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心理学》提纲_第1页
初中《心理学》提纲_第2页
初中《心理学》提纲_第3页
初中《心理学》提纲_第4页
初中《心理学》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绪论心理学的任务:1、描述心理事实 2、揭示心理规律 3、预测和控制学习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 2、有助于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 3、有助于进行教育科研工作 4、有助于促进自身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程序:1、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 2、确定研究对象3、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 4、选择研究方法 4、解释结果并作出推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有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2、调查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3、个案研究法: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4、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第二章 科学的心理观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第一节 感觉一、 感觉的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任何感觉的产生,都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客观条件:1、直接作用于我们人体的、具有一定能量的客观刺激物;2、接受刺激的相应的感觉器官。二、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或感觉的灵敏程度) 。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量。绝对感受性:人刚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差别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别量的感受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间的最小差别量。三、 感受性的变化和发展规律1、 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同一感受器中,其他刺激影响着该感受器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1)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视觉适应有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2)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有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类。2、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多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由于同时受到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的现象)这种作用具体包括:(1)不同感觉间的相互影响;(2)不同感觉间的相互补偿;(3)联觉3、视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持一段极短的时间,这种暂时保留下来的感觉印象称为后像。 )4、感受性的发展第二节 知觉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二、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对一部分刺激物进行清晰反映,而对其余刺激物进行模糊反映的特性就是知觉的选择性。2、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在刺激不完备时,根据一些个别对象而知觉到一个有意义的整体的特性。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1)知识经验(2)刺激物的组合特点3、知觉的理解性:人们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新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言语把它的特性揭示出来的特性称为知觉的理解性。4、知觉的恒常性:在知觉过程中,由于知识经验的参与,知觉并不因知觉的物理条件(如距光亮等)的变化而改变,仍然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三、知觉的种类(一)物体知觉:是指人们对物体特性的知觉。1、空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及方位知觉等。2、时间知觉: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的形式有对时间的分辨、对时间的确认、对持续时间的估计和对时间的预测。3、运动知觉:是人脑对物体空间位置移动和位置移动速度的反映。(二)社会知觉:是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对群体以及对自己的知觉。1、他人知觉:个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与别人的接触,感知别人的外部特征们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形成对别人的知觉。影响他人知觉的因素:(1)知觉对象的外部特征(2)知觉者的观点和态度方法。在他人知觉过程中,常常出现偏差,其主要表现:(1)第一印象:是指于陌生人初次接触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影响第一印象的因素有:一方面是对方的外部特征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是有关对方的间接信息的间接影响。(2)晕轮效应:是指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某种印象后,据此推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的品质和特征。(3)刻板印象:是指对社会上的各类人群所持有的固有的看法。(4)近因效应:是指最近获得的有关熟人的信息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和强烈反应。2、自我知觉:个体在生活实践活动中,自己对自己的行为 ihe 心理活动的知觉。3、人际知觉:个体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彼此作用的知觉。人际知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自己和别人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知觉;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的知觉。(三)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歪曲的知觉。包括:视错觉、形重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方位错觉。第三节 感知规律在教育中的应用一、观察力的培养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加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观察是高水平的知觉,是感性认识阶段的最高层次。(一)了解观察的重要意义,调动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了解观察能力高低的几条标准:客观性、全面性、准确性、敏捷性、创造性(三)每次观察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四)观察之前要学习有关观察对象的理论知识(五)学生要学会观察的方法:1、根据观察的目的任务选择观察方式;2、要学会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3、充分运用已有经验;4、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六)对观察活动全过程进行自我监控:1、让思维监控观察全过程;2、做好观察记录;3、对观察的内容作盒里解释。二、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及其感知特点直观教学是指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所采用的一中教学方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等形式。