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思考改革忌过分理想化.doc

    • 资源ID:197895       资源大小:15.04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思考改革忌过分理想化.doc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思考改革忌过分理想化这两天各类媒体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重点转向了如何规范产权改革的问题,而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重新得到了肯定。这说明,多数公众是了解国情的,人们清楚国有企业问题的根子何在。希望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被纳入公开、公正的制度框架,希望有一套完备的法规和公正的程序来规范这种改革,出发点不错,听起来也很有道理,能自圆其说。但仔细想想,还是有一个问题难以回避,即国有企业改革,乃至中国的整个制度转型,真可能在系统、完备的法律框架内规范地推进和实现吗?在这方面,至少有三个基本问题是需要正视的。第一,要制定出一套规范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规和程序,需要多少时间?一两年大概是不够的。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设计和构思已逾十年,但至今尚无定论。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成套立法能比这更快,更容易吗?根据上述规范化改革的主张,在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上,应该先立法,后行动;如果不具备成套的、为公众认可的法规体系,就应该停止改革,待有了健全法规之后,再着手改革。但是,国有企业的资产流失现状却根本不允许这么做。因为,国有企业中资产流失的方式和途径多种多样,并非产权交易和转让一途。在国有企业的日常运营中,企业的资产每天都在因效率低下和盲目决策而不断贬损和流失。有人称此为国有资产的“坐失”。它意味着,在不消除资产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即使不搞产权改革,国有企业中的资产也难以有效保全。而产权改革首先是针对这种状况提出来的。它的基本着眼点就是要尽快结束资产无人负责的状态,从而杜绝资产流失。因此,为企业中国有资产的保全和增殖计,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具有高度的紧迫性。改革就是与资产流失争时间。如果一味等待立法完备,旷日持久,数年不决,恐怕不待法律齐备,资产早已“坐失”殆尽。第二,思考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首先要认识到,它是我国的制度体系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分权化的、法治化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它是一种深刻、全面的社会变革过程,而不仅仅是社会既有财富的分配过程。凡社会变革和制度转型,本质上是一种规则上的破旧立新。它要求打破常规和既有成法,因而实际上不可能是先有完备法规,再有规范变革,而更多地是先有实际行为模式和人际关系模式的转变,再有正式法规的成型和完善。从这个角度来讲,真正的社会变革注定是一种缺乏规范的摸索和试错过程,等到能够规范了,可以立法了,变革也就完成了。指望先制定出完备的产权改革法规体系,再按程序展开规范的国有企业改革,未免过于理想化。也许有人会争辩说,中国在国有企业改革上已不是毫无实践,而是已摸索了很长一段时间,已有了许多经验和教训,也暴露出了大量的问题,因而现在已经到了总结经验、克服问题、加以规范的阶段。但是,应该看到,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并非毫无规范,完全放任自流。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各级、各地有关的政府部门一直在制定和完善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规章制度。目前,各地政府在国有企业改制问题上都已形成了成套的政策规定,它们的内容涉及资产评估、债务处置、员工安置、转让程序等各个方面。这些政策规定都是各地在总结自己的改制实践并参照全国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它们对于规范和推动各地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并还将产生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各地已有的改制政策和规范是不成熟的、不完备和有缺陷的。这种不成熟和不规范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它们都还不是正式的法律,只是各级政府的行政规定,因而在稳定性、完备性、普遍性和权威性上都很有局限。这些规范本身尚需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经受考验,并做出调整。制度的不成熟反映着实践的不充分,它只能随着实践的深入和充分而渐进地趋于成熟和完备。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说,中国在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上已有的政策规范都带有很强的判例法特色。它们是由各地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直接利益相关者根据当地的实践和当地社会能够接受的政治原则、公众观念和社会习惯制定出来的,它们并不拘泥于一般化的先验法条或原理。中国改革的渐进性决定了中国改革法规完善过程的长期性,它不可能靠专家在短时间里的集中设计一蹴而就。不考虑这种现实,从一种假想的、理想化的改制模式出发,希望制定出一套超越现有改制实践的改制法规来,立意再好,恐怕也是一厢情愿。