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尔虎左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新巴尔虎左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新巴尔虎左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新巴尔虎左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新巴尔虎左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巴尔虎左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十二五”时期是我旗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是推进富民强旗兴边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新巴尔虎左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发展基础“十一五 ”期间,我旗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显著成绩,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2 亿元,工业增加值完成 5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3 亿元,分别是 2005 年的 2.5 倍、8.8 倍和 14 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142.7 亿元,是“十五” 时期累计投资的 7.3 倍。 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由 41.4:34.6:24.0 调整为 21.8:42.6:35.6,二产、三产比重大幅提高。畜牧业实现稳步发展,“七个一” 生态家庭牧场达到 1200 户,牲畜数量得到合理控制。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31 亿元,形成了石油开采 8 万吨、风电装机 5 万千瓦、日加工鲜奶 420 吨、日屠宰牲畜 4500 只羊单位的生产能力。服务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增加值达到8.3 亿元,增长 3 倍。 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滨洲铁路复线、G301 国道、S201、S203 省道完成升级改造,两伊公路、铁路竣工通车,全旗“ 村村通”路网实现 814 公里。城镇基础条件稳步提升,五年累计投入 4.6 亿元,实施了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启动了新区建设,新增建筑面积 18 万平方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 15.5 万平方米。水利设施得到完善,解决了 1.26 万人和 20 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0%。口岸功能进一步完备,建成了 4401 平方米的口岸联检楼及附属工程,实现通路、通电,被批准为国家级季节性开放口岸。 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生态建设总规模 650 万亩。积极探索沙产业循环经济,沙生植物饲料加工厂实现运营。大力实施“草畜平衡” ,牲畜头数减少 35%。加强环境监测,推进节能减排,创建生态旗工作全面开展,阿木古郎镇被评为“2全区环境优美乡镇” 。 民生工作成效显著。实施“六个一” 幸福指数工程,居牧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3054 元,年均增长 14%;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01 元,年均增长 16.4%。城镇新增就业累计实现 2073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达到 230 元/ 月,牧区最低生活保障年均补助标准提高 15%,达到 1600 元。新建城镇廉租房 300 户,完成游牧民定居420 户。实施了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校安工程,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完善了城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了旗、苏木镇、嘎查(社区)三级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人口、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稳步发展。 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牧区税费改革和苏木镇机构改革顺利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取得突破;社会保障制度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草牧场使用权流转稳步推进;牧区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对外开放逐步深化,招商引资五年累计达到 85 亿元。口岸基础设施和通关能力得到加强,与蒙古国各领域合作与交流不断深化。 专栏 1:“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十一五”实际序号 指 标 2005 年基期指标“十一五”规划目标 2010 年 年均增长(%)完成计划的(%)1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8.87 32.2 226 20.4 68.32 人 均 生 产 总 值 ( 元 ) 20817 58545 53800 20.9 83.33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亿元) 6.11 100 142.7 50.1 142.7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1.46 3 3.61 19.8 120.35 地 方 财 政 总 收 入 (亿 元 ) 0.22 3 3 68.6 1006 进 出 口 总 额 (万美元) 24 4785 4750 187.9 99.37 实 际 利 用 外 资 (万 美 元 ) 50 3000(五年累计) 3000(五年累计) 126.8 1008 引 进 国 内 ( 旗 外 ) 资 金 (亿 元 ) 2.13 80(五年累计)85(五年累计)109 106.39 城 镇 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 (元 ) 6782 12495 13054 14 104.510 牧 民 人 均 纯 收 入 (元 ) 4257 7843 9101 16.4 11611 人 口 自 然 增 长 率 ( ) -3.62 4.09 4.8 3.6 10012 城 镇 登 记 失 业 率 ( %) 4.4 4.5 4.3 -0.1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旗面临诸多形势变化和机遇挑战,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更需要抢抓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战胜各种挑战和困难,不断开创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 3国内外形势发生新变化。