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秦风的婚恋诗论文_第1页
论诗经秦风的婚恋诗论文_第2页
论诗经秦风的婚恋诗论文_第3页
论诗经秦风的婚恋诗论文_第4页
论诗经秦风的婚恋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目 录内容摘要和关键词2一、诗经秦风婚恋诗的主旨考异2(一)征夫之念小戎2(二)伊人之求蒹葭3(三)君子之思晨风4(四)爱 慕 恋 人 之 情 终 南 4 二、诗经秦风婚恋诗的风格4(一)接近郑卫之音5(二)温文尔雅的审美倾向6(三)庄重悲凉的恋情之思7 三、诗经秦风婚恋诗中的尚武精神8 结语9 参考文献 10Abstract & Key words12第 2 页 共 12 页论诗经秦风的婚恋诗【内容摘要】 诗经秦风中的婚恋诗是诗经婚恋主题的组成部分,其所体现的文化特征、社会环境、地域特点不同于郑风、卫风、唐风。周代秦地文化是以东夷文化和西戎文化为基础,同时深受殷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影响的地域文化。可以看到,这一地域的文化,受到了几种文化的影响,秦地婚恋之风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中发展。本文对秦风四首婚恋诗的主旨进行考异,如妻 子 怀 念 外 出 打 仗 的 丈 夫 的 征 夫 之 念 诗 小 戎 , 对 “伊 人 ”执 著 追 求 的 蒹 葭 , 望 穿 秋 水 , 思 念 得 心 碎 神 伤 的 晨 风 ,还 有 对 恋 人 充 满 着 爱 慕 之 情 的 终 南 。 继而从多个角度分析秦风婚恋诗所体现的秦人温文尔雅的婚恋审美观,接近郑、卫之风的凄婉缠绵的婚恋之情和庄重悲凉之思等不同风格,并探讨秦风婚恋诗庄重悲凉为主的风格的成因,即秦人的尚武精神。【关键词】 诗经;秦风;婚恋诗近二十年来,对诗经婚恋诗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秦风中的婚恋诗的研究还是相对少见的,还有着很大的补充空间。十五国风中, 诗经秦风的风格是极为突出的,其中的婚恋诗也是别具一格,与郑风 、 卫风 、 齐风等的婚恋诗在内容和风格上存在着差异,但也有相近之处。这主要是与秦地地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关于秦风诗歌的主旨存在着多种说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通过对其主旨的梳理辨析,我们认为秦风中的婚恋诗只有四首,虽然内容都是婚姻爱情,但所表达的情感各异。一、诗经秦风婚恋诗的主旨辨析秦风共有十篇,分别是车邻 、 驷驖 、 小戎 、 蒹葭 、 终南 、 黄鸟 、晨风 、 无衣 、 渭阳 、 权舆 。对于这十首诗的主题古今有很多种说法,笔者认为小戎 、 蒹葭 、 终南 、 晨风这四首诗歌的主题为婚恋诗。(一)征夫之念小戎关于本诗的主题思想,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赞美秦襄公说(毛诗序等) ,二是赞美秦庄公说(魏源诗古微等) ,三是慰劳征戎丈夫说(丰坊诗传 ) ,四是伤第 3 页 共 12 页王政衰微说(朱谋玮诗故 ) ,五是出军乐歌说(吴 懋 清 毛 诗 复 古 录 ) , 六 是 爱 国 思想 说 ( 陈 铁 镔 诗 经 解 说 ) , 七 是 怀 念 征 夫 说 ( 刘 沅 诗 经 恒 解 ) 等 。 东 周 初 年 ,西 戎 骚 扰 不 断 , 周 天 子 派 秦 襄 公 率 兵 讨 伐 西 戎 , 夺 地 数 百 里 , 这 既 解 除 了 西 戎 的 威 胁 ,也 增 强 了 秦 国 的 势 力 范 围 。 小 戎 中 所 写 的 内 容 , 虽 然 与 上 面 所 说 的 史 实 相 关 , 但不 等 于 说 本 诗 就 是 直 接 赞 美 秦 襄 公 。笔 者 认 为 这 是 一 首 妻 子 怀 念 外 出 打 仗 的 丈 夫 的 婚 恋 诗 , 以 怀 念 征 夫 说 ( 刘 沅 诗 经 恒 解 ) 较 为 合 理 。 