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_第1页
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_第2页
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_第3页
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_第4页
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论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是2011年4月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正式注册的一家以油茶种植的专业合作社,该社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有入社农户685户,入社山地面积18320亩,自合作社成立以来,积极组织社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实行油茶标准化生产,可使农户亩增收达2400元以上。同时,聘请了两位林业主管部门高级工程师担任该社的技术顾问,为该社提供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该社旨在带领广大林农,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及能源战略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利用当代林业科学种植技术,优质的改良品种,先进的管理方法,实现林木、林地的快速发展和高效的经济收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12项目建设方案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名称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油茶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射埠镇杉山村、团山村、板桥村、杉仙村、新燎村、桥梁村、泉江村。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或经营)方案引进优良无性系列油茶品种,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12000亩,盛产期年产茶油480吨。123技术、设备本项目油茶种植工艺技术来源于中国林业科学院,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油茶行业标准以及湖南省林科院取得的科技成果规划设计。中国林科院研发的油茶芽砧嫁接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油茶无性系的推广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常规技术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组织培养、扦插繁殖等技术取得了良好的进展。这些技术技术来源可靠。且适宜于湘潭气候条件及种养殖环境,具有可行性。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12000亩,修筑农用道路50公里、防火线20公里,购置挖掘机二台,建蓄水池2500立方米。该项目建设期限四年,从2011年10月至2015年9月。13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建设高品质油茶基地12000亩,项目总投资216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省财政补助1000万元,合作社自筹210万元,农户投工投劳折资950万元。14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高产油茶盛产期平均每亩可产茶油40公斤,每亩可创产值2400元,项目年产值2880万元。生态效益可绿化、改选荒山12000亩,有利于恢复植被、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项目品种种植和培育油茶林,有利于提高区域绿化覆盖率,生态效益较好。社会效益该项目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一是开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局面,形成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二是农民增收,并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岗位1000多个,不离乡离土可就业获得收益。三是有利于开发荒山,是实实在在的绿色产业,符合环境保护的产业。四是弥补和增加市场中、高档食用油品种和供应量,改善城乡人民生活。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09年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2008】208号)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林造发【2006】274号)油茶栽培技术规程LYT13282006。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2003。油茶工程更新改造技术规程DB4300B6403318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DB430942005。林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定(试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技术方案湖南省油茶造林工程管理办法湖南省油茶低产林改造工程管理办法16综合评价本项目通过建设高产油茶基地,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农业经济,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不仅可以增加产区群众收入,而且对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绿色食品,促进劳动力转移,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与省、市、县发展规划相衔接,项目建设起点高,技术先进,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建设单位资金实力雄厚,项目区地理位置优越,水电充足,气候适宜,交通便利,产品市场需求旺盛,项目技术成熟,方案可行,项目投入少,资金周转灵、机制活,种植成效大,投资报酬高,环境污染小;辐射带动强,项目建成后能取得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有利新型生态农业建设,有利产业化进程,有利增加农民收入。