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WORD版_第1页
2016年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WORD版_第2页
2016年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WORD版_第3页
2016年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WORD版_第4页
2016年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年心血管病指南要点及解读中国指南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 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 )3.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欧洲指南1. 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2. 欧洲房颤管理指南3. 欧洲肿瘤治疗与心血管毒性立场声明4. 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5. 欧洲心衰管理指南6. 欧洲新型口服抗凝药指导更新7. 冠心病和/ 或房颤患者出血后抗栓治疗 ESC 专家共识8. ESH 高血压伴心率增快患者管理声明美国指南1. ACS 血运重建适用标准.2. STS 房颤外科消融临床指南3. ACC/AHA 预防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绩效与质量指标文件4. ACC/AHA 成人房颤/房扑患者临床绩效与质量指标文件5. AHA/ACC/AGC 老年人心血管病管理知识缺口科学声明6. ACC/AHA 冠心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疗程指南更新.新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白1. 血脂与脂蛋白血脂是指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类脂(如磷脂)等的总称,与临床密切相关的血脂主要是胆固醇和TG。在人体内胆固醇主要以游离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形式存在;TG是甘油分子中3个羟基被脂肪酸酯化形成。血脂不溶于水,必须与载脂蛋白(Apo)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溶于血液,被运输至组织进行代谢。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此外还有脂蛋白(a)Lp(a)。各类脂蛋白物理特性、主要成分、来源和功能如表1。表1.脂蛋白的特性和功能2. 血脂检测项目临床上血脂检测基本项目为TC、TG、LDL-C和HDL-C。其他血脂项目如ApoA1、ApoB和Lp(a)的临床应用价值也日益受到关注。3. 血脂适合水平和异常切点.血脂异常的主要危害是增加ASCVD发病危险。本指南对我国人群血脂成分合适水平及异常切点的建议(表2)基于多项对不同血脂水平中国人群ASCVD发病危险的长期观察性研究结果,包括不同血脂水平对研究人群10年和20年ASCVD累积发病危险的独立影响;也参考了国际多部血脂相关指南对血脂成分合适水平的建议及其依据。需要强调,这些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切点主要适用于ASCVD一级预防目标人群。表2.中国ASCVD 一级预防人群血脂合适水平和异常分层标准mmol/L(mg/dl)4血脂异常分类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清中胆固醇和(或)TG水平升高,也泛指包括低HDL-C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分类较繁杂,最简单的有病因分类(继发性高脂血症和原发性高脂血症)和临床分类二种,最实用的是临床分类(表3)。表3.血脂异常的临床分类5血脂异常检查早期检出血脂异常个体,监测其血脂水平变化,是有效实施ASCVD防治措施的重要基础。健康体检也是检出血脂异常患者的重要途径。为了及时发现血脂异常,建议2040岁成年人至少每 5年测量 1次血脂;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检测血.脂;ASCVD患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因ASCVD住院患者应在入院时或入院24h内检测血脂。血脂检查的重点对象为:(1)有ASCVD病史者;(2)存在多项ASCV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的人群;(3)有早发性心血管病家族史者(指男性一级直系亲属在55岁前或女性一级直系亲属在65岁前患缺血性心血管病)或有家族性高脂血症患者;(4)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者。