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谈谈著作权的技术保护措施与公共利益的平衡.doc
社会其它相关论文谈谈著作权的技术保护措施与公共利益的平衡【内容提要】著作权的设定归根到底在于在创作者的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刺激了作者的创作热情,又保证了社会公众对作品的利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整体进步。在科技掀起版权业浪潮的今天,网络技术大大冲击了著作权制度的根基,著作权侵权以其方便迅捷而又复杂多样的手段大肆涌入我们的视野。如何在权利人和社会公众之间重新寻求一种平衡成为摆在人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防患于未然的技术保护措施便随之应运而生了。著作权制度便是在平衡的打破和恢复的循环往复中向前发展,那么技术措施的界限又在何处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下一个重要的话题。【关键词】利益平衡网络技术技术措施合理使用一.创作者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平衡的建立著作权制度的根基知识产权是人们就其智力劳动的成果依法所享有的权利。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一种,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创造者对其所创造的作品享有的权利。没有作者在创造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劳动和投资,就不会有文学、艺术作品和科学作品的产生,也就不会有建立在作品之上的一系列权利的产生,所以著作权立法的着眼点首先在于保护作者和作品传播者的利益,以鼓励作者创作更多的作品,鼓励作品的传播者更有效和更广泛地传播作品,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的发展,增加社会整体的精神和物质财富。“没有制约的权利就不是真正的权利”,著作权立法另一方面又设定了若干“权利的限制与例外”来保障社会公众对于作品的利用,避免因为过多的保护而妨碍社会公众对于作品的利用,反过来更不利于社会整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所以,著作权的设定归根到底在于在创作者的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二.网络技术对著作权制度根基利益平衡的冲击随着科技和时代的快速发展,著作权权利的内容不断扩张,更好地刺激了创作自由和创作热情,给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快速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的网络技术阶段,作为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互联网,以惊人的速度,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发展成为一个没有中心的全球信息媒体,现已被公认为“第四媒体”。这一新媒体给著作权制度带来极大的冲击,无论是作品还是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都能更加方便地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传播,信息通过互联网传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著作权人的权利得以更广泛实现的主要渠道,赋予了权利人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与此同时,科技毕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