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地方行政制度_第1页
东汉地方行政制度_第2页
东汉地方行政制度_第3页
东汉地方行政制度_第4页
东汉地方行政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汉地方行政制度篇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 一、朝代概述 魏晋南北朝(公元 220 年公元 589 年) ,全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依次向南大迁徙、大同化、大融合时期。在此期间,北方的割据势力之间,民族之间,发生过频繁激烈的战争。江南相对稳定,得到较好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较快。 二、地方行政体系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体制为州、郡、县三级制。县以下,三国两晋南北朝沿袭汉制为乡、里、亭;北朝自北魏孝文帝改制后,实行党、里、领三长制。在少数民族地区,往往置都护等军事机构进行治理;而各国对不巩固的统治地区,则设置镇、戍,派军将以行军事管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方行政区划虽然基本承袭了州郡县三级制,但在不断限制地方势力发展的情况下,三级行政区的实际管辖范围都在缩小。 ) 各朝代州郡县数目一览表 朝代 西汉 周 州数 郡数 县数 13 13 13 2 5 19 22 23 23 42 103 97 211 238 395 350 109 519 160 508 1109 1179 1474 1025 秦 汉 三国 东汉 两晋 南北朝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北魏 后齐 北魏 蜀 吴 西晋 40 103 105 65 22 43 1561314 1180 438 352 365 1024 一说 48 道 32 国 341 道及国在县内 一说 20 州 疆域不备注 定三、侨州郡县 定义:东晋南北朝时期因战争频繁,人民流徙,为安置流民而在流民聚居地所设的州郡县的地方行政区划。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仍沿用其旧壤州、郡、县之名,故称侨置。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土断:东晋、南朝整理户籍及调整地方行政区划的政策。其主要精神是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故称土断。 侨州郡县设置的作用及其弊病:(东晋初年,北方士族率领大量依附人口南渡,东晋政府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和保护南迁士族的政治经济利益,便在人流集中的地方按他们的原籍的名称侨置州、郡、县, )这样一方面照顾了各大家族的利益,为他们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为合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稳定统治秩序的作用。但侨州郡县与原州郡县并置一处,也造成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混乱。 四、双头州郡 双头州郡指东晋南北朝时期,在所设立的州郡当中,出现的一种特殊情况,即两州为同一刺史,并且两州同治一地,或两郡为同一太守,并且两郡合治一地。在当时,双头州的设立较少,双头郡的建置则较多。 双头州郡大多设立于东晋南朝的北部边地,北朝沿袭的是南朝的旧制。从地理分布上来看,从今天的四川中部、陕西南部,一直到淮水南北及山东西部,都可以找到双头州郡的踪迹。据学者们的研究统计,在东晋南朝一共出现过双头州 9 个,双头郡 70 多个。它们中的大多数变化十分频繁,如有的双头州郡的治所时 常发生迁徙,而有的两州或两郡又会发生分开或者合并的现象。等到隋朝统一全国,将侨州郡县全部撤除,双头州郡也就随之不再存在了。双头州郡的分类 1、实土郡实土郡 两个实土郡同治,即一郡帖治另一郡。这种情况不多见,而且在双头州中未见类似情况。如宋书州郡志豫州之汝南、新蔡二郡,陈、南顿二郡,汝阳、颍川二郡等,都曾以实土郡联合为双头郡。 2、实土州、郡侨州、郡 侨州与实土州、侨郡与实土郡合置一刺史、太守,同治一地的情况较多。 3、侨州、郡侨州、郡 两个侨州、郡同治,设一刺史、太守,合为双头州、郡。 