直观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直观教学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以便更好地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知识,并培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三、提高社会知觉的能力,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育过程中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我们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尊师爱生。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知觉能力,处理好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水平。1、正确对待第一印象;2、公正地对待学生,防止发生晕轮效应;3、消除刻板印象 4、重视近因效应。总之,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社会知觉能力,防止社会知觉中可能发生的偏差,才能处理好师生关系,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第四章 记忆第一节 记忆概述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二、记忆的分类(一)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分1、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主要内容的记忆;2、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为内容的记忆;3、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4、运动记忆: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二)根据记忆内容在头脑中保持时间的长短分1、感觉记忆 2、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在 1 分钟以内的记忆;3、长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乃至终身的记忆。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规律一、识记的规律识记是人们识别比并记住事物的过程。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目的,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以及对材料本身是否理解,又可以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识记效果与下列因素存在内在、规律性的联系:1、识记的目的;2、对材料的理解;3、识记材料的数量;4、识记材料的不同性质;5、主体的情绪状态。二、保持与遗忘的规律保持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回忆和再认或是错误地回忆和再认的现象。遗忘可以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一)遗忘曲线:最早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并发现其规律的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步缓慢。(二)影响遗忘的因素1、时间因素的制约;2、识记材料的重要性;3、识记材料的性质;4、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三、再认或回忆的规律(一)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才能把它重新辨认出来的过程。再认的速度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对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和精确程度。(二)回忆:是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影响回忆效果的主要因素:1、信息储存的组织水平;2、联想线索: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3、干扰的影响;4、主体的情绪状态第三节 记忆的策略一、记忆策略的概念记忆策略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对记忆方法的选择、运用和调控。记忆策略的基础是记忆方法。记忆策略的核心是本剧预定目的,通过自我意识对学习方法进行自我调控,把记忆方法提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保证最佳的记忆效果。二、识记的策略识记策略是符合识记规律的有效的识记方法。1、有目的的识记2、先理解后识记 3、识记与操作相结合 4、保持良好的情绪。三、复习的策略1、要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2、边复习边思考 3、在复习中要整理好课堂笔记和读书笔记。四、提取的策略记忆术提取要依靠线索,一靠联想二靠记忆术。1、直观形象记忆法:把抽象材料加以形象化、直观化的记忆方法。2、歌诀记忆法:把识记材料编成合辙押韵的歌诀的记忆方法。3、特征记忆法:对无意义的材料人为地寻找特点来记忆的方法。4、谐音记忆法:利用谐音为中介的记忆方法。5、比较记忆法:通过辨别事物之间异同来记忆的方法。6、重点记忆法:将复杂材料简化,抓住重点的记忆方法。7、自编提纲记忆法:指在学习长篇材料时,分段落、抓主体、拟提纲的记忆方法。8、图表记忆法:对复杂材料用图表简化的记忆方法。第四节 记忆的品质与记忆力的培养一、记忆的品质1、记忆的敏捷性:指的是识记速度的快慢,通常以单位时间内记住内容的多少来衡量。2、记忆的持久性:是指识记的事物保持时间的长短。3、记忆的准确性:是指对识记的材料记得是否准确。4、记忆的准备性:是指能否及时地从记忆库中提取所需的信息。二、记忆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其目标是,通过培养和训练,使学生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并能在需要的时候迅速提取出来为己所用。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下手: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2、使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3、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4、讲究记忆卫生第五章 思维与想像第一节 思维一、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人的思维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思维的间接性就是以其他事物为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遇见和推知事物发展的进程。思维的概括性就是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思维与感知的关系:思维与感知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但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二、思维的种类(一)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或思维形态的不同可把四诶划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动作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作为支持的思维。也称实践思维。形象思维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抽象思维是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加以认识的过程。(二)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可将思维划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指有明确的逻辑形式,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非形式逻辑思维是只不具有明确的逻辑形式或不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的思维。(三)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是指思考时信息朝一个方向聚敛前进,从而形成单一的,确定的答案的认识过程。主要功能是:求同。