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持续问题还比较突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仍将深入发展,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国家政策带来新机遇。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等若干新政策与新措施将对我旗生态保护、产业升级、基础设施、经济转型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促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若干意见,为我旗发展带来新机遇。 自身发展呈现新优势。经过五年努力,新左旗发展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对自身的资源综合优势和区位独特优势的认识更加深刻,对各类发展主体的选择更加理性,对三次产业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握更加准确,全旗上下呈现出只争朝夕、迎难而上的创业氛围,发展态势良好。 发展环境面临新挑战。经济总量小、财政收入低、社会事业相对滞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基础设施薄弱,交通、电力、水力等方面条件不够完善;生态环境脆弱;我旗被列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优势资源开发将受到限制;项目审批门槛较高,工业发展受到制约;服务业发展不足,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美丽发展,工业优先;富民强旗,民生为本”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旗兴边为目标,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畜牧业现代化,深入实施“六大战略 ”,深入促进 “两个提高”、“三个发展”,加快推进“ 十个进程”,努力建设富有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巴尔虎左旗。 专栏 2:“六大战略”“两个提高”“三个发展”“十个进程” 1、“六大战略 ”:生态立旗、牧业稳旗、工业富旗、旅贸活旗、科教兴旗、文化名旗战略。 2、“两个提高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承载发展能力。 3、“三个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开放合作发展、和谐稳定发展。 4、“十个进程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程、畜牧业现代化进程、新型工业化进程、以旅游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城镇化进程、民生保障和改善进程、社会事业进程、构筑综合基础设施体系进程、中蒙合作和对接东北承接东部发达地区进程、文明社会建设进程。 基本原则: 4坚持绿色发展。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保障生态安全作为重要前提,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立足于“点上开发、面上保护” ,以较小草原面积的开发换取绝大部分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倡导和推进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绿色增长、绿色消费。 坚持协调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方法,按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定位和资源环境条件,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基地集聚,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一、二、三产业发展相协调、城乡区域发展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发展稳定相协调、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相协调。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31.8%左右,达到 90 亿元 ,人均 GDP 年均增长 24.9% ,达到 16.3 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32%,达到 12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16%,五年累计达到 300 亿元。 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19.1%,达到 31300元;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7%,达到 19953 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8%,达到 8.26 亿元。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幸福指数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上新水平。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资源性产品价格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稳步推进。大力推进对外开放,进出境货物量超过 200 万吨,边境贸易总额达到 50 万美元以上。累计引进国内市外资金 120 亿元。 专栏 4:重点生态工程 森林生态建设工程:完成三北防护林 50 万亩,退耕还林 20 万亩,公益林管护 220 万亩。 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农业开发、节水灌溉等草原建设项目,完成草原保护面积 780 万亩。 沙地沙漠治理工程:落实好自治区和呼伦贝市开展沙地专项保护治理工程,年均防沙、治沙面积达到 40 万亩。 水土保持工程: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25 万亩。 