双头州郡设置的原因 1、与侨置州郡有关,简单易行; 2、不是出于兼职的考虑,而是因为当时土地荒芜,民户稀少,或者是土地已落入敌国手中,却又不愿对政区进行省并;(临边诸州郡因土地荒残、民户寡少,故合二州、二郡,置一刺史、太守) 3、以战守需要,于边地形胜冲要之处置双头州郡; 4、沿长江而下、近畿(ji)要地,为重其资力、藉资控御而置。 双头州郡的弊端 在双头郡中居然会有两郡一共只辖有一县的情况发生。如果一郡只辖有一县,已经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了,这样的郡完全已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而这种两郡才只辖一县实在是政区的一种畸形发展。 五、几种重要的制度1.三长制:为地方基础行政组织,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负责核查户口,征收赋役,并办理一般民事诉讼。 2.左郡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各政权在蛮族地区建立的一种侧重内部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体制。左郡县长官由中央政府选派或由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凡由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充任长官的左郡县基本上依据各少数民族传统进行治理。 3.宗主督护:北魏初年,北方各政权以游牧入主中原,在入主中原的过程中,面对各地豪强聚众以宗族为单位结坞自保,北魏只得承认既成事实,任命坞主为宗主督护,让他们行使基层政权职能。(被三长制取代) *都督制度 1.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 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都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有的地方政治制度。 2.设置原因: 汉末大乱,乃有都督制度之兴起,本为统军而设,及三国后,为了边防及入侵战事而统州为府,以集中兵力。 3.特点: 1、都督府是以州和军镇为基本单位的军事组织,后逐步形成了州以上一级的行政区划; 2、主要目的是边防,设置在特定区域; 3、都督也有九等级之分,根据其统领州的多少表现出来。4.影响: 1、其形式上犹如先秦之诸侯分封,都督成为地方掌权者,诱发了“八王之乱” ,使国内动荡; 2、都督诸州军事在军事上的主要职责是镇戍地方,有利于稳固边防; 3、都督全掌地方之兵权、民权,容易使得私心膨胀。5.地方行政管理中军政合一的特点:魏晋以后,州刺史一般兼任军职,或由都督兼领刺史,或由刺史兼任将军,其中持节都督握生杀大权,兼掌地方军事、行政、司法、监察等各种权力,不领军职的刺史称为“单车刺史” ,不仅权责有限,而且为时俗所轻,地位低下。另外,此一时期州上所设之官,如都督诸州军事,作为地方统兵武官,也同时兼管地方军事与行政。 六、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调整 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调整的必要性: 1、首先是州的数量大量增加; 2、其次是郡的滥置; 3、州郡的滥置导致了州郡所辖的范围急剧减小,使一些州郡徒有虚名,一州辖二郡,甚至委多郡都不辖县,同一个地方立两个郡名,州郡的滥置导致了机构的臃肿和重叠,造成行政效率的低下,加剧了政局的动荡。 地方行政管理层次调整的内容:为了稳定政权,加强对地方的管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在不改变原有旧行政体制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了一些调整,主要体现为以下的两个方面: 1、是在州上设官。从曹魏开始便在州之上设置都督诸州事,以协调各州行动, 篇二:各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各个朝代的中央行政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 夏代时已有辅佐夏王的六卿。司空为六卿之首,后稷掌农业,司徒主教化,大理主刑狱,共工管营建百工,虞人掌山泽畜牧。此外,夏王朝已初步建立了掌管军事、农事和赋税征收的机关。商代建立起以商王为中心的中央机构。辅佐商王的主要大臣为尹。