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简析——空间与图形等_第1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简析——空间与图形等_第2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简析——空间与图形等_第3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简析——空间与图形等_第4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简析——空间与图形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知识的迁移中教学在知识的迁移中教学 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简析时间 名称 说 明1950年 小学算 术课 程 暂 行 标 准(草案) “课 程 标 准 ”相当于 “教学大 纲 ”。1952年 小学算 术课 程 暂 行 标 准(草案) 参照 苏联 初等学校算 术 教学大 纲 制定,学制是五年一 贯 制,初中 还 要学一年算数。1956年 小学算 术课 程 暂 行 标 准(修 订 草案) 在 1952年大 纲 的基 础 上修 订 ,学制仍沿用四、二制(初小四年、高小二年)初中 还 要学一年算 术。1963年 全日制小学算 术 教学大 纲 (草案) 在 总结 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 经验 教 训 的基 础 上制定,学制 为 六年。1978年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 小学数学教学大 纲 (试 行草案) 在 1963年大 纲 的基 础 上,根据我国 实现 四个 现 代化要求,吸取了国内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正反两方面的 经验 教 训 而制定,学制原 为 五年,后改 为 五、六年制并存。1986年 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 纲 在 1978年的基 础 上修 订 而成,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份正式大 纲 ,学制仍 为 五、六年制并存。1992年 九年 义务 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 纲( 试 用) 根据 义务 教育法 ,在 1986年大 纲 的基 础 上修改 补 充而成,学制仍 为 五、六年制并存。2000年 九年 义务 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 纲( 试 用修 订 版) 这 是一个 过 渡性的大 纲 。事 实 上,我国已 经酝酿制 订 和 实 施新的 课 程 标 准。2001年 义务 教育 阶 段数学 课 程 标 准( 实验 稿) 基 础 教育改革全面展开。2011年 义务 教育 阶 段数学 课 程 标 准( 2011版) 对 2001年 义务 教育 阶 段数学 课 程 标 准( 实验 稿) 的修 订我国数学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历史演变永恒不变的是 我们 要 通过教学 ,不但习得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 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思考的 意识与 习惯、 形成 优秀的思维品质, 体会 数学思想 方法的应用 , 积累数学学习基本的活动经验,最终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 。数学教育三位一体: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三流教师教知识,二流教师教方法,一流教师教思想。为了学生发展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简析实验 教材 修 订 教材一 测 量 一 时 、分、秒二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 二 万以内的加减法(一)三 四 边 形 三 测 量四 有余数的除法 四 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五 时 、分、秒 五 倍的 认识填一填, 说 一 说 六 多位数乘一位数六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数字 编码七 分数的初步 认识 七 长 方形和正方形八 可能性 八 分数的初步 认识九 数学广角(排列 组 合) 九 数学广角 集合掷 一 掷 十 总 复 习十 总 复 习(原三下)(现二上、三下)第一单元 时、分、秒1.将原来的一个情境改成四个情境,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更丰富的现实背景。一、教材主要变化2.新增了 “1秒有多长 ”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 1秒钟的时间观念。体验1.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体验 15秒的时间究竟有多长,渗透估计的方法。 借助标准计时工具 钟表,让学生跟秒针的节奏计数,体会 1分的标准时间有多长; 借助学生熟悉的活动,将 1分的时间具体化。教学关键词体验1.开展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2.体验 1秒有多长,建立秒的概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举出自己认为的 1秒的例子,因为只有自己亲口说出来,才说明是他思考过的,才会印象深刻,才能真正建立秒的概念,这里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教学关键词3.把实验教材例 2改为解决问题。4.删除了 “你知道吗? ”删除了 “综合与实践 ”内容 填一填,说一说。帮助学生完成对 “秒 ”的认识,通过多种方式体验: 1秒有多长? 10秒有多长? 15秒有多长? 30秒有多长? 1分能干什么 帮组学生逐步建立秒及分的正确的时间观念二、主要编排特点 时间单位 “ 秒 ” 体验 1秒的长短为什么要强调体验?1.仅限于在相邻两级之间的由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且能够用加法解决的问题。2.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间的进率,使学生明确 1时是60分,求 2时是多少分,就要把 2个 60加起来。你是怎样想的?2时 ( )分60 60 1201201时是 60分, 2时是 2个 60分 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 多种解题策略 分清时刻与时间段。把实验教材的例 2改为解决问题:计算经过时间(不跨越 12时)正确写法 7:30,不是 7: 30。“时间 ”与 “时刻 ”的区别:钟表的表面上显示的某一特定瞬间叫时刻, “时刻 ”只有先后,没有长短,不能计量,可以表示,具有序数的意义。两个不同时刻之间的间隔叫时间。 “时间 ”没有先后,只有长短,可以计量,具有基数的意义。如果把 “时间 ”比作数轴上的一条线段,那么 “时刻 ”就是数轴上的一个点。“时刻 ”与 “时间 ” 的关系:时间 =末时刻 -初时刻。“时刻 ”与 “时间 ”具有相对性。体验 直观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直观教具的作用,突破教学难点。借助数轴,突破钟表只能刻画 “ 局部周期性 ” 的局限性,计算经过的时间,突破易错点。时刻与时间段的关系就是 “点 段 ”模型,将抽象的不断流逝的时间与直观的数轴联系起来,体现模型思想。教学关键词体验 迁移借助 “时 ”、 “分 ”的认识来学习 “秒 ”,把 “秒 ”的概念建立在 “分 ”的基础上,建立 “分 ”与 “秒 ”的关系,掌握 1分 =60秒,体现数学的化归思想。教学关键词 直观位值制对学习的迁移作用:306082=3105 6103 8101 2100 100111 (2) =125 122 121 120204302 (5) =255 453 352 2506789(10) =204124(5)第三单元 测量小学阶段 “测量 ”的教学编排:遵循先中间后两头的顺序逐级递进,体现教材 编排的 “序 ”。1.以学生探索发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