从 张 居 正 讲 评 中 对 小 戎 一 诗 中 讲 到 : “想及 君 子 之 德 音 , 则 秩 秩 有 序 之 德 音 也 。 则 其 思 念 之 深 , 而 寝 兴 之 不 宁 也 , 乌 容 已哉 。 故 先 夸 车 甲 之 盛 , 而 有 感 激 之 心 , 后 及 思 念 之 情 , 而 无 怨 怼之 意 , 则 信 乎义 之 足 以 使 人 矣 。 小 戎 之 诗 , 不 出 于 平 王 , 而 出 于 妇 人 。 ”1可 以 看 到 , 张居 正 认 为 此 诗 是 出 于 妇 人 之 口 的 征 夫 之 念 诗 , 傅 斯 年 先 生 在 其 讲 义 稿 中给 秦 风 小 戎 的 主 旨 定 义 : “丈 夫 出 征 , 其 妻 思 之 。 ”2可 见 , 本 诗 从 一 个 女 子 的 视 角 : “言 念 君 子 , 载 寝 载 兴 。 厌 厌 良 人 , 秩 秩 德 音 。” 3 众 所 周 知 , 古 代 的 “良 人 ”翻 译 为 “女 子 的 丈 夫 ”, 即 女 子 想 念 夫 君 , 怎 么 都 睡不 着 , 夫 君 是 那 样 安 详 善 良 的 人 , 文 质 彬 彬 德 行 好 。 诗 就 是 以 一 个 送 夫 从 军 的 女 子 之眼 , 写 女 子 看 到 丈 夫 要 随 军 出 征 , 前 往 送 行 。 回 家 之 后 , 女 子 回 忆 起 当 时 送 丈 夫 出 征时 的 军 队 的 壮 观 场 景 , 继 而 想 到 丈 夫 离 家 之 后 的 遥 遥 归 期 , 回 味 着 丈 夫 给 她 留 下 的“温 其 如 玉 ”、 “温 其 在 邑 ”、 “厌 厌 良 人 ”的 美 好 人 品 , 希 望 他 早 日 建 功 立 业 , 凯 旋 归来 , 字 里 行 间 充 满 了 仰 慕 之 心 和 思 念 之 情 。(二)伊人之求蒹葭 对 这 首 怀 人 诗 , 历 来 解 说 不 一 。 本 诗 曾 被 认 为 是 用 来 讽 刺 秦 襄 公 不 能 用 周 礼 来 巩固 他 的 国 家 ( 毛 诗 序 郑 笺 ) , 或 惋 惜 招 引 隐 居 的 贤 士 而 不 可 得 ( 姚 际 恒 诗 经 通论 、 方 玉 润 诗 经 原 始 ) 。 随 着 时 间 的 发 展 , 更 多 的 人 研 究 其 主 题 , 认 为 作 者 是 在思 念 恋 人 , 诗 的 主 旨 是 写 爱 情 , 这 也 是 现 代 大 多 数 学 者 的 观 点 。 毕 竟 诗 中 的 “伊 人 ”是 男 是 女 都 很 难 判 定 。 正 因 为 如 此 , 若 说 此 诗 是 讽 刺 诗 更 难 以 立 足 。 今 学 者 钱 钟 书 将诗 的 主 旨 概 括 为 “一 种 企 慕 ”情 境 , 此 种 见 解 很 精 辟 。笔 者 始 终 认 为 这 是 一 首 执 着 爱 恋 、 追 求 仰 慕 女 子 的 恋 情 诗 。 主 人 公 仍 然 坚 持 执 着1陈生玺译解:张居正讲评上册,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 年版,第 168- 169 页.2傅斯年著:讲义稿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68 页.3盛广智:三百首译析 ,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02 页.第 4 页 共 12 页追 求 心 上 人 , 但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诗 人 那 种 可 望 而 不 可 即 , 陷 入 烦 恼 , 无 可奈 何 的 心 绪 和 空 虚 惆 怅 的 情 致 跃 然 纸 上 , 即 傅 斯 年 在 讲 义 稿 中 : 此 亦 相爱 者 之 词 。 辛 稼 轩 元 夕 词 云 : “众 里 寻 他 千 百 度 , 蓦 然 回 首 , 那 人 却 在 灯 火 阑 珊处 ”, 与 此 诗 情 景 同 。(三)君子之思晨风 对于本诗的主旨,朱熹诗集传说本诗写妇女担心外出的丈夫已将她遗忘和抛弃,毛序“刺秦康公弃其贤臣说”、朱谋玮诗故“刺弃三良说”、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秦穆公悔过说”,通过比较,相对而言,朱熹诗集传说较为通达,笔者选取这种观点。