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全册_第1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全册_第2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全册_第3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全册_第4页
小学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年级下册诵读导学案 1课 题 1、江南春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导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古诗的意境美。3、朗读诗歌,对照注释,理解古诗文的意思。导学重难点学习借助注释的意思理解古诗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古诗大致的意思。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举行诗歌朗诵赛,引入新课,理解诗题,感受美。1、分组举行小型诗歌朗诵赛(侧重写景方面的诗)2、点击课件出示配景诗江南春,板书课题:江南春(师)江南指的是长江以南,大家对江南应该并不陌生,能不能回忆一下,哪些诗人曾带我们游览过江南的美景?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江南的诗词。如忆江南泊船瓜洲等。3、(师) “春”又让你联想到哪些诗词呢?学生诵读有关描写春景的诗词。如游园不值惠崇春江晚景等。4、(师)江南之春是一番怎样的美景呢?(生发挥想像,自由表达)我们一起看看诗人杜牧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探究新知二、整体感知,初步自学古诗,品词析句,体会美。1、(师)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听朗读,边听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点击课件,出示景诗配乐朗读。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像自由表达。)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理解诗意。(借助工具书或根据需要进行探讨研究,合作式学习)注意读准生字的音,观察生字的形,老师随机点拨提醒学生生字的音、形跟哪些字的音、形易混,注意读正确、写正确。然后抽读,齐读。3、(师)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呢?把诗中描写描写景物的词画出来。啼莺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风 寺庙 楼台 烟雨4、(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上述景物加以描绘,说说词语所表达的意象。辽阔的千里江南 黄莺在欢快地歌唱 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 傍水的村庄 依山的城郭 迎风招展的洒旗 数不清的寺庙 迷蒙的烟雨5、(师)想像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江南春景图?(江南地域辽阔,春景繁富。 “千里 ” 之内,处处杂花生树、 红绿相映、黄莺歌唱;“千里”之内,水村山郭,处处酒旗飘扬;“千里”之内,“南朝四百八十寺”点缀于山水佳胜之处,金碧庄严,楼台隐现。2霏霏细雨,淡淡轻姻,使无边春色在烟雨空蒙中更显出迷人的风韵,这正是“江南春”的典型特色。突出这一特色,就把“江南春”写活了。)三、理解诗意,感悟情1、面对同一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因为每个人的认识和经历都是不同的,你猜测杜牧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首诗的呢?这种心情在诗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2、学生有的认为杜枚是愉悦的,有的认为他当时是有些伤感的,结合课文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展开辩论。3、(师)诗人在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祖国命运深深地忧虑,他是借景抒情,这是古诗常用的表现手法。(例举夜泊秦淮等诗进一步说明)巩固总结请你来总结这堂课上你的所学所得,可以从内容,可以从学法,可以从语言,也可以从你的感受或联想等等。板书设计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教后反思二年级下册诵读导学案 2课 题 2、秋夕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会认 10 个生字,会写 6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导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3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板题)探究新知初读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3、小组合作学习,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研读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4、汇报交流诗意。5、多种方式朗读。(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诵读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2、学生自由练读。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写字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4、学生练习。小组展示,欣赏评价。巩固总结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板书设计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4教后反思二年级下册诵读导学案 3课 题 3、过华清宫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 掌握本课所出现的难读难写的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并且能够流畅地背诵3 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导学重难点1 体会诗境2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 导入新课二 释题,及介绍作者创作背景1 解释题目过:经过,路过 华清宫:地名,故址在今陕西临潼骊山,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游乐赏玩之地。