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中西哲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中西哲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中西哲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中西哲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外哲学2007一,简答题,101001,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成就及其成绩道纪论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主要成就。其含义是指道的纲纪、要领,具体地说就是统一物质、思维、人世的总原理或总规律。“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二层含义,与其道论的“一”共同构成对世界的解释原则。并扩大到人类社会中解释社会现实,具有直观性。“反者,道之动”含义是指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万物都是一阴一阳、一正一反的统一。这种内在的相反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就是宇宙万有生化发展的动因,指出一切事物都要向它反面发展。“有无相生”的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对立面相互依赖“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对立的双方是会互相转化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一观点的缺陷主要表现在缺乏条件的对立转化,返本复初“道”的运动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的;循环运动是“道”所表现的一种规律。“静为躁君”,认为对立面的变动,只是一些具体事物的暂时现象。静是根本,静支配动。静止才恢复到事物的天赋本性“命”,是事物恒常的规律。复命归根“复”即返回,“命”指能使万物得以生的东西,即“道”。“道”赋予万物以生命。“复命”即返回到原始的生生之源的“道”。“归根”即返回到初始的根源,亦即复归于道。同时万物的本根之处是一种虚静的状态。(“归根曰静”,老子认为万物的产生是由静到动,万物的“归根”则是由动到静。万物出于静,又回于静;万物生灭无常,而道都常任不变。这就叫做“复命曰常”。常即“道”,认识到道就叫做明,即所谓“知常曰明”。)贵柔守雌辩证思想上的观点,柔弱和坚强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二者统一于老子的“道”中,其将这种思想运用于为人处世和行为原则。总而言之,老子的有无相生,反者道之用、贵柔守雌等思想,集中体现了老子辩证法的智慧,“道”在老子那里同样也是指规律,老子在激烈的社会变动中,感到每个人的贵贱福祸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地变化着的,提出“反者,道之动”,即任何事物都要向它的反面变化,老子思想中体现着朴素的辩证法因素。老子看到了一些相对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合,前后相随。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对立的一面,如果特点达到一定程度,就是表现出对立一面的特点,如大成若缺,大智若愚等,在这些人是的基础上,提出对立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些思想在古代很可贵,对促进人类认识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甚至有很多错误的东西,如他把对立面的依存和转化看作是无条件的自然而然的,提出物极必反,否定相互转化的条件性;提出“微明”的认识境界,与老子守柔处弱明哲保身的无为思想是一致的。具有消极的成分)不考2,柳宗元的历史观中有哪些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因素尊贵不应靠门户等第,应看是否圣贤,圣人“以生人为己任”,即人民群众要求生存的意愿,一定程度上承认了人民的生存权,在当时而言具有相对进步性。与此相对应其建立了一套历史进化的观点,认为社会政治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客观发展的趋势,有着固有的必然性,“势”;提出历史不是天命和圣人决定,提出人的能力的局限性,提出人借助万物实2现自己的愿望。同时他宣扬了无神论思想,对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进行了批判,他还继承和发展了元气一元论思想,唯元气存,同时提出元气自身阴阳二气相互作用,具有朴素辩证法因素。3,简述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古希腊哲学思辨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其哲学家的一系列思辨的观点静观;辩证(二元对立与一元中心的统一);演绎(欧几里得几何学);理智;实践;4,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及其哲学意义“四因”说主要是对事物运动的原因的解说。亚里士多德在这里阐明了运动的四个原因,分别是(1)质料因运动中不变的质料。(2)形式因运动的特定方式。(3)动力因运动的推动者或作用者。(4)目的因运动朝向目标的理由。认为四个原因可归结为两个原因质料因和形式因,且形式因高于质料因。对于运动是潜在的现实化来讲,潜在就是质料,现实就是形式。5,黑格尔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相统一的思想黑格尔哲学是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的统一体系,黑格尔继承并彻底贯彻了谢林的做法,把本体论、认识论、自然哲学、道德哲学、艺术哲学、历史哲学和宗教哲学等各门学科结合成一以贯之的体系。辩证法则是贯穿在所有这些领域的原则、规律和过程。因此黑格尔哲学是第一次使辩证法、历史和认识论达到统一的体系。1、辩证法与历史是统一的。虽然黑格尔认为“客观精神”在外化于自然和社会的发展形式之前是纯概念或范畴的发展形式,它的辩证运动构成哲学本体论的内容,但是,在黑格尔看来,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不管是个人意识,还是人类精神,都有自己的历史,而所有的历史都是辩证发展的过程,辩证法是历史的本质和规律,历史是辩证法的具体应用。从原则上说,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与辩证法的某一个环节相对应;按照辩证法螺旋上升的方向,历史发展的方向是进步,达到了辩证法规定的最后目标,历史也就终结了。因此,本体论、辩证法和历史是统一的。