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女子痴心的渴望着,等待着见到自己那位朝思暮想的“君子”,她可谓望穿秋水,等待得心碎神伤。但是她那位君子“忘我实多”,恐怕已经早就将她忘得一干二净。笔者觉得这首诗的内容与卫风氓表达的感情都有揶揄嘲弄“君子”“二三其德”的意味。(四)爱 慕 恋 人 之 情 终 南 关 于 这 首 诗 作 者 身 份 的 推 测 , 前 人 有 两 种 说 法 : 其 一 , 秦 大 夫 所 作 。 诗 序 以为 “( 襄 公 ) 能 取 周 地 , 始 为 诸 侯 , 受 显 服 , 大 夫 美 之 故 是 诗 , 以 劝 戒 之 ”。 其 二 ,周 遗 命 所 作 。 方 玉 润 诗 经 原 始 云 : “此 必 周 之 耆 旧 , 初 见 秦 君 抚 有 西 式 , 皆 膺天 子 民 以 治 其 民 , 而 无 如 何 , 于 是 作 此 。 ”这 是 前 人 的 两 种 说 法 , 而 现 代 有 的 研 究 者认 为 这 是 终 南 山 的 姑 娘 , 对 进 山 的 青 年 表 示 爱 慕 之 心 而 作 。笔 者 倾 向 于 现 代 研 究 者 的 这 种 说 法 。 诗 歌 里 面 的 女 子 在 终 南 山 上 看 到 自 己 心 慕 的男 子 , 男 子 是 那 样 的 风 度 翩 翩 , 容 貌 、 服 饰 都 给 女 子 留 下 了 深 刻 印 象 , 女 子 对 恋 人 充满 仰 慕 。 诗 经 秦 风 共 十 首 , 其 最 大 的 主 题 可 以 分 为 两 个 , 一 个 是 狩 猎 征 战 诗 。 秦 通过 战 争 , 建 立 起 一 个 新 的 小 国 , 继 而 建 国 之 初 取 得 伐 戎 之 战 的 胜 利 。 可 以 说 , 战 争 是 秦 风 诗 歌 的 主 流 ; 另 一 个 就 是 婚 恋 诗 , 考 异 秦 风 婚 恋 诗 的 主 题 , 才 能 更 好 的了 解 在 以 战 争 为 主 流 的 秦 地 , 婚 恋 之 风 所 体 现 的 风 格 、 特 点 。二、诗经秦风婚恋诗的风格 秦文化在诗经时代,其西戎文化、殷商文化的基础已经与周文化相融合,地域文化的内涵不断地丰富与完善,特色更加的鲜明。秦文化这种发展与变化,必定对秦第 5 页 共 12 页风婚恋诗产生一定的影响。婚 恋 诗 所 体 现 出 来 的 秦 地 婚 恋 之 风 不 是 单 一 的 , 而 是 多 元化 的 , 主 要 表 现 在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一)接近郑卫之音郑、卫有淫诗说, 卫风氓 郑风秦洧 郑风野有蔓草古人认为这是一种淫靡的表现,但是细读下来,觉得这不是一种淫靡,不仅感受不到任何奔淫气息,反感觉到郑、卫诗歌中男女直率的情感与性格,毫不掩饰,没有矫揉造作,活泼天真,自然流露,纯正而健康,令人感受到一种无限的生命力,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抒发,是一种心灵的自然表白,在流露之中有着一种奔放但是又饱含着凄婉缠绵的情致。直率任性的郑风秦洧 ,率真、本性的郑风野有蔓草 ,悲伤、凄婉之情的卫风氓秦地在婚恋诗中就有体现出对郑、卫地域婚恋之风的吸收、兼容。秦风蒹葭是一首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对异性的爱慕、思念、追求的婚恋诗,其就有着郑卫婚恋诗的风格。从诗中可以想象到这样一幅“深秋伊人之求”的画面:在这已是深秋,天才破晓,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霜花的时刻,诗人来到河边,追寻着那思慕的“伊人”。然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到处呈现出一片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要苦苦追求、期盼的“伊人”在哪呢?