过华清宫:经过华清宫2 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华清宫是唐玄宗开元十一年修建的行宫,他和杨贵妃曾在那里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而在一百多年后,杜牧经过华清宫,他感慨万分,于是就写下了这一组咏史诗过华清宫,共有三首,借此讽刺了晚唐统治者的骄奢淫逸生活。探究新知三 读诗解意1 学生一齐朗读全诗2 指出多音字的正确读音及需要注意的字(板书)骑(qi qi)马 一骑(qi qi)要注意的字,并且抄写三遍,以便熟识(板书)绣 骑 荔3 播放录音机里的配乐朗诵,并让学生再朗诵一遍要求:要学生注意录音机里诗歌朗诵的停顿及感情,并指导朗诵4 全班交流,把不明白的字词指出来,逐一解释(板书)绣成堆:指花草树木和建筑像一堆堆叠起来的锦绣一样5(锦绣:古代一种精 致 华 丽 的 丝 绣 品 ) 次 第 : 按 顺 序 一 骑 : 一 人 一 马 妃 子 : 指 贵 妃 杨 玉 环5 解 释 诗 句 ( 翻 译 可 能 有 点 难 度 , 可 适 度 提 醒 学 生 , 言 之有 理 即 可 ) 指 定 一 组 同 学 朗 诵 一 二 句 诗 指 定 一 到 两 个 同 学 回 答 这 两 句 诗 是 什 么 意 思 ? 想 一 想 : 为 什 么 诗 人 说 “绣 成 堆 ”呢 ? 再 指 定 另 一 组 同 学 来 朗 诵 三 四 句 诗 谁 能 说 说 荔 枝 主 要 生 长 在 哪 些 地 方 吗 ? ( 板 书 : 中 国 南部 , 尤 其 是 广 东 、 广 西 、 福 建 等 地 ) 同 学 们 都 知 道 古 时 候 的 人 们 是 怎 样 远 行 的 吗 ? ( 板 书 :骑 马 、 马 车 、 步 行 等 ) 据 说 杨 贵 妃 很 喜 欢 荔 枝 , 而 唐 玄 宗 为 了 博 得 杨 贵 妃 的 一笑 , 就 命 令 臣 子 快 马 加 鞭 地 从 广 东 将 荔 枝 运 到 陕 西 的 华 清 宫 , 那请 问 同 学 们 有 没 有 跟 家 人 去 过 陕 西 呢 ? 现 在 我 们 一 般 出 远 门 都 是 坐 飞 机 、 火 车 、 汽 车 等 , 而 去陕 西 我 们 一 般 选 择 少 钱 的 火 车 , 一 般 都 要 两 三 天 左 右 。 古 时 候 没有 火 车 , 就 只 能 骑 马 、 坐 马 车 等 等 , 这 样 就 更 久 了 , 可 能 一 到 两个 月 才 能 到 达 陕 西 呢 。 同 学 们 , 你 们 说 这 远 吗 ? ( 远 ) 累 吗 ?( 累 ) 为 了 不 辱 使 命 , 臣 子 就 只 能 不 停 地 骑 马 奔 腾 , 这 一 路 上不 知 道 累 死 多 少 人 和 马 匹 呢 , 你 们 说 唐 玄 宗 这 样 做 是 不 是 很 不 为老 百 姓 着 想 呢 ? ( 是 的 ) 指 定 一 两 个 同 学 解 释 三 四 句 诗6 集 体 朗 诵 一 遍 , 并 展 开 想 象 , 体 会 诗 情 思 考 : 这 首 诗 表 达 了 诗 人 怎 样 的 思 想 感 情 ? ( 有 点 难 度 ,可 提 示 学 生 结 合 创 作 背 景 及 故 事 内 容 ) 课 堂 讨 论 : 我 们 是 不 是 也 应 该 要 严 于 律 己 , 好 好 地 学 习 ,不 要 散 漫 地 度 过 每 一 天 呢 ?巩固总结四 总 结杜 牧 , 通 过 唐 玄 宗 为 博 得 杨 贵 妃 一 笑 , 而 不 计 劳 力 地 运 来荔 枝 这 一 故 事 , 写 出 了 这 首 千 古 流 唱 的 诗 , 表 达 了 他 关 心 国 家 的安 危 存 亡 和 讽 刺 统 治 者 们 的 骄 奢 淫 逸 生 活 的 思 想 感 情 , 起 到 了 以史 讽 今 的 作 用 , 很 具 有 警 戒 意 义 。五 拓 展 阅 读杜 牧 的 其 它 诗 歌 , 如 清 明 山 行 等板书设计过华清宫(唐)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6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教后反思二年级下册诵读导学案 4课 题 4、乐游原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展开丰富想象,用自己语言说说诗句意思。、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能力。导学重难点 能正确翻译古诗的意思。教学准备 教案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激趣导入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2.读题,解题。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探究新知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三、品读感悟1.知诗人心。(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7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2)指导朗读一、二句。2.感诗景美。(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3)指导读第三句。3.悟诗人愁。(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4.读诗韵。深入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巩固总结四、拓展积累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2.背诵默写本诗。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板书设计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登原遣怀)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触景生情)8教后反思二年级下册诵读导学案 5课 题 5、商山早行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并能初步鉴赏温庭筠的诗歌 2.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弄清商山早行的“言外之意”。3.学习掌握分析诗歌意境的基本方法。4、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导学重难点 能正确理解课文的意思,并背诵。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导入对对子 粤闽 粤语闽地/人 粤语歌闽人话 粤语歌好听闽人话难懂这个对子里暗含了我的名字,猜猜看。中国古典诗歌,到唐朝达到了它的巅峰。即便到了晚唐,也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今天我们就来领略晚唐诗歌的风采。商山早行是唐代著名的羁旅行役诗之一,为诗人离开长安时所作 。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已成为众口传诵的名句。“早”字是这首诗所描写的中心,诗中的一切动作、场景、9情绪都围绕着它而发出,为镜头焦点之所在。