其下有主管力役的司徒、主管工程的司空和主管刑狱的司寇。商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神权在政治生活中占重要作用,故掌祭祀、占卜和纪事的宗教事务官在当时最为显要。西周中央机构有较大的发展。辅弼周王的为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下有“三事大夫”:掌地方民事行政的为常伯,又称牧;掌官吏选任的为常任,又称任人;掌政务的为准人,又称准夫。政府行政事务官分为两大系统:卿士寮和太史寮。卿士寮下有三个事务官:司徒、司马和司空,分别掌管农事、役徒征发和营建。太史寮是掌管历法、祭祀、占卜和文化教育的行政部门。西周宗教事务官与商代相比,其地位有所下降。 春秋、战国是社会变动时期,随着封建化进程的推进,各诸侯国政府机构发生了重要变化。春秋时各国相继出现了辅佐国君、处理政务的主要执政官。秦称上卿、亚卿和大庶长,楚称令尹,齐、晋、鲁、郑诸国称相。尽管各国名称各异,但其地位和职掌都相当于后来的“相” 。中央机构日益完善。齐、鲁、郑、楚等国继承西周官制,仍以司徒、司马、司空及司寇为政府主要行政长官。其他重要事务官有:掌农田税收的司田,掌财务的职计,掌山泽、田猎的虞人等。随着诸侯国间交往增多,各国设行人,以主外交。史官太史的地位重要,其职责为“记大事,书盟首” 。战国初,随着各国变法运动的进展,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体,成为此时中央官制的重要特征。 “百官之长”的相、丞相,已成为各国普遍设置的官职。由于历史和传统的原因,各国官制仍不划一。齐国变化较大,相以下设五官:大田、大行、大谏、大理和大司马。楚国自成一系,令尹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上柱国、大司马和大将军是政府高级军事长官。秦国沿三晋,又取东方诸国之长,形成一套独特的官制,并为汉代所继承,成为封建社会前期中央官制的基本框架。 封建社会中央官制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帝国。自此至 1840 年鸦片战争,在 XX 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央官制的发展和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秦汉中央官制 秦、汉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三公九卿制。三公为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和军事。九卿为中央政府各部门的主要行政长官:奉常为九卿之首,掌宗庙礼仪及文化教育;郎中令掌宫殿门户守卫,为宿卫侍从长官;卫尉为宫门警卫之官;太仆掌皇帝车马,兼掌全国马政;廷尉为中央最高司法长官;典客掌民族事务及朝聘;宗正专管皇室亲属事务;治粟内史职责为征收盐铁钱谷租税和国家财政收支;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九卿 之外,尚有掌京师治安的中尉,掌宫室、宗庙、陵寝等土木营建的将作少府及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的大长秋。秦汉九卿除卫尉、廷尉和治粟内史诸卿主要掌政府行政事务外,其余诸卿职能主要为皇帝及皇室内廷服务。国事与君主家事不分,政务与宫廷事务混杂,是秦汉中央官制的特点之一。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削弱丞相权力,建立中朝制,即选用一批地位较低的内廷人员参与朝政。其中原属少府,为皇帝掌管文书的尚书以及一些内廷人员,地位有较大提高。朝廷政务往往先与尚书、侍中、大将军等近侍内廷“中朝”人员商议,然后告之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员。外朝官实际作用被削夺,地位下降,中朝官员受到重用。中朝制的建立既是皇权与相权矛盾的产物,也是内廷近臣权力膨胀的结果。汉成帝时,大司马(武帝时由太尉改称) 、大司空(成帝时由御史大夫改称)和丞相(哀帝时改称大司徒)三公权力进一步削弱。尚书 权力扩大,尚书令为主管,设五曹。东汉时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尚书机构称台,有令、仆射各 1 人,尚书 6 人,分掌三公、吏、民、客、二千石及中都官等六曹,分割或取代了九卿部分职权。东汉至魏晋,中央政务逐步由三公向三省转移,行政事务渐由九卿向六部过渡。 