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_第1页
XX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_第2页
XX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_第3页
XX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_第4页
XX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篇一:XX 年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会我校召开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会 哈工大报讯(刘忠奎 文/图)1 月 8 日下午,XX 年研究生教育工作总结会在活动中心 316 会议室召开。会议对我校 XX 年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甄良主持会议,并从招生工作、研究生教育研究工作等方面介绍了 XX 年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基本情况与取得的成绩。 XX 年,我校继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锐意创新,取得了重要成绩。一是建设首批精品课程,实施研究生课程教学竞赛等举措,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二是落实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措施,博士生创新积极性进一步激发,发表论文的质量、申请专利的数量稳步提高。三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行博士生导师招生计划申报制等措施,进一步保证招生导师的水平。四是大力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建设工作,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佳绩,5名工程硕士获第二届全国“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我校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建立的应用型研究生实践基地获批“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被评为第一届“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五是进一步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各院系组织研究生教育工作系列研讨会,总结了成功经验、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六是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并取得重要成绩,我校获得首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七是圆满完成研究生教育校内评估工作,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巩固与提高。八是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工作,公派研究生项目、短期访学项目、国际会议基金等项目取得好成绩,参加国际交流访问学生的数量明显提高。九是加强优质生源选拔力度,硕士生生源质量进一步提高。十是继续实施校内优质生源推荐攻博和校外优质生源申请考核制等多种方式吸引优秀生源,博士生招生质量明显改善。十一是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丰富完善研究生素质发展平台建设,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 同时,甄良从博士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生教育研究、校企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指出了研究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 研究生院副院长高栋汇报了 XX 年研究生培养工作,宣读了关于授予“XXXX 年度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优秀奖”的决定。赵学增获“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突出贡献奖” ,张华等 16 人获“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机电学院副院长赵学增与电气学院教学秘书丁惠敏分别发表了获奖感言,从事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 16 年之久的赵学增认为做好基层研究生教育管理者要瞄准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要全身心地投入与奉献;坚守岗位 19 年之久的丁惠敏认为像热爱亲人一样热爱师生,认真领会学校关于研究生教育的相关精神与政策,才能做好研究生教学秘书。 与会者围绕研究生招生改革、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留学研究生培养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并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甄良在讲话中对研究生教育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各学科要按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制订硕士生与博士生学位论文的标准,确保研究生培养的高质量;二是大力加强研究生教育研究工作,不断提高教育研究的水平,推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升;三是加强研究生联合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提高;四是全面推行结构化复试,使选拔人才更加公平公正与科学。最后,他希望各院系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导师在育人中的积极性与责任,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的强校作用。 各学院研究生教育副院长、教学秘书、研究生院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1 会议现场颁奖及合影2 篇二:研究生院 XX 年工作总结 研究生院 XX 年工作总结 第一部分 XX 年的工作目标 在学校党政统一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学校中长期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以学校“内涵建设年”为契机,以服务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全面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质量保障监督体系与奖助体系,继续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道德与学风教育,努力开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新局面。 第二部分 工作举措与成效 一、分类推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1. 完善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为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各培养单位形成各具特色的培养模式,确立了化学学院等 16 个研究生培养单位为我校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单位,各试点单位根据本单位学科特点制定了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对 XX 年拟获硕博连读和直博生资格的研究生,首次进行了外语能力测试并采用外语上机考试方式,考核通过并最终定硕博连读研究生 468 人,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 87 人,获得直博生资格的研究生将获国家奖学金。 2. 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努力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完成了“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验收工作,法律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车辆工程领域)三个单位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组织了“吉林省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成为吉林省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完成了“吉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验收工作。XX 年我校确定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和生物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领域等六个专业学位种类(领域)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全部顺利通过项目验收。为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全校已建设 72 个研究生实践基地。3.