全面推进森林、草原保护工作。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农业开发、节水灌溉等草原建设项目。认真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大草原保护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执行“ 草畜平衡”制度,有效改善草原质量和草原生态系统。加强森林资源管护和生态公益林保护,新增有林地面积 2 万公顷,新增活立木蓄积量 2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 2.3%。积极采取多种措施,维护生物多样性,做好对河流、湖泊、湿地的监管和保护工作。 大力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捆绑实施“移民扩镇” 、“生态移民”等移民项目,制定5补偿、住房、就业、社保、养老等综合性移民措施,推动沙区和草场退化地区牧民向中心城镇集聚,实现生态移民 200 户以上。 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壮大现有乳肉加工企业,努力引进一批知名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促进企业生产经营上规模、上水平。重点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 15 户以上,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联动牧户比重达到 90%,产业化经营收入占牧民新增纯收入比重达到 70%以上,带动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10%以上,达到 1 亿元。 专栏 5:“十二五”时期主要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年加工鲜奶 4 万吨,年屠宰加工牲畜 35 万只羊单位。 综合加工率:鲜奶 33%,肉类 35%。 加强畜牧业产业化基地建设。促进特色优势畜产品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种养殖,建设“乳、肉、草、特” 四大基地,实现乳肉等畜产品稳定增长,保证蔬菜、鱼类等“菜篮子” 产品稳定供给。 大力发展乳业基地。重点建设沿海东、阿杜公路及 301 国道奶业发展带和阿嵯两镇镇郊奶业发展区,推行集中饲养,建设标准化奶牛小区和奶牛场 20 个,奶牛头数达到 6 万头,鲜奶产量达到 12 万吨。大力发展肉业基地。发展肉羊、肉牛的规模养殖和集约化经营。加快建设肉羊、肉牛繁育养殖基地,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小区达到18 个,积极推进品种改良,提高肉产品质量和产出率,肉类产量达到 2 万吨以上。大力发展草业基地。积极发挥境内外牧草资源优势,大力加强饲草基地建设,建设完成 3 个 3000 吨以上储备草基地。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基地。扩大生猪、鱼类、大雁、蔬菜等种养殖基地规模。特种动物养殖基地达到 6 个,存栏达到 4 万只。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5000 亩,产量达到 4000 吨。生猪养殖场达到 7 个,猪肉产量达到 500 吨。鱼类养殖基地达到 6 个,鱼类产量达到 550吨。蛋鸡养殖达到 2 万只,鸡蛋年产量达到 25 吨,鸡肉产量达到 30 吨。 专栏 6:农牧业重点工程 肉牛、奶牛和肉羊高产创建工程:建设标准化奶牛小区和奶牛场 20 个,奶牛头数达到 6 万头,鲜奶产量达到 12 万吨,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小区达到 18个,肉类产量达到 2 万吨以上。 阿镇农牧业生态园区项目: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态养猪、家禽养殖等产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5000 亩,产量达到 4000 吨。生猪养殖场达到 7 个,猪肉产量达到 500 吨。蛋鸡养殖达到 2 万只,鸡蛋年产量达到 25 吨,鸡肉产量达到 30 吨。 6积极推进牧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发展。引导和支持牧民建立各类专业化合作组织,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 40 家以上。不断扩大合作式经营的范围,提高参与合作经营的牧民数量,努力实现规模化联户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能力,促进牧民增收。 积极推进草牧场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支持各类牧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牧区草牧场流转,鼓励和引导草牧场向养畜大户、家庭牧场、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流转集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健全牧区草场流转服务体系,推进草场确权工作,完善承包合同管理。草牧场流转面积达到 180万亩。 积极调整畜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畜群畜种结构,不断提高牲畜良种率。积极调整畜牧业区域布局,在目前已形成的“北乳、南肉、中特色” 基础上,在一定区域内集中特色和品种,形成集中连片发展格局。牧业年度牲畜头数控制在 130 万头,大小畜比例调整为 1:7.6。 加大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畜牧业产业化、人畜安全饮水等项目建设,加强牲畜棚圈、围栏、机电井、牧业机具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气象灾害能力,走建设养畜、科学养畜的发展道路,提高牧民综合生产能力。新建棚圈 300 座 4.5 万平方米,新增草牧场灌溉面积 8 万亩,累计达到 11 万亩。 提高畜牧业机械化水平。充分利用农机补贴政策,鼓励和支持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建设,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牧业机械化技术,提高牧业机械化水平,推动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82%以上。 推进畜牧业科技创新。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实施科技实用技术入户工程,大力引进和推广科技新产品、新品种。实施养殖业良种工程,不断提高良种选育。逐步使全旗畜牧业科技成果推广率达到 90%以上,牲畜良种化率达到95%以上。加强牧民实用技术培训。以培训养殖业能手、专业合作社带头人等为重点,实施新型牧民培训工程。增强专业服务人员队伍素质,提高科技实用技术服务水平。累计培训牧民达到 4000 人次,推广实用技术 10 项以上。 