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与监管(doc45)-食品饮料_第1页
doc-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与监管(doc45)-食品饮料_第2页
doc-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与监管(doc45)-食品饮料_第3页
doc-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与监管(doc45)-食品饮料_第4页
doc-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与监管(doc45)-食品饮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与监管第一部分无公害农产品一、基本知识(一)概念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也就是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程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二)无公害农产品特征1、在市场定位上,无公害农产品是公共安全品牌,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2、在产品结构上,无公害农产品主要是百姓日常生活离不开的“菜篮子”和“米袋子”等大宗未经加工及初加工的农产品。3、在技术制度上,无公害农产品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4、在认证方式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方式,产地认定主要解决产地环境和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控制问题,是产品认证的前提和基础,产品认证主要解决产品安全和市场准入问题。5、发展机制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为保障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而实施的政府质量安全担保制度,属于公益性事业,实行政府推动的发展机制,认证不收费。6、在标志管理上,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由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公告的,依据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实施全国统一标志管理。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与产品要求1、产地环境条件要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达到空气清新、水质清净、土壤未受污染。周围及水源上游或产地上风向一定范围内应没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尽量避开工业区和交通要道,并要与交通要道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以防止农业环境遭受工业“三废”、农业废弃物、医疗废弃物、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等的污染。产地生产两种以上农产品且分别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其产地环境条件应同时符合相应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条件要求。种植业产地周围5公里以内应没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蔬菜、茶叶、果品等园艺产品产地应距离交通主干道100米以上。畜牧业产地周围1公里范围内及水源上游应没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养殖区所处位置应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应远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公共场所等。2、产地环境和产品检测的要求(1)产地环境检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即通过省级以上计量认证并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核认可的检测机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检测原则上执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并与目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执行标准衔接。对粮、菜等轮作模式且分别申报无公害粮食、蔬菜产地的,产地环境要同时符合无公害粮食、蔬菜环境要求,但相关环境检测结果可共同引用。根据所执行的标准,若环境检测数据有不合格项并且产地环境综合评价报告不合格,为产地环境质量不合格;若产地环境质量检测项目不全及检测方法不符合有关标准,也为产地环境质量不合格。(2)产品检测无公害农产品必须经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即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公布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机构。申请人生产、经营同一商标名称的同一种产品,若产地不在同一区域内,应分别对各区域产品进行检测;同一基地混种(养)的几种产品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时,应分别对每产品进行检测;产品检测应按产品所对应的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所要求的项目进行检测。3、产地规模的要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区域范围明确、相对集中,产品相对稳定,附报区域范围图,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粮、油、茶、果、菜作物达150亩以上,设施栽培、名特优新作物50亩以上,食用菌1万平方米(或50万袋)以上;蛋用禽存栏3000羽以上,肉用禽年出栏6000羽以上,生猪年出栏600头以上,奶牛存栏60头以上,肉牛年出栏200头以上,羊年存栏180只以上。4、生产过程要求(1)管理制度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有能满足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并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2)生产规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生产过程控制应参照无公害食品相应标准,并结合本产地生产特点,制定详细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和生产技术规程。产地生产质量控制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自控措施、产地环境保护措施等。(3)农业投入品使用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规范、准则)要求使用农业投入品(农药、兽药、肥料、饲料、饲料添加剂、生物制剂等),实施农(兽)药停(休)药期制度。严禁使用国家禁用、淘汰的农业投入品。