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社会转型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社会学视野.doc

    • 资源ID:198740       资源大小:18.2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社会转型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社会学视野.doc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社会转型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社会学视野内容提要:随着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的推进,社会秩序结构由“非自愿模式”进一步向“协议模式”转变,国家与家庭的关系由恶性互动逐渐转变为互构共变,农民由滞留农村转为外出务工。从社会学新型理论“社会互构论”的观察和研究视角,对社会转型期国家与家庭这两大行动主体的互构共变关系,以及相应的社会秩序结构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解释。关键词:家庭秩序结构互动互构共变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大量外出务工,由此带来的农民流动,用美国西南大学罗康教授的话说,是人类历史上在和平时期前所未有的、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活动。这一活动直接冲击了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农村家庭结构的变迁,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农民外出打工导致了农业产量下降、亲情观念缺失等消极结果。笔者以社会学最新理论“社会互构论”的观点,认为中国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快速发展期(19491978年)和加速发展期(1978年至今),因而,国家与家庭的互动关系也经历了从旧式现代性向新型现代性的转变,表现在秩序结构上,则是从非自愿模式向协议模式的转变,表现在具体现象上则为农民滞留农村到外出打工的变化。社会转型快速发展期国家与家庭的互动一种非自愿模式结构制度安排作为秩序结构的重要组成,是国家的利益解释和行动意义的体现,因而制度政策也就成为国家建构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显示器。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后,百废待兴。为维持新生政权和重建社会秩序,国家试图通过一种有效的制度安排在社会中营造一种人工维持的秩序,以便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对社会成员保持强大的动员能力。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成为维持社会秩序、资源分配秩序的基本制度化体系。这一时期,我国政府在全国户口登记的基础上,建立并推行一套新的户籍制度,对人口向城市迁移实行严格控制。由此,以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住宅制度、粮食供应制度、副食品和燃料供应制度、生产资料供给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婚姻制度等14种具体制度构成制度体系,将整个社会切分成两大对立的板块: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与由农民组成的农村社会。此时的户籍制度把城市和乡村分离开来。一方面在农村把户口与土地相结合,通过土地的集体所有制集体的生产和分配,实现对农民的集中管理和控制,保证农村的稳定;另一方面,在城市把户口与劳动就业和生活供应相结合,同时配以城市就业和保障制度,保证城市社会的稳定,并把农民排除在这一体制之外,限制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这一系列相关的配套制度从外围强化了户籍制度的限制性功能。社会资源由行政性的再分配来进行配置,在实行这种分配的时候,城乡之间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所体现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待遇。如教育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城市中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几乎完全是由国家财政投入,而农村的教育和基础设施国家的财政投入是有限的,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民自己负担。国家每年上千亿元的财政支出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农村享受到的极少,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公益设施建设不得不从农民企业、农民头上摊派、集资、收费,甚至罚款来解决。这种由行政制度的因素建构起来的“行政主导型的二元结构”1,在当时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对推进社会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面对国际环境中帝国主义包围封锁的严峻形势,生存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家选择了优先发展以重工业为核心的国家工业化发展战略,并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及城乡分割的社会结构,以确保这一战略的完成。这是由当时的中国国情和国民经济的战略选择决定的,有它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群体利益服从于国家的意志。