加强课程建设 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增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通过高质量课程学习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 继续实施了“吉林大学高水平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计划” 、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建设计划” 、 “吉林大学研究生海外优质课程引进计划”和“吉林大学优秀研究生教材出版资助计划” 。对 XX 年确立的“吉林大学高水平研究生课程体系和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 “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建设项目”进行了验收。课程建设共完成课程课件 214 门,授课视频 36 部,组建教学团队 34 个,出版教材 13 部,教改论文 83 篇;充分 利用海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我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对英国专家 Susan Fernie 讲授的人力资源管理等 15 门引进的海外课程进行了资助;对通信工程学院赵晓晖教授主编的现代信号处理等 11 部高质量研究生教材的出版进行了资助。4. 继续实施研究生创新激励计划 发掘研究生创新潜能,鼓励研究生自主提出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在导师和团队指导下开展研究。为支持研究生适当延长学习时间完成高水平研究,继续实施“高水平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资助计划” ,经各培养单位推荐,专家组审核,XX 年共有 7 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入选该计划,此项工作对鼓励博士生潜心科研、勇于创新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继续实施了“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研究计划” 、 “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交叉学科科研资助计划”等资助计划。资助项目共发表 SCI 论文 181 篇,EI 论文 71 篇, CSSCI 论文 62 篇,核心期刊论文 43 篇,会议论文 56 篇,发明专利61 项,其他期刊论文 6 篇,研究报告 7 篇和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XX 年,我校有 27 篇博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9 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选为吉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5.调整博士学位申请者(学术学位)学术成果要求 根据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的实际情况,比照与我校处于同一水平的其它高校的博士学位申请成果要求,并结合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论文发表的周期等客观条件,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对我校博士学位申请者的学术成果要求进行了调整和提高。新的成果要求从 XX 级博士研究生开始执行。希望通过该项措施,进一步促进我校 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校科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升。二、完善质量保障与监督体系 1.加强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 起草了关于加强吉林大学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监控的若干管理规定 ,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培养各环节考核流程,明确考核要求; 2.强化质量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 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博士生招生计划管理办法有关工作的通知 (教发司XX208 号)文件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完成了我校 XX 年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博士生招生基准规模测算工作。 3.加强学位授权点的评估和管理 根据 XX 年对 126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44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校内自评估和 XX 年我校 43 个一级学科参加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完成了吉林大学学科自评估分析报告和XX 年全国学科评估-吉林大学参评学科分析报告(上、下册) 。报告以翔实的统计数据,从师资队伍、科研水平、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对我校相关学科的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并通过与相关院校的对比,明晰了我校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色、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以求达到以评促建和明确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目的。报告已向第九届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进行了汇报,并分发到全校各有关管理部门和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4.建立学位论文质量跟踪评估制度 建立了对已授予学位的学位论文进行质量跟踪评估的制度。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估处对我校 XX 学年度获得学 位的 200 篇博士学位论文和 380 篇硕士学位论文进行评审。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估,对加强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外部监督体系的构建、客观地反映我校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4. 初步完成吉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修订 初步完成了吉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的修订和各级学位评定委员会换届改选工作方案的制定工作。根据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待学校审议通过后,将按照新修订的吉林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章程完成学位评定委员会换届工作,成立吉林大学第十届学位评定委员会。 三、完善奖助体系 1.调整建立新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 根据财教XX19 号文件精神,按照强化奖助学金的激励和资助作用,发挥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的原则,初步研究制定了我校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实施办法。 2.建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组织机制 为发挥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激励作用,逐步加大对优秀学科和优秀生源的支持和吸引力度,制定和完善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机制,制定了吉林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实施办法 ,成立了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按照公正和透明的原则,顺利完成了 XX 和 XX 年研究生基本奖学金的评定工作,两个年度共评选出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539 人,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 914 人。 3.加强对研究生“三助”岗位的管理 进一步细化“助管”和“助教”岗位的设置要求,提高岗位设置 篇三:XX 年高校就业工作总结*学院 XX 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XX 年,在全社会就业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人数继续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情况下,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校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政策以及一系列文件、会议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全院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毕业生就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现将 XX 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一、学院 XX 届毕业生基本情况及构成 XX 年,学院共有毕业生 506 人。