本项目是一项见效快,经济效益高,风险性少的项目,符合生产绿色食品要求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优势产业项目。项目投资较大,油茶种植见效期较长,建议上级部门给予政策扶持,以使项目尽早实施。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与由来在全球性粮油安全问题步步紧逼之下,如何确保不突破18亿亩耕地红线,又有效解决13亿人口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问题中国的决策高层已把目光投放到18亿亩耕地红线之外的广阔山地,聚焦在木本粮油树种上。在众多的绿色油料植物中,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油茶,注定将担负起维护油料安全的历史使命。我国油茶主产区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等省(区)长期以来不懈地组织油茶良种选育攻关和先进科技推广,开展油茶基地建设和产品精深研发,为丰富我国食用油生产和消费结构、提升食用油营养品质、维护食用油料安全展现了一幅幅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光明图景。油茶在我国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以油茶籽加工生产的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绿色无公害,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保健功效,而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与棕榈油、油橄榄油和椰子油并称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国际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据统计,全球茶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近50来自湖南。作为全国油茶中心产区,湖南有4600多万亩山地适宜栽培油茶,现有油茶林面积达1778万亩,占全国油茶林总面积的1/3强,茶油年产量104万吨,占了全国茶油总产量的近一半,油茶面积和茶油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2007年,湖南茶油年产值突破了50亿元。全省124个县(市、区)中,油茶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有68个;在全国14个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的县市、区)中,湖南占了6个。发展油茶产业,湖南的地位举足轻重,有优势为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担当重任,有潜力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湖南油茶产业发展也受到了中央领导和国家林业局及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今年7月,国家林业局决定,以湖南省林科院为依托,成立国家林业局油茶研究开发中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也选定在湖南召开。最近,湖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规划到2015年,全省发展油茶林2000万亩,其中建设丰产林基地1000万亩,油茶产品精加工率达到80左右,茶油年产量达到50万吨,油茶产业年产值达到300亿元。近年来,湖南省结合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油茶新品种研究和推广力度,推进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和油茶产业化经营,油茶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目前,全省茶油加工企业达到2110多家,茶油龙头企业不断涌现,金浩、苏仙、湘椿子、金拓天等精制茶油品牌群星闪烁,产品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国家。在国家林业局的支持下,湖南省林科院的科研团队在优良无性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了油茶杂交育种研究,成功培育出了一批高产优质的优良杂交组合,选育出油茶优良农家品种2个,杂交组合、优良家系和无性系新品系5批共87个,占全国选育出的良种的65,占现在保存量的80以上,使油茶平均亩产茶油达到50公斤至75公斤,从而确立了湖南油茶良种研究在全国的领先地位,也充分揭示了油茶新品种巨大的增产潜力。山茶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亚油酸的木本油脂,优质茶油以油酸、亚油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90以上,比国际公认的最好的橄榄油还多1,食后易消化,有效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具有降低油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并具有较好的护发养颜功效,是一种集食用、养生保健、美容于一身的安全营养健康食品,是21世纪人们普遍追求的高级食用油。目前,我省茶油产量从20世纪80年代56万吨,90年代58万吨发展到现在的年产油均在7万吨以上,约占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其中2002年产油76万吨,2003年达到89万吨。湘潭市许多地方都有种植油茶的习惯,现有油茶种植面积2286万亩,其中油茶种植面积1876万亩。油茶综合利用产业链长,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产业发展的潜力大、前景广。发展油茶产业,既可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林地资源利用水平,增加食用油供给能力,满足社会和大众对良好生态产品、天然绿色产品的需求,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油茶产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结合的典型产业。油茶树全身都是宝,其食用、药用、化工等用途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同时,油茶又是常绿阔叶树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改善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维护国家油料安全的战略举措。