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套筒”工艺与夹具设计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_第1页
“转动套筒”工艺与夹具设计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_第2页
“转动套筒”工艺与夹具设计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_第3页
“转动套筒”工艺与夹具设计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_第4页
“转动套筒”工艺与夹具设计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转动套筒”工艺与夹具设计姓 名: 学 号: 0811115017 班 级: 机电(1)班 届 别: 2008 指导教师: 2012 年 1 月摘 要本课题主要是设计转动套筒的加工工艺及夹具的设计,在设计中采用先设计该转动套筒的加工工艺再根据加工工艺来选取夹具的设计的方案和夹具的具体设计;而设计的重点是夹具的设计。本夹具主要用来钻 2-10 孔,跟转动套筒的中线有一定的角度要求,在加工时应保证孔的角度要求。此外,在本工序加工时还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而其位置尺寸为自由公差,精度不是主要问题。为了保证其位置精度,笔者还对一系列的数据进行了严格的验证,保证了在实际加工中的可行性。关键词 加工工艺,夹具,转动套筒,设计目 录夹具设计1零件本工序的加工要求分析 .1 2钻模板的选择.13拟定定位方案和选择定位元件 .24绘制夹具总图.25. 绘制夹具零件图样.2参考文献3设计小结4夹具设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并设计工序 钻 2-10 螺纹底孔的夹具。本夹具将用于钻床,刀具为高速钢麻花钻。(一)问题的提出本夹具主要用来钻 2-10 孔,跟转动套筒的中线有一定的角度要求,在加工时应保证孔的角度要求。此外,在本工序加工时还应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而其位置尺寸为自由公差,精度不是主要问题。(二)夹具设计1、 定位基准选择由零件图可知,2- 10 孔,相对于转动套筒中线有角度的要求,为使定位误差为零,应该选择转动套筒中线为定位基准保证该角度。此外,还应以外圆及端面为基准,从而保证孔在转动套筒体上的位置。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现决定采用手动夹紧工件快换装置,并采用快换钻套以利于在钻底孔 2、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刀具:硬质合金麻花钻, 。md10由实际加工的经验可知,钻削时的主要切削力为钻头的切削方向 ,即垂直于工作台,查切削手册表 2.3,切削力计算公式为:FkfdCFyZf0其中: , , , , ,412.75.0md8.402.0f, 与加工材料有关,取 0.94; 与刀具刃磨形状有kkhFxMFMkxF关,取 1.33; 与刀具磨钝标准有关,取 1.0,则:khFN1082508.41723、 定位误差分析(1 ) 定位元件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夹具的主要定位元件为 V 型块,这 V 型块的尺寸与公差规定为与本零件在工作时与其相匹配轴的尺寸与公差相同。此外,这两定位销共同保证加工孔的角度。(2 ) 计算钻套中心线与工作台的垂直度误差。钻套外径 与衬套孔 的最大间隙为:1818026.).(05.max衬套外径 与钻模板孔 的最大间隙为:2445.3.18.max则钻套中心与工作台平面的垂直度误差为:0.026-0.005=0.021 。(3 ) 计算定位销轴与工作台的平行度误差。定位销轴与夹具体孔的最大间隙为: 034.1.05.max则上述间隙引起的最大平行度误差为:0.034/14,即 0.24/100。4、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如前所述,在设计夹具时,应该考虑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设计采用了快换装置。拆卸时,松开夹紧螺母 12 扣,移动,实现工件的快换。5、 钻床夹具的装配图见附图参考文献1. 切削用量手册 肖诗刚 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52. 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哈尔滨工业大学 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 3.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李益民 编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4.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和设计指导书 赵家齐 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45. 机制工艺装备 倪森寿 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6. 机制工艺及装备课程设计指导 倪森寿 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设计小结夹具设计是我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等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为我们即将到来的正式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此次设计是我们从大学毕业生走向未来工作重要的一步。从最初的选题,开题到计算、绘图直到完成设计。其间,查找资料,与同学交流,反复修改图纸,每一个过程都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和充实通过这次设计,深深体会到做任何事都必须耐心而细致。在设计过程中,许多计算、查表及工艺参数的确定,曾一度使我遇到许多的难题,经过各方面的指导,我学到了很多,通过这次设计,把以前淡忘的一些知识,和设计方法又逐渐的回想起来,并且进一步的加深了印象。通过这次设计,不禁时刻提醒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