其中水利工程 173 人,土木工程 171 人,农业水利工程 44 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19 人,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43 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32 人,农业水土工程硕士 16 人,农业工程硕士 8 人。 截止 XX 年 8 月 25 日,学院共组织本专业专场招聘会多达 40 余场,前后共提供就业岗位 1685 个(其中事业编制免考岗位 71 个) ,学院初次就业率平均为%。现已就业的同学中,到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就业 109 人,占就业人数%;考取研究生 14 人,占就业人数%;到国有企业、施工单位、设计院和其他企业就业 317 人,占就业人数%;西部志愿者 2 人;应征入伍 1 人;出国留学 2 人;自主创业 2 人;省外企业就业 6 人。以上数据显示,学院毕业生就业去向形式多样,但主要集中在省内各企事业单位。 二、XX 年就业形势影响分析 在 XX 年国内就业形式异常严峻的大环境下,水利土建类的就业需求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具体体现下如下几个方面。 (1)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明显变化 1.行业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过去,省内各水利土建类企业招聘对象基本为省内二本或专科院校的毕业生,学院各届毕业生都可以找到合适岗位。但 XX 年,省内中大型对口企业,更看中一本院校的毕业生。像云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直接在招聘要求上,将7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一本院校,30%的用人计划放在了省外的二本院校。大中型用人企业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让我们就业 形势面临新的挑战。2.用人单位招聘工作发生变化 随着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严峻,省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生了变化,使用人单位第一时间在省外院校就完成了招聘任务。以往,省外的毕业生都首选一、二线城市较光鲜的行业就业,极少会选择到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艰苦的施工企业或省外就业,各水利类施工企业的招聘人员基本靠我们学院输送。但今年,水利部下设各大工程局的招聘任务在省外各院校就基本能完成。像中水八局、九局、十四局乃至三峡工程局。这一变化又为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新的难题。 3.事业单位“用工制度”发生改变 XX 年,*市水利土建类部分事业单位的用工制度由事业招聘变为了“劳务派遣” 。XX 年,共有四家用人单位带来了 31 个劳务派遣岗位,但毕业生对这种用工形式还处于观望和认识的过程,亦或对用人单位这种可以“规避责任、随时终止、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不能接受,没有人愿意签订协议。 4.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规避发生变化 以往,用人单位对违约行为的处理基本处于一种软处理状态,形同虚设,毕业生有意向就可以签,基本不用承担风险。今年,几乎所有事业单位免试录用的岗位都写上了违约条件和违约金,并按情节轻重将违约金定在 XXXX0元。甚至有的用人单位为规避违约行为,直接把违约金调整为保证金,只要一签订协议就需要交纳 XX5000 元不等的保证金。毕业生在初期就业本来选择就多,在这种情况下,更是处于犹豫状态,把着若干个就业意向,就是迟迟不签订协议,最终导致就业岗位的流失。 5.用人单位对人员资格要求发生变化 XX 年之前,免试推荐进入事业单位的岗位只要有毕业证就可以推荐免试录用。但今年,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必须具备毕业证和学位证才具备推荐资格。招聘条件的严格化,给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新的难度。 (2)毕业生择业存在不利因素 1.毕业生首先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水利土建类专业的毕业生,更多的是到就业条件比较艰苦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业,导致很多毕业生都把工作环境好、工作轻松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作为首先。每逢有事业单位来招聘,都会出现扎堆现象,而企业单位却很少有人关注,甚至有些毕业生在毕业后都还在待业朝着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努力。2.基层单位就业形势不乐观 毕业生很少愿意去基层单位就业,甚至是事业编制的岗位都极少有人愿意去。一方面:基层单位地理位臵偏僻,交通不利;另一方面:现在的毕业生独生子女占了很到的比重,他们的择业去向受家人的影响比较大,家长都不希望他们走远。 3.对新的用工制度持观望态度 今年出现了“劳务派遣”的用人形式,在昆单位就有31 个岗位以这种形式招聘,但学生对这种用人形式还不够了解或者不赞同,导致 31 个岗位无人问津。 4.扎堆在大型企业和施工单位 水利部下属的各大工程局、省内各大设计院一直是我院毕业生重点选择的就业去向,由于今年各大工程局的人才需求结构及招聘计划的调整,导致我院毕业生的择业受到很大影响。但对用人需求量大的私营企业,像招投标公司、监理公司、造价公司等在昆私企,虽然在档案、户口的管理及保障措施上基本跟大型企业一样,但还是关注的毕业生多,真正签协议的却很少。 三、主要做法 在就业大环境不乐观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一系列的变化,给我们的就业工作增加了难度,而毕业生的择业理念还没有及时的转变过来,对学院服务学生就业、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学院党政领导积极出谋划策,寻找突破口,从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专业技能、诚信教育、就业服务等方面着手,做到人才培养适应就业、“五养成”推动就业、诚信教育保障就业,想法设法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最大化。截止 XX 年8 月 25 日,学院就业率达到%。在严峻的 就业形势下,学院能保持较好的就业态势,主要归功于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长期不懈的努力:1. 院领导重视就业工作 我院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就业工作,一直将其作为学院的重点工作来抓,并作为重要内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在定期研究我省有关学生就业工作文件、分析就业形势、确定工作方针、部署就业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院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明确要求从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充分认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学院一直坚持实行“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负责制” ,由院领导、党群办、院就业指导与服务办公室、院团委相关人员和毕业班班主任组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研究解决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学院 4 次召开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布臵就业工作,院分管领导每周召开一次就业指导老师及毕业班班主任专题会议部署就业工作,及时掌握就业形势的变化,着重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用人制度的变化、毕业生就业理念变化着手,对就业方案做出调整,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2根据市场需求,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学院从 XX 级本科在全校率先实行“专业招生、大类培养、中期分流、分层培养”的教学改革试点。按照“X”模式培养,入学后先进行一年半()的大类培养,后续一年半()进行中期分流后的分专业培养,即按照 6 个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X”指第五至第八学期的分层次培养,分“水利水电工程”和“土木工程”实验班或实践技能培养两种层次。大类培养给了同学再一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构建了统一的大类平台课程模块,有利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技术人才;分层次培养给了少数尖子学生再次提高或继续深造的机会或有利途径,对多样化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针对社会发展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特色,根据社会需求主动调整学科专业设臵,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特色,以云南建工“兴水育才”奖教奖学金的设立为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