利用湘潭丰富的丘岗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可以在不与粮争地的条件下,有效缓解食用油供需矛盾。加快发展油茶产业是增加林农收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2应用需求与项目必要性分析221当前我国油茶产业化发展呈现的机遇入世以来,我国油料作物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对油茶而言,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因为油茶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5以上,且含维生素A和E,耐贮藏且容易被人体吸收能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病症,是绿色保健食用油,为高级食用油。由于油茶病虫害少,且生长于低丘岗地,基本不受环境污染,是绿色无公害食品,深受国内、国际市场欢迎,誉为“东方橄榄油”。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的茶油情有独钟,在日本,油茶的价格是菜油的75倍,目前油茶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已经启动了跨世纪油茶先导工程和国家油茶低改工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示范作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今年又进一步批示要加强我国油茶工程的发展力度。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战略调整带来的机遇。我国广大南方地区,人均耕地很少,但宜林荒山、荒地却较多,且大多是低缓的丘陵,区域内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时间长,发展油茶生产可谓得天独厚。由于油茶林对自然灾害有咬强的抵抗力,且不与粮、棉等其它农作物争地,因此,这在发展我省地方特色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222我省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油茶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省是其中主要集中地之一。它适应性广,能耐干旱贫瘠土壤,在我省丘岗山地是其他经常林无法取代的主要绿化树种和重要油料资源。在我省,油茶林长期以来一直是采用自然实生繁殖,粗放经营,大面积产量很低。为改变这一落后局面,我省自六十年代开始特别是九十年代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进行无性系油茶优良品种选育。223本项目是湖南省油茶示范县的重点示范基地本项目的建设是充分利用湘潭的自然条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湘潭作为一个农业大县,长期以来,湘潭的农村经济主要依赖粮食生产、牲猪生产、湘莲、用材林生产、果蔬生产等。除此以外就是外出打工,农村经济形成不了大规模的产业,找不到有效的突破口,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本项目的实施能有效地利用湘潭的山林、气候、土质等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把湘潭油茶打造成一个独特的强势产业,增加国内有效供给,扩大对外出口,实现广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本项目的建设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油茶产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的油茶种植业基本上延续着传统的做法,绝大多数油茶种植区都没有对油茶林实行科学培育和集约化管理,造成油茶林杂灌丛生,林相紊乱,老残林多,病虫害多,荒芜面积大,其结果是产量越来越低(每亩产油仅为4公斤左右),油农的信心也越来越不足,尽管国家在油茶生产上给予了很大的投入,但效果不佳,突破不大。本项目的实施将采用油茶种植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实现科学化营林,实现产量上的突破(力争达创每亩产油4050公斤),为全县、全市油茶生产做一个良好的示范。本项目的建设是推进退耕还林,消灭宜林荒山,美化和绿化湘潭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是节约农用耕地,发展绿色食品,优化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需要。本项目的实施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建设。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31地理位置地处湘中偏东、湘江西岸,位于东经1122511303,北纬27202805,地跨涟水、涓江、靳江流域,为湖南省湘潭市辖县,属于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面积251298平方公里,约为五山一水二分半田,一分半道路和庄园。与湘潭市区以湘江为界,县、市区域似犬牙交错,又与宁乡县、望城县、长沙县、韶山市、湘乡市、双峰县、衡东县、株洲县、株洲市天元区、湘潭市岳塘区、雨湖区水陆相连。32地形地貌县境属湘中丘陵,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南部群山绵延,昌山为县境最高峰,海拨7551米,系南岳七十二峰之一。西部乌石峰凌空耸峙,海拨437米,有“乌飞将近月,石乱欲撑天”之势。东南部晓霞山脉绵延南北50公里,云集天马山、紫荆山、琵琶山、晓霞山四座高峰。北部仙女山,海拨311米,层峦叠翠,秀色一方。县境中部沿涓水、北部沿涟水形成肥沃的河谷平原,东北由湘江、涓水、涟水汇注,形成富饶的湘潭盆地。33水文本项目区地表水系发达,较大的常年性地表水主要为湘江,项目区域内水特征为降雨量充沛,雨量集中,每年49月为汛期,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为枯水期。地下水蕴藏丰实。主要为第四系地层潜水。本项目内人口密度较小,地下水开采量较小。本项目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地内地下水主要为A、构散岩类孔隙水(潜水);B、基岩风化裂隙水。松散岩类孔隙水(潜水)分布于沟谷两侧及底部,含水层岩性为砂卵石层,该层透水性强,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水位埋深大于5米,地下水水质良好,不具腐蚀性。34气候湘潭地处湘江下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降雨充沛,无霜期长,春夏之间降雨集中,秋季多旱,暑热期长,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据湘潭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73,一年中1月份最低,多平均值48,7月份最高,多年均值292。