只知道她“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就像是“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之”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前戏无定,无从知晓。诗人还是坚持不懈,痴情执着的去追求,“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道阻且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展示了诗人那种反复追求与追寻的艰难,上下求索。“伊人”却始终是遥不可及,可以看出,诗人对于爱情是直接的追求,但是却始终追求不到,全诗弥漫着一种寻不着爱人的心灵的叹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情感浓郁伤情、惆怅,相思追求之情坦率、大胆,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掩饰自己的愿望。诗人那种对思慕“伊人”的凄婉缠绵的情感展现的淋漓尽致。秦风晨风也体现了这种直接、任情的情感风格。晨风共三章,每章开头就用起兴手法,“鴥彼晨风,郁彼北林”,“山有苞栎,隰有六驳”,“山有苞棣,隰有树檖”,引出那翘首以盼意中人的女子,看着晨风鸟在林中飞掠,山坡上茂密的栎树和洼地里的梓榆,感慨万物各得其所,那自己的呢?却是“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未见君子,忧心靡乐”、“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女子等待不到心目中思念的君子,无所适从,内心里面是那么的忧心忡忡,难以平静、难以快第 6 页 共 12 页乐,思念得心醉神迷,十分复杂,伤感、无助、猜疑,不断的在自问也在自答:“如何如何?忘我实多!”该怎么办啊,也许男子已把女子早就忘掉了许久,女子内心的惆怅、失落、痛苦可想而知。这一叠三咏,缠绵悱恻,此诗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个直痛呼吁的女子语言,表达了对君子的凄婉缠绵之思,语言表达并没有像其他婚恋诗那样隐晦,让读者有难解之感,而是女子的呼告明白如话,句句入耳,此性情之真,性情之切,刻画了一个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把女子思念之情诠释极致,与郑卫恋情诗之风有相近之处。文化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地域,文化发展会有所不同。一个地域文化对另一个地域文化的兼容,也是在选择的基础上吸收,但是并不是完全的吸收,更多的是根据自己地域文化发展的需要。郑、卫婚恋之风对秦地婚恋风格产生影响,然而周代秦地并不是完全沿袭那样的婚恋风俗,而是存在着差异。郑风 、 卫风中绝大部分诗为男女之间的情思歌唱。与体现王道之本,温柔敦厚的“二南”以及庄重悲凉的秦地之风相比,郑、卫作品内容的基本风格更是自由奔放。秦地的婚恋之诗,由于当时社会出于征战时代,诗歌内容在自由率真的柔情中带有着一种凝重。弃妇诗晨风却比郑卫之音少了痛彻与决然,多了几分凝重之色。对于“未见君子” ,女子也只是“忧心钦钦” , “忧心靡乐” , “ 忧心如醉”这样暗地独自神伤,并没有怨恨负心人的喜新厌旧,而是还在该怎么办,负心人会不会有朝一日回心转意,重修旧好。 小戎更是柔中带刚,思念征夫,却对夫君出战无怨无悔,体现了更加鲜明的地域特征。秦风蒹葭 、 秦风晨风中的直接、率真中又带有让人凄婉的情感表达接近郑卫的婚恋之风。这是秦地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发展、融合的结果,但秦风婚恋诗除了接近郑卫之风,还有其他独特的风格特征。(二)温文尔雅的审美倾向终南是一首女子抒发对进山情人爱慕的诗篇。诗篇简短,共两小章节,每章节的开头以挺拔威武的终南山起兴,“终南何有?有条有梅。”“终南何有?有纪有堂。”终南山上有什么?有山楸来有梅树,有棱有角地宽敞。女子用终南山来暗喻自己所爱恋之人的心胸博大,品德高尚。