发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起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主要功能是:求异和创新。三、思维的过程人类思维活动的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一)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的过程。综合是在认识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二)比较和分类比较是在认识上确定事物之间共同点和差异点及其关系的过程。分类是按事物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为不同种类的过程。(三)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认识上抽取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过程。概括是在认识上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四)具体化具体化是将通过抽象和概括而获得的概念、原理、理论应用于实践中以加深、拓宽对各种事物的认识。四、概念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形式,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概念的掌握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获得和运用人类已经积累起来的、现成的经验。掌握概念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不经过专门教学,而通过日常焦急和积累个人经验而获得概念。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使学生在熟悉有关概念内涵的条件下掌握概念。五、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思维活动的最普遍的形式,它突出地表明人的心理活动的智慧性和创造性。所谓问题,包含了三个基本成分:一是给定条件,二是问题的目标状态,三是障碍。(一)问题解决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提出问题 2、分析问题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知觉情境的影响 2、功能固着的影响 3、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4、原型启发 5、定势的作用 6、情绪与动机 7、迁移的作用第二节 想象想象是人根据头脑中的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建立新表象的过程。表象是感知观察之后在头脑里留下的有关事物的形象。根据是否有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产生的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其极端形式是梦。一、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语言描绘回图形符号的示意在头脑里构成相应新表象的过程。再造性想象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1、学生必须正确理解作者和教师使用的语言、符号的含义;2、学生必须有足够的表象储备。二、创造想象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地构思新表象的过程。四、幻想幻想是个人渴望的、指向未来的想象。幻想包括科学幻想、理想和空想。科学幻想是有一定科学成分的幻想。理想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可能实现的幻想。空想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和不可能实现的幻想。第三节 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创造性思维是指其结果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的思维。(一)创造性思维与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与再造性思维是按照是否具有新颖性、独特性和价值性的标准来进行分类的两类思维。(二)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从所给的信息中产生众多的信息,从同一输入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发散性思维的三个维度: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二、创造性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可分为以下阶段:1、准备阶段 2、酝酿阶段 3、明朗阶段 4、验证阶段三、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一)创造性思维的几种形式1、横向思维2、逆向思维3、多向思维4、直觉思维: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快速识别、直接地理解和整体地判断的过程,具有直接性、具体性和非分析性。5、灵感思维:是大脑经过紧张思考和专心探索之后产生的思维质变,即思维活动渐进过程中的中断和升华。灵感产生的条件和过程:(1)头脑中要有一个待解决的重新问题。(2)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或观察资料的积累。 (3)对于渴望解决的中心问题要反复地、艰苦地、长时间地思考。 (4)搁置(5)灵感的产生。(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1、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方法:(1)创设适宜的条件:A 为创造性行为提供大量机会,安排新颖性工作,提出要求创造性思维才能解决的问题,采用专门用以改善创造力的策略等。B 重视独特的问题、想法和问题中的关系。C 想学生证明他们的想法是有价值的。D 营造一中非评价的、安全的气氛。E 避免同伴的评头论足。F 提供感受环境刺激的经验。G 避免提供限制思维的例子或模式。H 偶尔根据能力分组。I 允许时间和课程安排的灵活性。(2)发散性提问模式:步骤:A 制定现场规则 B 提出问题或难题C 记录每个人的回答,允许并鼓励补充或综合他人的观点 D 制定标准 E 评价与标准不符的回答(3)通过自我指导提高创造力:A 让学生观看教师执行创造性任务,由教师大声报告自己完成的方式,示范自我指导的状态。B让学生执行创造性任务,并大声报告自己完成的步骤指导自己。C 学生执行创造性任务,先是以小声的言语自我指导,然后是用内部语言自我指导。2、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案的制定(1)对偶法(2)创造性问题解决法:A 发现目标 B 发现事实 C 发现问题 D发现解决办法 E 接受发现(3)智力激励法:A 奥斯本的智力激励法 B 默写式智力激励法 C 三棱式智力激励法第六章 情绪和情感第一节 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是人到主观体验,即人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自我感觉。情绪和情感的产生以需要之间为中介。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1、情绪和情感是两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主观体验。通常把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绪。而把那些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感。2、情绪带有极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带有很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3、情绪的表现形式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含蓄,常以内心体验形式存在,始终处于意识支配的范围内。4、情绪比较低级、简单,不仅是人类所具有,动物也常发生。情感则是高级的复杂的内心体验,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情绪和情感紧密地相联系:一方面,由于一个人的情绪和情感基本上是统一的,情感作为比较稳定、深刻的态度体验,它从根本上影响着情绪的表现。一个人的情绪在各种情境中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其已经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另一方面,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人的情感则无从表现。由此可见,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三、情绪和情感过程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没有认识,情绪和情感就无从产生。