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量做大做强品牌努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_第1页
提质增量做大做强品牌努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_第2页
提质增量做大做强品牌努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_第3页
提质增量做大做强品牌努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_第4页
提质增量做大做强品牌努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质增量 做大做强品牌努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 张智泽(2009 年 1 月 7 日)同志们:新年刚过,我们就在楚雄召开全省“三品”工作座谈会。在这里,我首先代表省农业厅对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加会议的同志们并通过你们向长期战斗在“三品”认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一线的全体同志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大力推进我省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总结分析近几年特别是 2008 年全省“三品”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研究部署 2009 年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三品”工作。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同志们研究。一、全省 “三品”认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通过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我省“三品”认证数量不断增加,品牌效益日益显著。2008 年与 2003 年省绿色食品2发展中心刚成立时相比,“三品”认证企业数和产品数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增长了 119%和 165%,绿色食品增长了 300%和 395%,有机农产品增长了 670%和580%。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从 2003 年开始起步,2008 年末认定面积达到 1376.5 万亩,养殖规模 2870 万头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已经开始起步。总结这几年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创新工作方式,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从2003 年开始起步,2007 年以前,我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工作是按零星认定的方式开展,到 2007 年年底,全省仅有 560 万亩的产地通过认定,落后全国平均水平近 10 个百分点。2007 年,为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省农业厅从农业标准化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实施了以县为单位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试点项目。项目从 2007 年年底开始正式启动,试点县和各级工作机构密切配合,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县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强化措施,明确责任,2008 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了试点工作。12 个试点县累计认定面积 831.4 万亩,其中种植业产地 811.5 万亩,畜禽养殖产地规模 1926.7 万头(只),淡水产品养殖面积 19.9 万亩。超额完成计划500 万亩的 66.28%,是项目实施前历年累计认定面积的 1.53倍,全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面积接近了 1400 万亩。2008年全面启动整体推进工作,省厅又安排经费支持了 21 个县开展此项工作。目前,大部分县的环评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处于申报材料组织和环境评价报告编制过程中,预计在2009 年上半年可以完成项目实施任务,届时全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二)完善工作机制, “三品”认证步伐进一步加快。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品”发展工作,省政府在 2001 年召开了绿色食品专题工作会议,出台了加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2002 年召开了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出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把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纳入农业产业化重点扶持的内容;2005 年召开了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了“三品”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2006 年省委省政府又一次召开了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扶持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政策措施。省农业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认真抓好相关政策,尤其是对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奖励政策的落实,到目前为止共落实奖励资金1085 万元,对 200 家企业和单位进行了奖励,部分州市也相继出台了奖励扶持政策。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全省各级工作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提出的“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方针,规范工作程序,提升服务水平,4全省“三品” 认证工作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仅去年一年,全省就新认证“三品”268 个,超额完成厅党组年初提出新认证“三品”200 个任务的 34%。截止 2008 年年底,全省“三品” 生产企业 604 家,产品数量达到 1290 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 641 个,绿色食品 520 个,有机食品129 个;生产规模达到 1680 万亩,1000 万头只,540 万吨;产值达 163 亿元。“三品”认证工作的快速推进,进一步促进了我省农产品生产企业的标准化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树立了品牌效应,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为全省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三)加强证后监管,认证“三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实行“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是农业部门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基本思路。“三品”认证工作,是这一工作思路的具体实践。在过去的几年中,省农业厅高度重视证后监管工作:一是从 2005 和 2006 连续两年给全省 16 个州市农业部门安排了补助资金,专项用于提升检验检测能力;二是 2007 和 2008 年两年连续给各州市安排了监管和认证的工作补助经费,保障监管工作的开展;三是按照规定认真组织年检工作;四是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期间组织开展了两次绿色食品市场监察工作;五是组织开展了两次用标规范检查,查处了违规用标产品 18个;六是安排专项补助资金开展了“三品”监督抽查工作;5七是“三鹿奶粉事件”后,迅速对我省认证的奶制品企业进行了排查,没有发现添加三聚氰胺的情况。通过上述监管措施的落实,使全省的“三品”在 2007 年的专项整治和2008 年的“三鹿奶粉事件”中经受住了考验,多次抽检合格率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提升了产品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全省“三品”工作稳定、健康向前发展。