2、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虽然以客观精神的辩证运动为内容的本体论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但是,在黑格尔看来,绝对精神在先,人的意识在后,这只是从存在的顺序的角度来讲的。如果从认识的顺序而言,则是人的意识在先,绝对精神在后,因为绝对精神只是在人的意识发展到最后阶段才呈现出来。这样,辩证法的范畴和规律就成为认识论的对象,认识论也是辩证法在人的意识中的应用。因此,本体论、辩证法与认识论是统一的。3、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构成作为统一的黑格尔哲学体系由三大部分构成(1)精神现象学说明人是如何认识绝对精神的。(2)逻辑学说明绝对精神是如何运动的。(3)应用逻辑学,它又包括两个部分1自然哲学说明绝对精神如何被异化为自然的运动。2精神哲学说明绝对精神是如何在人类社会和精神领域中运动的。6,赫拉克利特“生成辩证法”的基本思想3赫拉克利特以其火本原学说,用火的不足和多余为原则,以其逻各斯为为名,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辩证法思想,即生成辩证法(A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关系对立面的统一关系,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对立面的转化关系,事物无时无刻不朝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当我们肯定一个事物是如此这样的时候,它已经变成另外一个事物,并提出万物常新和我们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等观点,同时他还认为对立面的对立是事物转化运动的动力,一切都是通过斗争而产生的对立面的和谐关系,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可以共存,产生和谐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即事物的性质因取舍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如驴喜欢草料,人爱黄金等观点。赫拉克利特还推测出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一致性,他关于事物矛盾、对立以及统一、和谐的关系的论述充满辩证法思想,其自发丰富而生动的辩证法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7,简述奥古斯丁的时间学说认为把握时间的方式决定了时间的本性,流逝的时间只能被知觉的运动度量,“正是在我心灵里,我度量时间”,被心灵知觉的时间即持续的知觉,知觉虽由外物引起,但知觉的持续却不取决于外物,外物消失后,关于它的知觉仍能够持续,奥古斯丁把这种知觉持续称为“现在”。奥古斯丁认为“现在”不是时间的一部分,而是全部。因为,一是任何时间都可以度量,只有“现在”才能被度量,因而只有“现在”存在;二是过去和将来都可以归结为现在,关于过去事物的现在,关于现在事物的现在,关于将来事物的现在,这三类都是现在知觉到的状态,都是现在的时间。定义“时间”为时间是心灵自身的延伸。此心灵专指上帝,上帝心灵中的“现在”在创世开端瞬间被造,人们对时间的知觉是连绵不断的时间是对时间原型的摹仿。此处他利用柏拉图理念论和模仿说,同时吸收亚里士多德关于心灵度量时间、“现在”是时间单元的思想。8,宋明理学的一般特点北宋是中国封建社会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重要时期,入宋以后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生产关系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这引起了宋至清朝中叶以前的社会变迁呈现新特点。经济上,土地制度的变革和经济关系的变化,土地兼并和土地商品化大幅提高;工商业得到较大发展,并产生了用于商业交易的纸币,交子,明中期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工场手工业。政治上,制度成熟,中央集权,同时也存在冗官冗兵和积贫积弱的问题,专制加强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力量。社会结构上,宋代门阀氏族日益衰微,庶族地主更重视经济发展,更具有理性精神和实践精神,催生了多派共存、多种学说相互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随着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阳明后学提出追求个性自由和肯定私心情欲的道路。同时明朝的灭亡使更多学者反思封建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弊端。与此同时理学的产生发展脉络和过程的特点主要有一是理学的产生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理论渊源,北宋建国继续重建纲常理论,另一4方面,佛道二教的发展对儒家的影响,及其对儒家形成的严峻挑战,理学的产生便具有双重任务,一是解决儒学的内部问题,超越汉唐;二是应对外来挑战,批判佛道二教的玄虚理论和出世价值观。因此它具有融合三教的特点,是以儒学为主干,融摄佛道两家智慧而综合创造的新哲学。二是理学为儒家构建了精深的思辨理论体系,理学家一方面借鉴佛道两家思辨化哲学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回归儒家原典,从中寻找阐发形而上学的经典依据,提炼哲学需要的概念问题等,并对其义理进行创造性阐发,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哲学的理论思辨化程度三是理学的发展过程具有特定的衍化逻辑和里实现缩,有韩愈发起,范仲淹等主张学以致用,而后由周敦颐等理学大家发展,理学基本框架成型,理,气,心,性等范畴也已提出。四是理学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卓有影响的大师,形成了众多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或学术思想。理学中国宋元明清时期以讨论理气、心性等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又称“道学”。它产生于北宋,盛行于南宋与元、明时代,清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但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广义的理学,泛指以讨论天道性命问题为中心的整个哲学思潮,包括各种不同学派;狭义的理学,专指二程、朱熹为代表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学说,即程朱理学。心性论问题,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问题。理学家对人性来源的探讨,和他们的本体论有密切联系。张载提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天地之性来源于太虚之气,但他有时又夸大了性的作用。