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试验规范_第1页
高压试验规范_第2页
高压试验规范_第3页
高压试验规范_第4页
高压试验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压试验规范篇一:新编高压试验规程高压试验规程 目次 1 范围? (1) 2 引用标准? (8) 3 同步发电机?(10) 4 直流电机 ?(14) 5 中频发电机?(15) 6 交流电动机?(16) 7 电力变压器?(18) 8 电抗器及消弧线圈 ?(23) 9 互感器 ?(24) 10 油断路器 ?(28) 11 空气及磁吹断路器?(31) 12 真空断路器 ?(32) 13 六氟化硫断路器 ?(33) 14 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 ?(35) 15 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及高压熔断器?(36) 16 套管 ?(37) 17 悬式绝缘子和支柱绝缘子 ?(39) 18 电力电缆线路?(40) 19 电容器 ?(43) 20 绝缘油和 SF6 气体 ?(44) 21 避雷器 ?(46) 22 电除尘器 ?(47) 23 二次回路 ?(48) 24 1kV 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装置和馈电线路?(49) 25 1kV 以上架空电力线路?(50) 26 接地装置 ?(51) 27 低压电器 ?(53) 附录 A 高压电气设备绝缘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54) 附录 B 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值换算至运行温度时的换算系数?(55) 附录 C 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方法?(56) 附录D 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泄漏电流参考值?(58) 附录 E 电流互感器保护级励磁曲线测量方法?(59) 附录 F 电力电缆交叉互联系统试验方法和要求?(62) 附录 G 特殊试验项目表?(64) 本规范用词说明?(65) 1、 范围 本检修规程规定了我厂各种高压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检修规程适用于 500kV 及以下的交流电力设备。 本检修规程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它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继电保护、自动、远动、通讯、测量、整流装置以及电气设备的机械部分等的试验,应分别按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规定进行。 从国外进口的设备应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检修规程执行。 2、引用标准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GB 31183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高电压试验技术 GB/T 50786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 GB 585 电力变压器 GB 253690 变压器油 GB 558385 互感器局部放电测量 GB 565485 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 GB 645086 干式电力变压器 GB 759587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 GB 1102289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GB 1103289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DL/T 91 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 DL/T 49292 发电机定子绕组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 DL/T 5931996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定货技术导则 3、 定义 预防性试验 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样的试验。 在线监测 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状况连续或定时进行的监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 带电测量 对在运行电压下的设备,采用专用仪器,由人员参与进行的测量。 绝缘电阻 在绝缘结构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值与流经该对电极的泄漏电流值之比。常用兆欧表直接测得绝缘电阻值。本规程中,若无特别说明,均指加压 1min 时的测得值。吸收比 在同一次试验中,1min 时的绝缘电阻值与 15S 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极化指数 在同一次试验中,10min 时的绝缘电阻值与 1min 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本规程所用的符号 Un 设备额定电压(对发电机转子是指额定励磁电压);Um 设备最高电压; U0/U 电缆额定电压(其中 U0 为电缆导体与金属套或金属屏蔽之间的设计电压,U 为导体与导体之间的设计电压);U1mA 避雷器直流 1mA 下的参考电压; tg 介质损耗因数。 4、 总则 设备进行试验时,试验结果应与本设备历次试验结果相比较,根据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后作出正确结论。 50Hz 交流耐压试验,加至试验标准电压后的持续时间,无特别说明,均指 1min。其它耐压试验的试验电压施加时间在有关设备的试验要求中规定。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值,可根据标准规定的相邻电压等级按插入法进行计算。