多年平均气压10082HPA,多年平均降雨量13172MM,最大日降雨量为2098MM,36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55以上,年际间年最大降雨量是年最小降雨量的2倍以上。多年平均蒸发量13100MM,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6207H,多年平均风速23M/S,最大风速200M/S。35植被根据湖南植被(祁承经主编)中划分的植物区系,本区在植被区划中,隶属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北部植被亚地带,在植物区系和植被区划上均带有过渡性质。本区是我国中亚热带地段之一。区系植物成分不太多,植物资源较少。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等。项目区为火烧迹地,主要灌木树种为桎木,白栎、杂竹等,林下植被主要有白茅、铁芒箕等,群落结构比较简单。36交通,依湘江,邻省城,与湘潭、株洲两市唇齿相依,交通发达,区位优越。湘江、107国道、长衡西线高速公路、武广快速铁路纵贯南北,320国道、潭邵高速公路、湘黔铁路、天易高等级公路横亘东西。湘潭二大桥把县城与湘潭市区连为一体,天易高等级公路将县城与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成一线。200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将列为长株潭城市群一个组成部份,湘江生态经济带核心区。副省长贺同新赞誉为“湘江之滨正在成长的一颗璀灿明珠”,原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亲笔题为“湘中明珠”。37社会经济状况1995年,县治由湘潭市迁至易俗河镇。同年,撤区并乡建镇,全县设22个乡镇。县域历经数代变迁,始成今日之状况。全县以汉族为主,26个少数民族零星杂居,总人口1141万人,全县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54人。到1997年,成为全省综合实力十强县。到2006年,县级财政收入达44亿元,始居湘潭市辖县市区之首。已探明矿产30余种,谓为锰矿之乡。主产稻谷、生猪、鲜鱼、蔬菜、茶叶、水果、湘莲,有“中国湘莲之乡”之称。“花石寸三莲”旧为宫廷贡品,生猪、九华红菜苔、石潭香菇、羊鹿茶、湘莲、竹木畅销全国。粮食生产居全省第二,生猪生产居全省第一。锰粉、海泡石、磷等矿产,远销海内外。,历史上曾有“天下第一壮县”之称。县人以此为荣,以此为动力,负重奋进,自强不息。2008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130亿元,增长13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增长23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亿元,增长18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12990元和5810元,增幅均为148。全县城镇化率达到27。县域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38森林资源状况“十五”二类森林资源调查(2004年)县国土地总面积251227公顷,林业用地面积12042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93,其中有林地面积923655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67,灌木林地204277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696,有林地和灌木林地合计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366。活立木蓄积量3629586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480,森林绿化率4781。39油茶产业的基本情况现有油茶林1876万亩,占有林地面积14,主要分布在射埠、中路铺、谭家山、梅林桥、花石、响塘、排头等乡镇,目前年产茶油5625万公斤,亩产茶油3公斤左右,正在规划建设的面积有近12万亩,全县将形成30万亩的油茶产业基地。全县油茶加工企业多家,目前还没有形成品牌,通过基地建设引进一批油料加工企业,形成23个知名品牌,形成南方油料交易市场。310项目区林业生产条件及外部协作条件射埠镇位于腹部地带,涓水中游,与河口、梅林桥、谭家山、中路铺、锦石、乌石、花石、石潭八乡镇毗邻。镇区面积3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7034人,潭花、韶井公路在此交汇,交通便利。境内盛产茶油,现有面积油茶404万亩,是湘潭市第一油茶乡镇,为有名的茶油之乡。矿产丰富,蕴藏着铁矿石、石灰石、黄金、矽砂等矿产资源,是面积第二大,人口第二多的大乡大镇。镇辖5个管区,5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面积17096平方公里,总人口63169人,其中农业人口61460人,非农业人口1709人。全镇现有耕地面积6638275亩,其中水田620995亩,旱土428325亩,山地面积1296万亩。现有规模企业5家。现有学校29所,其中高中1所,初中5所,小学2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基层党支部70个,党员2240人。新世纪,新起点,射埠党委、人大、政府一班人围绕五年再造一个新射埠的总体经济发展目标,重点狠抓了招商引资、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射埠镇林业组织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完整,林业技术力量雄厚,管理严格,村村配有专职抓林业的副村主任,林业经营水平较高,林业发展势头良好,全镇经济基础好,拟征用地村民造林护林,保护环境意识强,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对重点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长防林工程的投入加大以及项目的实施,村民受益非浅,造林护林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县、乡林业部门因势利导,加强管理,积极推广新技术到林业生产实践中,促进了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第四章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市场分析41项目的建设目标通过建设本项目,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实现新植油茶林1200亩。二是实现本项目年产茶籽油480吨。