(四)拓展服务范围,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逐步启动。2007 年底,农业部颁布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决定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工作。我省主动向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汇报,争取作为全国首批开展试点的省区之一。省厅印发了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做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制订并印发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材料样本及相关要求,认真组织各州(市)县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普查和机构、人员确定工作,对部分县市进行了现场指导。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逐步启动,已经有近 20 个产品启动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前期工作,目前已初步审核上报了部分产品。(五)搭建交流平台,我省“三品”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农产品质量认证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建立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产品提质增效,农民稳定增收。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在做好认证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认6证企业参加各种交易会和洽谈会。在农业部组织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三品”认证已经成为参展的基本条件,在昆明市农业博览会、泛珠三角区域经验洽谈会、省政府优质生态农产品推介展和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等展会上,我省“三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好评。为宣传展示我省“三品”良好形象,推广“三品”生产技术,规范“三品”认证行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云南农业信息网上开设了“三品”认证栏目,提升了管理水平和“三品”的影响力。为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倡建我省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组建云南省绿色食品协会。通过一系列工作的开展,绿色云南生态产品已经形成我省农产品的知名品牌,成为我省外销和出口农产品的主力军。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进一步坚定做好“三品”工作的信心和决心我省“三品”认证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把握面临的新形势,争取赢得机遇、赢得主动。一要正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当前,经济危机席卷全世界,中国经济受到了重大影响,全球性的农产品价格普遍下滑,农业农村经济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压力。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各国必将为保护自己的市场,设置越来越7高的贸易技术壁垒。近几年日本开始实行的肯定列表制度和欧盟实行的新食品法规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产品的出口,加上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趋势不可逆转,质量安全已经成为决定消费取向的重要因素。“三鹿奶粉事件”和“阳宗海污染事件”充分表明,各种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随时有可能显现出来,“三品”的质量安全品牌保证面临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形势非常严峻。从我们自身工作来分析,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对“三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各级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监管工作薄弱,认证后的监管不到位。除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挂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牌子,是专门的“三品”认证服务工作机构外,州市级基本上是在原有其他机构的基础上加挂“三品”工作的牌子,绝大多数县级都还没有专门的工作机构。不少地方因机构、人员、设备、技术、经费等问题,影响了“三品”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在“三品”认证工作中存在不严格按照标准和程序执行、工作不规范、不到位的问题。二要准确把握面临的历史机遇。当前金融危机对农产品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会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农民增收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我们务必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各种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抢抓8机遇,迎难而上,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变压力为动力,争取在逆境中闯出新路子,取得新成绩。农产品价格不景气,对农业增值增效肯定是不利的,但这种不利因素对各个国家、各地区农业经济都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就看谁能够在危中找机、抓住机遇,赢得主动、争取胜利。农产品价格下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它就会逼着你千方百计提高质量、抢占先机、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因此,我们就有可能努力将“坏事”变成“好事”。就云南来说,还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发挥,比如说不同地区的气候优势、自然生态优势、生物资源优势等等。我省的蔬菜、水果、甘蔗、茶叶、橡胶、马铃薯、食用菌、花卉、松茸、咖啡、蚕桑、生猪、牛奶、中药材、香料油等一批优势特色农产品在全国都占有突出的位置。只要能够把这些独特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特别是在精深加工和打造品牌等方面有根本的突破和更大的进展,我省的农产品将会战胜危机、健康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严格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切实落实农产品生产、收购、储运、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杜绝不合格农产品进入市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加大农产品注册商标和地理标志保护力度。”党中央的决9定,对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的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已经把食品安全纳入对各级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的考核,“三品”发展情况列入了其中重要的指标,这为“三品”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我们要客观分析和正确判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增强信心,正视问题,研究对策,克服困难,努力实现我省农产品又好又快的发展。三要从学习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增强做好“三品”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 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要比 2008 年翻一番。省委省政府决定,我省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现在到 2020 年只有 12 年的时间了,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将是我省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省委强调:农业工作要把确保农民增收、粮食丰收、农业增效作为最重要的三项任务来抓,而农民增收又是第一位的任务。