程颢提出心即天以及性无内外的命题,把心、性、天统一起来。程颐则提出性即理的命题,把性说成形而上之理。朱熹发展了性即理和心统性情的学说,认为心之本体即是性,是未发之中;心之作用便是情,是已发之和;性和情是体用关系,而心是“主宰”。陆九渊认为,心即是性,即是理。王守仁提出心之本体即是性,即是至善。理学家们在心性问题上虽然说法不同,但他们所谓性,都是指某种道德原则、道德属性。他们通过讨论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试图解决人的本质和人性问题,从不同方面强调人的道德意识的作用。认识论问题,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张载首先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两种知识,并提倡穷理尽性之学,成为理学家共同讨论的问题。二程通过对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发挥,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认识学说。程颐主张至于物而穷其理,但不能逐物,必须“反躬”。朱熹提出“即物穷理”的系统方法,主张格物、致知二者不可分离,穷理多后,便能“豁然贯通”,内外合一。陆九渊强调“反观”,认为心便是理,只须向内反观,不必向外求索。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认为格物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从而完成了由内向外的认识路线。他们还讨论到知行关系问题,提出“知先行后”、“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学说,力图把认识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三大派别张载为代表的气一元论哲学。是理学中的唯物主义学派。他提出的“太虚即气”的学说,彻底否定了道家“有生于无”和佛教“以天地万物为幻化”的理论,肯定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他的“一物两体”的学说,把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归结为事物内部的一与两,即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使他的唯物论带有辩证法的特色。他还讨论了即物穷理等认识问题,肯定了耳目见闻等感觉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但他提出“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和“天地之性”、“气质之性”的观点,表现出他的唯物论哲学的不彻底性。他的气一元论学说,为后来的王廷相、王夫之等人所继承和发展,发生了很大影响;其心性之学,为程朱学派所接受。二程、朱熹为代表的理一元论哲学。是理学中的客观唯心主义学派。二程是理学的奠5基者。他们第一次把理作为最高范畴,提出了理本论哲学。特别是程颐,明确区分了形而上与形而下,把理说成是形而上者,把阴阳说成是形而下者,认为理不是阴阳,而是“所以阴阳者”。这就把形而上之理说成世界本原。在他看来,万事万物都是理所派生的。朱熹进一步发展了二程思想,完成了理学体系。他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理气关系问题,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理有气,但理是“本”,众理之全体,便是太极,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太极散在万物,如月亮印在万川。他建立了理学各范畴之间的逻辑联系,是理学集大成者。一般把朱熹和二程、特别是和程颐联系起来,合称程朱学派。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一元论哲学。是理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学派。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他强调主观精神的作用,提倡自作主宰,建立了初步的心学体系,开创了理学中的心学学派。王守仁进一步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以吾心之良知为天理,完成了心学体系,称为陆王学派。程朱理学同陆王心学,是理学中的两个主要唯心主义派别。以邵雍为代表的象数学,用数的关系构造了自然界和历史发展在内的世界图式,用数来说明天地万物的形成和变化。陆王学派中国宋明时期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南宋时,正当朱熹把理奉为最高哲学范畴的时候,陆九渊倡言“心即理”,针对朱熹等人的“理”在人心之外、“即物”才可“穷理”的理论,他提出“发明本心”、“求其放心”的“简易”、“直捷”的主张。永康学派中国南宋时以陈亮为代表提倡事功之学的学派,因其代表人物多为浙江永嘉人,故名。陈亮学术思想无一定师承关系,言论亦多与传统观点不同,此学派哲学上承认客观规律之实在,强调“道”存在于实事实物之中。永嘉学派阳明学派中国明代中期以王阳明思想为宗旨的唯心主义哲学流派。阳明学派以致良知为学术宗旨9,简述王守仁的认识论基本思想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认为格物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从而完成了由内向外的认识路线。他们还讨论到知行关系问题,提出“知先行后”、“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学说,力图把认识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致知格物不是探求客观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是把心中固有的天理贯彻到事事物物中去,这里所讲又与康德所谓“心为自然界立法”的思想相似。这所谓事事物物主要指人伦事物和道德实践,事事皆得其理,也就是使人伦关系和活动都符合道德的原则。一、新格物说(格物即格心)“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格物即格心,即“正念头”王守仁把“格”解释为“正”,即把不正纠正为正;“物”则定义为“意之所在”。因而,“格物”就是纠正意之所在。格物的直接意义是“去其心之不正”,以恢复本体的正。评价在王守仁对格物的解释中,朱子学中格物的认识功能与意义被完全取消,代之以简易直接的方式把格物变为纠正克服非道德意识,否定了经典研究和对自然事物的考察,6完全转向了一种内向性的立场。二、新致知说(致良知)描述王守仁提出的道德修辞方法和认识方法。大学提出“致知”,王守仁认为致知的知就是孟子所讲的良知,因而把致知发挥为“致良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是“天理”、“道心”“天命之性”;“致良知”即推极、恢复、显露我心固有之良知。10,墨子提出“三表法”的目的及其意义墨子提出三表法是为了确立检验认识的标准。