耐压试验电压值以额定电压的倍数计算时,发电机和电动机应按铭牌额定电压计算,电缆可按电缆额定电压计算。 充油电力设备在充满合格油后应有足够的静置时间才可进行耐压试验。静置时间按产品要求,当制造厂无规定时,则应依据设备额定电压满足以下要求: 500kV 72 小时 220kV 48 小时 110kV 及以下 24 小时 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尽量将连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开来单独试验。同一试验电压的设备可连在一起进行试验。已有单独试验记录的若干不同试验电压的电力设备,在单独试验有困难时,也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此时试验电压应采用各种设备中的最低试验电压。 当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电压不同时,应根据以下原则确定试验电压: 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以加强绝缘者,应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 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作为代用者,应按照实际使用的额定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 当进行与设备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油温等有关的各种试验时,应同时测量被试品和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绝缘试验时,被试品温度不应低于 5,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 80。试验时,应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对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 应以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的上层油温作为测试温度。在进行直流高压试验时,应采用负极性接线。 预试周期原则上 110kV 及以上电气设备为 3 年。35kV 及以下电气设备可延长至 6 年。 本标准未包含的电气设备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按制造厂规定进行。 5、发电机预防性试验 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 此工作在大修前后、1 年或小修时进行。 拆除发电机出线与封闭母线的连接。 使用发电机专用绝缘电阻测试仪,分别测量三相定子绕组对地及各相间的绝缘电阻,测量时要求将定子绕组相间及相对地间充分预放电,且三相绕组首尾均短接,以免绕组线匝间分布电容的影响。测量结果要求相近试验条件下,绝缘电阻值不应降低到历年正常值的 1/3 以下,各相绝缘电阻值的差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 100%。吸收比不小于;极化指数不小于。 每相测试完毕,充分放电后才能拆、接线。 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此工作在大修时和发电机出口短路后进行。 拆除发电机出线与封闭母线的连接。 测直流电阻时,发电机应处于冷状态,即绕组表面温度与周围空气温度之差不应大于3。一般用六只以上校准的温度计,分别置于槽楔上、通风孔、绕组端部和靠近绕组的其它地方,取这些温度的平均值作为绕组的温度。也可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以作参考。 测量结果要求各相的直流电阻值,在校正了由于引线长度不同而引起的误差后,相互间差别以及与初次(出厂或交接)测量值比较,相差不得大于最小值的%,大于 1%时应引起注意。 定子绕组泄漏电流和直流耐压试验 此项目在大修前后、1 年或小修及更换绕组后时进行。大修前试验应在停机后清除污秽前热状态下进行。 试验前应检查冷却水质应透明纯净,无机械混杂物,导电率在水温 20时要求:10S/m。 小修时和大修后,试验电压按,即:54KV; 局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试验电压按,即:; 全部更换定子绕组并修好后,试验电压按,即:81KV。 试验前应先检查绝缘电阻合格后方可开始试验。试验电压按每级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 1min,读取泄漏电流值。 在规定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 100%;最大泄漏电流在 20以下者,相间差值与历次试验结果比较,不应有显著的变化。 2 泄漏电流不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泄漏电流随电压不成比例显著增长时,应注意分析。 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 此项目在大修前和更换绕组后进行。 试验前应将检测定子绕组温度、发电机铁芯等发电机本体的温度元件的所有热电偶接地。用截面不小的铜导线作为试验设备的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 使用 1000V 绝缘电阻表测量绝缘电阻。在通水后,绝缘电阻大于 后,可采用谐振变压器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其原理接线图如图 1 所示。 接好试验连线,以及三相交流电源引线,注意相序正确。 将谐振变原,副边两侧的过流保护皆要整定好,一般按被试品电容电流的倍进行整定。 对全装置进行空试、调整。接上保护球隙,调整间隙,球隙放电电压为,并保持在,1 分钟内不出现放电等异常情况。 将发电机出口 CT 二次短路接地,发电机出口三相封闭母线,非被试绕组及转子绕组皆短路接地,现场布置安全遮栏并派专人监护,各方面具备试验条件。 TB调压器 GB变压器 L谐振电抗器 图 1 发电机交流耐压试验接线原理图 接入被试相,确认调压器在零位,合闸分段升压。 升压到耐压值() ,操作人员加强监视,读取高、低压侧电流值,保持 1 分钟。