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都清楚,“三农”工作,农民增收最关键、最困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对于农业部门来说,就是要坚持以农民为本。我们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农民的根本利益,必须确保农民增收。10那么,在现实的经济社会条件下,农民增收靠什么?主要靠农业丰收、农产品增效;农产品增效靠什么?就是靠提高质量、打造品牌、开拓市场。“三品”质量认证,是农业部门打造农产品品牌的一项重点工作。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从全省 3600 多万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个大局出发,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增强做好“三品”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创新思路,开拓进取,加快发展。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推动全省“三品”认证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后一段时期,我省“三品”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按照“统筹发展、整体推进、加快开发、提高水平”的总体原则,以加强基地建设、扩大优势产业规模、着力产品加工、加快“三品”认证、强化质量监管、保障质量安全、开拓“三品”市场为重点,坚持发展、品牌、质量并重,实施市场牵动、政府推动、项目拉动、企业带动、科技驱动的发展战略,促进农产品发展基地化、产业化、优质化、加工化、品牌化、商品化、市场化,培植大基地、大产业、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实现农产品发展加快、质量提升、效益提高。今后,每年要完成无公害产地认定 800 万亩以上,完成“三品”认证 200 个以上,认定云南名牌农产品 40 个以上,登记认定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20 个以上, “三品”到期换证率达 80%以上。11要重点抓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加强基地建设。基地是“三品”发展的基础,质量可靠的农产品必然生长在环境质量达标、管理措施到位的基地上。因此必须狠抓基地建设,全面扩大标准化生产规模。要加大投入,改善环境,完善设施,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基地管理工作。继续搞好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项目,力争到 2012 年全省完成 5000 万亩以上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目标任务。加快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要严格规范认定程序和要求,要确保认定的数量和质量。今后的项目,请各州市组织推荐基础好、积极性高、农业生产规模较大的县逐级向省农业厅市场信息处申报,没有积极性的县,省厅不给予考虑安排。对已经通过认定和监测的农产品产地要再作认真清理,明确产地具体区域范围、主要的种植养殖品种、质量责任人、生产业主等相关信息,落实产地监管责任,规范产地生产管理。(二)要加强品牌培育。加快发展“三品”是深入推进实施农业标准化和“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重要措施,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维护公众健康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目前,我们虽然已经认证 1290个产品,但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看,与我省具有发展“三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还不相称。能够在全12国产生大影响的品牌几乎还没有。在本次会议上,农业厅专门对“三品”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的,这充分表明了我省今后加快发展“三品”更大的信心和决心。各级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和认真研究农产品品牌发展问题,要把“三品”发展作为衡量农业工作成效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三品”的发展。要通过发展“三品”做出云南农产品的大品牌、知名品牌,围绕“三品”品牌发展,从 2009 年开始,着力创建一批品牌大县、产业大县。经过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不仅在云南市场有影响力,而且在全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上都有影响力。要通过扩大宣传,依法加强监管,推动“三品”品牌由认知度向美誉度整体提升。通过落实全程标准化生产,公正、规范、有效地开展认证,确保产品质量,推动“三品”品牌由影响力向公信力整体提升。要把“三品”发展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三品”基地的建设。一方面通过 “三品”产品的开发,提升我省农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另一方面要把“三品”进一步做大,形成规模,打造一批有相当规模的“三品”企业。鼓励大企业大集团从事“三品”生产,使我省“三品”发展从产品开发向产业发展转变。(三)要加强证后监管。加强“三品”认证后监管,是确13保“三品”健康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工作的总体要求是确保获证产品质量总体稳定可靠,杜绝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整体提升“三品”品牌公信力。具体目标是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持续保持在 98以上,标志使用进一步规范,使用率有较大幅度提升。一是要严格年度检查和产品抽检制度,产品抽检由企业送检改为抽检,逐步创造条件,在州市建立质量保证金制度,年检不合格的产品要坚决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二是要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市场监管,严格规范“三品”标志的使用,严肃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定期不定期开展市场巡查,发现用标不规范的产品,在限定的期限内责令改正,发现滥用、盗用标志或超范围使用标志的行为,坚决依法查处。三是要继续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各级农业部门每年都要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开展“三品”监督抽查工作,监测不合格的产品也要按照有关规定处理。(四)要加强市场开拓。努力探索绿色食品市场培育与营销机制,加强与省内外国内外连锁经营企业的沟通与合作,扶持和引导“三品”企业做好宣传推介和展示展销工作,逐步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专卖店、专卖柜、专卖场。通过组织“三品”企业参加农交会、绿色食品博览会、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国内外展览展示会,拓展专业流通平台和贸易渠道,推动“三品”贸易流通,增强市场活力。要通14过全方位打造品牌,使“三品”成为引导我省安全优质农产品生产、流通和消费,拓展国际市场的主导品牌。(五)要加强机构体系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农产品品牌工作和质量安全工作体系队伍建设,强化系统保障能力。重点是抓好工作机构体系、工作队伍体系、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专家队伍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州市、县级工作机构,建议在机构、编制紧缺的情况下,可以把绿色认证中心、质量安全中心、农环站等职能相近的机构合并在一起,实行几块牌子、一套人马,整合设备、技术、人力等资源,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有设备、有技术、有经费,正常开展“三品”和质量监管工作。二要健全制度、落实责任,不断提高工作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树立工作机构的权威性。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其配套规章的规定,强化标志管理、执法监督与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职能。三是要加强各级工作人员培训,努力提高各类技术人员素质。积极组织参加国家级培训,认真抓好省级培训、州市培训和县级培训,尽快训练出一大批精业务、懂管理、会审查、善监督、能服务的人才队伍,以满足“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