三是在全县乃至全市油茶生产区起到示范性作用,大幅度提高茶籽油的产量,提高茶籽油在中国食用油中所占比重,满足市场需求。42项目的市场分析油茶,多年生常青阔叶经济树种,其主要产品为茶籽油,主要副产品为茶籽粕,前者作为高档食用植物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A、B,在国际市场上与橄榄油齐名,后者作为皂素、饲料及有机化工原料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大的需求。茶籽油的营养价值茶籽油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比花生油、菜籽油、豆油等植物油含量都高,而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最高达88,这是目前所知的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其油脂配比含量比例被公认的是全球食用油中的理想黄金比例。优质茶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接近90,并且脂肪酸平衡模式接近人体所需,其成份含量为油酸7588;亚油酸3521;亚麻酸0315。油中饱和脂肪酸(10)、单不饱和脂肪酸(80)、多不饱和脂肪酸10的这样一个比例完全符合营养学家所推荐的理想模式181,其中的亚麻酸脂肪酸(15)和亚油酸脂肪酸(8)配比也是最符合营养学家所推荐的理想模式146。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来说均有显着的食疗效果,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在我国医学名着本草纲目、农息居饮食谱、中国中医药大辞典中,都记载着茶籽油具有助消化、养颜、明目、清热润肺、解毒止痛、护发、减肥、清肠等食闻效果,被誉为“东方的液体黄金”。我国食用植物油市场现状食用油消费增速快,但消费量不足。油脂是人体不可少的营养物质,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全球食用油的消费是逐年增长。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时也是食用油消费大国,食用油特别是食用植物油的消费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快速增长。据统计,2004年我国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为135公斤,2007年则为173公斤,增加了近4公斤。即使是这样,与欧美发达国家人均年消费45公斤相比,还有太大的差距。食用油消费结构不合理。茶籽油作为高档木本食用植物油,在我国食用油消费总量中仅占123,而欧美发达国家高档木本食用植物油(橄榄油)的消费量则占食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差距极大。食用油供给不足严重依赖进口。据2007年统计,我国国产食用植物油仅为1035万吨,而进口食用植物油却达到1509万吨,占全年国内消费量的54,而且,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进口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比例上升。由于我国耕地少,大规模发展豆油等与粮食争地的植物油生产是不可能的,这也是我国每年增加进口油的原因。茶籽油的市场预测以我国2007年食用植物油总消费量算,在不增加消费量的前提下,每年国内的供给缺口植物油达1500多万吨;以目前我国茶籽油年产量277万吨算,仅占食用油脂费量的123,这是极不合理的。要改变这一状况,把茶籽油这种高档、优质、健康食用油的消费比例提高到欧美国家那样(40),我国茶籽油年产量就要提高到900万吨,是现在年产量的32倍。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本项目发展的战略布局的指导思想是,以现代林业思想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培育大市场、大产业为核心,以高技术、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为目标,合理布局,优化配置,促进湘潭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51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布局原则511区域化原则立足各自特点,发挥地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定区域主导品种与产业,以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提升整体素质和效益。512规模化原则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集中力量发展优势和特色产品,促进特色产品集中,形成一定经济规模,壮大支柱产业。513产业化原则以本合作社作为依托,并通过“专业合作社加农户”的形式,促进合作社与广大农户逐步结成利益共同体,使整个布局纳入到产业化经营的轨道。514标准化原则坚持科技兴“油”(茶),提高科技含量,加强技术创新,制定统一标实竞争能力,加速产品的国际接轨。515社会化原则通过科技引导、市场运作等手段,加强技术推广、信息引导、技术培训、市场流通等服务体系建设,为整体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发展的基础。52项目建设总体布局项目生产基地设射埠镇杉山村、团山村、板桥村、杉仙村、新燎村、桥梁村、泉江村,利用射埠镇的区位优势及良好的油茶生产基础,壮大本区域的油茶产业。53项目建设内容新造良种油茶12000亩,盛产期年产茶油480吨。54基地建设技术措施进行全垦整地后选用育苗基地繁育的高产无性系芽苗砧嫁接培育的2年生I级苗或用合格的1年生容器苗上山造林。在优质壮苗上山种植后加强营造抚育管理,因地制宜地采用GGR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油茶放蜂授粉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等综合低改技术,套种花生、黄豆、中药材和工业用红薯淀粉品种等经济作物,构筑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及长短结合的立体经营模式,建成亩产油50公斤以上、亩产值超2000元的高产优质油茶生产示范基地,以辐射广大油茶产区。541林地选择1米土层,排水良好,酸性土壤。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542良种壮苗采用审定良种,科学配比栽培,优质苗木造林。容器杯苗高10CM,一年优良家系苗高20CM,二年生嫁接苗高25CM,基径粗04CM,根系完整、无病虫害。543科学整地上挖下填,削高填低,大弯顺势,小弯取直。陡山梯垦保水土,平山全垦间作物。小雨不出带,大雨难下山。秋季整地,冬季造林;冬季整地,来春造林;夏伏整地,秋季造林。小于15缓坡全垦或带状整地,陡坡撩壕成梯或水保鱼鳞坑整地方式。