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_第1页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_第2页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_第3页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_第4页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第 1 章 绪论1、医学心理学概念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 、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 、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第 2 章 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1、潜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意 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 , 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 ,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3、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把性作为潜意识的核心问题,人一切追求快乐的活动都是性的活动。性力(力比多)是人格发展的动力。按照性力的发展顺序和年龄的关系,将人格分为五个时期:1)口欲期 从出生到 1.5 岁2)肛欲期 1.5 岁至 3 岁左右3)性欲期 3 岁到 5 岁左右4)潜伏期 青春期前,5、6 岁到 12 岁左右5)生殖器期 青春期至成年 弗洛伊德的“泛性论” (即:性本能的含义)1)人的性功能或性欲在生命的初期就已开始2)性功能并不限于生殖器官,而是整个身体的功能4、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一种自我功能,它使人警惕即将到来的危险,并对其作出适应性的反应。焦虑有三种形式:1)现实焦虑 2)神经焦虑 3)道德焦虑心理防御机制因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经常处于矛盾冲突中,使人焦虑、痛苦,于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发展出一套心理自我保护的方法。1)心理防御机制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2)心理防御机制作为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人类在正常和病态的情况下都会不自觉地运用。5)释梦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个体将潜意识的性和攻击冲动在意识水平上直接给予表达,会使个体感到不安,于是通过梦来表达。二、行为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理论)1、行为学习的类型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1)特点:强化 泛化 消退2)意义:运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塑造良好行为,矫正不良行为。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1)类型:正强化 负强化 消退 惩罚2)意义:根据操作条件反射原理塑造良好行为,矫正不良行为。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米勒)示范作用(班杜拉)1)过程:注意 记忆 行动 强化2)意义:示范作用与患者角色行为的形成有关。示范作用也可用于对患者的指导与护理,以及儿童患者的教育等。三、认知理论ABC 理论(艾里斯)内容:A 指与情绪有关的诱发事件,B 指人对诱发事件所形成的信念,C 指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与行为反应。ABC 理论认为,非理性信念是情绪或行为障碍产生的重要因素。情绪障碍认知理论(贝克)内容:人的情绪障碍不一定都是由神秘的、不可抗拒的力量所产生,相反,它可以从平常的事件中产生。第 3 章 个体心理一、心理现象及其本质1、心理现象的结构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心理现象 人格心理倾向(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人 格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二、认知过程1、感觉1)概念: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2)意义:感觉是个体心理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感觉是其他高级心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3)分类:外部感觉 内部感觉4)变化规律:感觉的适应 感觉的对比 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受性的补偿与发展 5)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感觉性的高低用感觉阈限大小来测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阈限低感受性高,感觉敏锐;反之,阈限越高,感受性越低,感觉越迟钝。2、知觉1)概念: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2)分类: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3)基本特性:选择性 整体性 理解性 恒常性感觉与知觉的不同感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而是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反映整体。3、记忆 1)概念: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一个完整的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过程。2)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分类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根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类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3)过程:识记 保持 再认和再现4、遗忘1)概念:识记过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恢复与提取,或者产生错误的再认与回忆,都称为遗忘。2)分类:暂时性遗忘 永久性遗忘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不重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遗忘的进程不均衡,遵循“先快后慢”的时间规律 (艾宾浩斯发现)抽象材料比形象材料容易遗忘,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容易遗忘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遗忘有重要影响。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材料的影响,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材料对先学习材料的影响遗忘还受兴趣、情绪和动机第心理因素的影响4)遗忘曲线5、想象1)概念:想象是对大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2)特点:形象性 新颖性3)分类根据有无目的分为 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分为 再造想象 创造想象6、思维1)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的内部规律性。