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模糊PI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开题报告.doc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信电系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03级1班课题名称基于单片机的模糊PID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起止时间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报告日期信息与电子工程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1一、本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模糊控制)1、模糊控制国内外发展动态国外最早取得应用成果的是1974年英国伦敦大学教授EHMAMDANI,首先利用模糊控制语句组的模糊控制器,应用于锅炉和气轮机的运行控制,在实验室获得成功,标志着模糊控制的诞生。随后,1975年,英国的PJKING和EHMAMDANI将模糊控制系统应用于工业发酵过程的温度控制中;1979年,英国的IJPROCYK和EHMAMDANI研究了一种自组织的模糊控制器,它在控制过程中不断修改和调整控制规则,使得控制系统的性能不断完善;1983年,日本学者MSUGENO和KURAKANI将基于语言真值推理的模糊逻辑控制器,应用于汽车速度的控制,并且取得成功。模糊控制技术与传统PID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国外也取得了许多成果。TANG通过对常规模糊控制器机理的分析,最早提出了一般模糊控制器和PI控制器的相似性;ABDELNON从PID控制角度,提出了FUZZYPI,FUZZYPD和FUZZYPID三种形式的模糊控制器,随后各种模糊PID控制器都证明是非线性PID控制器,YING最先提出模糊PID控制器的解析结构,证明了各类MAMDANI模糊控制器是可变增益的非线性PI控制器,YING和刘向杰等还采用各种方式得出了模糊控制器的量化因子和比例因子同PID控制器的KP,KI和KD的之间的关系李洪兵分析了模糊控制器与PID控制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SISO模糊控制器是分段P调节器,DISO模糊控制器是具有P与D或P与I交互影响的分片PD或PI调节器,三输入单输出模糊控制器是具有P、I、D之间交互影响的分片PID调节器。总之,各种研究表明,模糊控制器是非线性PI、PD或PID控制器,普通PI,PD或PID控制器在三维或四维空间中是一个通过原点的超平面,具有线性调节特性,而模糊控制器在相应的空间则是一个过原点的分片二次或三次曲面,具有逼近非线性调节规律,因此,其整体控制效果好于PI,PD或PID控制器。我国模糊控制理论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从1979年开始的,大多数是在著名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中进行理论研究,如对模糊控制系统的结构、模糊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