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盖1213塑料膜课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1页
外盖1213塑料膜课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2页
外盖1213塑料膜课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3页
外盖1213塑料膜课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4页
外盖1213塑料膜课程毕业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目录 前 言 . 1 二、塑料成型的工艺分析 . 3 三、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 4 四 、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 7 五、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 7 六、浇注系统的设计 . 8 七、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 13 八、模架的确定 . 19 九、排气系统的设计 . 20 十、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 20 十一、冷却系统的设计 . 21 十二、导向与定位结构的设计 . 21 参考资料 . 22 设计小结 . 23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前 言 模具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冷冲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 件等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之后,一个重要的综合性的环节。在设计之前,要具备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零件、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塑件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方面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初步了解塑件的成型工艺和生产过程,熟悉各种塑料模具的典型结构。 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 ( 1)综合运用塑料模具设计、机械制图、公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及零件、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塑件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等方面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塑料模具设计问题,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 ( 2)通过设计实践,逐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基本掌握塑料模具设计的一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3)通过计算、绘图和运用技术标准、规范、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资料,进行塑料模具设计全面的基本技能训练,为毕业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实践基础。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本设计为一塑料 外 盖。如图 : 对产品的 一般 要求有: 1、 壁厚均匀 ; 2、 塑件不允许有裂纹和变形缺陷 。 ; 3、 脱模斜度 30/1; 4、塑件材料为 乙烯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5、精度 为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二、 塑料成型的工艺分析 1. 塑件分析 ( 1)外形尺寸 该工件壁厚为 3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体流程不长,适合注塑成型。 ( 2)等级精度 所有尺寸精度为 ( 3)脱模斜度 乙烯)材料 ,由于收缩率较大,参考表 2择该塑件上的型芯和凹模统一脱模斜度为 45。 2 ( 1)使用性能 耐 腐蚀性 ,电绝缘性优良 ,可以氯化 ,辐照改性 ,可用玻璃纤维增强 刚性 ,硬度和强度较高 ,吸水性小 ,有良好的电性能和耐辐射性 ;高压聚乙烯的柔软性 ,伸长率 ,冲击强度和渗透性较好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冲击强度高 ,耐疲劳 ,耐磨 。 ( 2) 成型性能 成型性能 1) 结晶料 ,吸湿小 ,不须充分干燥 ,流动性极好流动性对压力敏感 ,成型时宜用高压注射 ,料温均匀 ,填充速度快 ,保压充分 以防收缩不均 ,内应力增大 防止产生缩孔和变形 。 2) 收缩范围和收缩值大 ,方向性明显 ,易变形翘曲 模具设冷料穴 ,并有冷却系统 。 