综合利用煤炭、石油、有色金属等多种优势资源,着眼于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八大产业发展进程,推动工业经济实现新发展,工业产值实现 95 亿元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43%以上。 加快煤炭产业发展进程。充分发挥煤炭资源富集和邻近地区市场优势,积极筹划煤炭产业项目,依托华能、华电、国电等企业,加快开发建设诺门罕、嵯北、五一、呼和诺尔、莫达木吉等大型煤田。实现诺门罕、嵯北煤田开采和铁南煤矿项目投产,煤炭产量达到 2000 万吨。 7加快电力产业发展。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积极促成煤炭和电力企业进驻,合力推进煤电一体化坑口电站项目建设。实现华电集团一期 2100 万千瓦坑口电站项目投产,发电量达到 100 亿千瓦时。力争阿尔公 260 万千瓦、诺门罕 666 万千瓦坑口电站项目获得核准并启动建设。 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以煤制气、乙二醇、烯烃、合成氨、尿素等产品为主,建设具有高技术含量,具备规模经济效益的能源化工材料一体化的现代化大型煤化工基地。实现国电年产 30 万吨合成氨 52 万吨尿素项目投产,启动华电年产 20 万吨乙二醇、汉能煤制烯烃、嵯北煤田年产 120 万吨甲醇联产 60 万吨烯烃、诺门罕煤田煤制天然气项目建设。 加快石油产业发展。大力提升石油开采能力,扩大境内外原油开采规模。实现原油年产量 15 万吨。支持大庆石油公司建设石油化工生产基地,启动 300万吨炼油和 30 万吨乙烯厂建设项目。 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依托老风口、白音查干、础鲁等地区风能资源及嵯岗地区太阳能资源,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产业。实现风电装机容量 100 万千瓦,发电量 26 亿千瓦时;光伏发电装机容量 3 万千瓦,发电量 4300 万千瓦时。 加快多金属开采产业发展。依托罕达盖、巴尔图地区铁、铜等多金属资源,加快采选项目建设。实现年采选铁精粉 20 万吨、铜矿粉 2000 吨。 加快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突出发展乳肉制品、羊绒皮革和饲草加工业。加大支持现有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力度,积极引进实力强、技术新、工艺精的专业企业投资建设大规模的肉类、皮革、绒毛加工厂。实现日处理鲜奶 500 吨、年综合加工肉产品 4500 吨、羊绒 100 吨、皮革 50 万张。 做大做强规模企业。加大对乳肉、建材等传统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和发展壮大石油、煤电、煤化工、风电、光伏电、多金属开采等资源开发及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行业龙头地位的重点企业,实现每个主导产业至少有 1 家龙头企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构建多层次融资平台,为企业壮大规模创造条件,力争使规模以上企业达到 15 家。 实施一批重点项目。以推进八大产业发展为重点,实施 32 个重点工业项目,推动工业产业向集中集聚集约方向发展。形成以煤炭开采、煤电、煤化工为主的煤炭开发,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绿色能源开发,以石油开采、提炼为主的石油开发,以铁铜粉精采选为主的多金属开发等产业集群。 专栏 7:重点工业项目1、煤炭开发实施 15 个重点项目。煤炭开采、提质 6 个:华能铁南矿年产300 万吨煤炭开采及褐煤提质、白音查干煤田年产 120 万吨、嵯北煤田年产 10080 万吨、五一煤田年产 1000 万吨、诺门罕煤田年产 2000 万吨煤炭开采及褐煤提质、呼和诺尔煤田年产 1000 万吨煤炭开发项目;煤化工 6 个:国电年产 30万吨合成氨 52 万吨尿素、诺门罕煤田 40 亿立方米煤制气、五一煤田 55 亿立方米煤制气、嵯北煤田年产 120 万吨甲醇联产 60 万吨烯烃、华电集团诺门罕煤田年产 20 万吨乙二醇、汉能集团呼和诺尔煤田年产 120 万吨甲醇 60 万吨烯烃项目;煤电 3 个:阿尔公 260 万千瓦、诺门罕 2100 万千瓦煤电项目、国电 266 万千瓦煤电项目。 2、石油开发实施 2 个重点项目。5 万吨石油开采、300 万吨炼油厂项目。 3、绿色能源开发实施 5 个重点项目。国华爱依 35 万千瓦风电项目,华能30 万千瓦风电项目,国网 30 万千瓦风电项目,天润鑫能 20 万千瓦风电项目,威赛斯嵯岗镇 0.5 万千瓦太阳能发电项目。 4、多金属开发实施 2 个重点项目。包钢集团罕达盖一期 20 万吨铁精粉、2000 吨铜矿粉开发项目。 5、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 6 个重点项目。3 个 220KV 输变电工程:伊敏诺门罕阿木古郎,海拉尔阿木古郎,扎赉诺尔嵯岗;3 个 110KV 输变电工程:阿木古郎罕达盖、诺门罕乌苏木、嵯岗嵯北煤田。 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加强对非公经济的支持,使非公经济成为我旗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旗经济总量的 45%以上,从业人员占全旗从业人员的 60%以上。优化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管理环境和创业环境,拓宽非公经济融资渠道,推进融资平台建设。引导非公经济与中小企业拓宽生产经营和服务领域,围绕八大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搞延伸,围绕重点项目搞协作,围绕产业基地搞配套,围绕边境贸易搞进出口。鼓励非公经济发展信息网络、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发展旅游业为引领,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在产业发展中的比重,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27%,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9.7%,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在 30%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 40%以上。 以现有景区为依托,着力构建“八区两游四环线” 的旅游框架,打造休闲度假、生态、宗教文化、民风民俗旅游品牌。旅游接待人数累计达到 148 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 10 亿元。八区:道乐都景区、诺门罕景区、巴尔虎蒙古部落景区、额布都格景区、甘珠尔庙景区、诺干湖景区、伊和乌拉景区、双山景区。 两游:乡村牧户游和对蒙跨境旅游。 9四环线:海拉尔鄂温克新左旗新右旗满洲里旅游环线;阿尔山新左旗鄂温克旗海拉尔旅游环线;阿尔山新左旗新右旗满洲里海拉尔旅游环线;海拉尔新左旗蒙古国松布尔苏木蒙古国乔巴山市新右旗满洲里境内外旅游环线。 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特色餐饮业。