(4)动植物病虫害监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定期开展动植物病虫害监测,并建立动植物病虫害监测报告档案。畜牧业产地按动物防疫法要求实施动物疫病程序和消毒制度等。(5)生产记录档案应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要求组织生产,对生产过程及主要措施建立生产记录。应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方式、时间、浓度和停(休)药期记录等。企业(行业协会等)加种(养)户形式的申请人应与种(养)户签订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协议和产品购销协议。此外,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措施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规定,并鼓励实行产地环境及产品质量自检和产地产品检测合格准出制度。(二)申报材料要求申请人向产地所在地区级工作机构提出书面申请。申报材料包括以下内容(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第三章产地认定、第四章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农业部、质检总局,2002年4月29日颁布)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2、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3、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5、规定提交的其他相应材料。申请产品扩项认证的,提交材料1、4和有效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复印件。申请复查换证的,提交材料1和原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复印件。申请人向所在区级工作机构申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和相关资料,也可从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WWWAQSCGOVCN或厦门市行政审批网SHENPIXMGOVCN下载。(三)申请程序1、受理。区级工作机构负责完成对申请人申请材料的形式审查、符合性审查。符合要求的,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报告签署推荐意见,连同申请材料报送厦门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省级工作机构)。不符合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人整改、补充材料。2、审核、产地认定颁证。厦门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收到申请材料及区级工作机构推荐、审查意见后,组织或者指派区级有资质的检查员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场检查工作程序进行现场检查,完成对整个认证申请的初审,并在认证报告上提出初审意见。通过初审的,报请市农业局颁发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同时将申请材料、认证报告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及时报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业分中心复审。未通过初审的,书面告之区级工作机构通知申请人整改、补充材料。3、复审、产品认证颁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专业分中心收到申请材料、认证报告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现场检查报告后,应当对申报材料进行复审,需要时现场核查。通过复审的,报请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颁发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未通过复审的,书面告之省级工作机构通知申请人整改、补充材料。三、无公害农产品监督管理无公害农产品监督管理是依据相关法规和标准等文件,对无公害农产品质量、产地环境、证书及标志的作用、受托检测机构的检测行为、认证机构的服务质量等进行计划、有重点的监督检查。无公害农产品监督管理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项工作的实施,对推动“无公害害食品行动计划”发展、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单位安全意识、促进认证机构提高服务质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增强无公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都可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依法组织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及标志使用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一)获证产品监督抽检对获证无公害农产品实施监督抽检,是确保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和消费安全的一项重要手段。这项工作的实施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事业的发展起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一是为确定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事业的发展方向、方针、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二是使获证单位的产品质量及管理机制处于经常性的监控之下,促使获证单位采取必要措施和手段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三是促使生产者、经营者重视产品质量,起到维护国家利益、保护消费者及生产者的合法权益;四是通过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实现对市场行为的规范,提高消费者及生产者的质量意识;五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提供指导性信息。1、监督抽检的数量抽检获证产品的数量,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掌握的产品质量情况灵活安排。在一般情况下,应保证获证产品在证书有效期的3年之内至少抽检一次。2、监督抽检的方式(1)年度抽检(2)临时抽检3、监督抽检的工作程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年度监督抽检的工作程序安排如下(1)制定抽检方案(2)下达抽检任务(3)制定抽检措施(4)抽取样品(5)检测与判定(6)抽检结果的反馈(7)综合汇总分析和报告(8)抽检问题的处理与公布(二)获证产地监督检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总体运行方式是采取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模式;产地认定是产品认证和重要组成部分和前置条件,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起着关键的一环。