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测量规范_第1页
铁路隧道测量规范_第2页
铁路隧道测量规范_第3页
铁路隧道测量规范_第4页
铁路隧道测量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隧道测量规范篇一: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QCR9218-XX)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 Q/CR PQ/CR9218-XX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Railway Tunnel XX-02-26 发布 XX-06-01 实施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等 16 项建设标准的通知 铁总建设XX80 号 现将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 9602XX) 、 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Q/CR9210XX)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 9224XX) 、 铁路混泥土拌合站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 9223XX) 、 铁路桥梁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Q/CR 9225XX) 、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Q/CR 9211XX) 、 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规程 (Q/CR 9212XX)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 9603XX)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Q/CR 9604XX)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 (Q/CR 9217XX)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Q/CR 9218XX) 、 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南 (Q/CR 9219XX) 、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技术规程 (Q/CR9226XX) 、 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程 (Q/CR9202XX) 、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 (Q/CR9204XX) 、 铁路工程试验表格(Q/CR9205XX)等 16 项建设标准印发给你们,自 XX 年6 月 1 日起施行。 原铁道部印发的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XX241 号) 、 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 (TB10108XX) 、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机械配置指导意见 (铁建设XX113 号) 、 铁路混泥土拌合站机械配置指导意见 (铁建设XX113 号) 、 铁路桥梁施工机械配置指导意见 (铁建设XX125 号) 、 铁路钢桥制造规范(TB10212XX) 、 铁路桥梁钻孔桩施工技术指南(TZ322XX) 、 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XX241 号) 、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铁建设XX241 号) 、 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 (铁建设 XX105 号) 、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XX) 、 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指导意见 (铁建设XX88 号) 、 铁路隧道施工机械配置的指导意见 (铁建 设函XX777 号) 、 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 (TB 10441XX) 、 铁路建设项目工程实验室管理标准 (TB 10442XX) 、 铁路工程试验表格 (铁建设函XX27 号)等 16 项标准同时停止执行。16 项建设标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单行本由经规院、中国铁道出版社组织出版发行 中国铁路总公司 XX 年 2 月 16 日 前 言 . 1 1 总 则 . 2 2 术 语 . 2 3 基 本 规 定 . 3 4 技 术 要 求 . 4 一 般 规 定 . 5 监控量测项目 . 5 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7 监控量测频率 . 9 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 10 监控量测系统及元器件技术要求 .14 5 监控量测方法 . 14 一般规定 . 14 洞内、外观察 . 14 变形监控量测 . 15 应力、应变监控量测 . 15 接触压力量测 . 16 爆破振动监控量测 . 16 孔隙水压和水量监控量测 .16 6 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 . 17 一 般 规 定 . 17 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 . 17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工程对策 .18 7 成 果 资 料 . 21 本技术规程用词说明 . 26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条 文 说 明 .27 本技术规程是根据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要求,在原铁道部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 10121XX 的基础上修编而成。 本技术规程在编制过程中,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相关标准进行了协调;调整了原规程中不符合总公司铁路建设项目特点和要求的有关内容;吸纳了总公司铁路隧道工程建设和运营中的实践经验;配套修改了标准动态管理工作中对相关标准已作的局部修订内容,为总公司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本技术规程共分为 7 章,主要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技术要求,监控量测方法,数据分析及信息反馈,成果资料,另有 3 个附录。 本技术规程主要修订明确了对周边建筑物可能产生影响的铁路隧道应实施第三方监测、监控量测人员应经培训后上岗等规定,提出了测点应及时埋设,支护后 2h 内读取初始数据以及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隧道加强拱脚变形监控量测等要求,修订了地表沉降点纵向间距要求,规定了大、特大跨度黄土隧道初期支护相对位移。 在本技术规程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工程实际,认真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发现有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及有关资料寄交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通锦路 3 号,邮政编码:610031) ,并抄送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路乙 29 号,邮政编码:100038) ,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技术规程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建设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技术规程主编单位: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技术规程参编单位:中国铁路经济规划研究院、西南交通大学、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本技术规程主要起草人:喻 渝、倪光斌、刘招伟、赵万强、王明年、郑长青、赵运臣、陈赤坤、曹 磊、 本技术规程主要审查人:林传年、钱征宇、黄鸿键、张民庆、唐国荣、韩福忠、张松岩、关宝树、陈绍华、高 杨、王立暖、龚彦峰、李汶京、苏新民、张金夫、陈德斌、杨世武、霍玉华、苏庆国。 