培育一批民族特色酒店和地方风味酒店,打造民俗餐饮、绿色餐饮和特色餐饮品牌。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充分利用和开发社区资源,扶持发展家政、保安等社区服务业。鼓励创办社区购物、餐饮、医疗、维修、废旧物资回收等生活服务网点。加快发展房地产业。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商品房开发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商品房供应体系。按照住宅管理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积极推进房地产物业管理规范化、市场化。商业用房面积达到 30 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达到 35 平方米。 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并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旗工程,扎实推进科技支撑行动,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实施“ 星火科技 12396”信息员制度与科技特派员制度。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快公办幼儿园发展,新建 6 所公办幼儿园,使每个苏木(镇)均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总数达到 8 个。规范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实行学前教育政府资助制度,学前教育民族语言授课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和生活补助。力争建立幼儿托管与学前教育管理服务体系。加强学前教育队伍建设、教育投入、安全准入、收费监管等组织管理与建设。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 80%以上,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 85%以上,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以上。 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现代化水平,教学现代化手段运用率达到 90%以上。巩固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成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小学净入学率和初中毛入学率均保持在 99%以上。中小学校标准化率达到 90%以上。 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大力推广“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建设职业中学独立校址和实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推动职业中学向职教中心的转型,从学历教育向非学历教育转变。实施技能人才培训工程,拓展培训范围,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教育。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力加强教师教育培训中心和培训队伍建设,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和教师学历,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人数占在职教师比例达到 30%以上。建立教师队伍考录补充长效机制,保证教师队伍年龄、专业、学历结构合理。 10完善文化服务体系。继续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旗、苏木镇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与管理,重点建设和完善马文化博物馆、文体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一批嘎查、社区文化室。加强档案工作,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档案服务水平,新建 1 座标准化档案馆。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蒙语广播无线覆盖工程、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蒙语译制基地工程,全面推进广播电影电视数字化,提高广播电视制作播出能力,广播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 96%以上。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改革,激发文化事业发展活力。鼓励文化创新,培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体育事业。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加大室内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有健身活动中心的苏木镇比例达到 80%,建有功能相对齐全的公共体育设施的社区、嘎查比例达到 30 %。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成立业余体校,全面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大力保护和发展搏克、耐力赛马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公共卫生扶持力度,逐步扩大传染性疾病免费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加强重点疾病和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完善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现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全覆盖。加强精神康复、预防保健和预防接种门诊建设。加强和完善卫生监督检测,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提高应急能力,改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条件。建立和完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高危儿童救护机制和贫困孕产妇救助机制。出生婴儿死亡率控制在 21以内,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内。加快建立居牧民健康档案,推进居牧民健康管理信息化。提高卫生行业人员素质,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普及率达到 100%。