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留给医药市场格局四大猜想_第1页
“医改”留给医药市场格局四大猜想_第2页
“医改”留给医药市场格局四大猜想_第3页
“医改”留给医药市场格局四大猜想_第4页
“医改”留给医药市场格局四大猜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改”留给医药市场格局四大猜想_中国医改红灯区_新浪博客博客首页 排行榜 点播单(0) 热议我的团长我的团 注册 博文综合 博文 博主 图片 音乐 视频 播主 论坛 新浪吧 圈子 中国医改红灯区 /cnyr订阅中国医改红灯区博客 相册 音乐 播客 个人中心 首页博文收藏博客圈字体大小:大中小 正文 “医改”留给医药市场格局四大猜想(2008-02-27 15:01:52)标签:中国医改红灯区 中国医改 医改红灯区 医改 医药 财经 分类:中国医改和“红灯区”独立评论2008-2-25 戴天岩 陈健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 2008 02 网友评论 简洁版背景:中国医改方案出台的路线图2005 年 7 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撰写了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研究报告。2006 年 8 月,国务院批准由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 14 部委(后增加至 16 部委)成立医改协调小组,标志着中国式医疗改革方案制订工作正式进入起草阶段。2007 年年初,医改协调小组决定委托海内外第三方研究机构参与制订医改方案,包括北大、复旦大学、北师大、人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麦肯锡咨询公司、清华大学(联合哈佛大学) ,共有 9 套医改方案呈交到医改协调小组上报国务院,供决策层参考。2007 年 10 月 15 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针对中国未来医疗体制改革不仅提出“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更明确了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2007 年 10 月 17 日、18 日,国家发改委牵头,分别在南昌、天津召开了南北两大片区的“医改座谈会”(即“1017 会议”),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各省区市的主管副省(市)长均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确定:医改方案将在融合 9 家独立机构草拟的医改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一套中国式的医疗改革新方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同时,中国式医改的原则性问题得以初露端倪,即以“一个总体目标、四个主要原则和八大改革方向”为导向:一个总体目标:到 2020 年建立一个覆盖中国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四大原则:即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医院管理、基本医疗服务;八大改革方向:主要包括医疗管理、运营、投资、监管体系、科技人才、信息等方面内容。2007 年 10 月 24 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我国第四季度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把抓紧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作为重点。2007 年 12 月 26 日,卫生部部长陈竺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重点报告医改的基本思路和框架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部署。至此,社会各界空前关注、一直难产的“医改方案”框架方案最终确立。当前确立的“医改”框架思路,实质内容是推倒了沿袭多年的医改市场化道路,回到了医改计划经济道路。这个思路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张牌,随着它的执行和推进,必将带动中国医药市场的联动变化。猜想一:从市场化制度管理转为卫生局长精英战略公益化、政府主导的医改方案大调子决定了医改的内容。政府主导派的“计划左倾”在击败西方拿来主义的“市场右倾”以后,政府将执掌卫生经济的大旗,而卫生厅(局)将成为左右卫生经济的“铁腕” 。于是,公众提出“政府主导派” 、 “计划时代” 、 “一夜回到解放前”思潮不足为奇。