3) 加热时间不宜过长 ,否则会发生分解 ,灼伤 。 4) 软质塑件有较浅的侧凹槽时 ,可强行脱模 。 5) 可能发生融体破裂 ,不宜与有机溶剂接触 ,以防开裂 。 ( 3) 主要性能指标 密度 /g 6 屈服强度 /3 比体积 /伸强度 /0 吸水率 () 热容 /J ( )00点 / 105算收缩率 () 3、 注射成型过程及工艺参数 ( 1)注射成型过程 1)成型前准备 2)注射过程 3)塑件后处理 ( 2)注射工艺参数 1)注射机: 2)料筒温度( ):后段 : 140160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中段 : 前段 : 170200 3)喷嘴温度 : 205) 模具温度 : 6070 5)注射压力 : 60100 6) 成型时间 ( s) 注射时间: 1560 高压时间: 03 冷却时间: 1560 总周期: 40130 三、拟定模具的结构形式 1、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通过对塑件结构形式的分析,分型面应该选在盖截面积最大且利于开模 取出塑件的底平面上,其位置如下图: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2、确定型腔数 该塑件虽然为大批量生产,但精度要求,又考虑到塑件尺寸、模具结构尺寸的大小关系,以及制造费用和各种成本费用等因素,初选为一模两腔结构形式。 3、排列方式 多型腔模具尽可能采用平衡式排列布置,且要力求紧凑,并与交口开设的部位对称。由于该设计选择的是一模两腔,故采用直线对称排列,如下图所示: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塑件 模流分析: 从分析 中 可以看出,塑件能够很好的填充满,塑件冷却质量也比较高,注意流道的冷却, 布局比较 合理。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四 、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从上 面的分析可知,本模具设计为一模两腔,对称直线排列,根据塑件结构形状,推出机构拟采用脱模板推出的推出形式。浇注系统设计时,流道采用对称平衡式,浇口采用侧交口,且开设在分型面上。因此,定模部分不需要单独开设分型面取出凝料,动模部分需要添加型芯固定板、支撑板和脱模版。由上综合分析可确定选用带脱模板的单分型面注射模。 五 、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 1) 注射量的计算 通过三维软件建模设计分析计算得 塑件体积: V 塑 =件质量: m 塑 = V 塑 =式 中 取 ( 2)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估算 根据经验公式按照塑件体积的 倍来估算。则,选取 。故一次注入模具型腔塑料熔体的总体积为: V 总 = V 塑 ( 1+ 2=2 3)选择注射机 根据计算得出一次注入模具型腔的塑料总 体积 V 总 =结合: V 公 =V 总 /有 V 公 196.2 据以上的计算,初步选定公称注射量为 200射机型号为 200/120,其主要技术参数如 下: 结构形式 卧式 拉杆内间距 /55 385 理论注射容量 / 00 移模行程 /50 螺杆柱塞直径/0 最大模具厚度/00 注射压力 /65 最小模具厚度/30 注射速率 /20 锁模形式 塑化能力 /5 模具定位孔直径/25 螺杆转速 /220 喷嘴球半径 /模力 /200 喷嘴口直径 /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 4)注射机的相关参数校核 注射压力校核: 注射压力为 60100里取 100 注射机的公称注射压力 P 公 =150射压力安全系数 里取 : 1=100 30P 公 ,所以,注射机压力合格。 锁模力校核 :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A 塑 ,则 A 塑 =150 804( 202 6) 10115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A 浇 ,即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A 浇 的数值,按照多型腔模的统计分析来确定。 A 浇 是每个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积 A 浇 的 。选取 A 浇 。 因此,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总的投影面积 A 总 , ,则 A 总, n( A 浇 A 塑 )n( A 塑 ) 2 塑 24276 模具行腔内的胀型力 F 胀 , 则 F 胀 A 总 P 模 24276 35N 849660N 中 , P 模 是型腔 的平均计算压力值。 P 模 是模具行腔内的压力,通常取注射压力的20%40%,大致范围为 3060合 特性,取 P 模 为 35 选用的注射机的公称锁模力 F 锁 1200模力 安全系数为 里取 胀 胀 锁 , 所以 ,注射机锁模力合格。 对于其他安装尺寸的校核要等到模架选定,结构尺寸确定后方可进行。 六 、浇注系统的设计 1、主流道的设计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 主流道尺寸 主流道的长度:小型模具 L 主 应尽量小于 60此,选 50行设计。 主流道小端直径: d=注射机喷嘴直径 +( ) 3+ 主流道大段直径: D=d+2L 主 7中 =4。 主流道球面半径 : 射机喷嘴球头半径 +( 1 2) 15+1) 6 球面的配合高度: h=3 2) 主流道的凝料体积 V 主 /3L 主 ( + + R 主 r 主 ) = 50( 3) 主流道当量半径 。 