正是凭借这一系列制度安排,国家力量全面介入农村,控制了农村家庭。但是,这种制度体系虚化了社会成员的主体身份。由于限制了农民向市民的转换,束缚了社会流动,延缓了社会的城市化与现代化进程。国家直接占有了几乎全部重要的社会资源或财产,从而也控制了全部的社会机会。当国家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其他社会主体时,这些社会主体实际上已经成为“名义主体”。农村家庭意识到生存资源惟有服从国家才能获得的时候,他们被迫“自由”地选择了同国家的这种关系。他们并不直接地从事于为自身的生存而进行的生产,生产资料与他们是互相分离的,以致生活资料与他们也是互相分离的。他们不拥有资源,也不能决定自身的归属。20世纪50年代的初级社归并了农民的主要财产,高级社取消了土地和牲畜分红,人民公社实现了更普遍的公有化;2户籍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屏蔽”制度,则将广大农民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这样,对农民来说生产资料不是自己的,而是集体的;劳动力资源不是家庭的,也是集体的。家庭丧失了支配生产资料和家庭劳动力资源的能力,家庭作为生产单位实际上已经被消解了,退守为单纯的生活单位,从而失去了主体性的地位和决策的能力。这一时期,国家与家庭的互动其实是一种恶性互动,因一方主体地位的丧失根本谈不上互构,两者建立的互动秩序结构是一种控制支配结构,即我们所谓的非自愿模式。在这样的秩序结构里面,“命令服从”的互动关系成为秩序建立的机制。国家垄断了一切资源和权力,从而垄断了主体的资格,垄断了话语权和解释权。国家一直在宣传控制城市规模发展的必要性,于是控制城乡户口迁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也就成为权威话语。然而,这一话语体系反映了国家仅仅从自身的立场出发去看待和认识个人和家庭的行为,而较少考虑到他们的实际需要或行动的利益;也反映出一个行政干预力量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的基本意识形态,即对任何问题要采取管制、控制和统治的手段,而不是用科学的手段去寻求协商、交换补偿和治理的可能性。在这种秩序结构下,家庭几乎没有生产的自主权,没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主权,没有流动和迁徙的自主权。农民的愿望和要求的表达受到限制,因而只能滞留在人多地少的农村,以所谓“吃大锅饭”和消极怠工的情绪和倾向来宣泄自己的不满,劳动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农业生产率受到极大的挫折。这种以遏制社会主体成员的自由,甚至牺牲一方的利益需求为代价的“零和博弈”,换来的只能是社会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发展的阻滞,体现的是一种旧式现代性。社会转型加速发展期国家与家庭的新互动结构与秩序重建自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社会进入转型加速期。这一非制度化的行动后来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利益和权益首次得到了确认和表达。这意味着行动者的主体意识在面临生存压力时再度觉醒和萌生,主体自我利益表达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不断对现有的秩序结构造成冲击,要求重塑国家与家庭的互动结构和利益格局,要求成为平等的互构主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家庭从国家的控制下解脱出来,重新成为生产单位,可以自由调度部分生产资源、自由分配家庭劳动力资源,有利于再次形成“利益共同体”,但是这样的家庭再也不是自然经济条件下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了。国家把相当一部分资源配置权让渡给了家庭,并更多地依靠市场来对资源进行调节。家庭拥有了土地承包权、经营使用权、产品处置权、家庭劳动力的自由支配权等新资源,不再像以前那样靠服从来换取基本的生存资料,而是从市场上获得所需要的资源,主体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已经形成,主体身份逐渐得到恢复,这极大地调动了家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家庭承包制的普遍推行,以市场化为目标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进而要求对现有的与之不适应的制度结构进行调整:人民公社制度终结;农村税费制度由实物型税费向货币型税费转变等。国家对农村的强控制弱化,国家对农村的管理职能从全面管理转为行政管理和服务,这给农村留出了很大的社会空间,家庭获得了真正的经营和生产的自主权。于是,国家与家庭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率的极大提高,也使人地矛盾凸现出来,农村滞留和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无法按照劳动力市场的规则正常流动。而市场经济的社会是一个流动的社会,需要人、财、物的充分流动。只有在充分流动的条件下,生产要素才有可能达到优化配置。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充分调动各个家庭和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调整和改革那种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阻碍流动的制度安排。这就对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城乡二元的制度结构提出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逐渐调整了政策法规,具体体现为:198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其它相关论文-社会转型期农民外出务工现象的社会学视野.doc)为本站会员(网****)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