探究新知一、初读诗歌1、请大家结合课下注解,初读诗歌。(巡视)2、注解中的错误。槲(Hu)3、放声朗读。4、中国诗歌讲究的是“声情并茂”,这个声就是“声韵和谐,抑扬顿挫”。 请同学们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5、点评。二、初读分析诗歌内容1、3W 原则Who 即 知其人 诗人的基本情况(介绍温庭筠)一作廷筠,又作庭云。本名岐,自飞卿,太原人,才思敏捷,下笔万言。 为人放荡不羁, 性倨傲,为执政者所恶。屡举近士不第。流落而终。才情绮丽,与当世诗人李商隐齐名,号“温、李”。评温庭筠的诗,往往说“词藻华艳,堪为晚唐华艳诗风代表”。但鉴赏作品时,要紧的还是要以作品实际出发。如说苏轼是豪放派,但也有情思绵邈、含蓄委婉之作;说李清照是婉约派,但她也有大气磅礴、意境雄浑的作品。 What 论其事 主要内容谁什么?(题目已经告诉我们很多信息)Why 明其因 诗人写作的动机,想要表达的情感(诗歌第二句已经告诉我们是为表达“客行悲故乡”的情感)这时我们已经完成了初读感知的任务。 对一首诗歌的解读,往往是呈螺旋式的纵深,好的诗歌经得起反复品味,也需要反复品味。2、就第二个 W(what)我们再来深究一下。 这首诗写的是“商山早行”,诗中既有“早行之景”又有“早行之情”。巩固总结小结:诗歌营造的这幅霜晨图,在带给我们视觉的冲击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艺术的享受。要品透个中滋味,没有较高的艺术修养是难以做到的。除此之外,它还告诉我们,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温庭筠笔下这一声鸡啼,一轮残月,早已超越具体的故事情节本身,它表现来的是丰富的人间情感。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便是在当下中体验永恒。板书设计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0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教后反思二年级下册诵读课程导学案 6课 题 6、虞美人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知识目标: (1)理解本词的内容,了解李煜生平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2)学习诗词的朗诵基本技巧,学会节奏、重音,较有感情的朗诵。能力目标:(1)抓住意象,体会丰富的意境,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2)提升学生的诵读水平。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深刻地体会李煜的亡国之恨,故国之思的悲愁之情。(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诗词的热爱。导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分析本词的内容,整合鉴赏方法,提高诗词鉴赏能力。教学难点:以读促学,提高诗词鉴赏能力。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独特手法和风格。11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教师导入:虞美人词牌的来历,奠定诵读基调(5 分钟)是谁赋予它如此美丽的名字呢?先让我们的思绪穿越时空,来到楚汉相争的年代吧。当 年 ,西 楚 霸 王 困 于 垓 下 , 兵 孤 粮 尽 , 四 面 楚 歌 , 虞 姬 拔 剑 自 刎 , 鲜 血落 地 , 化 为 鲜 艳 的 花 朵 、 此 花 便 是 虞 美 人 。探究新知二、明技巧,诵其诗,读出韵律。(5 分钟)1 教师提问:韵,本义是和谐悦耳的声音。律,是古代校正音乐的标准。2 学生划分节奏。3 教师介绍韵脚知识: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以此单元诗歌琵琶行为例找出韵脚。4 找出韵脚:了、少、风、中、在、改、愁、流5 教师总结押韵押韵特点:两句一换韵6 学生自由诵读并体会(教师指导)五、 探究诗情,诵其诗,读出意境美。(25 分钟)1 教师分组布置任务:情感是诗的基石,情感是诗人创作的出发点,情感是沟通诗作、诗人、读者、听者之间的精神纽带。为了读出意境美,我们分组探究虞美人的诗情。教师展示任务情况。巩固总结1 小组任务:探究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情,分析并展示词句的诵读。2 教师点拨:从艺术手法角度鉴赏诗句分析“愁”和“春水”两个意象。12板书设计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教后反思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 7课 题 7、山园小梅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熟读文本所引诗句并理解其含义,积累泳梅诗句。2、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3、培养鉴赏文学的趣味和评价文学的能力。导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写作思路,理清观点与材料的逻辑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二、文学常识学习。林逋 (b )(九六七 一 O 二八)字君复,钱塘(今浙江省杭州13市)人。死后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所以后世称他为林和靖。他的一生从未做官,过着清静淡泊的生活。他特别喜爱梅花,几十年在孤山种梅养鹤,有“梅妻鹤子”之称。写出这样美的梅花诗,是有他的生活基础的。探究新知三、学习文章引诗。1、学生结合提示,自学诗歌,理解诗句含义。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诗歌。3、了解诗歌的影响。这首诗对后代的意义何在?古:这这首诗的影响很深远。后来词牌中的梅花塘以及暗香、疏影等,都从林和靖的这首诗中得到启发。今:首诗歌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这样一种情怀。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当然他这个完全的离开社会、离开人世隐居到孤山这一点我想我们现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追求那种高洁的情怀,追求那种在梅花的描写当中所寄托的那种人生的追求,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四、阅读文章,感知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全诗内容复述。第二部分:(2-5) 引出论点,分析“疏”“暗”两字神韵。第三部分:(6)联系实际,引申发挥,发出感慨。五、文章内容分析。1、作者是怎样抓住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进行分析鉴赏的。2、结合本文,说说诗歌鉴赏的文体特征。