从医改实践看,卫生部基本是以资源整体调控、收支总量控制、宣教活动、制度政策制定为主要目标,而目前医改方案框架及即将出台的医改方案,只会制定一些原则性、纲要性的指南,很难细化到操作层面,于是,各省卫生厅也责无旁贷地会成为医改的试验、实践执行和推广的主导者。2007 年 12 月 10 日举行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毛群安介绍,医改方案将在 2008 年(预计两会期间)出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卫生部医改方案出台没有问题,但是,作为各省卫生厅的配套改革方案也应在医改方案出台前完成,并报卫生部审核,否则,医改大政策出台了,而省卫生厅配套操作方案还没有,操作实践就很容易与大政策脱节。从各省具体操作方案的制订到投入实践,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如今又要回到计划管理为主的时代,考验政府智力和企业家才能的时候到了。各省卫生主管部门将面对三大考验:1.管人:医改方向无疑明确和强化了卫生主管部门的集权地位,对干部调整和配置是调配资源的主要途径,他们基本手握省内各级医疗机构领导班子的命运。不难想象,各级医疗机构的院长必然加强对卫生厅局的“公关” ,甚至将之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而医院趋利和内务管理会有所弱化。回到计划经济年代看一看,省各级卫生厅(局)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应付公共关系,市场制度的力度逐渐减小,医疗机构政府色彩抬头和服务意识低下,将使省各级卫生厅局陷入两难困境。2.管钱:医改前,卫生管理系统针对医疗机构的考核指标主要是经营业绩(收入) ,而医改后,将以公益化和政府主导为思路,尽管不会完全抛弃收入指标,但收入考核权的比重会有明显下降,考核标准变化导致医院的经营方向和工作重点发生逆转,考核最多的不是经营收入,而是工作质量和工作量。不管收支政策如何设计,既然统收统支思路已经敲定,那么统收统支如何搞?中国地区的差异化那么大,很难按照一个规矩办事,如果不能设计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各地统支难度甚大,拖、欠、转、挪等局面也很容易发生。3.收管资产:医改后,院长对医疗机构的对外出租经营权、转让、托管、合并重组等行为都会有所收敛,医疗机构对外出租行为、民营医疗集团扩张、国外医疗的国内资本化梦想,都将像肥皂泡一样一个个破灭。对于各级医疗机构的资产,卫生厅局一定会全面接管,医疗机构的院长对这些资产只有使用权,当然,院长也不会对医院管理的效率低下承担责任。医疗机构的最大演变方向将是准公务员机构。猜想二:中国药品集中采购演变为更彻底的调节运动由于没能抑制药品价格的增长,更没能缓解看病难和看病贵的现象,招标采购制度存在很大异议,尽管集中采购模式做了很多创新(先后出现过“四川挂网限价模式” 、 “上海闵行模式” 、 “南京药房托管模式” 、广东挂网限价、海虹控股医药电子商务模式等) ,但目前依然走进了低谷阶段。而医改方案确立之后,该如何判断药品集中采购走势?2007 年 12 月 26 日,卫生部部长陈竺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城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报告中强调:“将积极推行医疗机构属地化全行业管理。所有医疗机构,不论所有制、投资主体、隶属关系和经营性质,均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准入、统一监管。 ”这一调整思路,显然是在为集中采购政策铺路。结合医改方案的思路和中国药品集中采购的长期实践,笔者认为集中采购制度演变有以下趋势:1.中国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规模升级。因为卫生厅(局)是医疗机构集权化的管理者、 “收支两条线”的执行者,又是采购计划的拍板者,所以,集中招标采购基本上会以省卫生厅为主体展开。换句话说,由医疗机构上解给省卫生厅的部分收入是不下解的,这部分政策收入就专门用于医疗机构的集中采购,对卫生行政部门而言,将有更大更多的自主权,参与采购的医疗机构数量和采购的品种剂型、覆盖地域、单一采购项目规模都会得到扩大,更多的省卫生厅可能会租用集中采购中介的电子商务平台,或者委托集中采购中介来操作,也可能会自行组织集中采购。药品集中采购必将迎来历史上的黄金阶段。2.队员和裁判:一手两角色。按照加强“政府主导”的思路,卫生厅(局)直接介入药品集中采购的可能性增大。而卫生厅(局)对集中采购中介的遴选更加严格,集中采购项目数量也会大大减少。集中采购中介服务的市场在医改后无疑会扩大,但中介数量会减少,寡头垄断产生,这是医改选择政府主导的必然趋势。如果把省卫生厅和所辖医疗机构看做一个“虚拟医疗集团”的话,采购的实质已经演变为集团的内部采购了。卫生厅(局)既是采购方、集中采购的中介机构,又是采购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这种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格局,导致过程难以监管的局面也在所难免。