6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根据ASCVD 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血脂异常防治的核心策略。总体心血管危险评估是血脂异常治疗决策的基础;评估应按照推荐流程进行;年龄低于55岁人群应关注心血管病余生风险。图1.ASCVD危险评估流程图.7血脂异常治疗原则1)临床应根据个体ASCVD危险程度决定是否启动药物调脂治疗(I/A)。2)推荐以LDL-C为首要干预靶点(I/A),而非-HDL-C可作为次要干预靶(IIa/B)。3)调脂治疗需要设定目标值(I/C)。不同危险人群需要达到的LDL-C/非-HDL-C 目标 值有很大不同(表4,I/B)。表4.不同ASCVD危险人群降LDL-C/ 非HDL-C治疗达标值4)如果LDL-C基线值较高,现有调脂药物标准治疗3个月后难以使 LDL-C降至基本目标值,则可考虑将LDL-C至少降低50%作为替代目标( IIa/B)。临床上也有部分极高危患者LDL-C基线值已在基本目标值以内,这时可将其 LDL-C从基线值降低30%左右(I/A)。非-HDL-C目标值比LDL-C目标值约高0.8mmol/L(30mg/dl)。不同危险人群非-HDL-C 治疗目标值见表 4(I/B)。5)为了调脂达标,临床应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I/A)。建议临床依据患者血脂基线水平起始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 醇水平不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如依折麦布)联合应用可获得安全有效的调脂效果(I/B)。6)无论是否进行药物调脂治疗,都必须坚持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I/A)。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坚持心脏健康饮食、规律运动、远离烟草和保持理想体重。生活方式干预是一种最佳成本效益比和风险获益比的治疗措施。8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表5.生活方式改变基本要素9调脂药物治疗他汀类药物是血脂异常药物治疗的基石;推荐将中等强度他汀作为中国血脂异常人群的常用药物;他汀不耐受或胆固醇水平不达标者、或严重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应考虑调脂药物的联合应用;注意观察调脂药物的不良反应。对于中等强度他汀治疗胆固醇水平不达标或不耐受者,可考虑中/低强度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I/B)。表6.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强度10血脂异常治疗的其他措施脂蛋白血浆置换、肝移植、部分回肠旁路手术和门腔静脉分流术作为辅助治疗措施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患者。脂蛋白血浆置换效果肯定。11特殊人群血脂异常的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人群的血脂管理,同样遵循在ASCVD发病危险评估基础上结合伴随疾病特点开展血脂个性化管理。对于非心原性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 无论是否伴有其他动脉粥样硬化证据,均推荐给予他汀类药物长期治疗,以减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危险(I/A)。若患者基线LDL-C2.6mmol/L(100mg/dl),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证据明确;而基线LDL-C2.6mmol/L(100mg/dl)时,目前尚缺乏临床证据。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率70%99%)导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荐目标值为LDL-C1.8mmol/L(70mg/dl)( I/B)。中国 PCI 指南 2016 解读一 优化早期危险评分系统由于 EuroSCORE 评分过高地估计了血运重建的死亡风险,新指南用 EuroSCORE II 评分替代了 EuroSCORE 评分。此外,新指南中还新增了 SYNTAX II 评分。该评分在预测左主干和复杂三支病变血运重建的远期死亡率方面,要优于单纯的 SYNTAX 评分。二 血运重建更强调证据并注重实用1. 优化稳定性冠心病(SCAD)患者血运重建的推荐,低中危患者 PCI 推荐级别增高。新指南建议,以冠脉病变直径狭窄程度作为是否干预的决策依据。当狭窄90%时,可直接干预;当狭窄90%时,应对有缺血证据、或 FFR0.8 的病变进行干预。对合并左主干和(或)前降支近端病变、多支血管病变患者,根据 SYNTAX 评分.