4) 主流道浇口套的形式 主流道衬套为标准件可选购。主流道小端入口处与注射机喷嘴反复接触,易磨损。对材料的要求严格,因而尽管小型注射模可以将主流道浇口套与定位圈设计成一个整体,但考虑上述因素通常仍然将其分开来设计,以 便于拆装更换。同时也便于优选优质钢材进行单独加工和热处理。则衬套如下图,材料采用碳素工具钢 处理淬火后表面硬度为 5357 2、分流道的设计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分流道的布置形式 在设计时应考虑尽量减少在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和尽可能避免熔体温度降低,同时还要考虑减小分流道的容积和压力平衡,因此采用平衡式分流道。 2)、分流道的长度 由于流道设计简单,根据两个型腔的结构设计,分流道较短,故设计时可适当选小一些。单边流道长度 L 分 取 35如型腔数量大的排列布 置图。 3)、分流道的当量直径 因为该塑件的质量 m 塑 = V 塑 =200g,则分流道当量直径为: D 分 =m 4 分L = 435 )、分流道截面形状 本设计把分流道设计在分型面上,采用体形截面,其加工工艺性好,且塑料熔体的热量散失、流动阻力均不大。 5)、分流道截面尺寸 设梯形的下底宽度为 x,底面圆角的半径 R=1查表 4 6 设置梯形的高h=该梯形的截面积为: A 分 =( x+x+2 h/2=( x+3.5 根据该面积与当量直径为 得 ( x+3.5 /4 =, 即可得: x 则梯形的上底约为 5 右 图 所示 : 6)、凝料体积 分流道的长度 L 分 =352=70 分流道截面积 A 分 =( 5+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凝料体积 V 分 =L 分 A 分 =70 )、校核剪切速率 确定注射时间:查 表 4取 t= 计算分流道体积流量: q 分 =( V 分 +V 塑 ) /t=( )、剪切速度 分 =3.3 q 分 / =( 103) / ) 3= 103分流道的剪切速率处于浇口道与分流道的最佳剪切速率 5 102 5 103以,分流道内熔体的剪切速率合格。 9)、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和脱模斜度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低,一般取 m 即可,此 处取 m。另外,其脱模斜度一般在 5 10 之间,这里取 8。 3、 浇口 的设计 该塑件精度要求较高,采用一模两腔注射,为便于调整充模时的剪切速率和封闭时间,因此采用侧浇口。 ( 1)、侧浇口尺寸的确定 1)、计 算侧浇口的深度。查表,可得侧浇口的 高 度 h 计算公式为 h 3 中, t 是塑件壁厚,这里 t=3n 是塑料的成型系数,对于 查表 4注得其成型系数 n= 对于其厚度,根据表查,得 浇口的厚度为 此处浇口深度取 12)、计算侧浇口的宽度。根据 表 4 10 公式,可得侧浇口的宽度 B 的计算公式为: B=30971830=3中, n 为塑料成型系数,取 A 是凹模的内表面积。 3)、计算侧浇口的长度。查表及公式,可得侧浇口的长度 L 浇 一般选取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这里取 L 浇 = ( 2)、侧浇口剪切速率的校核 1)、计算浇口的当量半径。由面积相等可得 =由此矩形浇口的当量半径 R 浇 = 1/2=3 1/2= 2)、 计算浇口的剪 切速率 确定注射时间:查表,可取 t= 计算浇口的体积流量: q 浇 =V 塑 /t=.6 s=104 s。 计算浇口的 剪切速率:由公式33.3 ,则 : 33.3 = 4323 3 4 * 1 03 * 1 1 4 *3 =4110s 该矩形侧浇口的剪切速率处于浇口与分流道的 最佳剪切速率 5 103 5 104所以,浇口的剪切速率校核合格。 4、 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由于前部分分别求出了塑件的体积、主流道的体积、分流道的体积以及主流道的当量半径,这样就可以校核主流道熔体的剪切速率。 1)、计算主流道的体积流量 q 主 =( V 主 +V 分 + ) /t=( 。 2)、计算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33.3 = 3 133 . 3 * 7 9 . 8 6 * 1 03 . 1 4 * 2 . 6 2 5 s =103流道内熔体的剪切速率处于浇口与分流道的最佳剪切速率 5 102 5 103间 ,所以,主流道的剪切速率校核合格。 5、冷料穴的设计及计算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本设计 仅有主流道冷料穴。由于该塑料件精度要求较高,采用脱模版推出塑件,故采用与球头形拉料杆匹配的冷料穴。开模时,利用凝料对球头的包紧力使凝料从主流道衬套中脱出。 七、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 1)、凹模的结构设计 凹模是成型制品的外表面的成型零件。根据对塑件的结构分析,本设计中采用整体嵌入式凹模 ,在节省 贵重材料的同时便于冷却水道的安装 , 其结构 如下图: ( 2)、型芯的结构设计 凹模是成型塑件内表面的成型零件。本设计中,采用整体式凸模如下图: 1、 成型零件钢材的选用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根据对成型塑件的综合考分析,该塑件的成型零件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耐磨性及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同时考虑它的机械加工性能和抛光性能。