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教案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9842267       资源大小:57.0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教案新人教版.docx

    第2课回延安【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3.体会诗歌所深寓的感情。【情境导入】故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在外奔波多年回到故乡,人们的心情该是多么兴奋和激动啊!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出生在山东枣庄却与延安有着不解之缘的诗人贺敬之的回延安,体会他回到阔别十年的圣地延安时的心情和感受。【新课解读】一、检查预习掌握字词1.读准字音。搂定(lu)白羊肚手巾(d)糜子(méi)脑畔(pàn)油馍(mó)一盏盏(zhn)2.把握字形。气chun(喘)眼kuàn(眶)羊o(羔)满yáo(窑)里3.理解词义。几回回:一回又一回。陕北方言里,量词的构词方式往往用叠词,表示数量多。课文中另有“一口口”“几辈辈”等,都有“一又一”的意思。脑畔上:课文指窑洞的顶上。鸡毛信:一种粘附有鸡毛以表示需要迅速传递的紧急信件。留脚印:课文中意思是毛主席在那里住过,留下革命的足迹。二、初步感知理解内容1.朗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听课文录音均可)这首诗较长,读时应注意不念错字、不添字、不漏字,停顿适当,把握好课文的感情基调积极进取、高度赞美的感情。2.提问:本诗分为五个自然章(即部分),请分别用一两句话概括这五部分的主要内容。讨论、明确:第一部分:抒写久别后重回延安的感触。第二部分: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第三部分:描绘会见亲人的热烈场景。第四部分:描绘延安城的崭新面貌。第五部分:歌颂延安光辉历史,展示革命征程。3.小结: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赞延安4.提问:诗人写作这首诗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讨论、明确:全诗以诗人离别十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5.诗的第一小节是如何新颖地写出作者临近延安时难以抑制的激动心情的?讨论、明确:作者离别延安已达10年之久,日日夜夜都想念她。现在回来看望她,正所谓“思乡情更切”,越是接近,情越是激动,但作者却说“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反衬出非同一般的兴奋心情。一开头便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要尽快看到延安的心情。进一步展示出作者心潮翻滚、思绪万千的内心世界。这是一种深沉的爱和眷念的表现。6.读诗,思考第一部分中动词的使用表现的逼真的情景。讨论、明确:一“抓”一“贴”逼真的动作,表现了诗人见到延安时的激动情景。而“双手搂定宝塔山”,一个“搂”字,则写尽了作者对延安的怀念之情。“唱”“笑”“招”更有拟人的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最后一个“扑”字,则更加洗练,表情达意更加强烈、准确。7.读诗,思考第二部分的比喻修辞运用的与众不同。讨论、明确:“亲山亲水有亲人”这一比喻密不可分,犹如看到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人。一个“亲”字,突出了诗人与延安的亲密之情。而“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更是绝好的比喻,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延安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诗句活脱脱地写出了延安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而诗人正为能投身其中倍感自豪。8.第三部分内部构成了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明确:这一部分先总写场面,再分别具体描写人物,最后总括,构成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表现出亲人团聚激情满怀、亲切热烈的真实动人情景(板书:情景亲切热烈)。9.第四部分运用哪种修辞描绘了延安城秀丽如画的新面貌?讨论、明确:主要运用整齐的排比句,使延安欣欣向荣的景象跃然纸上。此外还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表明自己游览延安新城的兴奋和喜悦。延安焕然一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10.第五部分诗人歌颂延安人民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又表达了自己内心怎样的愿望?讨论、明确:这一部分诗艺术地概括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呼应前文,热切期望英雄豪迈的延安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永远站在最前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愿望,即革命战士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延安精神,奋勇前进。11.请归纳一下全诗的中心。讨论、归纳:本诗以“信天游”的形式从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激发了诗人的无限兴奋和喜悦,抒发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深切怀念,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三、深入探究语言赏析通过朗读知道了本文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来探讨作者为了抒发他对延安的热爱和赞颂之情是怎样来写的。1.诗的开头运用祈求的语气。“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明确:运用祈求语气,写自己的感情激动到需要压抑的地步以及拂去挡住视线的灰尘的急切,体现了诗人在将要看到延安身影时的昂扬情绪。 2.善用动作表达情感。 如:A.一“抓”一“贴”。阔别十载,一朝回归,情难自禁,这发自内心的激昂奔放的感情,化作一系列强劲有力的动作,以无声的语言酣畅地传达出诗人对延安的深情。动词“抓”给人一种急切以至于不顾细节的感觉;“贴”表示紧紧地挨近。这两个动词形象而精练地表现了诗人在抵达延安时强烈而深沉的感情。B.一个“搂”字,表明诗人长年身处异地,然而始终心系延安,写尽思念之情。 C.一个“扑”字,表现出诗人此时的感情是用千言万语也说不尽的,“一头扑在亲人怀”,深情尽在不言中。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1)善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A.诗人把延安比作母亲。为什么把延安比作母亲?他从哪几个方面赞美和歌颂了母亲延安? 明确:因延安哺育了诗人和千千万万个革命者。把延安比作母亲,形象生动,见到母亲就是回到了家,足见诗人对延安的敬爱。 他从四个方面赞美和歌颂了母亲延安。写延安对自己的培养和哺育。写延安的光荣历史。写延安的巨大变化。写延安的光辉前景。 B.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唱”“笑”“招”,有拟人色彩,渲染了欢乐的气氛。(2)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 A.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以夸张的手法传达极强烈的感情。 B.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极言亲人重逢说话之多。C.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突出延安的变化之大。D.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眷念、热爱之情。 (3)运用叠词、排比,写出了延安十年的巨变。如第四部分描写诗人看到的延安的变化。 (4)运用比兴手法(比,比喻;兴,先说其他事物来引起所要说的事物)。 A.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借树梢树枝树根的密不可分,来比喻自己与延安的亲人的亲密关系。B.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诗人如羊羔一样吮吸着乳汁,眼望着妈妈,是母亲的乳汁养育了诗人,是延安的小米饭使诗人成长,写出了延安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C.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糜子”和“谷”借指当时的延安大生产运动。“红旗”指正确的政治方向。“书”指当时学习的马列、毛泽东著作。 D.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通过联想,写出延安在革命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4.富有地方色彩的口语,读来亲切自然。 5.运用“信天游”(其唱词一般为两句体,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的形式。 四、拓展延伸主旨情感1.把“回延安”改成“去延安”“到延安”,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用“回”字说明作者犹如一个远离家乡、久别母亲的孩子,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的怀抱;用“回”字更能表现出诗人在延安有过一段特殊的经历,更能表达出对延安特殊的感情;“回”是全诗的“诗眼”,全诗紧扣一个“回”字,以诗人离别十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赞颂,若改为“去”“到”则没有上述表达效果。 2.这首诗塑造出诗人自身什么样的形象?创造出什么样的意境?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明确:这首诗描写诗人回到延安的经历以及对延安的回忆和展望,塑造出回到延安的诗人自身激动欢喜、情思翻涌的形象,创造出热烈深远的意境,抒发了歌颂延安、歌颂延安人民的感情。五、本课小结回延安采用了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除了真切的情感构成了全诗的辐射源外,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作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附板书设计: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回延安》教案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S**)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