另一方面,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绪和情感,又反过来影响人的认识活动,使认识活动具有浓厚的主观愿望的色彩,使人对客观事物趋向或回避的反应更明确,更符合人的需要。第二节 情绪的特性与情绪、情感的功能一、情绪的特性情绪是情感领域中醉活跃、研究最多的方面。(一)情绪的生理特性主要表现包括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外分泌系统以及脑电、皮肤电反应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二)情绪的外显特征情绪性的身体外部变化称为表情。人的表情可分为言语表情和非言语表情两大类。言语表情是通过一个人亚于时的音高、音响、音速、停顿等变化阿里反映其不同的情绪。非言语表情又包括面部表情和体态表情。人的表情本身也有一系列特点。第一,表情具有先天共性。第二,表情具有后天习的性。第三,表情具有可控性。(三)情绪的两极性人的情绪在极性、性质、强度、紧张度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两极状态,这就是情绪的两极性。(四)情绪的情境性人的情绪会随着所处的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一)动力功能:是指情绪、情感对人的行为活动具有增力或减力的效能。(二)调节功能:是指情绪、情感对一个人的认知操作活动具有组织或瓦解的效能。(三)信号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情感能通过表情外显而具有信息传递的效能。情感的信号功能在传递信息方面具有一系列独特的作用:第一,加强语言的表达力。第二,提高言语的生动性。第三,替代言语。第四,超越言语。第五,认识事物的媒体。(四)保健功能:是指情绪、情感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增进或损害的效能。(五)感染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情感具有对他人情绪、情感施予影响的功能。(六)迁移功能:是指一个人对他人的情绪、情感会迁移到与此人有关的对象上的效能。第三节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现代心理学一般把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四种基本形式。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时间和紧张度,可以将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一)心境心境是一中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也称为心情。心境具有渲染性和弥散性。引起心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情绪中的认知因素则是心境持续的主要原因。心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和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心境影响个体的动机。其次,心境影响人们记忆的选择性。再次,心境也影响利他行为。保持良好心境的主要条件是:消除过重的自私心理;保持适度的名利欲望;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宽容别人和自己;学会宣泄不良情绪。(二)激情激情是一中迅速强烈地爆发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激情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消极的激情常常对机体活动具有抑制的作用,或引起过分的冲动,作出不适当的行为。积极的激情往往与冷静的理智和坚强的意志相联系,成为激发人的正确行动的巨大动力。(三)应激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二、情感的种类按情感的社会内容可将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一)道德感:是个体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价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二)理智感: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三)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是个人根据所掌握的美的标准评价客观事物时产生的。美感具有社会性和民族性。第四节 情绪和情感在教育中的应用一、 情绪和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情绪和情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推动作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一)要在教学中确定情感目标教师的情感包括教师对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情感、对所教学科及其有关知识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主导情绪状态和情绪表现(即表情运用状况)等。学生的情感包括学生对学校学习活动的情感、对所学课程及其有关只是内容的情感、对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情感、主导情绪状态、课堂气氛和情绪表现等。情感目标需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基本上应包括:(1)让学生处于愉悦、感兴趣、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之中,为认知活动也为情感的陶冶创设良好的情绪背景;(2)让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获得各种积极情感和高尚情操的陶冶;(3)让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好学、乐学的人格特征。(二)以知促情具体做法:1、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2、巧妙组织教学内容 3、择优采用教学形式(三)以情促情1、教材内容的情感性处理:方法有(1)情感迁移法(2)言语情趣法(3)拟人比喻法(4)轶事插入法(5)美感引发法2、教师情感的自我调控在这方面教师要注意两种调控:一是教师情绪状态的调控。二是教师对所教学科的情感调控。3、师生情感的交流具体方法:(1)施爱于细微之处(2)施爱于需要之时(3)施爱于意料之外(4)施爱于批评之中(5)施爱于学生之间(6)施爱于教学之余二、情绪和情感在德育中的应用(一)知情结合,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二)通过美育陶冶学生的情操美育也称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稳固的审美情操的教育实践。学校里的美育是通过文学艺术教育和借助大自然与现实生活中的美来进行的。(三)重视教师情感的感化作用第七章 意志第一节 意志概述一、 意志的概念意志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突出的表现,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一)自觉地确定行动的目的自觉的目的是意志行动的前提。(二)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意志行动中的困难包括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外部困难即实现目的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客观阻力。内部困难主要是指个体本身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障碍。(三)以随意动作为基础动作可分为不随意动作和随意动作。不随意动作是指不受一是支配的不由自主的运动,具有非条件反射的性质。随意动作是指收到意识调节和支配的,具有一定目的性、方向性的动作,是通过有目的的练习而形成的条件放射,是意志行动的必要组成成分。意志是内部意识向外部动作或活动的主动转化,这种主动就表现为意志对人的活动的调节和支配。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分析一、 动机斗争动机即直接推动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意志行动中的动机斗争是指动机之间相互矛盾时,个体对各种动机权衡利弊,评定其社会价值以及解除意志的内部障碍的过程。(一)从形式上划分1、接近接近型动机斗争:又称双趋式冲突,指一个人以同样强度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标但又不能兼得时产生的内心冲突。2、回避回避型动机斗争:又称双避式冲突,指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威胁性的事件,但又必须接受其一方能避免其二时的内心冲突。3、接近回避型动机斗争:又称为趋避式冲突,指一个人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的矛盾的内心冲突。