3.医疗机构交权。中国多年的集中采购实践证明了一点:零散采购方(医疗机构)太强势、太霸道,三个月甚至半年账期都不足为奇。而在政府主导医疗机构之后, “收支两条线”将改变分散医疗机构支付格局和医疗机构的强势地位,因为实际采购方和付款方已经由医疗机构转变为卫生厅(局)了,医疗机构只是对采购品种和数量有申报权而已,卫生厅(局)在掌握财权条件下,采购更便于执行到位。同时,卫生厅(局)不但会通过集中采购降低药品和耗材成本,也同样会对医疗机构普遍需求的通用产品和服务进行集中采购,包括办公用品、医用设备、医疗服务等。当然,采购原则仍然会采用“抓大放小”的政府惯常做法,对于个性化比较强、金额比较小、不具有普遍性的商品,则可以完全由地方性卫生厅(局)或医疗机构自行采购。4.投标方遭压。医改后,集中采购的目标注定是保护采购方、打击投标方(主要是医疗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企业) ,通过限价、比价、竞价等手段,极大降低药品价格,进而投标企业的白热化竞争将更加激烈,大多生产企业将会直接投标或与采购方直接交易,医药产业快速分化,寡头垄断出现,大型医药研发和生产、物流集团由此产生,中国的4000 多家生产企业也会迅速减少,这正是政府愿意看到的演变方向。与之俱来的是,在政府主导的条件下,投标、临床推广、沟通变得简单多了,药品供应链的中间环节似乎也变成了多余,尽管“以药养医”观念淡化和医院还存在用药结构、用药量多寡、临床维护等问题,但这些或许不足以支撑药品经营业的发展,随着卫生厅(局)对配送方的遴选、配送价格比率的限定,城市药品物流配送工作很容易被大型物流集团包揽,社、乡医疗机构的药品配送只能由那些小型的药品经营公司或配送公司承担。在一定时间内,或许正是这些服务于社、乡医疗机构的配送公司还有生存的余地。不难设想,大部分药品经营企业、 “药虫子” 、 “药老鼠”将难寻活路,百万医药代表大军也将逐渐会退出“统方” 、临床推广、 “公关”的舞台。猜想三:药监系统为医改开路自 2006 年之后, “郑筱萸地震” ,加上“齐二药” 、 “奥美定” 、 “欣弗”等重大医疗事件的发生,暴露出了 GMP认证、药品注册审批等环节的诸多问题,动摇了药监系统的根基。毋庸置疑,在整个医改工作中,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辅助地位。卫生部作为医改大局中的主导者,负责着医改中的医院考核变化、收支分配、财政补贴管理、集中采购制度、社区首诊和社乡卫生经济复兴。从医疗供应链看,卫生部管理的是需方,SFDA 管理的是供方,需求发生了变化,供方不可能不变化、不调整。SFDA 要做的是医改当中的配套工作和配套政策,为医改开路。从这点来看,GMP 认证、药品审批、注册及医疗器械管理等很多制度可能会再调整、再洗牌,调整幅度之大,或许会超乎药企的想象。举例来说:社区首诊制和社乡卫生经济复兴,决定着社乡医疗机构的用药结构必将有所变化,药物品种数量、范围都将扩大,而从 SFDA“三网”(监督网、供应网、信息网)建设来看,以前的管理重心在城市,现在的管理重心是在社、乡,无论监管工作量还是监管难度,都使人员编制有限的 SFDA 难以负重。为了适应医改之后的集中采购制度的变化,GMP 认证、药品审批、注册等制度也将有所调整。中国有着 4000多家制药企业、1.7 万多家药品经营企业,基本上缺乏自主研发却具备运作仿制药的能力,要改变这个状况,也只有从审批或重新审批、重新认证上下工夫了。照此推理,中国医改越是推进一步,医药产销企业距离暴风骤雨般的血腥竞争也就越近一步。猜想四:医改后利益集团的分化1.药品生产企业掀起重组风潮。医改后,卫生行政部门愿意见到的结果是老百姓受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民意表达,另外一个结果就是中国拥有更多自主研发医疗品种的大型研发生产企业集团,减少低水平重复、生产流通资源闲置和浪费。医改的过程就是利益集团自然实现的过程。上文已经提到,SFDA 很可能通过“GMP 认证”或“再认证”等政策手段来“堵”源头,迫使药品研发生产企业进行重组并购。从医疗供应链的环节上把关,集中采购的制度和政策也决定了中小型药品生产企业的命运。相信没有一个医药人会怀疑集中采购的爆发力,它不仅对促成医药产业投资重组、价格形成机制起到关键作用,还对医疗机构用药结构、药品配送制度有不小的影响。只要在投标资格、价格质量层次上加以总量限制,那些中小型生产企业,多数既没有优势药品品种,又没有整合量的优势,会快速丧失竞争能力,有可能被大型生产企业集团合并(挂靠、名义合并或实质兼并) 。要提高药品研发生产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资本实力的问题。不但国家政策会向大型研发生产企业集团倾斜,而且地方政府也会优先重点扶持几家大型药品研发生产企业的发展。显然,未来药企获得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的重要意义,有增无减。2.集中采购迎来黄金时段,采购中介将形成寡头垄断局面。中国医药的集中采购可以用三个阶段论来概括:第一阶段是集中采购制度形成阶段,是药品集中采购制度的黄金阶段,招标采购是应用的主要方式。