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制度与党锢之祸_第1页
门阀制度与党锢之祸_第2页
门阀制度与党锢之祸_第3页
门阀制度与党锢之祸_第4页
门阀制度与党锢之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门阀制度与党锢之祸篇一:中华文化概说三次形考答案1. 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文化的发生是 CA. 黄河流域一元文化发展的结果 B. 黄河和长江流域二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C. 多区域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D. “三皇五帝”相承的结果 满分:2 分 2. 鲧因治水不当被治罪,而禹仍然恪尽职守,这一治水故事突出体现了夏代文化的 CA. 遵命B. 宗教虔诚 C. 尚忠 D. 实干 满分:2 分 3. 被称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是甲骨文和(D )的发掘出土A. 陶器B. 谷物 C. 石器 D. 青铜器 满分:2 分 4. 在西周时期,赋予了“政道”内涵社会关系的维护及社会道德的养成行为是 AA. 农耕B. 商业 C. 宗教 D. 手工业 满分:2 分 5. 代表着劳动阶层思想,捍卫本阶层利益和财产的是 BA. 儒家B. 墨家 C. 名家D. 法家 满分:2 分 6. “尚公义”是早期“法家”的思想的精义,即建立一种普遍的制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其代表人物是 AA. 秦国的商鞅B. 韩非子 C. 李悝 D. 子产 满分:2 分 7. 自秦至汉武帝时期,经过百余年(C )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得以确定,并由此形成的政治大一统格局。A. 分封制B. 诸侯之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满分:2 分 8. 秦汉时期对官员选拔的方式一般采用 DA. 世袭制B. 任命制 C. 科举制 D. 察举制 满分:2 分 9. 汉朝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税,发展农业,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这被史家称为 AA. 文景之治B. 贞观之治 C. 汉朝盛世 D. 小农盛世满分:2 分 10. 向汉武提出“罢黩百家,独尊儒家 ”的是 BA. 谷永B. 董仲舒 C. 晁错 D. 公孙弘 满分:2 分 11. 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 CA. 道家的出世思想B. 法家的权谋思想 C. 儒家的政治齐平思想 D. 墨家的兼爱思想 满分:2 分 12. 丝绸之路形成的最初原因是 DA. 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B. 向西方输也中国的丝绸 C. 从西方引进佛教等西域文化 D. 打通西域,打击匈奴 满分:2 分 13. 汉武帝为“独尊儒术” ,观民风察得失,设立了(A )广采民歌A. 乐府B. 尚书 C. 太学 D. 公府 满分:2 分 14. 魏晋以后的门阀制度是汉朝独尊儒术而形成的( B)开始的A. 官僚阶层B. 土族阶层 C. 太学生 D. 公卿阶层 满分:2 分 15. 东汉宦官集团对以太学生为主的年轻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行残酷打(转 载于: 小 龙 文档网:门阀制度与党锢之祸)击,大肆捕杀和禁锢,即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 A )事件。A. 党锢之祸B. 焚书坑儒 C. 八王之乱 D. 王莽干政 满分:2 分 16. 魏晋时期内侵民族一般为所谓“五胡”之说,这五胡是匈奴、鲜卑、羯、氏、CA. 稽胡B. 水胡 C. 羌 D. 山胡 满分:2 分 17. 中国人树立起牢不可破的羡慕读书的心理,是从(B )开始的。A. 春秋孔子时代B. 汉武帝独尊儒术时代 C. 魏晋门阀士族时代 D. 隋唐科举取士时代 满分:2 分 18. 东晋产生王羲之那样的大书法家,是与魏晋时期( D )的高涨有很大的关系的。A. 书法艺术B. 清谈行为 C. 论法读书D. 士族文化 满分:2 分 19. 佛教产生于印度,是从大约( B)传入中国的。A. 春秋时代B. 两汉之交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满分:2 分 20. 在佛教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之中最为著名的争论是 AA. 范缜的神灭论B. 慧琳黑白论 C. 沙门之争 D. 夷夏之争 满分:2 分 、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 30 分。 ) . 1. 简述诸子百家的主要学派,及其代表人物与主要学说。 先秦诸子中, “显学”主要是儒家和墨家,其次是道家、法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道家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法家代表人物是韩非子。 儒家学说以现实伦理为主要关怀对象,以“仁”为其思想核心, “礼”为行为规范, “义”为价值标准, “智”为认知手段,其学术导向则是以恢复西周的宗法社会模式为指归,因而表现出复古守旧的特点。 