依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同时,对本辖区内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以下简称认定证书)的产地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由于各省情况不一样,其对获证产地的监督检查形式也多种多样。目前,各省对获证产地的监督管理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认定证书的发放与管理(1)认定证书的发放各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或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认定工作及认定证书的发放。(2)认定证书的管理为加强认定证书的管理,规范认定证书的使用,认定证书的格式、内容、编号等由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规定。认定证书有效期为3年。期满需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有效期满90天前,按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程序重新办理。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或工作机构应当在颁发认定证书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将获得认定证书的产地名录报农业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和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备案。(3)认定证书的暂停与撤销各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或工作机构应对产地认定证书的规范使用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活动。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A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伪造、冒用、转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违反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B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的单位或个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或工作机构予以警告无公害农产品1产地被污染或者产地环境达不到标准要求的;无公害农产品产2地农业投入品的使用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要求的;擅自3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范围的。2、产地标示牌的管理获证单位应在其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树立无公害农产品标示牌,并标明范围、产品品种、主要安全生产措施、责任人等,以便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工作机构负责对所树立的无公害农产品标示产地进行监督检查,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质量安全追朔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树立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标示牌。对违反规定的,由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3、产地状况的抽检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对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监管,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各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或工作机构,每年应按一定比例,根据产地生产情况,对已认定的产地状况和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检,全面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并受理有关的投诉、申诉工作。(1)抽检的对象与比例(2)抽检执行标准(3)承检单位(4)抽取样品(5)检测与判定(6)抽检结果的反馈(7)综合汇总分析和报告(8)抽检问题的处理与公布(三)证书及标志监督管理1、证书的监督管理获证单位应当在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等活动中正确使用证书和有关信息。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协同各省级工作机构对获证单位使用证书的情况实施有效跟踪检查。对不符合使用和认证要求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将暂停或者撤销其证书,并予以公布。对撤销或者注销的证书予以收回。(1)证书的暂停获得产品证书的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生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将暂停其使用证书,并责令限期改正。A生产过程发生变化,产品达不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B经检查、检验、鉴定,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要求的。(2)证书的撤销获得产品证书的,有下列情况之一发生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将撤销其证书。A擅自扩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范围。B转让、买卖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标志。C产地认定证书被撤销。D被暂停产品证书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2、标志的监督管理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对标志的有关活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标志的监督检查工作。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向申请使用标志的单位和个人说明标志的管理规定,并指导和监督正确使用标志;负责建立标志发放出入库管理制度;负责向农业部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汇报标志使用情况。标志使用者应当在证书规定的产品范围和有效期内使用标志,不得超范围和逾期使用,不得买卖和转让;应当建立标志使用的管理制度,对标志的使用情况如实记录,登记造册并存档,存期3年,以备后查。标志印制单位应当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图案、规格和尺寸印制标志;应当建立标志出入库制度,标志出入库时,应当清点数量,登记台账并存档,期限5年;对非、残、次标志应当进行销毁,并予以记录;不得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民以外的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让标志。