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公民卫生素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基层医疗设施建设,重点办好旗人民医院和蒙医院,每个苏木镇办好 1 所卫生院,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嘎查建立卫生室,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加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服务功能,转变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医院、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与社区卫生院相互合作的医疗服务体系。 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6以内。加强牧区人口服务与管理,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苏木镇计生服务中心建设,覆盖每个苏木镇。健全和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加强队伍建设,技术服务人员达到 5-8 人/万人。加强出生缺陷干预能力建设,建立出生缺陷干预机制,优生检测率达到 70%以上。提升技术服务水平和能力,创建自治区级优质服务先进旗。 11努力扩大就业。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服务制度,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待业人员的就业素质。城镇新增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达到 2000 人次,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600 人次。支持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吸纳城镇和牧区富余劳动力。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以内,城镇新增就业 2000 人以上,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 550 人以上。鼓励自主创业,积极提供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争取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总额达到 2000 万元。积极开展城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行动。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优化城乡居民收入结构,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公务员津贴补贴水平,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不断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力争在岗职工工资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严格落实饲料粮、农机补贴等国家惠牧政策,使牧民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达到 10%以上。深入推进草场规模化经营,严格执行征地补偿制度,提高牧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比重。鼓励牧民外出务工,增加牧民工资性收入。逐步提升城乡低保和各类补助、救助标准,提高困难群体的保障性收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年均增长 15%。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城镇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新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 1440 套。健全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和管理制度,推行租售并举的保障方式,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着力解决孤残人员、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众的住房问题。大力改善牧民住房条件,推进游牧民定居、棚户区和危房改造等牧区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游牧民定居工程470 套,危房改造 900 套。深入推进集中扶持和扶贫开发。实施困难地区集中连片开发攻坚工程,大力开展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移民搬迁扶贫等项目建设。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稳步开展救助式扶贫,提高扶贫开发的综合成效,扶贫项目覆盖面达到 65%,脱贫人数达到 2500 人。充分发挥嘎查两委致富带动作用,加强对贫困牧户的综合帮扶,建立整套的扶贫培训、项目实施、后期监管的脱贫致富机制,确保贫困人口收入稳步提高,返贫率控制在 8%以下。 积极发展福利、慈善、养老及残疾人事业。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与慈善组织,鼓励发展红十字事业,增强社会救助能力。苏木镇建立社会捐助站,社区设立社会捐助点,完善社会救助服务网络。加强福利院设施建设,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建设敬老院 2 所,综合性老年服务中心 1 个。扶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法律服务,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健全“五保 ”和“三无”对象集中供养长效机制,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 40%。 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牧区合12作医疗,逐步提高困难群体的医疗补助标准,新牧合参合率稳定在 95%以上。促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牧区养老保险。进一步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障覆盖面。 专栏 10:基本公共服务范围和重点公共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免费;牧区中等职业教育免费;适龄儿童特殊教育免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提供补助,施行蒙授学前教育政府资助制度。 