墨家身体力行,在对原始天道观改造过程中,形成独具个性的“天志”观,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节用、节葬、非乐、兼爱、非攻、尚贤等一系列的观点,具有平等色彩,对后世影响巨大。 道家以“无为”为本,形成朴素的辩证观和相对主义,强调个体价值与精神的自由。 2. 简述秦汉时期文化大一统形成的原因。 一是学术原因。战国末期,各家学说已呈趋于融合之势。这主要体现在战国后期出现的易传和吕氏春秋作品中。 篇二:浅述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浅述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 姓名: 班级:历史学院 学号: 门阀士族是我国历史上地主阶级的一个特权阶层,它萌生于两汉,形成发展于魏晋,衰弱于南北朝。魏晋时期并以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东晋时期曾发展到了顶峰。它的整个演变过程,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经济根源。门阀制度的的演变过程大致如下: 第一:门阀制度的萌芽时期(东汉) 自汉武帝以来崇尚儒术,官僚多以经术起家,至东汉时逐渐形成了累世公卿的状况。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使得世族地主能够凭借家世出身参与政权。 西汉中后期,土地兼并十分严重,逐步形成官僚、商人、地主三位一体的豪强地主势力。东汉政权是在豪强地主支持下建立起来的。因此,豪强地主在东汉王朝享有政治上经济上的特权。他们在政治上把持中央和地方政权,经济上兼并土地,经营庄园,渐成割据,逐渐成为名门大族。士族地主(又称世族、门阀地主)在东汉开始形成,为后来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制度的确立提供了阶级、经济基础。 第二:门阀制度的初步形成时期(曹魏、西晋) 士族制度的形成,是指统治阶级颁行各项法令,从制度上维护士族地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特权。曹魏政权实行的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形成的重要标志。其最明显最重要的特征便是西晋的“二品系资” 。所谓“二品” ,乃中正品第,其衡量标准,本为德、才。可是正式增加一个标准:资。换言之,如果资不够,即使德、才合格,一般也不能取得人品二品。这是门阀制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资是按本人或父祖官爵高低来衡量。由于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的品第经司徒府批准后,与吏部铨选上个人仕进升迁的迟速,官位的高下相一致,因而实行“二品系资”之后必然会导致一种恶性循环。只有据有较高官位的人及其子弟,可以获得人品二品;只有人品二品才具有铨选和升迁较高官位的资格;而有了较高的官位,又可以继续获得人品二品。 第三:门阀制度的确立与鼎盛时期(东晋、南北朝前期) 西晋建立后,司马氏为取得世家大地生的支持,对他们继续实行放纵和笼络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典型的门阀政治。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进入鼎盛阶段。原因是东晋王朝依靠南北士族的支持才得以存在,王朝利益必要时必须服从这些势族利益。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专政,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那时士族门阀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门阀政治达到鼎盛。这一时期,士族在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封锢山泽,占有大片土地和劳动力,文化上崇尚清谈。为维护这种制度,东晋南朝时,士族非常重视编撰家谱,讲究士族世系源流,作为自己享有特权的凭证。这一时期土族政治上拥有特权,清官要职被士族垄断;经济上拥有田庄,占有大量土地人口,还经常与官府争夺劳动力人口;文化上家学传承,占据垄断地位,还大兴谱牒之学;社会上不与庶族通婚往来等。士族把持大权,却不愿涉身实务,在优容奢侈中腐朽衰落。 第四:门阀制度的衰落时期(南北朝后期) 东晋后期到南朝时期士族制度逐渐走向衰落。最主要的标志是:士族在官吏选拔与任用上所享有的特权逐渐衰弱,寒人和庶人比重在各级政权之品官中进一步增加。其结果首先是官吏铨选上士庶界限难以坚持长期存在的清浊之分逐渐淡化以至消失。随后,门品失去了意义,至隋九品中正制被正式废除。 门阀制度衰落根本原因在于士族自身的腐朽,士族制度下的门阀士族特别是高级士族凭借门第就可做官,世代控制高级官职。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许多士族不思进取,沉溺于清闲放荡的生活,不屑于政务军务。加之士族是近亲联姻,身体素质极差。东晋与前秦淝水之战以后,一些庶族出身的将领脱颖而出,显示出较高的政治、军事才能,声望与权力迅速上升,南朝宋、齐、梁、陈开国诸帝均为庶族将领。南朝帝王虽无法改变高级士族垄断高官的局面,但却引用庶族官吏委以品位不高却握有实权的职务,在实际执政中分享了士族的特权。这一时期士族制度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二是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原因之三是士族在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中受到打击、削弱。