从事标志管理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由所在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任何伪造、变造、盗用、冒用、买卖和转让标志以及违反无公害农产品标电管理办法规定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违反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管理办法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投诉,也可以直接向农业部或者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投诉。(四)检测机构监督检查为满足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需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依据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选定委托管理办法,目前在全国范围委托了132家无公害农产品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承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检测任务。做好这些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对无公害农产品的检测认证、安全评价、监督执法等方面提供重要技术支撑;二是对保证无公害农产品的消费安全、提升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扩大出口贸易等方面提供重要技术保障。1、督检查的目的通过加强受托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严格管理和定期考核,不断建设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体系,持续保证无公害农产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快速促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工作的发展。2、监督检查的方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组织受委托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监督检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资质验证(2)检验测评3、监督检查的数量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制定的有关检测机构监督检查的年度工作目标及要求,确定具体的检查数量。被委托的检测机构原则上在被委托5年有效期内至少被检查一次。4、督检查的工作程序每年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统一组织落实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工作。具体监督检查工作程序如下(1)制定检查方案(2)下达检查任务(3)评价与判定(4)检查结果的反馈(5)不合格处理(五)申(投)诉处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申(投)诉处理,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管理、强化监督机制的重要手段。对保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公正性,确保认证体系及认证程序的科学性,规范认证部门工作人员的认证行为、提高认证效率和服务质量,维护认证工作的信誉,保护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制订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申(投)诉处理程序。1、适用范围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申(投)诉适用范围一是适用于申(投)诉方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分中心、受委托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认证检查员、获证者所提出投诉或对认证结果提出申诉的处理;二是适用于损害无公害农产品整体形象,扰乱无公害农产品市场秩序,侵害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申(投)诉处理。2、受理原则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申(投)诉原则一是有证据表明,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分中心、受委托检测机构及相关认证工作人员的活动对申(投)诉方权益已经或将要形成危害或者已经违反国家或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有关规定;二是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认证结论存在异议;三是有证据表明,有损害无公害农产品整体形象,扰乱无公害农产品市场秩序,侵害到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的发生,且在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职权范围内的。3、工作程序(1)申(投)诉的提出(2)申(投)诉的受理(3)申(投)诉的调查(4)申(投)诉的处理(5)申(投)诉复查(6)申(投)诉的异议四、受理机构厦门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厦门市农业科学研究与推广中心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科系由厦门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厦门市农业局。按照农业部“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要求,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和厦门市农业局委托承担无公害农产品省级职能机构负责组织实施本市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研究拟定厦门市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政策、法规;组织无公害农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对本市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标志使用等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厦门市市区两级无公害农产品工作机构通讯录省级工作机构厦门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市农科推广中心无公害农产品管理科)地址厦门市莲前西路708号邮编361009电子邮箱XMGREENFOODTOMCOM经办人姓名行业职务、职称电话传真王伟民综合副科长、农艺师29803372980337林云杰综合助理农艺师29803372980