原文“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内容第一个标准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就是以过去的间接经验做为衡量真伪是非的标准。过去的经验记载流传下来,就是历史。第二个标准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这是以直接经验作为真理的标准。他所谓的直接经验并不是指个别人的经验,因为个别人的经验容易夹杂许多主观的成分,而是指多数人的经验。“是以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人耳目之实,勿有与无为仪者也”。第三个标准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注意从社会政治的效果方面检验知识的真假、和言论的好坏,这是他的认识论上比较有特色的地方。三表的关系墨子所提出的三个标准是统一的。在达三个标准中,第二个标准即直接经验的“耳目之实”是最基本最主要的。因为第一个标准所注重的间接经验最后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第三个标准也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强调任何真理都是通过可见直接经验的效果而得到检验,是第二个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意义(1)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第一次提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问题,这是他的一大贡献,对后世有深远影响。(2)墨子以历史经验、众人的直接经验和社会政治效果为真理标准,强调“事”、“实”、“利”对检验认识的决定作用,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的真理观。(3)后来荀况重“符验”、韩非重“参验”、王充重“效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对墨子这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三表”法也有严重的局限性,它基本上建立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忽视理性思维的作用,因而不能科学地区分经验材料中的真象和假象。总之,墨子“三表”的思想在认识论上属于比较粗糙的唯物主义经验论。二、论述题1,结合经验论的基本原则谈谈经验论哲学走向怀疑论和不可知论的逻辑必然性,并以此说明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的意义在近代西方哲学中,英国经验论是作为欧洲大陆唯理论的对立派别提出来的,两排虽然豆浆认识论作为哲学的重心和基础,都承认感性认识和理性知识的区别,但所强调和注重的方面不同。为理论者更强调与理想知识相关的问题,注重理性演绎的方法;经验论者更强调与经验知识相关的问题,注重经验归纳的方法。关于普遍必然知识的起源成为两派分歧的焦点,唯理论者认为普遍必然的知识起源于人心固有的天赋观念,经验论者认为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普遍必然知识只有在经验的基础上才能获得,正因如此,经验论者批判唯理论者的“天赋观念论”,而洛克的批判更具有系统深刻的理论价值。7从感觉经验出发,既可以走向唯物主义,也可以走向唯心主义,在英国经验论者中,洛克是经验论认识纲领的制定者,他承认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提出了反映论的基本原理,从唯物主义方面阐述了他的学说,贝克莱试图消除洛克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因素,提出了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休谟则在两人的理论基础上将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的原则贯彻到底,不但否定了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概念的有效性,而且否定了因果关系和因果必然性概念的有效性,将经验论发展到怀疑主义。就整个理论特点而言,英国经验论具有在思辨与常识,科学与信仰,怀疑与确定,唯心论与唯物论之间摇摆不定的倾向。2,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思想的主要成就及其历史价值(人的发现和自然的发现)(一)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背景1、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末叶,是欧洲封建社会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时期。2、自然科学发展的状况。3、古希腊罗马自然科学著作与哲学著作的发现与利用状况。(二)“文艺复兴”的含义1、描述性的含义十四世纪以后,随着古代典籍陆续从阿拉伯重新传入欧洲,在反对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斗争中,先进思想家们对非基督教的古代世俗文化发生了兴趣,怀着极大的热情搜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发掘古代文化遗产,研究古代语言、历史、文艺、科学和哲学,仿照古典作品进行创作。古典文化的研究,蔚然成风。这就是说谓“文艺复兴”。2、实质意义实质上是借古希腊文化,作为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学武器的思想文化运动,是欧洲一次新的文化、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开始。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一)人文主义的含义和基本精神1、人文主义的含义原义即人文科学,指一种与神学相区别的世俗的学问,包括文法、修辞学、历史学、诗艺、道德哲学等。哲学上的含义指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2、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抬高人的地位,贬抑神的地位。(二)人文主义的核心和哲学基础人性论1、反对中世纪抬高神、贬抑人的地位的观点,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高贵。2、认为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要求人生的享乐和个性的解放,肯定现世生活的意义。3、认为理性是人的天赋本性,反对神学贬低理性的观点。4、认为人性包含着自由、平等、博爱,反对封建等级观念。