唐宋中央官制 隋、唐时期专制集权中央政体趋于完备,建立起以皇帝为中心的三省六部制。 “唐初,始合三省,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 。三省长官具有宰相之职,形成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的机制。这是行政制度的重要变化。尚书省是中央行政管理的中枢,下辖六部二十四司。尚书取联合办公制。都堂居省内中心,为政务活动中枢。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左右丞,俱在此办公,下设左右司,分掌六部。六部由六曹演变而来,以吏部为首,掌官吏选授、勋封及考课之政,下辖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户部掌人口、土地、钱谷及赋税之政,下辖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礼部掌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下辖礼部、祠部、膳部、主客四司;兵部掌武选、地图、车马、甲械之政,下辖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刑部掌律令、刑法、徒隶及按复谳禁之政,下辖刑部、都官、比部、司部四司;工部掌山泽、屯田、营建与工匠之政,下辖工部、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隋、唐形成的尚书六部,无论从名称、职掌权限,还是组织建制,较之秦汉九卿都是一大进步。六部之外又有九寺五监,它由秦汉九卿演变而来。自魏晋六曹取代九卿部分职权后,九卿名称虽存,但职责有了很大变化。南北朝改称寺,正副长官称卿、少卿。九寺中的太常寺仅掌祭祀、礼仪,科举考试归礼部;原掌宫殿守卫的光禄寺(由郎中令演变而来) ,专掌酒礼膳馐之事;卫尉寺专管武器和仪仗帐幕,不掌警卫;太仆寺掌一般马政,不管皇帝车马;廷尉改称大理寺,掌审讯刑狱,司法行政归刑部;鸿胪寺掌赞助礼仪,外族朝聘归礼部;司农寺管仓储之事,赋税财政归户部;宗 正寺职责未变;太府寺为新设,掌金帛府藏。五监 为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军器监和都水监,分掌学校教育以及国家和宫廷手工业制造,宫殿、城廊、官衙的修建等。九寺五监形式上独立,实际上是与六部配合的办事机构。宋朝的中央机构在神宗元丰前后有很大的不同。元丰以前,虽仍有三省六部,但形同虚设。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真宰相之任,参知政事为副相,总揆行政;又设枢密院掌军事,转运使司、铁盐使司、度支使司等三司掌财政,这样形成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的局面,宰相的权力大大削弱。六部的权力也被不断增设的机构所侵夺。如吏部,权归审官东院、流内铨、审官西院、三班院;户部,权归三司;礼部,权归礼仪院;兵部,权归枢密院;刑部,权归审刑院,纠察在京刑狱司;工部,权归三司修造案等。九寺五监中部分寺、监权力的转移也有类似的情形。神宗元丰五年(1082),实行中央官制改革,罢去三司及一切丛杂机构,基本恢复到唐代三省六部的格局。与唐代不同的是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之事、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为宰相之任(后改称左右丞相) ;此外,枢密院职任得以保留。元朝中央行政制度变唐、宋的三省制为一省制中书省,以中书省为最高政务机关,六部为其所属。 明清中央官制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集权发展到极端。明初朱元璋对中央官制作了较大的调整。首先废秦汉以来的宰相制为咨询顾问并办理日常公务的内阁制。监察方面改汉以来的御史台为都察院;军事上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提高六部地位,直接向皇帝负责,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及其控制下的厂卫特务组织。其中尤以废丞相设内阁为政府体制调整的主要内容。内阁由翰林院学士组成,分首辅、次辅和群辅。其职责主要为“票拟” ,即代拟诏书,批答奏折。永乐以后,内阁学士渐参与政事,不仅咨询顾问,且掌实权。内阁遂由明初的皇帝顾问秘书,变为全国行政中枢。 由满洲贵族建立的清王朝,初由八旗旗主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共同议政。