(I,B)和 SYNTAX II 评分( IIa,B) ,评估中远期风险,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2. 极高危非 ST 段抬高型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2h 内紧急造影推荐级别升高。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心绞痛、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或心脏骤停、心肌梗死机械性并发症、急性心力衰竭伴难治性心绞痛和 ST 段改变、再发心电图 ST-T 动态演变,尤其是伴有间歇性 ST 段抬高的患者,均推荐在 2 小时内进行紧急冠状动脉造影(I,C) 。3. 推荐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而无法及时行 PCI 时在 30 min 内尽早启动溶栓治疗。成功溶栓后行常规 PCI,补救性 PCI 推荐级别增加。如预计首次医疗接触(FMC)至 PCI 的时间延迟120 min,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应于 30 min 内尽早启动溶栓治疗(I ,A) 。推荐多支病变 STEMI 患者开通非梗死动脉。三 新增 PCI 术中操作和并发症处理的推荐1. 手术入路:优选桡动脉径路。股动脉径路是 PCI 的经典径路,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在我国大多选择经桡动脉径路(血管相关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 ,应作为首选推荐(I,A) 。特殊情况下,可酌情选择其他事宜的血管径路,如尺动脉、肱动脉等。2. 辅助技术:推荐运用血管内超声(IVUS) 、血流储备分数( FFR)或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帮助决策。推荐采用 IVUS 指导有助于查明支架失败原因(IIa,C) 。对于选择性患者(无保护左主干、三支、分叉、慢性闭塞性病变及支架内再狭窄病变等) ,推荐 IVUS 指导的优化支架置入(IIa,B) 。.对于没有缺血证据的 SCAD 患者,推荐对冠脉动脉造影目测直径狭窄 50%90%的病变行 FFR 评估。OCT 对于诊断血栓、造影未识别的板块破裂以及支架膨胀不良的价值优于IVUS(IIa ,C) 。对于选择性患者,OCT 可以又换支架置入(IIb,C) 。3. 支架选择:高再发缺血风险者应优选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ES) 。指南首次推荐以下患者优选新一代 DES:1) 临床情况:NSTE-ACS、SETMI 直接 PCI、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河滨慢性肾脏疾病;2)病变情况:开口处病变、静脉桥血管 PCI、支架内再狭窄病变;3)左主干合并分叉病变和慢性完全闭塞(CTO )病变,优先考虑应用新一代 DES,以降低再狭窄率。4. 对于一些其他术中操作,如药物洗脱球囊、血栓抽吸装置、冠脉斑块旋磨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做了相应推荐。四 抗栓治疗NSTE-ACS 抗血小板治疗优选替格瑞洛(I,B) ,抗凝治疗比伐卢定推荐级别上升(I,A) 。五 细化 PCI 术后管理及随访内容1. 对某些特定患者(从事危险行业,如飞行员、驾驶员、潜水员、竞技运动员等;需.参与高耗氧量娱乐活动;猝死复苏;未完全血运重建;PCI 过程复杂;合并糖尿病;多支病变术后非靶血管仍有中等程度狭窄) ,建议早期复查冠脉造影或 CTA(IIa,C) 。2. PCI 术后 2 年的患者应常规行负荷试验(IIb,C) 。3. 负荷试验提示中高危(低负荷出现缺血、试验早期出现缺血发作、多区域的室壁运动异常或可逆的灌注缺损)的患者应复查冠脉造影(I,C) 。4. 高危患者(如无保护左主干狭窄) PCI 后无论有无症状,术后 312 个月复查冠脉造影(IIb,C) 。5.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合理膳食、戒烟、心理调整和药物治疗。ACS 患者 PCI 治疗后应实施以合理运动为主的心脏康复治疗(IIa,A) 。6. 对冠心病患者,无论何种类型,均推荐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8 mmol/L(I,A)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专家共识要点一筛查在动脉粥样硬化高危人群(老年、高血压、吸烟、高血脂、糖尿病、早发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中,本共识推荐如下。.(1)已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颈动脉区听诊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如有明确的阳性发现,需进一步行无创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颈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部位越多,颈动脉检查越迫切。