三、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哲学思想文艺复兴另一个历史功绩是“自然的发现”,表现为自然哲学的思想对世俗生活的重视必然引起对自然的浓厚兴趣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使人们开始用科学的方法而不是神学的眼光去面对自然界,为16世纪以哥白尼的天文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繁荣打下了基础。因此称文艺复兴带来了“自然的发现”。中外哲学20088一、简答题,101001,概述孟子的性善论性善论孟子首先提出的一种人性论观点。孟子告子上“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又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扩而充之,就是仁义礼智四德。“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但不否定环境和教育对于道德意识的影响。“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殊尔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也。”并强调学习和修养在培养善良德性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四端”亦称四善端,孟子用语,指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端绪。同时对于四心说,孟子又叫做良心和本心,孟子认为人所固有“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良心本心为“天所与我者”,“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2,托马斯自然律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自然律”即关于人的本性的规律是上帝制定的永恒律,并铭刻在人的心灵中,表现为人的自然禀赋和倾向。“自然律”内容为趋善避恶以保全生命,通过夫妻关系来繁衍后代,在和平的环境里探索真理,服从法律以保持社会秩序。3,刘禹锡在天人关系理论上的贡献天人相交胜唐刘禹锡用语。意谓天与人都各自以其特殊的能胜过对方。认为天和人都是有形的物。天与人各有特殊的能。天与人,即自然与社会的职能不同,“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天之道在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故“天与人交相胜尔”。强调“人诚务胜乎天”,“以法胜天”。4,朱熹“格物穷理”的认识论朱熹继承了二程关于“格物致知”的思想,他认为,人心本来就具有认知的能力,而致知的工夫就是推极心之所知以达到对天下事物之理的把握,这个把握是由一个渐进积累到豁然贯通的过程,所谓积累并非是把天下事物之理全部格过,知识通过具体事物之理的逐步认识进而豁然贯通,达到对事物共同之理的把握。朱熹认为,理普遍存在与一切事物之中,大小粗细均有理。其格物内容包罗万象,自然事物的所以然的原因,和人伦世界所当然的原则等等。其认识过程暗含了认识飞跃的规律,但是未自觉认识到,他主张真理可以一次穷尽,达到所谓的至境,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最后导致他只能做出“心包万理”的假设,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唯心主义。5,中国近代哲学有哪些主要特点P215中国近代社会背景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进入近代的标志性重大事件,战争前中国是一个闭关自守的封建农业国家,战争之后,陷入巨大灾难,社会产生巨大变化,主要有以9下三点一是在于世界的关系上,中国从闭关锁国演变为被迫纳入“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资本主义开始在全球的侵略扩张,中国的封建文化逐步受到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二是国家主权和世界地位上,由主权独立的国家变为主权严重丧失的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瓜分的对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这激起了爱国志士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救亡图存意识,开始积极探索救亡图存。三是经济基础和社会状况上,经过了一个有封建自然经济体系逐步瓦解而转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的过程。鸦片战争前的资本主义萌芽并没有成为主导经济,相反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使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国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生产资料被迫分离,另一方面这种畸形的经济体制也刺激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投资于近代工商业,但是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面对此种深重危机和巨大变革,中国近代哲学发展特征大致如下中国近代哲学的初期发展阶段,在时间上大约是从鸦片战争前后道1894年,这一段时间的哲学思想为西方哲学的引入打开了大门,他们主张社会变革和放眼世界,以变易史观作为哲学依据,怀疑旧的传统,汲取西方文化,动摇了崇古僵化道统永恒的不变论,为近代哲学迈向进化论阶段准备了前提。中国近代哲学的进化论发展阶段,时间上大约是甲午战争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这个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其维新派和革命派先后以进化论为核心,逐步摆脱经学的外衣从而形成近代的形式,尤其是孙中山等的进化论表现出某些走向唯物史观的萌芽,对物竞天择的员额也提出了一些修正和质疑,这预示着将有新的世界观来取代进化论。中国近代哲学开始进入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发展阶段,大致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进入中国,当然其他学派的实证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哲学也进入,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举起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深度批判以儒家正统为主的封建传统思想,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引起的西方文明危机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一部分先进中国人吧寻求真理的目光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道路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导中国哲学的格局。