巩固总结六、拓展赏析诗歌: 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问题:141、开头两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赏析后两句。板书设计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xi),不须檀(tn)板共金樽。教后反思本文的教学要和高考的诗歌鉴赏要求结合起来,重视方法的归纳和指导,来帮助学生提高试问鉴赏能力。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 8课 题 8、蚕妇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四句古诗词曲。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导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理解、感悟、体会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搜集与古诗词曲有关的资料。 2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理解、感悟、体会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感情。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开门见山,引入新课 蚕妇是宋代诗人张俞的一首反映人民生活苦难的传世名篇。此诗写在北宋时期,充满了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探究新知二、初读古诗,理解诗题 1自由读蚕妇,注意读准字音。自己读熟练后再读给同桌听。 152指名分别读诗词。注意生字的发音。 3结合注释和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两首诗词的写作背景。 巩固总结三、吟诵感悟,想象画面 学习蚕妇。 1带着问题,再读古诗蚕妇。 1)作者是心情怎样? 2)沿途作者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板书设计蚕妇(宋)张俞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教后反思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 9课 题 9、滁州西涧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体味诗的意境之美2.诗意的多解性3.理解作者寄寓于诗中的情感及人生哲理4.诗人的形象导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词的意境,理解、感悟、体会这首诗词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导语:山水诗是中国古代诗歌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滁州西涧就是山水诗中的名篇,也是韦应物七言诗中少有的佳作。诗作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之景,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阐发了人生哲理。16探究新知一、文学常识:1.山水诗: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产生于魏晋时期,兴盛于唐朝。诗人通过描写山水,表达思想情感,寄托政治理想,阐发人生哲理。2.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二、读:语速,语调,节奏三、释题,背景诗人时任滁州刺史。诗人眼见唐朝政治日渐腐败,想要改革又无力回天。因此,常有归隐之心。四、赏析1.独:独自。表现了作者怎样怎样的心绪?无人相伴,只能独自一人徘徊在西涧边上,表现了作者孤独彷徨的心绪。2.怜:怜爱,爱惜。幽草:幽深的草丛。这是从哪个角度写的景物?视觉角度。草丛幽深,色彩清丽。静景。3.深树:树阴深处。这句诗告诉们,除了幽草之外,西涧边还有哪些事物?这句诗告诉我们,西涧边上不仅有幽深的草丛,更有高大茂密的树木。4.第二句是从哪个角度描写的景物?是从听觉的角度写的景物,是动景。黄鹂隐藏于茂密的树阴中,只闻其声,不见其形。5.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流露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两句诗一写静,一写动,一个从视觉的角度描绘了清丽的色彩,一个从听觉角度摹了清脆的鸟鸣,两句诗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流露了诗人恬淡的胸怀。6.春潮:春季因冰雪融化或降雨而产生的江河水位上涨的现象。按道理,应是有了春雨,才有春潮,应该是“雨带春潮”,可诗人却说“春潮带雨”,这是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春潮是如此的急速,仿佛春雨都是由它裹挟而来。这样写就形象地表现了春潮的速度与力量。7.这句诗中的“晚”字点出了作者独游西涧的时间,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西涧环境的幽静感。8.野:野外,郊外。渡:渡口。自:自在,随意。横:成横状,横着。最后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图?最后这一句诗,用“野”“无人”,写出了一片荒凉之意。系在岸边的渡船上也没有人影,一个“自”字描绘出渡船在春潮春雨中自在横斜的情景,有一种自然的美感。诗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就“自”字,舟“自”横,幽草又何尝不是“自”生,黄鹂鸟又何尝不是“自”鸣,春水又何尝不是“自”来?诗歌尤其诗的最后两句,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清幽静寂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恬淡自适(如那叶任意横斜的小船)的意趣。179、诗意:有争议。比较常见的说法是,诗人对唐朝中期的政治腐败非常不满,但又无力改革,因为官职太小。他觉得自己不在其位,不得其用。这正像那只在春潮中横斜的小船:按说春潮来临,渡口的船只应忙碌起来,但因这只船在郊外,无人摆渡,闲置起来。诗人自己虽任刺史,但也因官职小,无所作为,因此,诗中蕴含着诗人不在其们不得其用的忧伤。巩固总结写作特色;1:写景如画,闲远疏淡,清丽幽美,意境深远;2:构思精巧,用词传神。板书设计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教后反思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 10课 题 塞下曲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导学重难点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18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一、导入课题,简介作者1、背诵学过的古诗,漫谈学习古诗的方法。2、揭示课题,板书:塞下曲3、简介作者。