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试析曾国藩的经世思想.doc

    • 资源ID:199215       资源大小:19.3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试析曾国藩的经世思想.doc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试析曾国藩的经世思想摘要:晚清经世派代表人物曾国藩,为清朝三大中兴名臣,其经世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将从他的经世的内容、思想渊源以及简要的评价三个方面加以论述,对曾国藩的经世思想加以分析。关键词:曾国藩经世思想评价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作为清王朝执掌重权的汉族封疆大吏,他既是封建社会末期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也是近代思想文化的重要代表。曾氏服膺程朱理学,又全力研习经世之学,当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交相侵袭,几欲颠覆之时,是他创立湘军,镇压太平天国进而平定东南半壁江山,大清始有同治中兴;不仅如此,近代中国首艘兵轮,首炉钢水,首批技术工人的诞生,首批中国学童远赴泰西深造等,均与曾国藩及其同道的倡导与活动紧密相关。曾国藩也因此成为咸丰、同治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思想驳杂、颇富特色的理学经世派,其经世思想对中国近代社会和近代文化的变迁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一、整饬吏治方面曾国藩从整顿吏治入手,转变全国官场风气,以应时变。面对清朝吏治的严重弊端,曾国藩尖锐地指出,现在官场“大率以畏葸为慎,为柔靡为荣”。京官办事通病有二:曰“退缩”,曰“琐屑”。退缩者,即同官互推,不肯任怨,动辄请旨,不肯任咎;琐屑者,斤斤计较,不顾大体。外官办事通病有二:曰“敷衍”,曰“颟顸”。“此四者习俗相沿,但求苟安无过,不求振作有为”,“国家一旦有事,则满廷皆疲沓泄,相与袖手”。在曾国藩主政一方后,更进一步认识到了吏治腐败的恶果,深以吏治腐败和民心不满为忧。认为要从整顿吏治,挽回民心入手,“若不从吏治人心痛下功夫,涤肠荡胃,断无挽回之理”。于是他抱定“以吏治人心为第一义”,收拾人心,以缓和“民乱四起”的社会矛盾。曾国藩在整饬吏治上提出首先要有一定的制度和法规,作为考察和制约官吏的标准。“窃以为吏治有常者也,可先立法而后求人。”他以州县为整饬单位,因为“吏治之兴废全系乎州县是之贤否”1。他亲自制定约束州县官吏的劝诫规定十六条,作为官吏廉洁尽职的标准。其中包括:劝诫州县、劝诫委员、劝诫绅士、劝诫营官等等各四条。每条下面都以浅近明快的文字加以说明,并刻印成册,州县官吏人手一份,作为不贪财、不沽名的座右铭。其次,曾国藩力除官僚作风,办事讲求实效。他指出:“凡公事迟延,通弊有二,曰支曰展。支者,推诿他人,如院仰司,司仰府,府仰州县但求推出门外,不求了结其事展者迟延时日,如上月展至下月,春季展至夏季上下相容,疲玩已甚。”2曾国藩还“力救冗之弊”,裁撤机构,减少多余人员,使官员各尽其职各专其责。他说:“凡治事以员少为妙,有专责而无推诿,少则必择才足了事者,而劣员不得滥竽其间,少则各项头绪,悉在二三人心中,不致坐杂遗忘。”其三,他力主“戒私”,“为官择人而不为人择官,为事择人而不为人择事”。他说:“办事择人,则心公而事举,为人谋事则心私而事废。”曾国藩对于自己的亲信故旧也不例外。其挚友李元度,好文学、有才气,但好取宠纳贿,曾与之约法五章,其中有用人戒滥戒私,为官择人而不为人择官。曾国藩的用人原则,为其招徕了众多的人才,“凡法律、算数、天文、机器等专门家,无不毕集,几乎举全国人才之精华,汇集于此”3,如薛福成、容闳、李善兰、华衡芳、徐寿等思想家、科学家、学者,都因知遇曾国藩而得到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由于曾国藩重视吏治,止浊扬清,加上修文兴教,劝农课商,“不数年间,民气大苏,而宦场浮滑之习,亦为之一变”4。二、军事改革方面在军事方面,曾国藩属于湘军的领袖人物,在清末的军事改革过程中有着许多的进步之处。本文从他在选拔将士和治军思想方面分析,以探薇其特点。曾国藩对于绿营兵官气深重、投机取巧、迎合钻营的腐败风气有着很深的认识:“国家养绿营兵五十余万,二百年来所费何可胜计!今大难之起,无一兵足供一战之用,实以官气太重,以窍太多,漓朴散淳,真意荡然。”为了根本解决这个问题,曾国藩规定,不用入营已久的绿营兵和守备以上的军官,选将必须注重“纯朴之人”,即脚踏实地、无官气、不浮夸伪饰之人。这种将淳朴之人委以重任的做法,对提高军队的战斗力极为重要。“坚忍”亦就是打仗时能冲锋陷阵,身先士卒。他一反中国古代兵家论将、选将的方法,而将“忠义血性”,意即对封建政权的忠心放在了第一位。