最想了解的依次是专业技能知识(69.7)、法律知识(54.7)和文化知识(47.8)。这种需要在不同的年龄段会有细微的差别”。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种观点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得到最广泛的认同。他们不仅仅自己有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而且对下一代的教育也赋予巨大的期望。报告显示,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子女学历的期望都是大学学历、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历,三者合计达89.1,其中希望子女将来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高达38.8。(四)外出动机多为寻求个人发展与父辈农民工外出以求生存为主的动机不同,新生代农民工在考虑赚钱的同时,更把外出作为寻求自我发展和追求城市生活作为主要的目标。根据统计结果显示:新生代农民工以“出来赚钱”为主要目的的只占18.2,而选择“刚毕业,出来锻炼自己”,“学一门技术”和“在家没有意思”的人占到了71.4。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60年代的农民工有76.2的人选择了“出来赚钱”,70年代出生的则有34.9。由此可以看出新生代农民工对自身有了比父辈更深更高的认识,意识到了知识、技术、经验、自身素质等在就业中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对岗位的选择也比较挑剔。融洽的工作氛围、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良好的工作条件已经成为他们找工作时最为关注的问题,这也是他们更不愿意接受脏、累、差的体力活的原因。二、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就业现状和问题(一)工作情况据调查显示,我国工资报酬最低的五个行业是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贸易服务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制造业,这些行业的工资都低于平均工资水平。而新生代农民工却在这五个行业的就业比例中占82.5。可见新生代农民工所从事的主要是体力型和低技能高替代性的工作,工作层次比较低。工作的低技能和高替代性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并且稳定性较差,发展机会很少。调查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10.2小时,甚至有些人工作时间经常延长到24小时。而在稳定性方面,有53的人工作不稳定,其中有26.4的人工作很不稳定。尽管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既脏又累,工作时间也长,但是其工资收入却非常低,经济收入不稳定。甚至多半数人的薪金都未达到11900元,他们中真正能够获得个人所得税起征点(1600元)的非常少。(二)生活状况由于很多用人单位不能为进城务工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比较正式的宿舍,从而使得很多新生代农民工不得不自己解决住房问题。而如今房价一路走高,在当地买房是新生代农民工难于企及的梦想。于是他们大多选择了租房和搭工棚。而事实上租房费在他们仅有的微薄收入中占据了一大部分,因此住房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调查显示,只有30.2的人表示对自己的居住条件比较满意。在生活消费方面,调查显示,总共有89.4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在城市的饮食条件太差。在少得可怜的休息日里,部分新生代农民工选择了父辈农民工通常选择的活动安排,也就是看电视、会朋友、聊天和睡觉等形式简单、内容平常和花销不大的远离城市生活的活动。但是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始走入网吧、舞厅、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尝试着融入繁华的城市。(三)权利保障情况在工作场所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权利经常得不到保障。首先表现在工资经常被拖欠、克扣,甚至拒发。调查显示:有75.9的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工资拖发、克扣和拒发的现象。有70.6的人发生过因工受伤而用工单位不给钱医治的情况。其次在寻找工作过程中,与城里人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存在被歧视的现象。调查显示:有83.1的人遇到过与城市人同工不同酬现象,有69.3的人在不同程度上遇见过不准外来工参加培训学习的情况。对于这些不公正待遇,只有43.6的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四)身份归属状况与父辈农民工不同,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梦”更加执着。他们积极地认同所在城市,参加当地社会组织的集体活动,渐渐适应并习惯当地的社会生活和环境,希望能在城市扎根发展。他们更不愿意重新返回自己的家乡,渴望能融入城市,但是他们的努力和梦想却难于实现。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因素影响,社会已经形成了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不同社会标签,这种标签效应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中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肮脏、随地吐痰、偷盗、不礼貌、不文明等,似乎理所当然地加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而历史形成的“城里人”和“乡下人”之分,使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里时常遭受城里人的白眼和歧视。一旦一个地方发生了刑事犯罪,人们也总是首先将怀疑的目光指向进入城市的农村人。这让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其它相关论文-坚持以人为本 关爱新生代农民工.doc)为本站会员(2****)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