544合理密度种植密度70120株左右,适宜的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545科学栽植拌匀基肥复表土、扶正苗株,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546强化抚育造林后,每年抚育23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第二次抚育一般在89月;冬季结合施肥进行深垦。前3年需摘掉花蕾,加快树冠成形。盛果期每年抚育12次。第一次抚育在56月,冬季结合土壤改良进行深垦施肥。547合理间种利用林地间隙种植花生、黄豆、苜蓿、紫云英、绿豆、芝麻、豌豆类豆科等矮杆作物,以耕代抚,间作距树蔸的距离在50CM以上,并及时施肥。548控形修剪修剪时间以11月至次年2月为好,定植后在50CM处定干;第二年在保留23个强壮分枝作为主枝;第34年,在继续培养主枝的基础上,将其上的强壮春梢培养为侧枝群,均匀分布。在采果后至春梢萌动前进行。将位置不适的枝疏去,尽量保留内膛结果枝。连续挂果枝适当回缩修剪或从基部全部剪去,在旁边再另外选择强壮枝进行培养。对于过分郁闭的树型,应剪除少量枝径24CM左右的直立大枝,开好“天窗”,提高内膛结果能力。549合理施肥氮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定植当年67月树苗恢复后,适当施薄肥,距离30公分,一株半两,避免肥害。第二年3月份新梢萌动前施速效氮肥,每株0105公斤,12月上旬以每株510公斤土杂肥或粪肥为越冬肥,随树体增长,逐年递增。盛果期施肥要氮磷钾合理配比。3月份施速效肥,每株12公斤;11月份施土杂肥,每株1520公斤。5410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炭疽病。冬前防治,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夏季防治50退菌特可湿性粉3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软腐病。50多菌灵3005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50退菌特10001500倍液,1100波尔多液。根腐病。1硫酸铜或敌克松等消毒病苗。蓝翅天牛。成虫羽化高峰期,可喷洒20果乳剂500倍液、90敌百虫1000倍液,幼虫期可喷洒90敌百虫500倍液象虫。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1兑水1000倍5411果实采收10月采收。树上5的茶果微裂,容易剥开,种子乌黑有光泽或呈深棕色。5412果实处理果实堆34天,晴天摊开翻晒23天后,茶果自然开裂,然后过筛扬净,继续晒12天至全干用于榨油。第六章防火、安全、节水措施61防火在项目区内,在与林地交接的山脊,要开设生物防火林带。沿山脊设计2米宽的步道,以山脊为中心线,每边留足6米,按152米的株行距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可选择木荷、杨梅防火性能强的树种。在进入项目区和项目区内设立显目的森林防火标示牌,备置森林防火设备,配备专职的安全消防员,加强消防设备的维护、管理及巡查工作。62劳动安全项目在工程施工,施工机械操作,施工车辆交通及设备运输过程中均有可能对施工人员和周围群众带来危害。因此,安全生产极为重要,必须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国家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命,进行安全管理和安全设防。63节水631节水措施本项目水资源消耗量较大,在工程方案设计以及生产运营中,将对节水高度重视,尽可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所采取的节水措施主要包括1方案设计中采用撩壕整地,充分利用自然雨水资源,推行节水灌溉系统,以降低水资源无效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在地表覆盖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以抵制土壤蒸发,减少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水的利用率;3合理施肥,以肥调水,以水促肥,充分发挥水肥协同效应和激励机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4对林农进行节约用水教育,增强节水意识,在生产上、生活上均珍惜水资源,绝不浪费。632节能措施在本项目建设方案设计以及运营管理中,主要采取如下节能措施1在方案设计中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采取可行的节能措施;2合理配置设备,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尽量减少设备的数量;3对林农进行节能教育,增强节能意识。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一切企事业的选址、设计、建设和生产必须防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进行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时必须提出对环境影响的报告”。本项目严格遵守环保部门制定的有关区域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71生态环境现状项目区内为火烧迹地,原有林木已被烧毁,地被植物主要为盐夫木、檵木、五节芒、蕨类等,植物种类比较单一,群落结构比较简单。无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也不存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大的影响。但坡度较大,平均坡度大于20度。72项目对环境影响721施工期间环境影响本项目区通过兴修排灌水利工程、撩壕整地,不仅提高了灌溉保证率,而且节约大量的水资源,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并可防止周边污水和废弃物对林地的污染,改善项目区环境质量,有效地保护项目区一带的生态系统和环境景观。施工期间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主要是1项目建设过程中有大量的土方工程,整地和林道建设将造成一定程度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2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少量建筑垃圾。