4、多重接近回避型动机斗争:又称为多重趋避式冲突,指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每个目标都具有吸引和排斥作用二不能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回避另一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而引起的内心冲突。(二)从内容上划分1、非原则性动机斗争:即不与社会道德准则想矛盾,仅属于个人爱好、兴趣、习惯等方面的动机斗争。2、原则性动机斗争:凡是涉及个人愿望与社会道德准则想矛盾的动机斗争属于原则性动机斗争。二、意志行动过程(一)采取决定阶段:1、确定行动的目的 2、选择行动的方法和制定行动的计划(二)执行决定阶段:1、及时执行决定 2、克服困难第三节 挫折反应与应对一、 挫折概述1、挫折的概念:是指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的情绪状态。产生挫折的条件:具有必要的动机和目的;要有满足动机和达到目标的手段和行动;在达到目标的道路上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对无法克服的障碍有所察觉,并产生应激反应。2、挫折的原因客观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自然因素的影响包括各种非人为力量造成的时空限制、自然灾害和各种事故以及人间的生老病死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遭受来自政治、经济、法律、道德、习惯、风俗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伤。主观原因:分为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生理因素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身体、容貌、健康情况、生理缺陷等先天素质带来的限制,常可导致学业、就业、交友和恋爱以及自尊心的受挫。心理因素主要有:(1)自我估计不适当(2)抱负水平过高(3)动机冲突(4)不合理、不切实际的需要。二、挫折反应1、攻击:是一个人收到挫折以后产生的激烈的侵犯和对抗的情绪反映,是情绪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2、焦虑:是指个体对自己或自己所关心的人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受到威胁时激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反应,是一种隐隐约约有害的预感。3、退化:当一个人遭受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的年龄和身份不相称的幼稚行为,这种倒退想象就是退化。4、固执:是指个体在受到挫折后 ,采取刻板的方式盲目重复某种无效行为,尽管情况已经变化,这种行为并无任何结果,但是刻板式的反应仍在继续进行。5、冷漠:是指个体遭受挫折后,所表现出来的对于挫折情境漠不关心或无动于衷等情绪反应。6、逃避:是指个体不敢面对自己预感的挫折情境而逃避到比较安全的环境中去的行为。主要类型有:(1)逃向另一个现实(2)逃向幻想世界(3)逃向生理疾病三、挫折的心理防御方式心理防御方式是指个体遭受挫折而产生紧张的情绪状态时,其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不安、以恢复情绪的平衡与稳定,并适应挫折情境的方式。即个体遭受挫折后用自己所能接受的方式来解释和处理冲突,避免引起更大的痛苦和不安,是一种保持情绪活动平衡和稳定的心理机能。常见的心理防御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合理化作用:(1)酸葡萄作用(2)甜柠檬作用(3)推诿(4)援引成例;2、替代作用:(1)升华作用(2)补偿作用;3、表同作用;4、投射作用;5、反向作用;6 压抑作用;7、幽默作用。四、 挫折的自我调节1、正确认识挫折,客观分析挫折的原因。2、学习运用心理防御方式,减轻心理压力。3、调节抱负水平。4、改善挫折情境。5、加强意志力的锻炼,不断进行自我激励。第四节 意志的品质一、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认识到行动的社会意义,自觉调节行动的品质。与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二、果断性果断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适时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决定的品质。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三、自制性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与自制性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四、坚持性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执行决定时,以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到底的品质。与坚持性相反的是顽固与执拗。第八章 注意第一节 注意概述一、注意的概念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所谓指向性是指个体在一定客观事物作为心理活动的对象。所谓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反映的事物达到一定的清晰和完善程度。二、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 2、保持功能 3、调节和监督功能三、注意的外部表现1、适应性动作:是指人在注意时,出现一些适应注意某种事物时的动作。2、无关动作的停止:是指人在注意时停止与注意某事物无关的动作。3、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四、注意的特征(一)注意的范围注意的范围也叫注意的广度,是指同一时间内所能注意到的对象的数量。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1)知觉对象的特点(2)知觉者的活动任务(3)知觉者的知识经验。(二)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对象或某种活动上的时间长度。广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种活动上的时间;狭义的稳定性是指注意维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1)注意对象的特点(2)主体状态(三)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1)对活动的熟练程度(2)在同时进行的集中活动时间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四)注意的转移注意的转移是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1)原来注意的紧张度(2)新注意对象的特点(3)神经过程的灵活性。第二节 注意的规律根据注意的过程中是否有目的性和意志的参与,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一、无意注意(一)什么是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二)无意注意的规律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人的主体状态。1、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刺激物的新奇性2、人的主体状态(1)需要和兴趣(2)情绪状态(3)知识经验(4)集体状态二、有意注意(一)什么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并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二)有意注意规律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对事物的间接兴趣 3、意志努力三、有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而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第三节 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在教学环境上应避免分散学生注意的因素2、在教学内容上要丰富、科学、系统,避免思维混乱及吃不饱、吃不了现象,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3、在教学方法上要生动、灵活、防止单调呆板,充分贯彻启发教学指导思想。4、在教学语言上要音量、速度、节奏适中,要说普通话,防止口头禅。二、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1、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2、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3、正确组织课堂教学4、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三、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两种注意有节奏地交替转换。