337陈凌综合技术员29803372980337陈瑞贺综合技术员29803372980337同安区区级工作机构厦门市同安区农业科教信息与农产品安全管理中心地址同安区大同镇古庄里12号邮编361100电子邮箱CNXMCSY163NET经办人姓名行业职务、职称电话传真陈水用综合主任、农艺师70352237035229郭金堆畜牧业副站长、畜牧师72228077035229翔安区区级工作机构厦门市翔安区农林水技术推广中心地址翔安区新店镇新莲路邮编361100电子邮箱XAQ969155126COM经办人姓名行业职务、职称电话传真纪生疆综合主任、高级农艺师78898107889800陈龙杰种植业助理农艺师78898107889800黄金海畜牧业畜牧师78013587889800集美区区级工作机构厦门市集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地址集美区银江路157号邮编361021电子邮箱XJMJIMEIGOVCNCMGJIMEIGOVCN经办人姓名行业职务、职称电话传真谢加木种植业农艺师61000396687110陈美光畜牧业高级兽医师61052486105248海沧区区级工作机构厦门市海沧区农林水利服务中心地址海沧区行政中心(2212室)邮编361000电子邮箱CH386163COM经办人姓名行业职务、职称电话传真蔡晖种植业副主任、农艺师65860096581830游瑞聪畜牧业助理兽医师65887536581830附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审查流程简图申请人申请整改或补充材料整改或补充材料通知整改或补充材料整改或补充材料产品检测环境检测地级工作机构符合性确认、受委托实施现场检查县级工作机构受理申请、形式审查省级工作机构组织现场检查、颁发产地证书、报送产地备案、初审、代颁产品证书部直分中心需要时现场核查、复审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定产地备案、产品认证终审、颁发产品证书备注根据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一体化工作流程规范“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地级工作合并到县(区)级一并完成”。第二部分绿色食品一、绿色食品定义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及其它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的物质,并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这是绿色食品工作运行方式中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绿色食品质量标准的核心;“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标志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证明商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作为商标注册人享有专用权,包括独占权、转让权、许可权和继承权。未经注册人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安全、优质、营养”体现的是绿色食品的质量特性。二、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是指绿色食品图形以及“绿色食品”中文、“GREENFOOD”英文字样。是用来标识此类食品具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特殊品质的标记。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整个图形为正圆形,意为安全和保护。绿色食品标志的注册形式有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绿色食品”、“GREENFOOD”及中英文字与图形组合共四种形式。(见图1、2、3、4)图1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图形图2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中文)图3绿色食品标志商标(英文)图4绿色食品标志商标(图形、文字组合)三、绿色食品特征绿色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1)强调产品出自优良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2)对产品实行“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水平和技术含量。(3)对产品依法实行统一的标志与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按照商标法、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四、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守、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它既是绿色食品生产者的生产技术规范,也是绿色食品认证的基础和质量保证的前提。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推荐性国家农业行业标准,对经认证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来说,是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根据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管理、环境条件的差异和国内外市场对绿色食品质量要求的不同,在制定绿色食品标准时,从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适用性和协调统一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将其进行技术分级,即分为AA级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五、绿色食品分类(1)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2)AA级绿色食品(等同有机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六、绿色食品产品编号的形式及代码绿色食品产品编号的形式及代码含义为LBXXXXXXXXXXXXAAA绿标产品类别认证年份认证月份省份产品序号级别七、申请人及申请认证条件1、申请人条件申请人必须是企业法人,社会团体、民间组织、政府和行政机构等不可作为绿色食品的申请人。同时,还要求申请人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绿色食品生产的环境条件和技术条件;(2)生产具备一定规模,具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3)加工企业须生产经营一年以上方可受理申请;(4)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作为申请人A与中心和省绿办有经济或其它利益关系的;B可能引致消费者对产品来源产生误解或不信任的,如批发市场、粮库等;C纯属商业经营的企业(如百货大楼、超市等)。2、申请认证产品条件(1)按国家商标类别划分的第5、29、30、31、32、33类中的大多数产品均可申请认证;(2)以“食”或“健”字登记的新开发产品可以申请认证;(3)经卫生部公告既是药品也是食品的产品可以申请认证;(4)暂不受理油炸方便面、叶菜类酱菜(盐渍品)、火腿肠及作用机理不甚清楚的产品(如减肥茶)的申请;(5)绿色食品拒绝转基因技术。由转基因原料生产(饲养)加工的任何产品均不受理。