6,简述西方近代哲学的科学精神近代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是决定近代哲学发展的根本因素。关于近代的自然科学与哲学的理性主义特征的关系,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阐述(一)近代自然科学在破和立的过程中就体现着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哲学精神。具体表现为1、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近代自然科学以自然为对象,给理性创造了充分去表现的舞台。2、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近代自然科学家注重把经验尤其是科学实验当作发现和检验知识的方法。3、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精确的量化而达到的确定性。近代科学成功地运用了数学语言去精确地描述客观规律。4、近代自然科学体现了理解世界的机械论图式。在近代自然科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范式中(牛顿力学体系),被想象的世界模型是机械模型,世界被想象为一架大机器,自然物被想象为有形而无灵魂的零件,没有本质的高下之分,它们按相同规律运动,没有天界和地界之分。上帝被设想为自然这架机器的设计师和第一推动者。10(二)近代哲学的主要建树是对新科学的迎合与推进,它的理性主义特征处处体现着近代自然科学精神。1、哲学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近代哲学发生了“认识论的转向”,即认识论问题成为了哲学的中心问题。哲学的这种转向不是依靠自身的逻辑和思辨推理出来的结果,而是自然科学这一外来刺激的结果。其反过来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不可取代的保障和导向。2、近代认识论中有经验论和唯理论两大阵营,两者除了唯名论和实在论这一遥远的历史根源外,还直接地、集中地反映了对自然科学方法的不同理解。近代自然科学存在着实验方法和数学方法这两种主要的方法,近代哲学家在对它们的侧重和取舍中,形成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分歧。3、近代哲学和自然科学一样,也有机械论的特征。机械论是近代哲学的普遍特征,不管是唯物论,还是唯心论,不管是经验论,还是唯理论,都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而有机械论的倾向。4、近代哲学的理论是以自然科学为范式而建立起来的。从共性来讲,近代哲学一般都采取科学论文的形式,与古代哲学的对话、诗、散文等自由文体,与中世纪以问题为中心的逻辑论证的“学问”,都截然有别。就个性而言,表现比较突出的样式有笛卡尔的形而上学体系、斯宾诺莎的“伦理学”、霍布斯的政治哲学、休谟的“人性科学”。7,概述柏拉图的两个领域、两种认识论的思想,他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什么两个领域、两种认识的区分和对比。P481、可知领域理智领域、知识领域。对象是者的理念世界。主体自由人。比喻太阳、洞外的东西等。知识形式(1)数学知识低级的知识。(2)理性知识纯粹的知识,即哲学。2、可感领域非知识领域、意见领域对象自然物、影像。主体囚徒。比喻影像、雕像等。知识形式(1)幻想个人的想象和印象。(诗、艺术)(2)信念关于可感事物的共同知觉。(物理学)柏拉图由此提出“灵魂回忆”说,回答了认识的问题,认为知识不是后天获得的,二是灵魂中自发产生的,是灵魂固有的,知识先天的存在于灵魂之中,知识先天地存在于灵魂之中,学习的作用在于触动,提出或者唤醒灵魂中的理性,使之唤醒灵魂中的理性,使之回忆灵魂中已经有的知识。这个学说为苏格拉底方法提供了本体论的证明;用灵魂中关于理念的天赋知识回答生活在可感世界中的人何以能够认识理念的诘难;“回忆说”回应了智者否定知识的可能性而提出的“学习悖论”(学习者既不能知道他一无所知的东西,也不会寻求他已经知道的东西),“回忆说”认为,灵魂中已经有的东西,需要关注和寻求。回忆既是对自身的关注和理念世界的追求。118,简述弗兰西斯培根哲学的历史功过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培根。培根的哲学贡献主要是确立了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发展模式,他改造了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为物质运动观,改造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纯粹的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空间中的永恒存在,把动力因改造为物质自身运动的原因,认为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静止是相对的,把形式因改造为物质的结构和运动规律,认为形式不是抽象的本质或者柏拉图式的理念,而是把简单性质组合起来,物体由于特定的形式而表现不同的规定性和运动规律。认为事物不但有广延,也有可感自发性生长等规定性。知识就是力量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确立反映论的认识论,认为知识是存在的表象,认为外部存在的反映有感觉和理智两个阶段,强调理智的作用,认为实验是联系感觉和理智的中心环节,是对感觉进行的选择和处理,可以排除感觉自身的缺陷,因而能够接触自然和事物本身。用实用性来衡量知识,认为科学知识是对自然原因和规律的了解,人类可以利用规律为自己的利益服务。提出四假相说,认为科学发展的障碍主要由于培根不仅仅是对经院哲学予以否定,而且深入地分析了传统科学观赖以生存的心理根源和社会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说。认为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真理的幻想和偏见称之为“假相”,这些“假相”有四种(1)“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即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的主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事物的真相。(2)“洞穴假相”指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即因个人立场、观察角度、思维方式等不同而产生的主观性和偏狭性,相当于“坐井观天”。(3)“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即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由于用词的错误和混乱而造成的假相。