上述三种原因相互作用,极大削弱了士族制度的阶级、经济基础。到了南朝时期,由于门阀世族自身的腐朽。丧失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统治能力;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和激化,农民起义此伏彼起,寒族地主乘机以军功崛起,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进而典掌机要,控制地方,统帅军队,以武功称帝,如刘裕、萧道成等,打破了门阀 地主一统天下的局面。世族地主此时虽据高位,却已无实权,走向必然的灭亡。后经候景之乱、隋灭陈等变化,门阀等级制已奄奄一息,庶族地主跃居政治舞台的主要地位。感想与小结: 从门阀制度的产生到消亡的整个过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它萌芽于东汉末期,结束于隋朝前期,它所存在的时期正好是从一个大一统结束到另一个大一统开始的过渡时期,而这正是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 我认为门阀制度产生和消亡,都是由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当社会处于分裂、动荡的时期时,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是中央弱而地方强,在君弱臣强的特殊环境里,政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就必须考虑到势族的利益,王朝利益必须服从势族利益,这样才能保证王朝的统治。门阀制度正体现了中央政权和地方势族之间利益上的某种权衡。到了南北朝末期至隋朝初期,建立统一的国家政权又成为大势所趋,君强臣弱的现实又重回历史舞台,于是势族与君主利益权衡的状况必然不能被现实社会所接纳,而维持这种权衡关系的门阀制度自然走到了它的终点,科举制度代替九品中正制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纵观历史的长河,政治制度的制定一定是遵循社会的现实情况的,即使是政治制度本身在倒退。举例来说,秦国统一诸侯,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政权,并且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中央的力量远远超过地方,所以在地方制度上开郡县制之先河。但是楚汉争霸后,西汉王朝建立,由于经历了长久的战争,国家积贫积弱,中央无法完全地统治地方,因此不得不依靠异姓王的势力来完成统一,施行封国制和郡县制并行的社会体制。郡国并行制相对于郡县制来说是政治制度上的倒退,这并不是统治者希望的结果,而是由中央和地方的力量对比的社会现实决定的。 XX 年 5 月 4 日 篇三:中国文化概论思考题 3 附答案中国文化概论思考题 3 一、单项选择题 241 1、 “文”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时,一般指的是后天形成的 A 。A 品德、修养 B 知识、学问 C 身份、地位 D 装扮、修饰 2、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则主要靠 C 。 A 自发传承 B 家庭传承 C 口头传承 D 传男不伟女 3、贯穿于一个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是 C 。A 传统文化 B 历史文化 C 文化传统 D 文化观念 4、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属于 A 气候。A 温带气候 B 亚热带气候 C 寒温带气候 D 热带气候 5、把湘江和漓江两大水系沟通联结起来的是 B 。 A 汉水 B 灵渠 C 淮河 D 郑国渠 6、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中指出,五千年来中国气候的大势是 B 。 A 由冷变暖,温暖时期越来越长,温暖程度越来越高。 B 由暖变冷,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C 由冷变暖,温暖时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 D 由暖变冷,温暖时期越来越长,温暖程度越来越高。 7、据有关学者统计,自两汉以来,中国的灾害总的趋势是 C。 A 频率越来越疏,程度越来越大 B 频率越来越密,程度越来越小 C 频率越来越密,程度越来越大 D 频率越来越疏,程度越来越小 8、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 C 。 A 长江流域 B 四川盘地 C 黄河流域 D 东南沿海 9、决定了中国文明发展的道路与文化方向的地理背景是 D。 A 西高东低的地势 B 温带季风气候 C 整体性地形 D 广大地域 10、中国政治观点中的基调和历史基本方向是 A 。 A 追求一统 B 等级制度 C 宗法伦理思想 D 儒家思想 1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灿烂辉煌的文化高潮,得益于分封制带来的区域意识和 B。 A 山川地理条件 B 竞争意识 C 经济军事发展 D 开放的文化政策 12、扬州及周围地区盛极一时的商业文化形成,如果从构成区域文化因素的角度出发,应该收入 B 。 A 自然环境一类 B 地理条件的得天独厚 C 区域意识的明确 D 典范人物的影响 13、 “礼失而求诸野” ,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地域文化对中华文化的 A 。 