第三,有点政治学常识的人都懂得,任何社会里,立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各种利益和权势之间的博弈过程,有什么样的权力结构和利益结构,就会制定出什么样的法律来。这意味着,政治上的强势群体能左右立法过程,主导立法倾向,使法律的形成和法律的执行对自己有利,而弱势群体则很难通过立法来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在中国现有的权力结构中,在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法治化没有根本突破之前,指望通过法律的完善和规范来保障公众对国有资产的权益,基础何在?主张规范化改革的人士显然是指望通过现有的立法程序和立法机制来制定出他们所向往的改革法规体系。但是,国有资产流失恰恰是在这个权力体系的控制下变得积重难返的。所谓“所有者缺位”,指的就是这个权力体系中缺少真正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殖负责任的人格主体,现在你却指望这样一个权力体系来制定出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规则体系,现实吗?而且,法律在一个社会中的效能取决于该社会有无法治。在没有法治的社会中,在“权大于法”的制度框架中,当官员的利益与维护公众利益的法规相冲突时,有什么机制能保证官员依法行事以维护公众利益呢?对这三个问题,恐怕是所有主张规范化改革的人士所需要考虑的。这三个问题的焦点在于,制度急剧变革的社会转型过程是否可能在一套完备、成熟的法律框架内展开和实现?或者说,是否可能存在成体系的、“规范”社会制度转型过程的法律程序?对法律的本质有所了解的人都懂得,法律的基本作用在于限定人们的行为空间,以提高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确定性,并由此促进人们在社会中的稳定合作。因此,法律在本性上是保守的,它偏好稳定甚于变动。在一个制度迅速变革的转型社会中,法律在促进变革和制度创新上的作用是有限的,指望靠法律的完备化和严密化来推进制度改革和社会转型不仅不切实际,有时还可能南辕北辙。法律的成型和完善从来只是社会变革的结果,很少是社会变革的前提。其实,建立严格法定程序、通过公开竞买等方式来规范国有企业的产权转让,并不是现在才被人提出来的新主张,类似的政策建议在九十年代中期就有人系统地提出过。九十年代中期,国有企业在产权交易中的资产流失现象在中国刚刚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就设立了一个专项课题“国有企业产权交易中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专门研究国有企业在产权交易中的资产流失问题。课题的主持人是我国经济学界研究企业改革问题的著名学者,唐宗焜先生。我当时参加了这项研究。我们在全国各地调查了一批典型案例,收集了这些企业的财务数据、交易合同文本等文件,访问了企业员工、经理,以及有关政府机构,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我们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在产权交易过程中出现资产流失的方式、原因、程度、问题的性质,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思路。另外,我们还涉及了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过程中银行信贷资金流失和债务约束软化的问题。我们这项研究的基本结论是,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中出现了严重的资产流失,必须引起高度注意;对此,我们从制度、市场、战略和立法四个方面就如何规范国有企业产权交易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参阅唐宗焜等著:国有企业产权交易行为分析:案例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年)。这项研究的总报告受到了经济学界的高规格重视。1997年,由吴敬琏先生主持的改革杂志分两期连载了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翌年,这份报告获得了国内经济学界的最高学术成就奖“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若按现在学术研究的高标准来看,我们的这项研究成果并非完美,但当时国内经济学界对这项研究的成果给予了如此高的肯定,说明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以及对我们这种研究的支持。我们的研究并非绝无仅有,九十年代以来,有关国有资产流失的研究报告相当多。只要查阅一下九十年代以来国内经济学界的核心专业刊物,不难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所以,对于国内经济学界来讲,指责国有资产流失并非什么新发现,现在真正需要追问的是,这样的资产流失现象何以长期得不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国有企业改革中资产流失现象的本质在于不受约束的权力所导致的腐败。而根治腐败,归根结底,要靠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即靠民主和法治。在中国,制定出来法律已经不少,但有多少法律得到了有效执行和尊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有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的法规和程序能够得到尊重和有效执行?很显然,在缺乏法治和民主的情况下,指望靠一纸法律来杜绝国有资产流失是困难的。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其它相关论文-思考改革忌过分理想化.doc)为本站会员(网****)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