(2)已确诊为颈动脉狭窄的患者,问诊有无冠心病病史,并行心电图检查;可疑患者如无禁忌,建议行运动负荷心电图和/或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检查。如有明确的阳性发现,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颈动脉和外周动脉狭窄程度越重、部位越多的患者,行冠状动脉检查越迫切。二总体治疗策略冠心病和颈动脉狭窄并存的情况下,对其中之一进行治疗时,有可能引发另一部分的并发症,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如何合理处理并存病变,减少并发症是临床工作的迫切需要。基于已发表的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中遵循的共识,根据病情和病变程度建议如下。(1)病情平稳,药物治疗下无症状发作或偶有轻度症状发作,如狭窄病变程度不重,可以临床随访观察,36 个月复查一次;如狭窄病变程度较重,应择期行血管重建治疗。(2)病情不平稳,药物治疗下症状反复发作或加重,应该尽快行血管重建治疗。如以冠心病的症状为主,应先行冠状动脉血管重建治疗;如以颈动脉狭窄的症状为主,应先行颈动脉血管重建治疗;如二者均不稳定,可考虑同期血管重建。三冠心病和颈动脉狭窄血管重建的次序和术式选择1. 对适合 PCI 和颈动脉支架指征者一般先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CI) ,病情稳定后择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 ) ,时间间隔 3 天以上为宜;如 PCI 后有并发症,要待到并发症稳定或治愈后方可考虑 CAS;如果病情允许或者病情需要,如病变简单,技术可靠,同期介入并非禁忌。2.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有 PCI 指征,颈动脉狭窄只符合 CEA 指征者。.对于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如明确有严重冠状动脉狭窄需要 PCI 治疗,建议先行 PCI,择期行 CEA。因 PCI 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不对 CEA 术前患者颅内血流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即使无明显冠心病症状,也推荐常规行冠状动脉影像检查,一旦发现存在严重冠状动脉狭窄,需先予 PCI,再行 CEA。如先行 CEA 再择期 PCI,虽可避开两次手术间的抗凝抗血小板桥接问题,但已有许多研究表明,这一策略增加心脏事件风险,不推荐采用。是否可以同期行 PCI 加 CEA 杂交手术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这两种术式在抗血小板治疗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上均有冲突,相互有不利影响,因此不推荐。3. 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冠状动脉病变的解剖符合 CABG 指征,颈动脉狭窄有 CAS 指征,也符合 CEA 指征者。本共识认为,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因在全麻下无法及时发现是否发生脑卒中,故先 CABG 再择期颈动脉血管重建可能增加脑卒中风险,不建议采用。如先行 CEA 再择期 CABG,虽可避开两次手术间的抗凝抗血小板桥接问题,但已有许多研究显示,这种策略增加心脏事件,不建议采用。如同期行 CEA+CABG,既可避开二次手术间的抗凝抗血小板桥接问题,又可同期治疗并存的狭窄,在有经验、技术可靠的团队,有可能达到较好的结果,但这种策略创伤加大,手术时间延长,多数中心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和实力,勉强采用反而增加不良事件。如先行 CAS 再择期 CABG,虽面临二次手术间的抗凝抗血小板桥接问题,但已有许多研究显示,这种策略不显著增加心脏事件,可减少脑卒中事件,相对安全可行,建议采用。一般建议两手术间隔至少 1 周,但也不宜超过 2 个月。同期行 CAS+CABG,往往只用于病变重、病情无法稳定的患者。四抗凝抗血小板策略.抗血小板治疗是血管重建围术期药物治疗的关键,能够有效减低动脉栓塞事件,但不同术式之间的抗栓桥接有争议,因此需要达成共识。根据血管重建的干预方式,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PCI+CASPCI 的抗栓治疗强于 CAS,本共识推荐 PCI+CAS 患者的抗栓治疗策略参照单纯 PCI的抗栓治疗,即 PCI 术前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300 mg,PCI 术后阿司匹林(100 mg,qd)+氯吡格雷(75 mg,qd)6 个月,阿司匹林(100 mg,qd )终生服用,CAS 期间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剂量维持不变。