又因为该塑件为大批量成品,所以构成型腔的嵌入式凹模钢材选用 于塑件型芯来说,由于脱模时与塑件的磨损严重,因此钢材选用高合金工具钢 2、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 将 未注 尺寸公差按所用塑料的 换算 。 通过 查表得出塑件尺寸公差如下图: ( 1)、凹模径向尺寸的计算 径向尺寸 计算公式 : 01 l x 式中 ,收缩率为 取中间值2取值范围一般为 间,此处取 2是塑件上相应尺寸制造公差,对于中小型塑件取 16z 。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深度尺寸的计算 公式: 01 h x 中,1般取值在 间,此处取 凹模尺寸计算数据 基本尺寸 收缩率 系数 x 16z 计算结果 150 980 840 610 8 ( 2)、型芯尺寸的计算 径向尺寸的计算公式: 01 cp l x 式中,1x 2表知其一般在 间,此处取 高度尺寸的计算 01 cp h x 式中,1般在 间,此处取 凸模 尺寸 计算数据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基本尺寸/收缩率 系数 x 16z 计算结果 144 4 4 0 7 ( 3)、成型孔间间距的计算 孔间距计算公式: 11 2m c p s C m m 孔间距 基本尺寸/收缩率 16z 计算结果 80 2 30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塑件型芯及凹模的成型尺寸的标注如下图: 凸模图 凹模图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5、 成型零件尺寸及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 ( 1)、凹模侧壁厚度的计算 模架初选 200355标准模架,其厚度根据相关刚度公式计算: 7, 可得 0 5 0 1 7S =47 同理,凹模底部厚度 13pC 。 其中: 4444/3 2 / 1 代入数据得 T 34 凹模侧壁是采用嵌件。型腔与模具周边的距离由模板的外形尺寸来确定,根据估算模板平面尺寸选用 200 355比型腔布置的尺寸大的多,所以完全满足刚度和强度 要求。 ( 2)、动模垫板厚度的计算 动模垫板厚度和所选模架的两个垫块之间的跨度有关,根据型腔布置,模架应选在 200355个范围之内,垫块之间的跨度大约为20020此动模垫板厚度可为: 1310 . 5 4 =中,p是动模垫板刚度计算许用变量,p=251i=L 是两个垫板间的距离,约 120 350A 是两个型芯投影到动模垫板上的面积。单件型芯所受压力的面积为: 221 44604A D m m两个型芯的面积:12 8920 2 故,动模板按标准厚度取 32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八 、 模架的确定 根据模具行腔布局的中心距和凹模嵌件的尺寸约为 150 210考凹模最小壁厚 ,导柱、导套的布置等,在 结合标准模架的选型经验公式以及查表,可确定选用模架序号为 10 号( 3 5 5 3 5 5W L m m m m )模架结构为 4A 型。 1、各模板尺寸的确定 ( 1)、 A 板尺寸。 A 板是定模型腔板,塑件高40考虑在模板上还要开设冷却水道,还需要留出足够的距离,故 A 板取标准 71 ( 2)、 B 板尺寸。 B 板是型芯固定板,按模架标准厚取 40 ( 3)、 C 板(垫块)尺寸。垫块 =推出行程 +推板厚度 +推板固定板厚度 +挡销高度 +( 510) 40+25+30+5+510) 05110标准块 110 经上述尺寸的计算,模架尺寸已经确定为模架序号为 10 号,板面为 355355架结构形式为 的标准模架。其外形尺寸:宽长高 355355362 ,如下图所示: 2、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根据所选注射机来校核模具设计的尺寸 ( 1)、模具平面尺寸 355355355385杆间距),校核合格。 ( 2)、模具高度尺寸 262230264400 具的最大厚度和最小厚度),校核合格。 ( 3)、模具的开模行程12 ( 5 1 0 ) 7 0 ( 5 1 0 ) ( 7 5 8 0 )S H H m m m m 350模行程),校核合格。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九 、 排气 系统 的设计 该塑件 由于采用侧浇口进料,熔体经塑件下方的台阶充满型腔,其配合间隙可作为气体排除的方式。同时,地面的气体会沿着推杆的配合间隙、分型面和型芯与脱模板之间的间隙向外排出。 十 、 脱模推出机构的设计 a) 推出方式的确定 本塑件 采用脱模板推出方式。脱模板推出时为了减小脱模板与型芯的摩擦,设计中在用脱模板与型芯之间留出 间隙,并采用锥面配 合,这样可以防脱模板因偏心而产生溢料,同时避免了脱模板与型芯产生摩擦。 1 凹模嵌件 2 型芯 3 脱模板 4 型芯固定板 2、脱模力的计算 因为 10,此处视为薄壁塑件,根据公式,脱模力有: 22 c o s ( t a n ) 0 . 1(1 )t E S L 带入各项数据, 。 3、校核推出机构作用在塑件上的单位压应力 推出面积 2 2 2 2 2 2( ) ( 8 0 7 5 ) 6 0 8 . 444A D d m m m m 推出 应力 1 . 2 1 . 2 3 0 2 4 . 8 5 . 9 76 0 8 . 4F M P 53抗压强度 ) 合格。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十一 、 冷却系统的设计 冷却系统 采用环形水道, 计算 比较复杂 ,在此只进行简单的说明。设计时忽略模具因空气对流、辐射以及注射机接触所散发的热量,按单位时间内塑料熔体凝固时所放出的热量应等于冷却水所带走的热量。 冷却介质。 度高 ,熔融温度高,其成型温度及模具温度分别为:230 90110。所以模具温度初步选定为 90,用常温水对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