八、申请认证程序为规范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依据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制定本程序。凡具有绿色食品生产条件的国内企业均可按本程序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境外企业另行规定。1认证申请11申请人向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及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绿色食品办公室、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省绿办)领取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及有关资料,或从中心网站(网址WWWGREENFOODORGCN)下载。12申请人填写并向所在省绿办递交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及以下材料(1)保证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2)生产操作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3)公司对“基地农户”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合同、基地图、基地和农户清单、管理制度)(4)产品执行标准(5)产品注册商标文本(复印件)(6)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7)企业质量管理手册(8)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通过体系认证的,附证书复印件)2受理及文审21省绿办收到上述申请材料后,进行登记、编号,5个工作日内完成对申请认证材料的审查工作,并向申请人发出文审意见通知单,同时抄送中心认证处。22申请认证材料不齐全的,要求申请人收到文审意见通知单后10个工作日提交补充材料。23申请认证材料不合格的,通知申请人本生长周期不再受理其申请。24申请认证材料合格的,执行第3条。3现场检查、产品抽样31省绿办应在文审意见通知单中明确现场检查计划,并在计划得到申请人确认后委派2名或2名以上检查员进行现场检查。32检查员根据绿色食品检查员工作手册试行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技术规范试行中规定的有关项目进行逐项检查。每位检查员单独填写现场检查表和检查意见。现场检查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工作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完成后5个工作日内向省绿办递交现场检查评估报告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及有关调查资料。33现场检查合格,可以安排产品抽样。凡申请人提供了近一年内绿色食品定点产品监测机构出具的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并经检查员确认,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检测项目和质量要求的,免产品抽样检测。34现场检查合格,需要抽样检测的产品安排产品抽样341当时可以抽到适抽产品的,检查员依据绿色食品产品抽样技术规范进行产品抽样,并填写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单,同时将抽样单抄送中心认证处。特殊产品(如动物性产品等)另行规定。342当时无适抽产品的,检查员与申请人当场确定抽样计划,同时将抽样计划抄送中心认证处。343申请人将样品、产品执行标准、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单和检测费寄送绿色食品定点产品监测机构。35现场检查不合格,不安排产品抽样。4环境监测4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由检查员在现场检查时同步完成。42经调查确认,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技术规范规定的免测条件,免做环境监测。43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经调查确认,必要进行环境监测的,省绿办自收到调查报告2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通知绿色食品定点环境监测机构进行环境监测,同时将通知单抄送中心认证处。44定点环境监测机构收到通知单后,40个工作日内出具环境监测报告,连同填写的绿色食品环境监测情况表,直接报送中心认证处,同时抄送省绿办。5产品检测绿色食品定点产品监测机构自收到样品、产品执行标准、绿色食品产品抽样单、检测费后,20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测工作,出具产品检测报告,连同填写的绿色食品产品检测情况表,报送中心认证处,同时抄送省绿办。6认证审核61省绿办收到检查员现场检查评估报告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后,3个工作日内签署审查意见,并将认证申请材料、检查员现场检查评估报告、环境质量现状调查报告及省绿办绿色食品认证情况表等材料报送中心认证处。62中心认证处收到省绿办报送材料、环境监测报告、产品检测报告及申请人直接寄送的申请绿色食品认证基本情况调查表后,进行登记、编号,在确认收到最后一份材料后2个工作日内下发受理通知书,书面通知申请人,并抄送省绿办。63中心认证处组织审查人员及有关专家对上述材料进行审核,20个工作日内做出审核结论。64审核结论为“有疑问,需现场检查”的,中心认证处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检查计划,书面通知申请人,并抄送省绿办。得到申请人确认后,5个工作日内派检查员再次进行现场检查。65审核结论为“材料不完整或需要补充说明”的,中心认证处向申请人发送绿色食品认证审核通知单,同时抄送省绿办。申请人需在20个工作日内将补充材料报送中心认证处,并抄送省绿办。66审核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的,中心认证处将认证材料、认证审核意见报送绿色食品评审委员会。7认证评审71绿色食品评审委员会自收到认证材料、认证处审核意见后10个工作日内进行全面评审,并做出认证终审结论。72认证终审结论分为两种情况(1)认证合格(2)认证不合格73结论为“认证合格”,执行第8条。74结论为“认证不合格”,评审委员会秘书处在做出终审结论2个工作日内,将认证结论通知单发送申请人,并抄送省绿办。本生产周期不再受理其申请。8颁证81中心在5个工作日内将办证的有关文件寄送“认证合格”申请人,并抄送省绿办。申请人在60个工作日内与中心签定绿色食品标志商标使用许可合同。82中心主任签发证书。注绿色食品认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应向厦门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提出认证申请。九、申报材料清单申请人向厦门市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市绿办”)提出认证申请时,应提交以下文件,每份文件一式三份,一份市绿办留存、一份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留存、一份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申请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报告2、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可从中心网站(网址WWWGREENFOODORGCN)下载。