雍正年间,西北用兵频繁,为及时商议军务,设军需房,后改称“办理军机处” ,简称军机处。始为临时机构,后不仅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且权力扩大,成为由皇帝直接控制下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辅政部门。其特点为:办事效率高、速度快和保密。清六部职权缩小,已不是行政管理中枢,不能对下直接发布政令。清代寺监仅存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和鸿胪寺。宗人府的地位则在六部之上。五监仅存国子监,其余四监先后并归工部。鸦片战争后,清廷为适应外国列强的侵略和维护封建政权的需要,进行官制改革和机构调整(见清末政治制度改革) 。 篇三: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大学 XXXX 学年冬季学期考试 期末论文 课程名称: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课程编号: 02086141 论文题目: 监察区、军事区与地方行政的关系 姓名:高梦琳 论文评语: 成 绩: 评阅日期: 学 号: 11124240 任课教师: 监察区、军事区与地方行政的关系 唐代道制 摘要:道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并使用。唐代道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道在军事区域、监察区域、行政区域中都曾被使用。唐代道制最初是军事上的道、监察区划的道和行政区划的道,经过多次改革后监察制逐渐向行政制演变,军事制逐渐与行政制合一,到中后期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唐代的地方行政层级结构也因此由二级制转变为三级制。 关键词:唐代道制 监察区 军事区 地方行政 道早在唐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并使用。秦汉时道已作为行政概念使用,秦代设道以管理少数民族,道即管理少数民族的县,汉承秦制,继续使用道的建制, 据文献通考记载:“汉乘秦制?有蛮夷曰道。 ”至东汉时期,道的行政概念仍在沿用,与县同级,长官的设置,名称、官秩、职权、佐属官吏的设置与县的设置基本一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国家分裂,政权并立,动乱频繁,社会混乱,经济实力削弱,各少数民族纷纷摆脱汉代的统治。因此,道的名称少见于史书。到了北魏时期,道应用于军事进攻时的地理区划和巡查事务。隋唐沿用了北魏的制度,并且道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唐代,道在军事区域、监察区域、行政区域中都曾被使用。唐代道制最初是军事上的道、监察区划的道和行政区划的道,而后监察制逐渐向行政制演变,军事制逐渐与行政制合一,经过改革发展, 到中后期成为地方最高一级行政机构,唐代的地方行政层级结构也因此由二级制转变为三级制。 道在初唐即经历了改革变化。行台省制是军事意义上的道,是根据战争期间为了征服地区的军政管理需求而设置的,是一种战时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体制。行台省制沿袭自隋代,在唐代得到了利用和发展。唐高祖、唐太宗时代,军事活动不断,为了便于对占领地区的军事化管理而设置的行台,全称行台尚书省,名义上是中央尚书省的派出机关。唐初,设有陕东道行台、益州道行台、东南道行台、山东道行台、襄州道行台、河北道行台等六个行台,主要设在陕西东部、山东、四川、长江中下游等战略要地。唐代统治者从唐王朝建立伊始,就一直在调整地方行政体制,以达到加强其统治的目的。于是,在战时情况下,作为中央对地方的一 种特殊管理方式的行台省制,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展。但在战争基本结束后, 统治秩序建立, 唐廷很快就采取措施, 停止使用行台省制度的。武德、贞观之际, 太宗执政初年, 唐廷一面实施合并州县、调整都督府等整顿地方管理的措施, 一面对行台省建制进行了整顿改造,原有的六个行台省或停废, 或改为都畿府、大都督府, 先后退出了政治舞台。除此之外,贞观元年(627),唐太宗为了改变“民少吏多” 、 “思革其弊” ,于是,“二月,命大加讲省,因山川形便,分为十道:一曰关内,二曰河南,三曰河东,四曰河北,五曰山南,六曰陇右,七曰淮南,八曰江南,九曰剑南,十曰岭南。 ”贞观十道一经设置,便得以固定,沿用了百余年。贞观十道是依据自然条件划分,简省了武德年间过滥的州县,调整了地方行政区划,具有重大的意义。贞观年间的贞观十道在整顿地方行政秩序的基础上同时具有监察的职能,便以中央对地方宫员的政绩进行监察,对灾民进行抚慰等一系类工作的开展。然而此时,由于贞观十道是因山川形便所设置的唐王朝并非按十道分遣巡察使或按察使,如贞观八年,派“萧璃等凡十三人分巡天下”,贞观十七年, “遣十七道巡察使” 。武后光宅元年(684),改御史台为左肃政台,另置右肃政台“左台专管在京机关及军旅纠察,右台专管京瓷内外及州县文武百官的纠察。御史台设有监察御史一职,监察御史之职,即“掌分察百僚,巡按州县,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分察尚书省六部,巡察地方州县。武后时,每岁春秋两季发使,春曰“风俗”,秋曰“廉察” ,以四十八条巡察州县,之后监察御史担任十道巡按,置判官二人佐之,若政务繁杂则别选支使巡查支郡,这些举措为唐前期十道变为监察区划奠定了基础。垂拱元年(685)陈子昂谏九道大使巡察天下。至此十道巡察便渐渐成为定制。在行台省制停废后, 唐廷一度选择了都督府制, 意图以都督府为中间层级机构来实现中央对州郡的管理。都督全称都督某州诸军事, 由唐初总管府改名而来,总管府的设置与行台省制的设置大体相同,一般设在边疆或重要地区。最初的都督府由是总管府改名而来的,属行台省制的下属机构,至贞观以后,行台省制被废,于是都督府制逐渐取代了行台省制。唐初规定,管理十州以上唯大都督府,不满十州者称都督府。贞观十三年(639)设置都督府 43 个,“分统天下诸道,唯近畿九州不属都督府。 ”通常情况下, 都督对管内属州, 只能以使持节都督诸州军事的名义协调其军务, 至于户口、田土、赋税、刑狱等具体行政事务,还是诸属 州之事, 由刺史直接对中央省司负责, 都督实际插不进手。都督府制在唐代一直有所发展,在睿宗景云二年(711)六月二十八曰制,天下分置二十四都督府,令其监察所辖州县官吏的善恶。 唐会要卷六十八记载,“景云二年六月二十八日勃天下分置都督府二十四,令都督纠察所管州刺史以下官人善恶。 ”规定了各府管州数:“汁州管宋、蔡、曹、滑、许、陈、颖等七州。 ”,并且规定了都督府的等次和长官的品阶“其扬、益、并、荆为大都督府,长史正三品。其雍、洛州长史,亦加至从三品。汁、充、魏、冀、蒲、绵、秦、洪、润、越,为中都督府,正三品。齐、郁、径、襄、安、潭、遂、通、梁、夔,为下都督府,从三品。 ”此外,确定了长官僚佐的品级“改录事参军为司举从事,令纠察管内官人。每府置两员,并同京官,资望比侍御史。 ”这条命令,把都督府由军事意义扩大到了监察意义。权力很大。 资治通鉴云其:“各纠察所部刺史以下善恶,惟洛及近瓷州不隶都督府。 ”都督府成为了州县以上的监察机构,与军事意义上的作用有不同。然而由于统治者唯恐都督权力过大,影响中央集权,因此实行逾月即罢。 唐会要卷七十八也记载:“其年七月,诏置都督。议者以为权重难制。所授多非精选, 请罢之。诏令九品以上议其事。 ” 结果,反对声四起,即李景伯!卢仆等人认为“东汉之时,复置州牧,王纲不振寝以陵夷” , “今天下诸州,分隶都督,操纠举之柄,典刑赏之科” ,“权柄既重,疵嚣或生,岂所以强干弱枝,经邦轨物者也。其所置都督,事恐不便。 ”此后虽然都督一职仍在使用,位居刺史之上,在首都及陪都三牧之下,发展到后来,其军事作用己经减弱,转变成与刺史一职同一性质的地方官了。到了玄宗开元年间,改变了都督的分等标准,以 2 万户以上为中都督府,不满 2 万户为下都督府,唐会要卷七十八都督府这样的划分标准与州的划分标准并无二致。都督府到唐后期也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要么只是挂一个空名,而无实权。玄宗年间, 唐代道制功能的变化进一步发生变化。 废除二十四都督府, 发展分道巡察。唐朝发展到玄宗开元年间,经济、社会都发展到了顶峰,人口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行政效率难以提高,加之行政体制本身存在着一些问题,开元二十一年(733),重新将全国划分为十五道, 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玄宗玄宗开元二十一年,记载:“是岁,分天下为京瓷、都瓷、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淮南、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岭南,凡 十五道,各道置采访使,以六条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