就一节课来说,上课之初,学生的注意还停留在上一节或课间活动的有趣对象上,需要通过组织教学来引起学生对上好这堂课的有意注意;接着让学生对新课题、新内容发生兴趣,产生无意注意;随后,要根据由近到远、由浅及深、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在紧张的有意注意之后,又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直观教学和有趣的谈话来引起无意注意,这样,既能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稳定的注意,又能减少学习时的疲劳,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第九章 个性及其倾向性第一节 个性概述一、 个性的概念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是复杂的、多侧面的、多层次的统一体。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个个性心理特征。1、个性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是个体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个体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理念和价值观。个性倾向性被认为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的动力系统。2、 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体身体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核型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不是彼此孤立的,是相互渗透的,相互影响的,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个性心理特征受个性倾向性调节,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性倾向性。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二、个性的基本特征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社会性和生物性。(一)个性的整体性个性是由许多成分或特性组成的,但它们并不是简单相加,这些成分或特性错综复杂地交互联系、交互制约而组成整体。个性的整体性的表现:第一,个性的整体性是个性健康的突出表现。第二,对伊个人个别心理特征的分析必须将其放置于整体背景上。(二)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个性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三)独特性和共同性(四)社会性和生物性人的个性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而且受社会因素的制约。生物因素只给个性发展提供可能性,社会因素才使这种可能转化为现实。对个性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生活条件。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一、 需要(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中内心状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就会形成一种寻求满足的力量,驱使人朝着一定的对象去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一般来说,需要的强度越大,活动的积极性越高,不要的强度越小,活动的积极性就越低。(二)需要的分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多向,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1、 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生理性需要是指与保持维护个体生命和种族延续相联系的需要。社会性需要是指个体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需要,它是社会要求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2、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是个体对社会物质对象的需求,精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类的基本需要必须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发展之后,较低层次的需要依然存在,但对行为的影响力则减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比较接近现实,反映了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趋势,反映了人的需要个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研究人类需要提供了有意义的线索,在管理科学和教育领域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首先,它在需要层次发展模式上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其次,它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观的测量指标,还有待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检验。二、动机(一)动机的概念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动机使人的活动具有选择性。(二)动机和需要之间的关系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首先,只有当需要的强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才可能转化为动机。其次,必须存在满足个体需要的诱因,即能够满足需要的刺激物。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正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趋近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负诱因是指能使个体因回避它而满足需要的刺激物。(三)动机和目的的关系(四)动机和效果的关系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进行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属于主观范畴。效果是个体进行活动时产生的结果,属于客观范畴。动机和效果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实践是检验动机正确与否的标准。(五)动机的功能动机在人的行为活动中的具体作用可分为三大功能:激发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激发功能是指动机能激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指向功能是指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某一预期目标。维持和调节功能是指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及时调节活动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六)动机的分类1、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依据动机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这一原则,可把动机分为生理性动机和高级的社会性动机。生理性动机是以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社会性动机是指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影响,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习得的社会生活需要。可分为交往需要和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指个人要积极获得并追求完美的自认为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工作的一种心理历程。2、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根据动机的社会意义,可把动机分为合理动机与不合理动机。