第二阶段是招标导致剂型和价格的异化阶段。其间,政府认定招标采购并不能解决价格问题,更不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招标采购出现衰退趋势,有的政府开始粗鲁介入和严重干预集中采购操作。这个阶段集中采购方式是:“差比价” 、 “剂型招标”等。此后出现四川挂网、广东限价竞价、海虹电子商务等集中采购模式,是探索实践中的创新阶段。拿 2004 年来说,中国医疗机构通过招标等中介服务形式的采购量约 700 亿元,中介机构承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项目约 350 个批次。第三阶段发生在医改之后,将是集中采购中介和政府主导并存阶段。这一阶段有望形成全国集中采购的电子商务模式,不管是政府主导,还是中介服务,招标采购项目批次将大幅减少,采购项目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集中采购组织数量也会大幅减少。从集中采购的集权化、采购订单集中化、网络化、地域广覆盖看,海虹医药电子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电子商务模式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深圳市天驰医药信息技术开发公司有一定的电子商务潜力;九州通集团公司作为医药电子商务的后起之秀,会因社、乡医疗集中采购变化而向电子商务侧重。当然,政府也可能对国内主要采购中介投资、控股,完全国有化或政府控股的集中采购组织将可能发展壮大。3.药品经营企业在火拼中瘸腿。医改决定了全国集中采购项目集中化,也势必加重医药经营企业的政策壁垒,促成药品经营企业的广泛洗牌,从短期看,洗牌有三大方向:医药经销商转向药品制造商,或接受生产企业的并购;医药经销商的职能转变为社、乡医疗的药品物流配送服务商;经销商进军增值服务产业。毋庸置疑的是,药品经销商有 N 种死法,就看医改方案中,卫生行政部门让它选择哪一种死法了。如果想生,只有一个办法:三十六计,走为上。4.一竿子插到底的物流集团应运而生。由于地区进入壁垒高、临床推广公关难度大、城市医疗主导等多种因素,导致药品物流企业多局限于城市,从全国看,呈现星星之火,很难有大型物流集团能渗透到全国的社、乡医疗机构的末端。这个局面将随医改深入而消失,随而代之的是大型物流企业的崛起。大型物流企业将把城市和社、乡医疗配送小企业的“星星之火”收集起来。药品物流企业的重组使我们发现物流规模化的效能,这也是 SFDA 药品供应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政策鼓励方向。只要条件成熟,星星之火自然可以燎原。5.医药分业节奏加快,国有药房集团化并非雾里看花。要切断“以药养医”和商业贿赂链条,就要卫生行政部门和政府财政支持到位,把药房所有权(而非经营权)完全剥离出医疗机构。只有药房与医疗机构的产权关系完全脱钩, “医药分业”才能更好实现。从政府行政执行力和财政转移支付看,阶段性和局部执行应该没有什么大问题,如:先从部属、省属和市属三甲医疗机构改起,完全存在先决条件和可能性,在此基础上,逐步再对县级二甲医院改革,以点带面,分阶段实施改革计划是必要的。对“医药分业”的改革,说白一点,就是改产权,将分散的医疗机构药房“小产权” ,改为集中化、统一化、计划化的药房产业集团大产权。来源于:销售与市场2008.2 第 294 期 /article/2008/22732.shtml已投稿到: 排行榜 圈子 阅读(126)|评论(4)|收藏(0)|打印|举报 前一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加强中药饮片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后一篇:2008 年 4 月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评论发评论 哈哈笑:2008-03-08 00:16:53 希望能提交“两会”的就是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有“再不交医药费就要停药” “看着人死去”等等。还有,辛辛苦苦积攒些钱,只要家中有了一个病人,就非得倾家荡产不可,马上变成穷光蛋。这个病几万元,那个病十几万,还有的病几十万的就花出去了!怎么不出现“眼看着人死”的现象呢?实在太需要解决了,还是当务之急中的当务之急!这是体现一个政府是否真正为老百姓办事的大问题呀!相当初的穷年代都没有这样的状况,为什么富裕了反倒看着人去死呢?社会不能倒退!更不能失去人性 博主回复: 一根筋:2008-03-09 23:16:00 对于一个医改方案既要益于医院技术和服务发展,又要益于民生,药品价格虚高如车速,流通环节是关健,严格执行政策是法码,统一价格和保证药品质量是核心问题,保证执政为民要求是!处理好利益导向是基础!公正透明是民声! 博主回复: 琦儿 Qir:2008-04-03 00:42:04 本文已加精:)谢谢您的精彩文章,与大家分享,欢迎常到“医学传媒与大众健康”圈来:) 来自圈子:医学传媒及大众健康博主回复: 琦儿 Qir:2008-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