(4)“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即人们盲目崇拜各种传统的哲学体系和错误的证明法则,并将其移入人的心中而造成的偏见。“四假相”说虽然主要是针对经院哲学的,但是它对错误认识所作的根源性的分析,却具有普遍的意义。他看到了人类认识过程的复杂性、曲折性,指出了认识上的主观性、片面性是产生谬误的认识论根源,并且仔细分析了主观性、片面性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及其形成的条件。它对于人们防止和克服错误认识具有启发意义。(三)培根的经验论1、认为一切知识起源于经验。2、认为“经验”要符合以下的要求(1)作为一切科学知识的基础的经验必须具有“确实性”。(2)经验应当是丰富的,数量是足够的。3、认为经验尤其科学实验是真理的保证。“科学在人的心目中的价值也必须由它的实践来决定。”4、认为只有将感性和理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科学知识。归纳法培根在经验中看中科学实验,在他看来,因为科学实验讲究科学方法的,而他认为科学实验应用的方法应是归纳法,它是不同于亚里士多德主张的演绎法的“新工具”。他的归纳法是分三步进行的广泛搜集材料;整理材料。归纳法的核心内容“三表法”“具有表”、“缺乏表”、“程度表”;归纳。(重视反面例证。)但是培根没有认识到数学对于物理学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假说对于归纳的必要性,12毋庸置疑他作为近代唯物主义的开创者,其哲学观和归纳法为哲学的进一步发展清扫了前进的道路,深深地影响了近代西方世界。9,概述卢梭的良心论卢梭的良心论卢梭是性善论者,良心不仅是道德的原则,而且也是知识的原则。他的良心论的主要观点有1、认为良心是天赋的自然情感。人性天然是善的,恶对人来说并不是自然,二是对人的本性的一种破坏,认为文明改变了人的寻求和要求,产生了自私、仇恨和愤怒的情感,认为人高于动物不在理性在良心,2、认为良心在知识和理智活动领域起着判别真假是非的规范作用,他的知识论的原则是良心原则,认为我存在和外物存在不是推理理性的发现,二是感觉展示在良心的真理。其良心论的基础是意志主义的自然神论和自然观,反映了卢梭对启蒙主义者单纯强调理性的保留态度,显示出他对道德情感的强调。“良知”的特点在于融合了道德情感和理性,良知不是连接情感和理性的桥梁,二是两者共同的渊源,他用普通人的良心代替了少数知识精英的精神特权,发现了人的真正价值,是他思想具有人民性的突出表现。后而影响到康德。10,概述范缜的神灭论对形神关系的唯物主义论证形质神用范缜提出,意为形体是精神所依赖的质体,而精神是形体的作用。神灭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把形与神喻为刀刃和锋利的关系,指出“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在,岂容形亡而神存。”反对佛教认为人死灵魂不灭的思想。形神相即范缜认为精神和形体“名殊而体一”,两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不可分离。“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谢。”精神不能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神灭论)二、论述题,25501,结合德国古典哲学的学习,谈谈什么是启蒙精神并给出你的评价一、法国启蒙运动的特点法国启蒙运动是18世纪在欧洲兴起的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但它是最为彻底和影响最大的,最具代表性。它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而且在后来的世纪里影响深远。它的特点有1、它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历史进步的运动。2、它把理性作为批判的工具和武器,把理性作为至高无上的评判标准。“理性”是启蒙运动的一面旗帜。恩格斯说“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的悟性成了衡量一13切的唯一尺度。”3、它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唯物主义的。法国启蒙思想一开始就承认自然的独立性,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发展到最后以“百科全书派”为代表,在哲学上完全是唯物主义的(至少在自然观上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也因此典型地表现了它在近代的最高形态机械唯物主义。4、它具有鲜明的战斗性,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的舆论准备。法国启蒙运动始终有两个主要的明确的现实目的(1)反对法国专制的政治制度,主张建立充分展示理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社会制度。(2)反对和否定天主教和宗教神学,甚至否定一切宗教,主张无神论。因此每一个启蒙思想家都是一名战士。恩格斯说,启蒙学者“本身都是非常革命的”。后来,“学者斗士”形成为法国许多思想家的人格特征。二、早期启蒙主义者的思想一般认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可根据他们的思想特征划分为相对集中的四类一是早期的以“自然神论”为特征、对宗教持较温和的批判态度的启蒙主义者。早期启蒙主义者主要有贝尔、孟德斯鸠、伏尔泰等。二是后期的以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为特征的、对宗教持激进的批判态度的“百科全书派”。三是代表来自下层劳动群众的先进意识的、以空想共产主义思想为特征的、对私有财产制度持否定态度的启蒙主义者。四是作为特例的卢梭。2,中国古代人性论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哪些启示作用中外哲学2009一、简答题,101001,荀子在认识论上有哪些主要观点认识论一、认识发生的条件“以知”“可以知”1。“人有能知之才,物有可知之理。”“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知识14是由能知的主体和客观事物相结合而产生的。明确地区分了认识的主体和认识的客观对象,但没有把两者绝对对立起来。2。区分了认识实践的能力与知识“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所以知之在人者”,是指人的主观认识能力。主观与客观事物相接触而且符合于客观事物就叫“知有所合”,这样得来的认识就叫“智”,即知识。同样,“所以能之在人者”,是指人们具有的实践能力。这种能力在实际活动中如能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就显示为改造客观的才能。二、认识发生的过程(一)天官意物指感官感知外界事物。1。荀子肯定人的认识是从感觉经验开始的。他认为要认识外部客观世界,首先必须通过感觉器官与客观事物接触。2。