3、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可从中心网站(网址WWWGREENFOODORGCN)下载。4、保证执行绿色食品标准和规范的声明,可从中心网站(网址WWWGREENFOODORGCN)下载。5、生产操作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6、企业质量管理手册7、公司对“基地农户”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合同、基地图、基地和农户清单、管理制度)8、产品执行标准(如执行企业标准的,应先在市技术监督局备案,并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备案)9、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10、卫生许可证(复印件)11、商标注册证(复印件)12、申报产品的现用包装式样或根据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设计的新包装方案电子版。13、其他材料(如申报产品有获奖证书、HACCP、ISO认证证书等,一并附报证书复印件)注企业申报的文档初稿可先行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至市绿办邮箱XMGREENFOOD163NET对于不同类型的申请企业,依据产品质量控制关键点和生产中投入品的使用情况,还应分别提交以下材料1、矿泉水生产企业,提供采矿许可证和专家评审意见复印件;2、对于野生采集的申请企业,提供当地政府为防止过渡采摘、水土流失而制定的许可采集管理制度;3、对于屠宰企业,提供屠宰许可证复印件;4、从国外引进农作物及蔬菜种子的,提供由国外生产商出具的非转基因种子证明文件原件及所用种衣剂种类和有效成分的证明材料;5、提供生产中所用农药、商品肥、兽药、消毒剂、渔用药、食品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产品标签原件;6、生产中使用商品预混料的,提供预混料产品标签原件及生产商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使用自产预混料(不对外销售),且养殖方式为集中饲养的,提供生产许可证复印件;使用自产预混料(不对外销售),但养殖管理方式为“公司农户”的,提供生产许可证复印件、预混料批准文号及审批意见表复印件;7、外购绿色食品原料的、提供有效期为一年的购销合同和有效期为三年的供货协议,并提供绿色食品证书复印件(有效的)及批次购买原料发票复印件;9、企业存在同时生产加工主原料相同和加工工艺相同(相近)的同类多系列产品或平行生产(同一产品同时存在绿色食品生产与非绿色食品生产)的,提供从原料基地、收购、加工、包装、贮运、仓储、产品标识等环节的区别管理体系。十、检查监督(一)、绿色食品年检定义年检是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及其委托管理机构对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企业,在一个标志使用年度内的绿色食品生产经营活动、产品质量及标志使用行为实施的监督、检查、考核、评定等措施。(二)、年检的方式方法1、绿色食品产品质量年度抽检;2、赴企业进行实地检查;3、综合考核评定。(三)、年检的主要内容1、检查企业的产品质量及其控制体系状况主要内容A、绿色食品种植、养殖地和原料产地的环境质量、基地范围、生产组织结构及农户构成等情况;B、企业的绿色食品管理机构设置及运行情况;C、生产资料等投入品的采购、使用、保管制度及其执行情况;D、建立健全产品生产、销售的可追溯制度情况;E、绿色食品原料和绿色食品推荐生产资料的使用及其购销合同的执行情况;F、绿色食品与非绿色食品的防混控制措施及落实情况;G、种植、养殖及加工的生产操作规程和绿色食品标准执行情况;H、产品在采收、贮藏、运输过程中防止二次污染、防虫、防鼠、防潮的措施及其执行情况。2、规范和检查企业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情况;主要内容A、是否按照认证核准的产品品种、数量使用绿色食品标志;B、是否违规使用过期的绿色食品产品编号;C、产品包装设计和印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包装标签标准和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要求;D、企业的法人主体、地址、商标及法人代表等变更情况;E、企业是否按规定使用绿色食品防伪标签。3、督促企业按规定缴纳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费。主要内容A、是否按照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使用收费管理办法和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缴纳标志使用费;B、减免标志使用费的是否有中心批准的文件依据。4、其它应检查的主要内容是A、接受技术监督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情况;B、具备生产经营的法定条件和资质情况;是否违反有关规定受到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罚;C、取得其它质量认证情况;D、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和三废治理情况;E、企业关于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志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四)、年检时企业应提供的材料清单1、绿色食品标志证书原件(中文证书即可);2、按时足额缴纳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费,并提供缴费凭证复印件;3、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五)、关于产品质量年度抽检工作产品抽检是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已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产品采取的监督性检查检验,是企业年度检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年度抽检工作程序如下A、中心制定产品质量年度抽检计划,于每年3月底前下达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和委托管理机构;B、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根据抽检计划和产品生产周期,适时派专人赴企业或在市场上规范随机抽取样品(市场抽取的样品须经市场有关人员确认),也可以委托绿色食品监管员封样寄送;C、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应及时对样品进行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并以特快邮递方式将检验报告分别送达中心、有关委托管理机构和企业各一份。D、检测机构最迟应于企业绿色食品标志年度使用期满前40日完成抽检并将检验报告分别送达中心、有关委托管理机构和企业。对抽检结果的处理抽检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整改三种情况。抽检中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的判定为合格,其结果可作为企业年检和续报审查的依据。抽检中食品标签、感官指标不合格、或产品理化指标中的部分非营养性指标(如水分、灰分、净含量等)不合格的判为整改,由中心通知企业,企业须在一个月内完成整改,并作复检。复检合格的可继续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复检不合格的将被取消其标志使用权。