诗中,女子对情人的温婉如玉的君子风度盛赞不已,从容貌、服饰、仪态方面都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在容貌上,“颜如渥丹”,脸儿红红像涂丹,看出君子脸容红润丰泽,是一种健康的肤色;在服饰上,“锦衣狐裘” “黻衣绣裳” ,那男子的礼服,内里狐白裘,外罩织锦衣,还有青白相间斧形上装和五色斑斓的下装,第 7 页 共 12 页无不显得精美华贵,熠熠生辉,表现出一种雍容的气质,让人怜生爱慕;从仪态上, “佩玉将将” ,身上佩玉叮当响,即那男子佩戴在身上的琳琅的美玉挂件叮当作响,音韵悦耳。这就见出诗所描写的形态是动态的,行进中,仿佛让人感觉到男子步履雍容的来到终南山,仪态端庄优雅。诗以一个女子的角度,通过视觉、听觉形象的刻画,表达出对自己心目中思慕的男子的一种审美倾向。人是社会的产物,生活于一定时代、民族、阶级的社会中,有着共同的时代精神、民族习俗以及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共同的审美观。 终南一诗,女子对恋人的形象的细致的刻画,对君子的审美,不仅注意人的外貌美,还将人的品德美作为审美判断的重要标准,诗不仅是描述了女子心目中的审美标准,也道出了当时秦人这种温文尔雅的共同审美观。(三)庄重悲凉的恋情之思秦风诗篇中,占当时主流的不是婚恋诗,而是征战猎伐诗,所以在当时的婚恋诗中,由于受战争环境的影响,也带有着一种庄重悲凉之感。小戎就是一首征夫之念诗,体现着一种阳刚之美。这首诗的最大的一个特点,并不是像大多数的婚恋诗那样,从开头到结尾都在表达男女之情,而是每章的前六句都是描写秦师出征之前的壮观的场面,战车列阵,兵强马壮,兵器精良。每章后面四句才言情,抒发情感,即是女子送丈夫出征之后,回来想到了丈夫的美好品德,继而心生思念,“乱我心曲”,想他时使女子心烦意乱,“方为何其”,征夫什么时候才能归来?“载寝载兴”,辗转难眠,翻来覆去,日夜思念,女子的盼夫归来,思念难排的微妙情感一览无遗。诗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笔墨来描写征夫出战的壮观场面,但是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在表达女子对征夫的恋情上。可见,诗中每一章中对秦师出兵场面的壮观描写,都是为了烘托出女子这种庄重之情,对于即将要远征沙场的丈夫,女子并没有哭哭啼啼,反而为丈夫出征而充满着仰慕之心。在古代,女子最主要的就是爱情、家庭,对男子的依靠。现在丈夫要离开上战场了,生死未卜,女子还是为有这样一位驾着战车,征讨西戎,为国出力,受到人民称赞的丈夫而感到荣耀。但是总少不了思念,女子要独守春闺,日夜在思念、等待中盼望夫君归来。“将军百战死,将士十年归”,战争是无情的,女子的等待,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也许是一年,两年,甚至是一生,一辈子,这样的相思、等待、期盼,不免让人怜生悲凉之心。晨风中的女子被男子抛弃,诗歌用一种女子悲痛呼吁的语言,体现女子悲凉的第 8 页 共 12 页爱情。“未见君子”可怜的女子,痴情的等待着心中的君子,可是左顾右盼,望穿秋水,意中人还是没望见,那种沉重的心情啊,实在难以平复。“如何如何?”怎么办啊怎么办?恐怕你已经对自己曾经心爱的人忘得一干二净了,心中的悲凉、凄苦、向谁来诉说。战争对于秦地的人民来说,也许已经是司空见惯了。战争带给秦人生活灾难性的影响,也有着精神品质上的历练。征夫、思念等题材都在秦风的作品中得到了反应,且进一步影响了秦风作品的风格。从古到今,但凡涉及到战争题材的作品,无不弥漫着沉重、悲凉的气氛,而秦风中的婚恋诗也恰好体现了这一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秦地的历史,地域的文化。3、诗经秦风婚恋诗中的尚武精神 前面提到过,秦风诗中,占主流的是征战伐猎诗。如描写秦襄公伐戎,国人为他感到荣耀的车邻,描写田狩之事的驷驖 ,充满激昂慷慨、同仇敌忾气氛的无衣可以看出政治生活在秦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实,从 古 代 地 图 的 地 理 位 置 可 以看 到 , 东 周 时 的 秦 地 大 致 相 当 于 今 天 的 陕 西 大 部 分 及 甘 肃 东 部 。 