2. PCI+CEA阿司匹林可显著降低 CEA 患者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时脑卒中、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率,指南推荐 CEA 术前应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3. CAS+CABG目前 AHA 指南建议 CABG 术前应继续应用阿司匹林,而且术后 6 小时内应恢复使用。同期 CAS+CABG 不存在间隔期,推荐 CAS 术前应用阿司匹林( 100 mg,qd)2 天,CABG 术后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100 U/kg,q12h)3 天,尽早恢复阿司匹林(100 mg,qd)+氯吡格雷(75 mg,qd)3 个月,阿司匹林(100 mg)终生服用。分期 CAS+CABG 时,抗栓策略为 CAS 术前阿司匹林( 100 mg,qd)+氯吡格雷(75 mg,qd)2 天,CABG 术前停用氯吡格雷(择期 CABG,术前5 天停用;紧急CABG,术前1 天停用) ,CABG 术后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100 U/kg,q12h)3 天,尽早恢复阿司匹林(100 mg,qd)+ 氯吡格雷(75 mg,qd)3 个月,阿司匹林(100 mg,qd)终生服用。4. CEA+CABG.本共识推荐对于 CEA+CABG 的患者,围手术期均应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欧洲血脂异常管理指南欧洲血脂管理指南要点一览1.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或药物治疗预防心血管疾病(CVD)具有一定的成本效益,影响因素包括基线心血管危险水平、药物治疗和参加改善生活方式项目的花费、报销幅度和预防策略的实施情况。2. 指南建议,40 岁以上男性和 50 岁以上女性(或绝经后),应进行血脂谱筛查。危险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使用 SCORE(Systemic Coronary Risk Estimation)评分系统来评估 CVD 危险和预防的必要性。3. 既往 CVD 患者或 SCORE 评估 10 年致死性 CVD 风险10%者,或糖尿病合并靶器官损伤(或存在吸烟等主要危险因素)者,以及慢性肾病合并肾小球滤过率(GFR )1.0 mmol/L(40 mg/dl)的男性,HDL-C1.2 mmol/L(48 mg/dl)的女性,其风险较低。同样,未推荐甘油三酯的管理目标,但甘油三酯5 mmol/L(190 mg/dl)、儿童 LDL-C4 mmol/L(150 mg/dl),或近亲早发 CVD 者,应考虑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并建议家族筛查。家族性患者应进行强化他汀治疗,可考虑联合使用依折麦布。11. 没有其他适应证的心衰患者,不建议降胆固醇治疗;无其他适应证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同样不推荐降胆固醇治疗。12. 在 35 期慢性肾病( CKD)患者中,非透析依赖性 CKD 患者,应接受他汀或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透析依赖性 CKD 患者无其他适应证时,不推荐他汀治疗。.2016 年 ESC 房颤管理指南1. 房颤分类新指南对于房颤的分类沿用了之前的方法,将房颤分为初次诊断的房颤、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长程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五大类。此外,还将房颤进行了相应的临床分型,分为继发于结构性心脏病的房颤、局灶性房颤、多基因房颤、术后房颤、二尖瓣狭窄和人工心脏瓣膜相关房颤、运动员房颤和单基因房颤等类型。房颤的症状分级仍然推荐采用 EHRA 分级,但分级内容有所变化,将 2 级细分为2a 级和 2b 级。其中 2a 级是指症状轻微,正常体力活动不受影响;2b 级指中度症状,正常体力活动不受影响,但患者被症状发作困扰。2. 危险因素与整合管理新指南详细论述了房颤相关危险因素和合并疾病的处理原则,强调了房颤危险因素,如体重、呼吸系统疾病等因素的管理。新指南增加了房颤的整合管理内容,强调增加患者管理疾病的参与度,多学科团队管理、临床决策支持等技术工具的支持,以及增加所有治疗手段的可及性。3. 抗凝治疗在具体的治疗建议方面,新指南也有相应的调整。抗凝治疗方面,指南仍然推荐应用 CHA2DS2-VASc 评分作为卒中评估工具。指南指出,对于 CHA2DS2-VASc 评分2 分的男性和3 分的女性,推荐口服抗凝药(OAC )(I,A);对于 CHA2DS2-.VASc 评分为 1 分、2 分的患者,可考虑应用 OAC(IIa,B )。