抽检中有重金属含量超标,细菌总数超标、理化指标未达标的判为不合格,中心将根据有关规定取消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收回使用证,并予以公告。企业对检验结论如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以当地邮局邮戳日期为准)15日内向中心提出书面复议申请,超过规定时限没有提出复议申请的,视为企业认可检验结果。抽检中发现倒闭、无故拒检或提出自行放弃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企业,检测机构应及时向中心及有关委托管理机构报告,中心将根据情况和有关规定作出相应处理。(六)、年检考核结论与处理对年检合格的企业,委托管理机构予以核准证书,加盖年检合格章,许可继续使用标志;对不合格的企业则作出限期整改或撤销标志使用权的处理。十一、认证组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负责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专门机构,隶属农业部,与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内设综合处、标志管理处、认证处、科技与标准处、计划财务处、国际合作处等部门。在全国组建设立了42个地方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定点委托了38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71个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主要职能是受农业部委托,制定绿色食品发展方针、政策及规划,组织制定和推行绿色食品的各类标准;依据标准,认证绿色食品;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绿色食品产品质量监督和标志商标管理;组织开展绿色食品科研、示范、技术推广、培训、宣传、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工作;指导各省市区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的工作;组织、协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监测工作。以商标标志委托管理的方式,组织全国的绿色食品管理队伍是绿色食品事业的一大特色。绿色食品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必须按市场规律办事。从市场宏观形势看,绿色食品的国际市场比国内市场成熟;国内沿海开放地区的市场需求比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需求大;从消费人群结构分析,绿色食品的消费者明显偏重于高收入阶层和高知识阶层;从生产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和开发产品的迫切性而言,北方地区优于南方地区等。绿色食品的管理形式,必须服从于其工作内容,如果不顾上述这些客观差异,而习惯地以一纸“红头命令”“一刀切”地组建全国各地的管理机构,不仅收不到应有的工作效果,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本着“谁有条件和积极性就委托谁”的原则,委托各地相应的机构管理绿色食品标志,不仅体现了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求实态度,而且对绿色食品事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十分有益。其优点是一变行政管理为法律管理。实施标志委托管理,被委托机构获得相应管理职能的同时,即承担了维护标志法律地位的严肃义务。因为此时的标志管理,实际是一种证明商标的管理,此时的被委托机构,形同商标注册人在地域上的延伸,被委托机构和绿色食品企业的关系犹如商标注册人和被使用许可人的关系,一切管理措施都得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为依据。也就是说其管理行为已超越了行政管理的范围,被法律化、格式化了。这对于一个关系人民健康的崭新事业而言,意义极其深远。二充分体现自愿原则。因为所有的委托都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被委托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为事业发展的先天优势。对各被委托机构而言,投身绿色食品事业是“我要于”而不是“要我干”。另一方面,委托是在有条件和有选择的前提下进行的,从而在主观积极性的基础上又考虑了客观条件,尽可能做到内因与外因的有机结合。三引入竞争机制。实施标志的委托管理,本身即意味着打破了“岗位终身制”。每一个被委托机构都可能因丧失了其工作条件或责任心而随时失去被委托的地位,每一个不在委托之列的机构都存在竞争获得委托的机会。因而,委托管理制引入了竞争机制,而竞争则可以带来生机,竞争才能加速发展。四体现绿色食品的社会化特点。实施标志的委托管理,打破了行业界限和部门垄断,符合绿色食品质量控制从土地到餐桌一条龙的产业化特点,也体现了绿色食品“大家的事业大家办”的社会化特点,不仅有利于吸收各行业人士的关心和支持,而且有利于绿色食品在相关各行业的发展。从质量认证的角度看,实施委托管理的方式,符合认证、检查、监督相分离的原则,更充分地体现了绿色食品认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目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委托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机构,形成了一支网络化的管理队伍。这些委托管理机构形成了区域性的分中心,对区域绿色食品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从宏观角度看,他们又是事业网络中必不可少的结点,承担着宣传发动、检查指导、信息传递等重要任务,对事业的兴衰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支队伍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事业心强,有活力,不论所在单位是行政性的还是事业性的,均不受干扰,直接对委托人负责,对法律负责。十二、认证信息见表格第三部分有机食品一、基本知识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有机农业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GMO方法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关系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是一组与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相关的概念。有机食品是通过不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为手段,利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并在生产中建立一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机农业生产是在生产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为手段,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水产品、蜂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名称,国外最普遍的叫法是ORGACICFOOD在其它语种中也有称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等。联合国粮农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