篇二:高压试验操作规范修试工区高压试验操作规范 编写 曹 慧 审核 批准 吕建龙 二 00 五年一月十日 目录 1、前言 2、绝缘电阻测量 3、泄漏电流试验 4、介质损失测量 5、交流耐压试验 6、避雷器带电测试 7、局部放电测量 8、高压核相试验 9、线路参数测量 10、其它安全规定 前言 高压试验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了加强高压试验工作的安全管理,确保在进行高压试验工作中的人身和设备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修试工区高压试验操作规范,在变电所现场作业时,必须以变电工作票(任务单或施工作业票)为前提条件并配套使用。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局所有高压试验人员。所有高压试验人员在进行试验时都应认真贯彻执行本规范。任何试验人员发现有违反本规范,并足以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行为时,应立即制止。对违反本规范者,应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本规范与上级有关规定不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2、引用标准 DL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浙江省电力公司 高压试验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绍电生19980126 号文:关于下发高压试验安全注意事项的通知 绝缘电阻测量操作规范 1. 安全技术措施、 服装、绝缘鞋、绝缘垫 试验人员应穿着长袖棉质工作服和绝缘鞋,戴安全帽,操作人应站在绝缘垫上。绝缘工具应经试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 围栏 高压试验区周围应设置围栏,并在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的“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标示必须朝向围栏的外侧。围栏与高压引线及试验设备带电部分必须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加压时应设专人监护。被试设备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另一端也应装设围栏并设专人看守。 、 接地线 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线应使用多股裸铜线或带透明绝缘层的铜质软绞线,其截面应能满足试验要求,并不得小于 4mm2。接地线与接地体应连接牢固,并接触良好,严禁缠绕。严禁在低压回路的中性线或水管上接地。 、 电源、电源控制箱 高压试验的低压电源箱必须规范,应有符合要求的220V 或 380V 交流电源,严禁一火一地的方式,电源端应连有合适的触电保护器。电源控制箱应装设有明显断开点的双极闸刀和过流掉闸装置。连接电源时必须有人监护,并将电源盘或电源闸刀、电源线放至所需位置后再接通电源,严禁带电移动电源盘或电源闸刀。 。 、 高压引线 测量用的高压引线应用屏蔽线,连接必须牢固,必要时用绝缘物 支撑。2. 绝缘电阻测量工作的开始 、 试验分工 试验开始前试验负责人应明确每个试验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并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交代工作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和带电部位。 、 接线检查 加压前,试验负责人必须认真检查试验设备和试品的情况,是否符合试验要求,检查试验接线、试验设备高压接地线是否已拆除及试验人员的就位情况。 、 检查试验设备 在不带试品的情况下,开启摇表后,将绝缘摇表的高压端与接地端短时短接,摇表读数应为零。将绝缘摇表的高压端与接地端开路,开启摇表后摇表读数应为无穷大。 3、试验过程 、 发、复令和呼唱 试验负责人发令,操作人员应复令,发、复令用语应规范、明确。电压达到试验值时,迅速按下秒表进行计时,然后根据试验的目的,记录下十五秒、一分钟、十分钟的试验数据。 、 试验设备操作 操作人应在试验负责人许可后,一手按下高压按钮,一手放在跳闸按钮上,操作人应随时警惕异常情况的发生,一旦发生异常应迅速按下跳闸按钮。 篇三:高压试验标准化范本 070612目录 1、XXX 变电所 10kV 变压器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1 2、XXX 变电所 10kV 电压互感器、避雷器试验作业指导书 . 8 3、XXX 变电所 10kV 真空断路器、电流互感器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12 4、XXX变电所 10kV 设备高压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16 5、XXX 变电所 35kV SF6 断路器、电流互感器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20 6、XXX变电所 35kV 变压器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25 7、XXX 变电所 35kV 电压互感器、避雷器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30 8、XXX 变电所 35kV 多油断路器、电流互感器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38 9、XXX变电所 XXX SF6 断路器、电流互感器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42 10、XXX 变电所 XX kV 电缆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45 11、XXX 变电所 XXX 无功设备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 49 范本 1 编号:Q/X X X XXX 变电所 10kV 变压器试验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编写人:_ _ _年 月_日 审核人:_ _年 月_日 批准人:_ _年 月_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时间: 年月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