A 保存之功 B 地域文化特色补充 C 承继作用 D 资源丰富之功 14、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用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这些话强调的是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这话是 C 说的。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朱元璋 15、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自隋唐形成,至元朝京杭大运河开通成为重要的经济运输通道,其中运送江南粮食至中原地区,成为维系国家命脉的交通线的是 B 。A 隋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清 16、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在下游平原地带成为悬河,从 B 开始,黄河下游迁徙摆动成为常态。 A 魏晋 B 唐五代 C 宋 D 明清17、南方在唐宋时期真正成为经济中心,最主要的原因是 C。 A 开通运河 B 政治清明 C 兴修水利 D 水稻丰收 18、中国古代文化的三大基干是儒家文化,法家文化和 A。 A 道家及楚辞文学 B 塞家文化 C 名家文化 D 阴阳家文化 19、相对于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渊源,中国文化源泉是 B 。 A 儒家文化 B 先秦文化 C 远古文化 D 新石器时代文化 20、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农业、制陶和 B 。 A 石器的磨制和钻孔 B 村落文化 C 氏族制度形成 D 打制石器的使用 21、根据考古发现,中国文化的发生是 C 。 A 黄河流域一元文化发展的结果 B 黄河和长江流域二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C 多区域多元文化融合的结果 D “三皇五帝”相承的结果 22、鲧因治水不当被治罪,而禹仍然恪尽职守,这一治水故事突出体现了夏代文化的 C 。 A 遵命 B 宗教虔诚 C 尚忠 D 实干 23、被称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发现是甲骨文和 D 的发掘出土。 A 陶器 B 谷物 C 石器 D 青铜器 24、在西周时期,赋予了“政道”内涵社会关系的维护及社会道德的养成行为是 A 。 A 农耕 B 宗教 C 商业 D 手工业 25、代表着劳动阶层思想,捍卫本阶层利益和财产的是 B 。 A 儒家 B 墨家 C 名家 D 法家 26、 “尚公义”是早期“法家”的思想的精义,即建立一种普遍的制度,上约君主,下约民众。其代表人物是 A 。 A 秦国的商鞅 B 韩非子 C 李悝 D 子产 27、自秦至汉武帝时期,经过百余年,C 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得以确定,并由此形成的政治大一统格局。A 分封制 B 诸侯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28、秦汉时期对官员选拔的方式一般采用 D 。 A 世袭制 B 任命制 C 科举制 D 察举制 29、汉朝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轻徭薄税,发展农业,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这被史家称为 A 。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汉朝盛世 D 小农盛世 30、向汉武提出“罢黩百家,独尊儒家”的是 B 。 A 谷永 B 董仲舒 C 晁错 D 公孙弘 31、对中国人的人生观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是 C。 A 道家的出世思想 B 法家的权谋思想 C 儒家的政治齐平思想D 墨家的兼爱思想 32、丝绸之路形成的最初原因是 D 。 A 向西方传播中国文化 B 向西方输也中国的丝绸 C 从西方引进佛教等西域文化 D 打通西域,打击匈奴 33、汉武帝为“独尊儒术” ,观民风察得失,设立了 A 广采民歌。 A 乐府 B 尚书 C 太学 D 公府34、魏晋以后的门阀制度是汉朝独尊儒术而形成的 B 开始的。 A 官僚阶层 B 土族阶层 C 太学生 D 公卿阶层 35、东汉宦官集团对以太学生为主的年轻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行残酷打击,大肆捕杀和禁锢,即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 A 事件。 A 党锢之祸 B 焚书坑儒 C 八王这乱 D 王莽干政 36、魏晋时期内侵民族一般为所谓“五胡”之说,这五胡是匈奴、鲜卑、羯、氏、C。A 稽胡 B 水胡 C 羌 D 山胡 37、中国人树立起牢不可破的羡慕读书的心理,是从B 开始的。 A 春秋孔子时代 B 汉武帝独尊儒术时代 C 魏晋门阀士族时代 D 隋唐科举取士时代 38、东晋产生王羲之那样的大书法家,是与魏晋时期 D 的高涨有很大的关系的。 A 书法艺术 B 清谈行为 C 论法读书 D 士族文化 39、佛教产生于印度,是从大约 B 传入中国的。 A 春秋时代 B 两汉之交 C 魏晋时期 D 隋唐时期 40、在佛教与中国固有的社会秩序、文化伦理产生矛盾和冲突之中最为著名的争论是 A 。 A 范缜的神灭论 B 慧琳黑白论 C 沙门之争 D 夷夏之争 41、 “胡服”即上衣下裤和“胡坐”由席地坐改为垂脚坐,这种汉民族固有生活方式的改变显示了民族融合中的 C 。 