1 篇二:TB10121-XX 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监控量测基本规定 监控量测的管理必须科学合理,设计单位应进行监控量 测设计,施工单位应编制监控量测实施细则,施工中应按细则实 施,工程竣工后应将监控量测资料整理归档并纳人竣工文件中。 监控量测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 : 1 确定监控量测项目; 2 确定测点布置原则、监控量测断面及监控量测频率; 3 确定监控量测控制基准。 施工单位应拥有专业的监控量测人员和设备,掌握成熟、可靠的测试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施工单位应成立现场监控量测小组,建立相应的质量保证体系,负责及时将监控量测信息反馈于施工和设计。监控量测人员要求相对稳定,以确保监控量测工作的连续性。 现场监控量测工作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1 现场情况的初始调查; 2 编制实施细则; 3 布设测点并取得初始监测值; 4 现场监控量测及分析; 5 提交监控量测成果。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应报监理、业主,经批准后实施,并作为现场作业、检查验收的依据。监控量测变更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核,报监理工程师批准。 监控量测系统应可靠、稳定、耐久,在服务期内运转正常。仪器设备应按规定进行检查、校对和率定,并出具相关证明。 测点应牢固可靠、易于识别,并注意保护,严防损坏。 施工现场必须建立严格的监控量测数据复核、审查制度,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监控量测数据应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如有监 控量测数据缺失或异常,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详细做出记录。1. 10 根据监控量测精度要求,应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然误差,避免人为错误。应经常采用相关方法对误差进行检验分析。 1. 11 施工与监控量测应密切配合,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与监控量测应列人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监控量测工作应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 监控量测技术要求 一般规定 监控量测应达到下列目的: 1 确保施工安全及结构的长期稳定性; 2 验证支护结构效果,确认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的准确性或为调整支护参数和施工方法提供依据; 3 确定二次衬砌施做时间; 4 监控工程对周围环境影响; 5 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 监控量测设计应根据围岩条件、支护参数、施工方法、周围环境 及监控量测目的进行。 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应根据设计要求及工程特点编制,内容应包 括: 1 监控量测项目; 2 (转 载 于: 小 龙文 档 网:铁路隧道测量规范)人员组织; 3 元器件及设备 4 监控量测断面、测点布置、监控量测频率及监控量测基准; 5 数据记录格式; 6 数据处理及预测方法; 7 信息反馈及对策等。 监控量测工作必须随施工工序及时进行,尽快读取初始读数,并 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监控量测的项目和内容。 监控量测项目 监控量测项目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 必测项目是隧道工程应进行的日常监控量测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见表 4. 2. 2 表监控量测必测项目 选测项目是为满足隧道设计与施工的特殊要求进行的监控量测项目。具体监控量测项目按表选择。具体监控量测项目按表选择。 隧道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地质素描及数码成像,必要时应进行物理力学试验。 初期支护完成后应进行喷层表面裂缝及其发展、渗水、变形观察和记录。 监控量测断面及测点布置原则 浅埋隧道地表沉降测点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地表沉降测点和隧道内测点应 布置在同一断面里程。一般条件下,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应按表 4. 3. 1 的要求布置。 表 4. 3. 1 地表沉降测点纵向间距 注:H。为隧道埋深,B 为隧道开挖宽度。 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 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 Ho + 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活当加宽。其测点布置如图 4. 3. 1 所示。 拱顶下沉测点和净空变化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监控量测断面按表 4. 3. 2的要求布置。 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设置在拱顶轴线附近。当隧道跨度较大时,应结合施工方法在拱部增设测点,参照图布置。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可参照表、图布置。 表 4. 3. 2 必测项目监控量测断面间距 注:级围岩视具体情况确定间距。表 4. 3. 3 净空变化量测测线数 篇三:铁路实用隧道测量方案 一.编制依据 (TB 10101-XX) 二.工程概况 鸾凤山隧道进口直线段后接半径 R=1200m 的曲线,曲线长度为,中部为直线,至 DK146+接一半径 R=XXm 的曲线,曲线长。 鸾凤山隧道洞身纵坡为单面坡,自进口至出口依次为41205m、513250m 和 31400m 的下坡。 本隧道围岩有、级四种,进口段为级围岩。 本标段位于晋西黄土高原和吕梁山山地,经过地段由于历次的地质构造及河流的切割,剥蚀、侵蚀作用,地形起伏较大,地势高差悬殊。测区最高点位于吕梁山黑茶山,地面高程 2203m,最低点位于鸾凤山隧道出口附近,地面高程为 1300m。区内海拨标高一般为 1400-1900m,最大相对高差 660 余米。测区内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受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等因素的控制,境内形成了中低山、丘陵、河谷等不同类型的地貌景观,构成了东北宽而西南窄的蘑菇形状的复杂地貌。隧址区地震烈度属 V 度区,抗震设防烈度值 6 度。 三.测量总体组织测量人员组织机构 项目部组建以副总工为总负责人,专业测量工程师为负责人,施工队成立现场测量小组的测量管理模式,用来保证控制测量和施工现场的测量放样,其中测量工程师 1人,测量员 3 人。 测量工艺流程图 测量仪器的配备本标段隧道测量要求精度高,测量误差应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如下: 4.平面控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洞外点位布设 施工时通过洞外加密精测点,采用 GPS 卫星定位形式,每个洞口设四个 GPS 控制点。 采用全站仪、精密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精确控制隧道中线。洞口导线点位埋于洞口附近坚固稳定的地面上,并用混凝土固定桩位,点与点之间通视良好。点位布置完毕后,利用设计院交接的导线网点作基准点,进行测量及平差计算。 洞内导线测量 隧道洞内导线控制测量是在洞外 GPS 控制测量的基础上,结合洞内施工特点布设导线,以洞口布设点为起始点,沿隧道两侧分别设置支导线连接后形成闭合导线闭合于洞外高级点。导线边长根据实际施 工条件直线段为 400m,曲线段不宜小于 100m。导线点布设在施工干扰小、稳固可靠的地方。由洞外向洞内的测角、测距工作,在早上、傍晚或阴天进行,洞内的测角测距,在测回间采用仪器和觇标多次置中的方法,并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观测。照准的目标应有足够的亮度,并保证仪器和反射镜面无水雾。 洞内导线的坐标和方位角,必须依据洞外控制点的坐标和方位角进行平差计算。 高程控制 高程控制点的宜每 100m200m 设置一个,如特殊需要时还可进行加密,其布置形式为闭合水准线路,闭合于洞外水准控制点。加密水准点的复测按四等水准控制。采用水准仪进行往返观测,并定期进行复测。 五.分项工程测量方案 隧道测量放样 开挖 开挖前应校核中线点,并在开挖断面上标出设计断面轮廓线。开挖工作完成应及时测量超欠挖并绘出断面图。 隧道开挖在曲线段采用全站仪进行中线及高程的放样。开挖断面成形后,采用断面检测仪对开挖断面进行检查,发现欠挖后及时报与施工班组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