对于适宜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的患者,优先推荐 NOAC(I,A)。对于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男性、女性患者,不推荐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III,B )。至于左心耳封堵和外科切除方面,指南推荐左心耳封堵可用于长期抗凝禁忌的患者(IIb,B );对于外科堵闭或切除左心耳的患者,仍然推荐长期抗凝治疗(I,B)。4. 导管消融房颤导管消融方面,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指南推荐行导管消融(I,A);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可作为一线治疗方案(IIa,B)。持续性或长程持续性房颤患者,可考虑导管消融治疗( IIa,C)。房颤合并收缩性心衰患者,可考虑导管消融治疗(IIa ,C)。消融可采用射频或冷冻球囊方法,以实现肺静脉隔离为目标(IIa ,B)。对于卒中高危患者,即使消融术后维持窦律,仍应接受 OAC 治疗(IIa,C)。.癌症治疗与心血管毒性实践指南1. 心功能障碍和心力衰竭(1)癌症患者在接受可能导致心脏损害化疗药物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2)工作组审议推荐将肿瘤患者超声心动图测量的 LVEF 正常值下限定义为 50%,这与登记注册研究及癌症患者的试验中常用的心脏毒性定义一致。(3)LVEF 显著下降(下降10%)但不低于 50%者,应反复评估治疗中及治疗后的LVEF 值。(4)LVEF 下降10% 且500ms,或 QTc 延长60ms,或新发心律失常者,应考虑终止治疗或使用其他替代治疗。(4)在使用致 QT 间期延长药物时,应避免尖端扭转型室速、低钾血症、极度心动过缓的发生。(5)可能致 QT 间期延长的化疗药物,应使用最小剂量。5. 高血压(1)高血压患者在启动抗癌治疗前,应按常规临床实践指南,积极控制血压,并定期监测。(2)ACEI/ARB 类药物、 受体阻滞剂和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是首选的降压药物。考虑到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最好避免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3)若血压控制不佳,可考虑调整化疗药物剂量、强化降压治疗或停用 VEGF 抑制剂。一旦血压达标,可重新启用 VEGF 抑制剂,并逐渐用至最佳治疗量。.6. 血栓栓塞性疾病(1)对于接受抗凝治疗的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应始终权衡出血风险与预期寿命。且随着时间的变化,需定期进行重新评估。(2)癌症是导致 VTE 复发的高危因素。因此,从急性期直至癌症被治愈,都应给予抗凝治疗。(3)目前临床证据表明,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与维生素 K 拮抗剂在预防 TVE复发及出血事件方面,并无差异。暂无 NOACs 与低分子肝素之间的对比资料。7. 外周血管疾病和脑卒中(1)推荐运用危险因素评估、临床检查、踝-肱指数测量,综合判断外周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2)在第 12 阶段(无症状或仅存在间歇性跛行),需控制危险因素、定期监测血流动力学。对于有症状的外周血管疾病,应给予抗血小板治疗。(3)在严重的外周血管疾病或癌症治疗过程中,应由血液病学、血管外科、心脏肿瘤等多学科专家共同决定治疗策略。8.肺动脉高压(1)对于服用可能导致肺动脉压增高的抗癌药物的患者,应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发现右心负荷加重征象。且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2)当怀疑肺动脉高压时,应转诊至专门的肺动脉高压诊治团队,以评估右心导管术的适应证。(3)应由血液学、肿瘤学等多学科专家共同评估,继续抗癌治疗与停止/更换致肺动脉高压药物之间的风险-获益比。.9. 心包疾病(1)急性心包炎目前临床已较为少见,主要与使用蒽环类药物、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及博莱霉素等药物有关,常伴有心包纵隔肿瘤。(2)对于怀疑化疗导致的心包疾病,经胸超声心动图是较好的评判方法,CT 也有所帮助。(3)心包积液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若胸腔积液过多或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应考虑给予心包穿刺。欧洲心血管病预防指南1. 心血管危险评估建议对心血管危险增高的个体进行系统心血管危险评估,即早发 CVD 家族史、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主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血压高、糖尿病或血脂水平增高),或增加心血管危险的合并症(I,C)。