A 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强大 B 汉民族生活习惯的易变性 C 汉民族生活习惯的胡化 D 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优化 42、隋唐在中央政府实行政治制度是 C 。 A 九品中正制 B 三公九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六部制 43、为后世一直沿续直至晚清的科举制度是在 C 朝代开台创立的。A 汉朝 B 南北朝 C 隋朝 D 唐朝 44、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替父从军前到市场买骏马长鞭的叙述,是唐代 A 参军准备的写照。 A 府兵 B普通农民 C 手工业者 D 官府人家 45、唐朝对少数民族实行“全部落,顺士俗”的开放政策。 “全部落,顺士俗”的含义是 D 。 A 归顺 B 入乡随俗 C 保全部落 D 部落自治 46、文成公主出嫁西藏松赞干布,是著名的民族和亲政策的历史性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国力强盛、心态开放的 C 时期。A 汉武帝、景帝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47、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得到了真正发展的是 B 。 A 天台宗 B 禅宗 C 华严宗 D 律宗 48、北宋出现的纸币 A,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A 交子 B 关子 C 会子 D 钱引 49、让中国人自豪的四大发明,除了东汉发明的一种外, C 都是在民力发展强盛的时期发明的。A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 B 造纸术、火药、活字印刷 C 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 D 火药、活字印刷、造纸术 50、今天的评语是从讲述历史合人世间故事的“说话”而来的。记录“说话”的文章即“话本”是后来的白话小说之祖。 “说话“随着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自 C 以后兴旺起来。 A 魏晋 B 唐朝初期 C 唐朝中期 D 南宋51、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是 B。 A 陆龟蒙的耒耜经 B 宋沈括的梦溪笔谈C 元王祯的农书 D 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2、元朝政治,带有明显的民族压迫性质,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分别对待。这四等是 A 。 A 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B 蒙古人,汉人,色目人,南人 C 蒙古人,汉人,南人,色目人 D 色目人,蒙古人,汉人,南人 53、基督教在中国传统的先驱人物,是 1291 年到达泉州的意大利方济各会士 D 。A 利玛赛 B 马可波罗 C 鄂多立克 D 孟德高维诺 54、元朝时曾经在扬州任职的意大利商人是 C ,他在回国后写下了著名的游记。A 鄂多立克 B 孟德高维诺 C 马可波罗 D 利玛赛 55、在 18 世纪,西方曾经形成过一个了解中国、学习中国文化的高潮,这一基本事实记载在 B 。A 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 B 谢和耐中国文明史 C 格鲁贤的中国志 D 魁奈的中国专制主义 56、在中国两千年的皇帝群中,出身农民、具有强烈的农民意识的皇帝是 D 。A 刘邦 B 李世民 C 赵匡胤 D 朱元璋 57、元朝知识分子由于在政治上失去了前途,因而加入了戏剧文学创作的行列,创造了元杂剧的辉煌灿烂。其中的代表人物是 A 。A 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 B 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 C 关汉卿,汤显祖,马致远 D 王实甫,马致远,汤显祖 58、元朝知识分子在转向文学创作的努力过程中,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诗歌形式,这就是 C 。A 律诗 B 杂剧 C 散曲 D 宫调 59、主张“童心“说的是著名的思想家 B。 A 王阳明 B 李贽 C 朱熹 D 陆九渊 60、代表了对中国历史文化深刻反思的明末清初的“三先生“是 B。 A 王夫子,顾炎武,李贽 B 王夫子,顾炎武,黄宗羲 C 李贽,顾炎武,黄宗羲 D 李贽,王夫子,顾炎武 70、重文献考据,为后来清朝“乾嘉学派”奠定了基础的著名学者是 A 。 A 顾炎武 B 王夫子 C 黄宗羲 D 李贽 71、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 A 。 A 农耕自然经济 B 农牧自然经济 C 牧林经济 D 农林牧自然经济 72、在黄河中下洲地区,最早出现农耕业萌芽的是 B。 A 龙山文化 B 仰韶文化 C 二里头文化 D 河姆渡文化 73、中国的第一个农业盛世出现在 C 。 A 春秋战国时代 B 秦代 C 汉代 D 唐代码 74、对古代农耕操作的经验和农学思想的阐述,标志这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文化思想的归纳和整理的是 B。A 唐代的农书 B 宋代的农书 C 明代的农书 D 清代的农书 75、 B 以后,中国的农耕自然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