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_第1页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_第2页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_第3页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_第4页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LP-1RA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中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中华内科杂志,1981;20(11):678-683; Pan XR, et al. Diabetes Care. 1997;20(11):1664-1669; Gu D, et al. Diabetologia. 2003;46(9):1190-1198; Yang W, et al. N Engl J Med. 2010;362(12):1090-101; Ning G, et al. JAMA. 2013;310(9):948-59.,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脑卒中,心血管疾病,成人糖尿病患者脑卒中住院率增高1.5倍,糖尿病并发症危害多,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28.5%患有视网膜病变,易导致失明,每年新发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44%由糖尿病引起,位居首位病因,20岁以上非创伤性截肢的患者,60%由糖尿病引起,成人患者全因死亡率增高1.5倍,NIDDK, National Diabetes Statistics fact sheet. HHS, NIH, 2014.,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成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高1.7倍,既往有多种针对不同靶器官的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葡萄糖吸收,肝糖过度生成,细胞功能失调,胰岛素抵抗,DeFronzo RA. Ann Intern Med. 1999;131:281303. Buse JB et al. In: Williams Textbook of Endocrinology. 10th ed. 2003:14271483.,胰腺,葡萄糖,肌肉和脂肪组织,肝脏,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二甲双胍,磺脲类,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糖苷酶抑制剂,胃肠道,二甲双胍,胰岛素,胰岛素,胰岛素,传统降糖药物不能长期有效控制血糖,且易导致体重增加,*最初采用饮食控制,如果空腹血糖15 mmol/L则加用磺脲类,胰岛素和/或二甲双胍 美国糖尿病学会临床实践指南.,UKPDS 34. Lancet 1998:352:85465,UKPDS,传统治疗*格列苯脲二甲双胍胰岛素,随机化后时间(年),推荐治疗达标目标 7.0%,HbA1c 中位数(%),6.2%-正常值上限,5,当前的治疗很难同时解决多方面问题,糖尿病诊断,2型糖尿病进展的附加因素,碳水化合物代谢参数,时间,糖尿病前期,糖尿病,有更有效的解决办法吗?,近年全球GLP-1RA发展迅猛,*OW:once weekly,一周一次,GLP-1(胰高糖素样肽-1)具有多种生理作用,胰腺,胃,心脏,大脑,肝,肠,心脏保护作用心功能,饱腹感学习能力和神经保护作用 (动物实验),胃排空,葡萄糖生成,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分泌,胰岛素合成,葡萄糖依赖性胰高糖素分泌,GLP-1,Baggio 213157,L细胞分泌 GLP-1被 DPP-4 分解,8,GLP-1能够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高效“控”糖,降糖同时低血糖发生率很低,Nauck et al. Diabetologia 1993;36:7414,均数(标准差); *p24小时,26,利拉鲁肽进行了大型临床3期 LEAD 系列研究,Marre et al. Diabet Med 2009;26:26878 (LEAD-1); Nauck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8490 (LEAD-2); Garber et al. Lancet 2009;373:47381 (LEAD-3); Zinman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122430 (LEAD-4); Russell-Jones et al. Diabetologia 2009;52:204655 (LEAD-5); Buse et al. Lancet 2009; 374:3947 (LEAD-6); Montanya et al. Clin Ther 2009;31:2472-88,RCT, 随机对照试验,临床3期试验,6个RCTs,至少26周 (LEAD-3包含2年的延长期研究),40个国家,5000名患者,成人1880岁伴有T2DM,Marre M, et al. Diabet Med. 2009 ;26(3):268-78; Nauck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8490.Pratley RE,et al. Lancet. 2010; 375(9724):1447-56.,LEAD-1 联合SU,LEAD-2 联合二甲双胍,Lira vs. DPP-4i联合二甲双胍,0.4,1.4,1.5,0.8,1.3 1.3,1.1,0.4,1.3,1.5,0.9,*,*,*,*,基线 HbA1c (%),8.4,8.5,8.5,8.4,8.4,8.4,8.3,8.4,8.4,8.4,8.5,HbA1c下降幅度(%),1.12,0.79,*,LEAD-6 联合二甲双胍和/或SU,8.2,8.1,*,*,利拉鲁肽高效“控”糖:有效降低HbA1c,*p0.0001 vs. 