探究新知二、初读古诗,引入意境1、教师范读,激发热情。2、自读,扫清障碍: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字典读准字音。反复读,读正确,读熟,为理解古诗扫清障碍。3、指名读,注意读出停顿。巩固总结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找出重点字词,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2、借助插图,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对两首古诗的理解。3、交流对诗歌大意的理解,教师相机指导四、布置作业:熟读古诗板书设计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教后反思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 11课 题 11、游子吟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意,并能背诵默写。(2)通过学习,培养想象能力和听说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导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理解诗意,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学习难点:理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含义,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情。19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1)欣赏课件,歌曲引入,创设情境1、欣赏关于母爱的主题宣传课件,感受母爱的伟大。2、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3、学生交流在自己的日常生活妈妈是怎样照顾自己的?探究新知(2)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1、请大家打开书第 155 页,借助拼音自由地读读古诗,要求准字音,读准生词。2、下面老师要找一个最勇敢的同学来读一下这些生词,而剩下的同学听一听他读得对不对.(3)细读诗文,理解意思1、解题。游子:离家远游的人。吟: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诗中指轻轻地哼唱。2、逐字逐句理解。a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指名读诗,说说自己对词的理解。慈母:和善的母亲。 线:穿针引线。指名读诗,说说诗句的意思。慈祥的母亲穿针引线,儿子要出门远行,赶紧把衣服缝好。b.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师质疑:老母亲为什么不等到天明再缝衣服呢?生说出自己对词句的理解。临行:快要走的时候。密密:细细密密。归:回来。意恐:生怕,担心。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指名读诗句。说出你对词语的理解。寸草:小草。这里指游子。三春晖:这里指慈母的恩情。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晖:阳光。说出这句诗的意思。谁说那小草一样的赤子之心,能报答得了春天阳光般母亲的恩情呢? 这句诗采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常用于什么时候?引读诗句。(人们在表达自己报答母亲,报答母校,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 感情时,都会用上这一千古佳句。)成语:寸草春晖203自己说说整首诗的意思。4指名读全诗,在读中感悟诗情。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读文讲解,品悟诗意通过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再来读一次古诗。1、大家读得非常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下面请一个勇敢的孩子来读一读吧!2、根据课件,讲解课文巩固总结孟郊的这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广为流传.今天人们还常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声,当我们吃着妈妈亲手做好的饭菜时:我们会想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我们在风雨中看到妈妈遮挡在我们头上的雨伞时,我们会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板书设计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逢,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教后反思游子吟是唐朝诗人孟郊所写的一首母爱的颂歌。教学这首诗时,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环节上做了如下的尝试:上课伊始,先以形象的比喻引出母爱的主题,将学生自然引入学习的情境。然后让学生欣赏游子吟的视频,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做好铺垫。在指导学生理解诗意时,我先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分小组互相读一读,交流自己对诗意的理解。总的来说,这一课的教学,我积极引导了学生,创设相关意境,并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加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读出慈母的关爱之心,游子的孝义之情。我还注重母爱主题的拓展,引导学生欣赏赞美母亲的名言,使教学容量增大,内容开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1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 12课 题 12、竹枝词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导学重难点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同学们见过“太阳雨”吗?一边下雨,另一边却阳光有一句诗说得好(试探学生是否预习),嗯,就是我们本课要学的诗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探究新知1.学生交流了解到的有关刘禹锡的资料。2.简介竹枝词。3.理解诗意。(1)指名朗读,齐读。(2)借助注释,自读并思考诗句的意思。4.读中想象。(1)读了这首诗的前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想象一下,这首词的后两句写出了少女什么样的心理?