722运营期间环境影响本项目运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1引种苗带来的病毒虫害;2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土壤和地下水所造成的污染;3工作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73环境保护措施731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环保措施1本项目的建设坚持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主,保护、开发和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确保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2统一规划取土场地,禁止乱挖乱填,严格控制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而且工程完工后应迅速实现弃土区、山体开挖区、边坡等的植被覆盖,可以先植草再种树,以促进植被的恢复,并形成多层植被的形式;3完善好排灌溉系统,撩壕整地尽量减少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4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建筑垃圾和其他废弃物,将统一收集,并及时运送到垃圾堆场。732项目运营期间的环保措施1由于引种亩可能带来病虫害,公司将通过提高检疫意识,健全检疫制度,配备必要的检疫手段,来防止病虫害的引入的扩散。2加强对购入生产原料的防污染管理,特别要防止生物污染和化学污染原料的购入。3植保技术以农业技术与生物技术为主,辅以生物农药和低毒低残留药剂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农药的使用应根据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种类,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使用。4施肥技术以培肥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污染、保证产品卫生品质为前提。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最大程度地保持农田土壤养分平衡、提高土壤的肥力,减少肥料成分的过度流失对农产品和土壤、地下水的污染。间种作物的秸杆应回土,防止土壤肥分损失。5定期监测基地土壤、水源及空气状况,保证其始终符合相关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如发现问题,应及时找出污染源并加以解决,以免影响苗木质量。74环境影响评价本项目主要是实施初期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只要按水土保持措施施工,则能把影响降低到最小,项目实施后能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美化环境的绿色产业。第八章项目组织管理81组织机构合作社以服务社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办社理念。以组强油茶的生产、开发为已任,积极对外合作与交流。成立由社长任指挥长的油茶产业化建设指挥部,负责宣传发动,调度人、财、物和土地的流转,社理事会聘请技术骨干成立项目办公室,负责技术路线的制定、规划设计、组织社员或专业现场施工和施工进行监督及检查验收。82合作社的管理821合作社的责、权、利按照合作社有关章程和油茶专业合作社社农合作油茶基地建设实施方案,入社合同有关规定,为农户提供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按照入社合同为油茶种植户提供优质油茶苗木、肥料和农药。按市场价确保入社农户油茶籽应收尽收,同时享有入社农户油茶产品的优先收购权。对入社农户违反合同侵犯合作社权益的行为,有采取措施予以保全的权利,按照合同有关规定,违约方应向守约方赔偿所投入的物品及现金。822入社油茶种植户的责、权、利服从合作社统一安排和管理,按要求搞好油茶的种植和管理,并承担相关费用和劳力的投入。按要求无偿提供油茶种植所需的土地,租赁别人土地自行负责,土地经营权属的流转合同承担相关的费用。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91投资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2160万元。新造林包括砍山撩壕整地1000元/亩,苗木250元/亩,栽植70元/亩,补苗、农药、化肥180元/亩,抚育管护3年300元/亩,(100025070180300)元/亩12000亩2160万元。92项目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16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省财政补助1000万元,合作社自筹210万元,农户投工投劳折资950万元。第十章效益分析本项目的建设,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开辟生产途径。当今世界,开发木本食用油已成为解决食用油的主渠道和发展趋势,不少国家已基本实现了食用油“木本化”。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年人均木本食用油达到20KG目前我国木本食用油人均年占用量只有LKG;在我国油茶重点产区的湖南、湖南,人均茶油年占用量也不到1KG。可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既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又为除农田生产食用油之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新门路。扩大劳动就业。从种植业来说,发展油茶产业,在荒山、荒地种植油茶林。可明显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若再结合发展油茶加工业考虑,则更可进一步扩大广大农民就业的门路。从这一意义来说,大力发展油茶林种植业及其加工业,不失为解决当前及今后全省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一种好途径、好路子。促进农民增收。昔日荒山、荒坡,可谓“一无所有”。今日种上油茶林,经济收益倍增。据调查,在湖南重点产区,农户油茶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3040,高的可达7080。湖南省委、省政府近些年曾先后提出在山上再造一个湖南、山上要建设绿色银行,山下要建设优质粮仓”等发展战略,为促进全省农民增收起了积极作用。改善生态环境。油茶林分具有显著的生态功能,对改善生态、优化环境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对湖南省油茶林分生态功能效益的研究和评估,认为油茶林具有以下多方面的生态功能油茶林及油茶林下枯落物的涵养水源的功能;油茶林保土功能;油茶林制养功能;油茶林具有滞尘效益油茶抗化学物质和细菌污染;油茶林可改善地下水质;油茶林具有降温增湿作用。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生态肥料。茶饼(又叫茶枯、枯饼),是油茶籽加工后的残渣,数量约相当于茶油的3倍。这是优质的有机肥料,对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生产绿色食品。油茶是天然木本油料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