活性对照药. 数据来自26周核心试验.,总体人群HbA1c 变化 (Lira vs. DPP-4i),既往OAD单药/联用治疗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 (LEAD-1, LEAD-2研究),利拉鲁肽高效“控”糖:低血糖发生率低,低血糖事件/患者-年,Gough et al. Diabetes. 2010;59(Suppl.1): A208 (764-P),利拉鲁肽1.8mg利拉鲁肽1.2mg格列美脲,治疗26周HbA1c水平(末次观察值结转法),n=3967,LEAD1-6荟萃分析:不同HbA1c水平时的低血糖事件发生非常少,利拉鲁肽可以有效降低体重,Marre et al. Diabet Med 2009;26;26878 (LEAD-1); Nauck et al. Diabetes Care 2009;32;8490 (LEAD-2);Yang W et al. Diabet Obes Metab 2011; 13:81-8; Pratley et al. Lancet 2010;375:144756 (Lira vs. DPP-4i),1796研究联合二甲双胍,LEAD-2联合二甲双胍,LiraDPP-4i联合二甲双胍,LEAD-1联合SU,*与对照药物有显著差异,与磺脲类药物合用(LEAD-1;26 周),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 (LEAD-2: 26 周;1796研究: 16 周),整体人群的体重改变 (Lira vs. DPP-4i: 52 周),Zinman et al. Diabetes 2010;59(Suppl. 1):A495 (1894-P),BMI 和腰围是预测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的独立指标基线BMI 和腰围数值较大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后可得到最大程度降低,利拉鲁肽可以有效减少BMI和腰围,15,长期临床实际应用研究显示:利拉鲁肽高效“控”糖同时降低体重、缩减腰围,Ponzani P. Minerva Endocrinol. 2013;38(1):103-12.,相较传统降糖药物,让更多患者在血糖达标的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以及体重的增加,*p0.0001 vs. 利拉鲁肽 1.8 mg; *p0.001 vs.利拉鲁肽 1.8 mg; *p0.0001 vs.利拉鲁肽 1.2 mg,Zinman B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2;14:77-82,一项荟萃分析显示与对照药相比,利拉鲁肽组达到上述三重复合终点的受试者明显更多,以周计算发生恶心的患者比例 安全性人群,利拉鲁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一过性恶心,Garber et al. Lancet 2008; 373:47381,利拉鲁肽,利拉鲁肽,格列美脲,利拉鲁肽使用简单方便,规格3ml:18mg/支(预填充注射笔)每日应用一次,治疗剂量固定可在任意时间注射,与进餐无关经皮下注射给药,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大腿或者上臂,注射针头仅有2根头发丝粗细几乎无疼痛感,适应症及特殊人群,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适用于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至最大可耐受剂量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患者,与二甲双胍,特殊人群:本品不得在妊娠期间使用;本品不得在哺乳期间使用;不推荐本品用于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18-80年龄不会对利拉鲁肽的药代动力学产生于临床相关的影响。因此不需要根据年龄进行剂量调整。在年龄75岁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说明书中显示:特殊人群肾功能损害:轻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需要进行剂量调整。在中度肾功能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目前不推荐本品用于包括终末期肾病患者在内的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见药代动力学)。肝功能损害:在肝功能损害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因此不推荐本品用于轻,中,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见药代动力学)。,利拉鲁肽在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尽管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肝肾功能损害不影响诺和力的血药浓度,但由于缺乏大规模人群的临床经验,目前仍有上述限制。未来有拓宽上述适应症的潜力。,本品不得用于T1DM患者或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本品并非胰岛素替代物。本品不得用于有甲状腺髓样癌(MTC)既往史或家族史患者或2型多发性内分泌肿瘤综合症患者(MEN2)在炎症性肠病和糖尿病性胃痉挛患者中的治疗经验有限,因此不推荐本品用于这些患者。已经发现使用其他GLP-1类似物与发生胰腺炎风险相关。已有少数急性胰腺炎的报道。应当告知患者急性胰腺炎的特征性症状:持续,严重的腹痛。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