2)特点:概括性 间接性3)分类根据思维活动的凭借物不同分类动作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根据思维活动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分类逻辑思维(分析思维) 非逻辑思维(直觉思维)根据思维活动的指向性及答案多少不同分类求同思维(聚合思维) 求异思维(发散思维)4)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提出问题 明确问题 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5)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定势 迁移 功能固着 动机的强度 情绪状态7、注意1)概念: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2)特点:指向性 集中性3)分类: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4)品质: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转移三、情绪情感过程1、情绪1)概念: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管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2)特性:情境性 不稳定性 易变性3)分类原始情绪:快乐 愤怒 恐惧 悲哀情绪状态:心境 激情 应激社会情感:道德感 理智感 美感4)作用情绪可以影响人的心身健康 情绪可以影响人的智力活动情绪是人的行为的动力系统之一 情绪可以影响人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5)情绪理论外周理论(詹姆斯&兰格)刺激情境通过生理本能性反应引起生理变化,这些生理变化反馈到大脑才产生情绪体验。丘脑理论(坎农)情绪活动的中枢在丘脑,并非由外周生理变化而产生,情绪产生的机制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均受丘脑的控制。认知理论(沙赫特&辛格)情绪的产生不单纯决定于外界刺激和机体内部的生理变化,而是外界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认知过程三者之间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四、意志过程1、意志1)概念: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立行动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克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2)特征:有自觉的行动目的 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 与克服困难相联系3)品质:自觉性 果断性 坚韧性 自制性动机冲突的类型: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五、人格及其倾向性1、人格(个性)1)概念:人格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2)构成:能力、气质、性格 (动机、兴趣、需要)3)特征:社会性与生物性的统一 稳定性与可塑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2、人格倾向性(动机、兴趣、需要)需要1)概念: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2)分类)根据需要的起源不同分为:生理性需要 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不同分为: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3)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马斯洛根据需要产生的先后顺序不同,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与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安全人类需要的层次关系动机1)概念:动机是指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愿望和意图。2)功能:始发功能 指向或选择功能 强化功能3) 分类)根据需要的种类不同分为 生理性动机 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内容的性质和社会价值分为 高尚动机 底下动机)根据动机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分为 主导性动机 辅助性动机4)动机水平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关系,而是呈倒 U 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水平活动效率最高,一旦超过了顶峰状态,动机强度过强,反而会对会对的结果产生阻碍作用。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活动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活动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较高可达到最佳水平,活动任务比较困难时,电话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水平。兴趣1)概念:兴趣是指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2)分类:直接兴趣 间接兴趣3)品质:倾向性 广阔性 稳定性 效能性六、人格心理特征1、能力1)概念:能力是人完成某种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人格心理特征。2)分类:一般能力(观察、想象、思维、言语、操作能力等)特殊能力(色彩鉴别、形象记忆、空间想象能力等)3)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遗传与先天素质 孕期及婴儿期的营养状况 早期经验教育教学 社会实践活动 个人勤奋与努力2、气质1)概念:气质是指受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制约的,并表现在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进行的速度、强度内外倾向及灵活性等动力性方面的人格心理特征。2)气质学说)体液学说(希波克拉底)人体是由血液、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主要体液成分 气质类型血液 多血质黏液 黏液质黄胆汁 胆汁质黑胆汁 抑郁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巴甫洛夫)根据神经系统的一些基本特性(兴奋和抑制的强度特性、平衡性、灵活性)的组合把动物和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几种不同气质类型(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强而平衡灵活的类型、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弱型)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气质类型强而不平衡型(不可遏制型) 胆汁质强、平衡、灵活型(活泼型) 多血质强、平衡、不灵活型(安静型) 黏液质弱型(抑郁型) 抑郁质3)气质类型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有的或相似的心理特征的典型结合。气质类型与气质特征的组合关系气质 类型 感受性 耐受性不随意反应性速度与灵活性内向 外向情绪 兴奋性可塑性稳定性情绪和行为特征多血质 低 较高 强 快而 灵活 外向 高 有可 塑性 愉快机敏 不稳定胆汁质 低 较高 强占 优势 快而不 灵活 外向 高 可塑 性小 容易激怒黏液质 低 高 弱 慢不 灵活 内向 低 稳定 冷静抑郁质 高 低 弱 慢不 灵活 内向 体验 深刻 刻板 悲观3、性格1)概念:性格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人格心理特征。2)特征:态度特征 意志特征 情绪特征 理智特征3)分类方法功能类型说(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向性说(内倾型、外倾型、中间型)独立顺从说(顺从型、独立型)优越自卑型(优越性、自卑型)价值取向不同的社会文化说(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政治型、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