其 地 迫 近 “戎 狄 ”,这 样 的 环 境 迫 使 秦 人 “修 习 备 战 , 高 尚 力 气 ”( 汉 书 .地 理 志 ) , 而 他 们 的 情 感 也是 激 昂 粗 豪 的 。 在 秦 国 , 习 武 成 风 , 男 儿 从 军 参 战 , 为 国 效 劳 , 成 为 了 一 种 时 尚 。正是由于战争在当时占着主要地位,秦人这种尚武的精神也在婚恋诗中体现出来。小戎就是最能体现“秦风”特点的婚恋诗。朱熹说:“秦人之俗,大抵尚气概,先勇力,忘生轻死,故其见于诗如此。”“此”,自是英雄气长也,朱熹的话,的确道出了秦人的尚武的精神特质。这种尚武之风不分男女,秦国男儿出国征战,女子随之送行,颇有后世抗日期间妻送夫、母送子从军的非凡景象。从诗的章法结构上看,诗共三章,每章 10 句,每句四字。每章的前六句都是描写秦师兵车阵容的壮观,都是描写女子对征夫整装待发场面的壮观场面,战车列阵,兵强马壮,兵器精良。从所写的内容来看,各有侧重,少有雷同。第一章写车制,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这是具体描述兵车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说:“小兵车后面是低浅的登车横枕木头,缠着五道花箍的是车辕稍弯的梁辀,四马的皮带、背上有游环、两旁有胁驱。在车版底下的结子有镀锡环儿,有虎皮褥子和长的车轮中心的圆木,驾着我们的有青黑色花马有白的左脚。 ”4随着社会时代的第 9 页 共 12 页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诗歌中所描写远古时代的车制,不仅仅是我们现代人,早于我们的前辈大儒也都觉得此篇颇为难解。但在当时人们看来,必定是人人都能详悉车制,即便是妇人女子也不例外,这也正反映了秦国上下尚武好战的风气。且不独车制,诗中对战马、兵器也有详尽的描述:“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駠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 ”四匹公马壮又高,手中缰绳攥六条,青马红马中间驾,黄马黑马两边跑。龙纹盾牌双合起,内侧轡绳铜环套; 5在古代刀光剑影、战争混乱的年代,马不仅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更是重要的军事装备,谁拥有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马匹,谁便能在军事上具有绝对的优势。 小戎诗中对于马的描述,详尽丰富,突出其重要的军事地位,这样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展示秦国这种崇尚武力,乐于战斗、强大的政治社会风貌。 “俴驷孔群,厹矛鋈镦。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滕。 ”则是对兵器的描述: 四马合群披甲轻,三棱矛柄套铜镦。盾牌上面绘鸟羽,虎皮弓囊雕花纹。两弓相交插囊中,竹制弓架缠紧绳。 6诗以女子的视角,夸耀秦师强大,装备精良,阵容壮观,举国崇尚武力,炫耀武力,对于军备设施反复铺叙,表现了秦国军事之发达,正是“秦风”的一大特点。女子眼中所见,体现了秦师阵容的壮观,女子心中所想,同样带有“秦风”的烙印。在她的心目中,丈夫是个英俊勇敢的男子汉, “驾我骐馵” ,驾着战车,为国效力,受到国人的称赞,女子也为有这样一位丈夫而感到自豪骄傲。她思念从军在外的丈夫,但是并没有拖丈夫的后腿,也没有流露出类似“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那样的哀怨情绪。而秦国能傲视群雄,称霸西戎,最后能统一六国,兼并天下,靠的正是他们强大的武力。仅有先进的车马兵器,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还需要有骁勇善战、视死如归的将士。女子眼中的男子就是一个为了国家拼杀沙场的英雄。女子有着无畏的自私,为了国家,支持征夫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