为此,他不拘一格,不限出身,大量地提拔书生为将。在曾国藩看来,中小地主阶级分子,出身卑微,迫切希望改变所处的社会地位,按惯例是应通过读书做官的方式来达到其目的,然而,清朝末年的状况却使他们无望改变社会地位。据统计,清末全国绅士人数约有145万,政府官职及头衔仅能容纳15万,闲居乡里的绅士至少有130余万,两者之间差距悬殊。当社会统治秩序受到农民起义的冲击,他们将本能地站出来,以封建的卫道精神同农民军进行对抗,捍卫封建统治秩序,加之无官可做只好投笔从戎,一显身手。按照这些原则选将练兵,处理将士关系,虽未必能达到他的“塞绝横流之人欲,以挽回厌乱之人心”的目的,但对于提升士气、提高湘军的战斗力方面确实起到了较大的积极作用。1、选拔将士曾国藩目睹晚清绿营将领的浮滑之风,认为首先要以封建道德观念、儒家仁义忠信武装将领,使之成为忠将、良将,无负君父家国之望。他反复强调:“今欲图谋大局,万众一心,自须别开生面,崭新日月,专用新招之勇,求忠义之将。”5曾国藩认为满蒙贵族,绿营将领几无一人可用,“旧求满蒙宗藩勋旧之中,则旧科难改;若求之汉人卿相督抚之中,则殊乏妙选”6。他“念营将积弊不可用,纯用书生为营官,率诸生员、文童,以忠诚相期奖”7。在“忠义血性”的前提下,曾国藩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标准,他说:“带勇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不要怕死,第三要不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8他还说:“将领之道必须身先士卒又军事最贵气旺,必须有好胜之心,有凌人之气,酷羡英雄不朽之名,兼羡号令风雷之象。”9对于将领,曾国藩十分注意一个“勤”字,他说:“营官之要全在一个勤字。训练勤,则弱旅亦成劲旅矣;稽查勤,则哨队咸守营规矣。”10在招募士兵上,以“朴勇而好义”的山农为兵。曾国藩继承了戚继光募兵不用市人而用乡农的思想,“尤不宜用城市之人,读戚南塘之书,自能领悟”11。曾国藩规定兵勇“择技艺娴熟,年轻力壮朴实而有农夫土气为上,其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者,有衙门气者概不收用”12,主张选兵“以山乡为上,百技艺者皆可为猎,专挑多力之人”。2、治军思想曾国藩有着系统的治军思想。首先他主张严明纪律,规定各种纪律几十条,严禁将士吸食鸦片、赌博及奸淫。如营中有吸食洋烟者尽行责革,营外有烟馆卖烟者尽行驱除。“凡打牌、押宝等事既耗钱财,又耗精神,不能起早,不能守夜,断无不误军事之理”。吸烟、赌博“全是一种暮气”,暮气必败,故必严禁。其次,进行爱民教育,不许兵勇欺压百姓。曾国藩说:“用兵之道,以保民为第一要义。除莠去草,所以爱苗也;打蛇杀虎,所以爱人也;募兵剿贼,所以爱百姓也。若不禁止骚扰,便与贼匪无异,且或比贼匪更甚,要官兵何用哉?故兵法千言万语,一言蔽之曰:爱民。”爱民不能仅限于口头,官吏要“廉洁”,曾国藩反复告戒将领“居官以不要钱为本”,所有将士不得“强掠民夫,强占民房”。如有违抗者,“即行指名禀明,军法从事”。最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曾国藩把封建伦理道德视为湘军的精神支柱,“每逢三、八操演,集诸勇而教之,反复开说至千百语”。用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岳飞的“不要钱,不怕死”的口号激励将士。三、思想渊源从曾国藩的家学渊源和处事原则两方面,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他在整饬吏治和军事改革方面的思想原因。首先,从家学渊源上看。嘉道之时,湖南的经世之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曾国藩从小就受到儒学思想的熏陶,从6岁上学起,便跟随父亲学习儒家经典,接受严格系统的儒学训练。他“九岁毕五经,十五岁读周礼仪礼史记文选”13。自20岁起,曾国藩开始到外地进一步求学,先在衡阳唐氏家塾和乡涟滨书院就读,1833年考中秀才,尔后入长沙岳麓书院学习。曾国藩在岳麓书院学习了大约1年,1834年肄业,并于当年考取湖南乡试举人。这段时间,用曾国藩自己的话说是“急于科举”14,锐意功名,以便光宗耀祖、振兴寒门,尚难说有经国济世的宏愿。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他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儒家著述,掌握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尤其是在当时湖南最高学府长沙岳麓书院求学时,得到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试析曾国藩的经世思想.doc)为本站会员(网****)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