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荀子正名“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是所以共其约名以相期也。”这是说人的感官的认识功能是相同的,所以对同类认识对象的感觉、印象也是相同的,因此人们经过对感觉的比较、归类就会形成一个通用的名称来交流思想。3。人通过不同的感觉器官,可以得到关于对象的不同的感觉,感知事物的不同的属性。4。感官的局限性“蔽”(1)感官本身的局限性每一种感觉器官的职能不一样,只能感知它所能感知的属性,所以各种感觉器官所提供的感觉、印象,总会有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为表项性和片面性。如果满足于这种表项性和片面性的认识,那就是认识上的“蔽”。(2)思想方法的错误欲为蔽,恶为蔽;始为蔽,终为蔽;远为蔽,近为蔽;博为蔽,浅为蔽;古为蔽,今为蔽。认识的任务解蔽“解”即解除、排除,“蔽”指蒙蔽、蔽塞。“解蔽”指排除认识中所受的蒙蔽。1。现象“凡人之思,蔽于一曲,而暗于大理”(荀子解蔽)认为人之通病是局限于一偏之见而易于以偏概全,从而妨碍了对事物根本道理的认识与把握。2。原因(1)感官本身的局限性(2)感官的不正常状态(3)思想方法的错误“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在荀子看来,人们之所以会以偏概全,是因为整个认识过程中都存在着矛盾,如果只见一方而忽视他方,就会被一方所蔽。3。纠正这种一偏之见的方法就是做到(1)“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古、无今”。是说任何事物都包含有矛盾,认识就是对矛盾各个方面的认识。因此在认识过程中就应该对矛盾的各个方面进行权衡比较,不要用一个方面否定另一方面。(2)“兼陈万物而个县衡”(解蔽须要识道)就是不但要从各个方面全而地观察事物,而且要根据正确的标准对各个方面的观察作出判断。荀子所说的“衡”,就是标准的意思。这个标准就是“道”。在荀子看来,“道”是全面地体现客观当物发展变化规律的真理,片面的认识不能反映它。(3)他还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4。“解蔽”的锋芒是指向各色各样的唯心论的。对道家的继承和批判(1)正是在道家关于“道”的自然无为的思想影响下,把天看作是没有意志的自然的天;(2)同时,他又把道家作为神秘实体的“道”改造成为具有规律性意义的“道”,因15而建立了他自己的唯物主义自然天道观。但是,(3)荀子批评老子“有见于绌,无见于信”认为在封建等级制度中,应该有贵有贱,有屈有伸,贱者应该屈,贵者应该伸;如果只承认屈,不承认伸,就没有贵贱等级的分别了。所以他说“有绌而无信,则贵贱不分”。(4)对于庄子,荀子批评他“蔽于天而不知人”仅仅依靠感觉器官,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外部事物。不能得到正确的知识。认识深入一步是用“心”进行思维。(“识道须要用心”)(二)心有征知语出荀子正名,指思维器官(“心”)对感性认识的辨别、验证。(1)荀子认为“心”对了感官起统帅和支配的作用,所以叫“天君”。他说“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心(思维)如果不进行活动,就不能有认识。他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2)心有“征知”的作用,即能对感官得来的认识进行分类、辨别和取舍的作用。荀子正名“心有征知。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待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认为心之分析、辨别、验证的作用是在感官接触各类事物而形成感觉的基础上发生的,强调感性经验是理性思维的前提。对于认识发生来说,五官和心之征知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五官簿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别人莫不然谓之不知”。在先秦诸子中荀子辩证地解决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3)荀况认为,心的“征知”作用还表现在能对在复杂的主客观条件下所产生的错觉起校正作用。“心”发生作用的条件虚一而静1。识道解蔽须要识道荀子认为要“解蔽”就必须发挥理性的作用,以“道”作为判断正确和错误的标准。荀子认为“道”是一种客观的是非标准,认识不能离开“道”去凭主观作判断。2,如何识道虚一而静语出解蔽“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一而静。心未尝不藏也,然而有所谓虚;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夫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这里的“虚”,是指不以已有的知识妨碍再去接受新的知识;“一”,是指思想专一;“静”是指思想宁静。荀况认为,“心”要知“道”,必须做到“虚壹而静”,即虚心、专心,静心。(1)虚“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藏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藏害所将受谓之虚。”“藏”和“虚”不是绝对对立的,它们统一在“心”的基础上。惟其“虚”,才能有所“藏”。这就是要人们防止先入为主,排除主观成见,不断地去虚心积累新的认识。与管子中心术等篇绝对排斥“藏”的“虚”不同。(2)壹“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彼)一言此一谓之壹。”“一”和“两”的这种辩证统一就是“壹”。它们两者不是绝对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与心术等篇绝对排斥“两”的“壹”不同。(3)静他“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放心未尝不动也,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解蔽“心”有能动性,经常在动,在考虑问题。比如睡着了就做梦,精神一不集中就胡思乱想,使用它又能进行思考。所以“心”没有不动的时候。但它有“静”的一面。不以梦或各种空想来扰乱思想就叫做“静”。静是相对的,不动就不能进行思维;但要正常思维就必须排除各种空想,使思想静下来。与心术等篇绝对排斥“动”的“静”不同。3。“学至于行而止”16(1)人们认识的落足点就在于“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然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在荀况看来,无论是间接知识(“闻”),或者是直接的感性知识(“见”)和理性知识(“知”),都没有比“行”更重要的。(即把“行”看作是认识的目的)(2)行作为检验认识的方法符验“符”原为古代所用的一种凭证,一分为二,双方各执一半,两者相合为信验,故称“符验”。这里指言论或认识与实际相符合。荀况认为,凡是正确的认识必须总经得起检验的。这一深刻思想,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