建议每 5 年重新评估一次心血管危险,越接近治疗阈值的个体,需要评估的次数越多(I,C)。男性40 岁、女性50 岁,若无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不推荐系统心血管危险评估(III,C )。2. 如何评估心血管危险建议40 岁的成年人用危险评估系统(如 SCORE 评分)评估总体心血管危险,除非这些人为高危或极高危,如 CVD、糖尿病(40 岁)、肾脏疾病或显著增高的单一危险因素(I ,C)。.不建议将常规评估循环或尿液生物标志物作为细化 CVD 危险分层的手段(III,B)。不建议将颈动脉超声内膜中层厚度(IMT )筛查作为心血管危险评估的手段(III,A)。3. 如何进行干预建议健康的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或 75 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或等效运动组合(I,A)。建议低危个体进行运动,不需进一步评估(I ,C )。建议识别吸烟者,并反复建议其戒烟,通过随访支持、尼古丁替代疗法、伐尼克兰和 苯丙胺单用,或联合使用来提供帮助(I,A)。建议将健康饮食作为所有人预防 CVD 的基石(I,B)。建议健康体重者保持体重。建议超重和肥胖的个体达到健康体重(力争减重)(I,A)。建议心血管风险极高危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目标值为1.8 mmol/L(70 mg/dL),或者 LDL-C 基线水平在 1.83.5 mmol/L(70135 mg/dL)时,至少下降 50%(I ,B )。建议心血管风险高危患者,LDL-C 目标值为2.6 mmol/L(100 mg/dL),或者LDL-C 基线水平在 2.65.1 mmol/L(100200 mg/dL)时,至少下降 50%(I,B)。年龄60 岁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血压140/90 mmHg (I,B)。年龄60 岁,且收缩压(SBP)160 mmHg 的患者,建议将 SBP 降至 140150 mmHg(I,B)。年龄80 岁,且起始 SBP160 mmHg 的患者,若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建议将 SBP.降至 140150 mmHg(I ,B)。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值为140/85 mmHg,建议部分患者(如并发症危险增高的较年轻患者)的血压目标值130/80 mmHg,进一步降低卒中、视网膜病变和蛋白尿危险(I ,B)。1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目标值为130/80 mmHg(I ,B)。3 级高血压患者,无论心血管危险程度如何,以及心血管极高危的 1 级或 2 级高血压患者,建议药物治疗(I,B)。所有主要类别的降压药物(如利尿剂、ACEIs,钙拮抗剂、ARBs 、 受体阻滞剂)在降压效果上无显著差异,因此,均建议用于降压治疗(I,A)。肾素 -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阻滞剂建议用于治疗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在有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时(I,B)。高血压患者有多种代谢危险因素时,由于 受体阻滞剂和噻嗪类利尿剂可增加糖尿病危险,不建议使用(III,B)。建议大多数非妊娠的 1 型或 2 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 HbA1c 目标值7.0%(53 mmol/mol),降低 CVD 及微血管并发症危险(I ,A)。如果患者可以耐受且无禁忌证,在评估肾功能后,建议将二甲双胍作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I , B)。所有年龄40 岁的 2 型或 1 型糖尿病患者,建议用降脂药物(主要是他汀类药物)降低心血管危险(I,A)。无 CVD 患者,不建议抗血小板治疗,因其增加严重出血危险(III,B)。4. 实现用药和健康生活方式依从性建议尽最大可能简化治疗方案,并重复监测和反馈。若仍存在依从性差的情况,则建.议多重或联合行为干预(I,A)。建议医护人员在遵循健康生活方式上做出榜样,如工作时不吸烟、不使用烟草制品等(I,A)。5. CVD 预防实施建议基层医疗的全科医生、护士及其他医疗保健人员,共同参与 CVD 高危患者的预防工作(I ,C)。建议对急性事件后、出院前的 CVD 患者实施预防策略,包括改变生活方式、管理危险因素和优化用药,降低死亡和发病危险(I,A)。建议急性冠脉事件或血运重建的住院患者,以及心衰患者,参与心脏康复训练(I,A)。ESC 急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更新要点1.