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有利于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是合理动机,包括高尚的、正确的和在一定时期里有较多积极因素的动机。不合理动机是指不符合社会利益和个体健康发展的动机,包括低贱的、错误的和有较多消极因素的动机。3、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作用的时间,可把动机分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与具体活动本身相联系,影响范围比较小,持续作用时间短。远景性动机与活动的社会意义相联系,影响范围大,持续作用时间长。4、主导性动机与辅助性动机根据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可把动机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主导性动机是指在一段时间内或一种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动机。其他动机则处于从属地位,只起辅助作用,这类动机称为辅助性动机。(七)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习动机指的是推动、引导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1、远景性动机与近景性动机相结合2、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3、以正面表扬为主4、适当使用奖赏与惩罚5、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6、对学业成败进行正确归因三、兴趣(一)兴趣的定义兴趣是指个体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之上,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兴趣的分类(1)按兴趣的社会意义可分为高尚的兴趣和低级的兴趣(2)按兴趣的内容或倾向性的不同,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3)按兴趣的起因,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所谓直接兴趣就是由于对事物或活动本身需要而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或活动本身并没有兴趣,而是对事物或活动的结果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三)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教育者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应注意:1、使学生明确学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2、创设问题情境3、利用学生已有兴趣的迁移4、培养良好的师生情感第十章 能力第一节 能力概述一、能力的概念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个性特征叫做能力。二、能力的分类(一)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也称普通能力,是指人在各种活动中共同需要并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的综合。即通常所说的智力。智力是一种以抽象思维为核心的综合的认识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是哦为能力。特殊能力也称专门能力,是指在某种专业活动中或特殊活动中必需并表现出来的能力。(二)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认知能力是指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即智力。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社交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三)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模仿能力是指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识,然后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指根据一定目的,产生出新的思想,发现和创造出新事物的能力。第二节 能力测验一、能力测验简介(一)一般能力测验1、比纳智力测验 2、韦克斯勒智力测验(二)特殊能力测量和创造力测量(三)学生能力的判断1、掌握相应智力活动的速度 2、智力活动的质的水平 3、从事智力活动的兴趣、爱好的强烈性和稳定性。二、能力测量的作用能力测量为发展社会生产,增进个体健康,促进教育进步起积极的作用。第一,智力测量作为一种方法,在诊断大脑机能障碍和精神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第二,能力测量在选拔人才、帮助学生正确择业方面也有重要作用。第三,能力测量有助于教师辨别学生的能力特点,正确组织教育、教学过程,并有利于发现学生的特殊才能,因材施教,促进早出人才、出好人才。三、能力测验应具备的条件能力测验是用来鉴别能力的科学工具,它必须精确、可靠、便于操纵。能力测验应具备以下四方面条件:1、标准化和常模:(1)选定测验中所需的测验题(2)选定施测对象(3)施测程序标准化(4)从施测结果中建立常模2、信度:是指可靠程度。3、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所得分数的正确度。效度有内容效度、效际关联效度以及结构效度等。4、实施程序和计分方法四、智力测验的使用正确使用智力测验必须做到:1、测验要保密 2、只有够资格的心理测验工作者才能使用心理测验 3、测验的常模是某一标准化样本组在一定时空中实现的平均成绩 4、主试者要对被试在测验实施中的反应和行为作出切实而详细的记录 5、要正确地使用测验,就要对测验本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6、一个好的测验工作者要有测验道德第三节 能力的个别差异一、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一)超常儿童超常儿童是指智力水平明显超出同龄人的儿童。通常智商在 130以上者就确定为超常儿童。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1、浓厚的认识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 2、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 3、感知觉敏锐,具有良好的观察力 4、注意集中,记忆力强5、有进取心,勤奋,有坚持性。(二)智力落后儿童智力落后儿童是指智力水平明显低于同龄人的儿童,他们的智商在 70 以下。二、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三、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的类型指的是在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1)知觉能力:分析型、综合型、分析-综合型、情绪型。(2)记忆能力:视觉型、运动型、混合型(3)表象能力: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综合型(4)思维能力:形象型、抽象型、中间型第四节 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一、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指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它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为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良好的遗传素质是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但是,具有良好遗传素质的人不一定能发展为与之相适应的能力。二、环境因素(关键条件)和教育(主导作用)遗传素质只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能力发展的现实性。三、实践活动(途径)环境、教育对能力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个人的实践活动实现的。能力是人在改变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职业活动对能力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不同的职业活动对人们突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也促进其相应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四、人的主观能动性(保证)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能力的提高必须要有勤奋的品质和个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