巩固总结 背诵竹枝词。板书设计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 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 22道是无晴却有晴。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 13课 题 13、乌衣巷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背诵乌衣巷 2、感悟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本诗,培养学生注意观察身边小事,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导学重难点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描写春天的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诗,看一看这首诗是从哪方面来展现春天的?板书:乌衣巷 探究新知1、范读乌衣巷,要求:听老师读,注意老师的语气。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 (1)生: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师:(指导)朱雀桥是一座桥名,应连读为朱雀桥边。 (2)生再读(略) 4、学习一类字 5、再读古诗,质疑 6、指名质疑:巷 堂 谢 斜 旧时 寻常 7、小组合作解疑 8、指名汇报 9、看图再读古诗,说一说你对这首诗的理解。(自由说) 巩固总结想一想:乌衣巷繁荣时是怎样一种景象? 自由说,发挥想象力。 板书设计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23教后反思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 14课 题 14、望洞庭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导学重难点重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难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九寨沟,感受颇深,并写了非常优美的文章。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生: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生: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24探究新知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 dng、潭 tn、螺 lu、磨 m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巩固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板书设计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25教后反思一、注重迁移、积累、感悟,习惯情趣活用了于永正的五重教学法,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孩子们从读中发现问题,产生美感,产生乐学感。二、在操作过程中重情趣古诗词很美,但不好教,在一幅直观的画面中,学生有针对地去匹配他已有的知识,既回忆起了以往学过的“风清月明”、“风月无边”,又把握了诗文审美韵味与内涵。在积累语言与情感的基础上,注重对生命的感悟,展示自己对古诗的个性解读,“白银盘里一青螺”一句低调处理,更显示了学生能触类旁通地创造性思维。三、“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写不止半壁江山,两根柱子一条龙之说,提升了习作的地位,使之更科学合理化。在课堂上强调课文对生活的热爱和练说练笔的积极性。将课后的习题设置成“岳阳楼上望洞庭”的情境练说,有的学生进入了角色,在与刘禹锡的朋友话别;有的利用了搜集的资料介绍了题君山的诗文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把对景色的描摩,诗意的外化活用纠个性的表达中,不正是语文素养的提高吗?而课首的成语系列也自然的水到渠成、学以致用。二年级下册校本课程导学案 15课 题 15、赋得古原草送别 课时 1 课时 执教者 章琪导学目标1、结合注释读懂诗的意思,并能试着讲下来。2、背诵古诗并能够默写下来。导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背诵古诗并能够默写下来。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 课件。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导入 一、揭题 26新课 1、板书课题: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 白居易2、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题意:赋得: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一词。(在古草原送别朋友所作的诗。)探究新知二、介绍作者 1、学生交流自学中搜集到的人物资料;2、教师补充介绍。三、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2、指名读诗,正音。3、指导有感情朗读,注重音步的指导。四、再读诗,理解诗意1、自由读,借助书上的注释,同桌互相合作,说说诗句的意思。2、汇报交流。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1)学生交流自己的对诗句的理解(长长的原上草啊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学生交流自己的对诗句的理解(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从这两句诗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板书:离离原上草生命力顽强 (3)“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学生交流自己的对诗句的理解(野草野花蔓延着掩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学生交流自己的对诗句的理解(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从这两句诗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板书:萋萋满别情情深意重、依依不舍五、古诗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为什么用一半的篇幅写原上草?板书:借物抒情六、指导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巩固总结1、总结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