就业服务:为城乡劳动者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劳动仲裁;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提供基本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提供就业援助。 社会保障:城镇基础养老金提高统筹层次,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障全覆盖;城镇职工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险,牧民享有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等基本医疗保障;城镇职工享有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为城乡困难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服务;为孤残、五保户、高龄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福利服务。 医疗卫生:提供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老年人保健、健康教育、高血压等慢性管理、重性精神病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公共卫生专项服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把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物报销目录;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免费生殖健康技术服务等计划生育服务,继续实施“一杯奶” 等优生促进工程。 住房保障:对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廉租住房;为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提供公共租赁住房;完成各类棚户区危旧房改造。 公共文化:公共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开放;牧区广播电视基本覆盖,为牧区提供电影放映、送书送戏等公益性文化服务。 基础设施:实施嘎查通油路工程,城镇建成区公共交通全覆盖;嘎查全部通电,无电地区人口全部用上电;邮政服务做到乡乡设所、村村通邮。 环境保护:具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环境监测评估能力;保障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争取牧区公路建设项目,加快一级、二级公路和专用公路建设。全力支持满洲里至阿木古郎一级公路和满洲里至额布都格边防三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嵯岗莫达木吉乌布尔宝力格苏木公路、甘珠尔庙嵯岗公路。全旗公路总里程达到 2000 公里,其中三级及以上公路 921 公里,占等级公路总里程的 46%,公路网密度达到 9 公里/ 百平方公里,四级及以13上通村公路通村率和路面硬化率均达到 80%。形成“三横三纵” 公路交通网络,境内的一条国道、三条省道全部建成一级公路。 专栏 11:公路建设重点 一级公路:满洲里阿拉坦额莫勒阿木古郎段; 三级以上公路:满洲里中俄蒙三国交界点尚迪好来阿日哈沙特贝尔湖额布都格边防公路; 农村公路:嵯岗莫达木吉乌布尔宝力格公路、甘珠尔庙嵯岗公路。 “三横三纵 ”公路交通网络:三横: G301 国道、嵯岗经莫达木吉至乌布尔宝力格公路、S203 省道;三纵:甘珠尔庙至嵯岗公路、S201 省道、S202 省道。 加快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支持两伊铁路复线工程、满洲里至伊尔施铁路建设,扩大与相邻地区的连通网络,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积极开展全国第一次水资源普查工作,全面掌握全旗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分布、储量及变化情况,建立水资源数据库,为科学配置、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新建节水灌溉工程 9.9 万亩、集中供水工程 12 处、分散式供水工程 50 处、抗旱水源井 200 眼,解决吉布胡朗图苏木以及其它饮水困难地区居牧民安全饮水问题。积极推进阿拉坦水库除险加固和嵯岗防洪堤建设工程。 专栏 12:电网建设重点 市级电网建设规划项目安排: 220KV 输变电工程:伊敏诺门罕阿木古郎、海拉尔莫达木吉阿木古郎、扎赉诺尔灵泉嵯岗。 旗级农网建设规划项目安排: 2011 年,建设 110kv 阿木古郎罕达盖、诺门罕乌苏木、嵯岗嵯北煤田输变电工程、35kv 莫达木吉-新公社-吉公社-嵯岗输变电工程、35kv 阿木古郎-乌公社输变电工程、35kv 罕达盖-巴日图输变电工程、实施 110kv 莫达木吉变电站改造工程、35kv 西苏木变改造工程、35kv 塔苏木变改造工程。 2012 年,建设 35kv 莫达木吉-新公社-吉公社-嵯岗输电线路工程、35kv 阿木古郎-乌公社输电线路工程、35kv 罕达盖-巴日图输变电工程、35kv 莫达木吉-白音查干输变电新建工程、35kv 巴彦塔拉变增容改造。 2013 年,建设 110kv 扎赉诺尔-嵯岗输变电工程、35kv 巴日图箱式变工程,实施 110kv 莫达木吉变增容改造工程、110kv 罕达盖变增容改造工程。 142014 年,建设 35kv 阿木古郎-巴彦塔拉输变电工程、35kv 莫达木吉-白音查干输变电工程。 2015 年,建设 110kv 诺门罕-诺门罕南输变电工程、吉公社 35kv 箱式变工程、新公社 35kv 箱式变工程。 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城镇规划,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要素集聚能力,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城镇化率达到 60%以上。 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推进供热、给排水管网、垃圾与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中心镇集中供水、供热普及率分别达到 85%和 60%,生产、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85%以上,镇区绿化覆盖率 35%以上。推进镇区道路建设,城镇人均拥有铺装道路面积达到 25 平方米。 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完善基本保障制度。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完善“旗苏木镇嘎查”三级客运网络。增强中心镇和重点镇在转移人口、产业集聚、生活服务、就业增收和培养新型牧民等方面的功能。 全面推动协同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