首次提出 LVEF 中间范围的心力衰竭( HFmrEF)的概念指南明确划分 LVEF 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 、HFmrEF 和 LVEF 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的诊断标准。HFmrEF 指 LVEF 4049%,占心力衰竭群体的10 20%,在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和生物标记物有其独特的特征;同时其潜在的治疗效果不同,单独分为一个特殊群体有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一群体的临床特点、病理生理机制及相关诊疗方案。2. 调整 CRT 适应证:.指南明确指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建议 CRT 以改善症状、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窦性心律,QRS 间期150 ms,QRS 波呈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 ) (,A ) ,已接受最佳药物治疗,但 LVEF35%;窦性心律,QRS 间期130149 ms,QRS 波呈 LBBB( ,B),已接受最佳药物治疗,但LVEF35%。QRS 间期130 ms 的患者禁用 CRT。对于 HFrEF 患者,无论 NYHA 分级如何,若存在心室起搏适应证或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建议 CRT 而不是右心室起搏,以降低发病率;包括心房颤动患者。3. 急性心力衰竭诊治更新要点指南根据是否存在充血和低灌注状态,提出了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新流程。对疑似患者,强调应尽可能缩短所有诊断和治疗的决策时间。首要步骤是保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应用血浆利尿钠肽水平(BNP、NT-proBNP 或 MR-proANP)帮助鉴别急性心力衰竭和非心脏原因的急性呼吸困难;迅速应用 12 导联心电图、实验室检查、胸部 X 光及心动超声等检查,评估和判断患者的症状是否为心脏或非心脏疾病。随后进入“立即处理阶段(起病 60120min) ”,即迅速识别是否有合并威胁生命的“CHAMP” (C:急性冠脉综合征, H:高血压急症,A:严重心律失常,M :急性机械并发症,P:肺栓塞) ,进行针对性治疗或根据指南进行标准化心力衰竭治疗。必要时给予氧气疗法和通气支持。由于无创正压通气可降低血压,低血压患者应谨慎使用;应用时需定期监测血压。指南给予肾脏替代治疗的推荐:利尿剂治疗失败的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考虑超滤治疗。难治性容量超负荷和急性肾损伤患者,应考虑肾脏替代治疗。.4. 强调心力衰竭的可防和管理的重要性指南还提出预防或延缓明显的心力衰竭进展,或预防症状出现的建议: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一级预防,既往的指南对降压治疗、应用他汀、控制其他危险因素以及ACEI 与 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均已作出了相应的推荐。对于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指南建议:鼓励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以改善功能、耐力和症状。鼓励稳定的 HFrEF 患者进行有规律的有氧运动,以降低心力衰竭住院风险。建议将心力衰竭患者纳入多学科管理方案,以降低心力衰竭住院和死亡风险。心衰热点研究发布1. 减少心力衰竭患者临床事件的阿利吉仑研究 ATMOSPHERE 研究ACEI 与 ARB 的巨大成功之后,人们对第三种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直接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充满了期望。2016 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 ACC)公布了最新临床试验 ATMOSPHERE 结果。该研究纳入 7012 例心力衰竭患者,LVEF0.35,平均随访36.6 个月,随机分为三组。研究结果显示:阿利吉仑单药或与依那普利联合均不优于依那普利单药治疗;且阿利吉仑组有较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低血压和低血钾。有研究者认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滞剂的获益是否已经达到了上限;且当其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不良反应会增加,也无更多获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